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近视最新资讯  > 正文

眼科专家建议:技术防蓝光优先考虑激光电视,可有效降低近视风险

2025-06-14 12:04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10个年轻人,5个近视眼。”这句话看似调侃,但说的是事实,甚至现实情况还要更严重——中国拥有6亿近视人群,高居世界第一。对此,社会各界也是群策群力,帮助国人提高护眼意识。日前,在人民网、人民在线共同发起“2025国民视觉健康科普行动”中,眼科专家们集体指出“青少年户外活动少”“频繁使用电子设备”是影响视力健康的主要原因。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李朝辉建议,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难以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电子屏幕,孩子用眼最怕的是持续刺激性光源和不良用眼距离。我们对屏幕的刺激要有识有赏,类似于激光电视采用的反射式显示,相对柔和,光线均匀,对视网膜的刺激和眼表的干扰比较少,是一种比较好的显示设备。

中国医学科学院眼底病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有信教授则指出,蓝光确实存在危害,但需理性看待,高能短波蓝光可能对黄斑造成慢性损伤,“低有害蓝光”并未完全消除风险;“0有害蓝光”则通过屏蔽有害波段实现防护,例如三色激光、反射式光源系统已开始应用。未来技术发展应朝着更精准的蓝光防护方向改进。


当前市场主流电视和显示器中,按技术类型可分为液晶、OLED、激光三大类。其中,前两者都是采用直投式发光原理,激光显示则是采用电影院的反射投影原理。也就是说,如果优先为孩子选购大屏显示设备,激光电视是目前最符合护眼需求的产品。我们以全球销量第一的海信激光电视为例,总结出三项护眼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电影院级三色激光器避开有害蓝光

普通电视之所以对孩子视力影响较大,是因为光线通过屏幕直接被眼睛接收,观看时间越久,刺激越强烈。海信激光电视使用影院同级的三色激光器,发射光线经屏幕反射后进入眼睛,模拟了自然光的观看原理,可以有效缓解眼睛干燥和疲劳问题,大幅降低视力受损几率。

同时,海信激光电视采用纯净激光光源,完全避开415-455纳米有害蓝光波段,在行业中唯一实现0有害蓝光显示,从根源上呵护视觉健康。其色彩表现也十分出色,像旗舰级的探索X1系列能达到110% BT.2020色域覆盖,更接近于自然状态下的鲜活视觉体验。

二、纳米级光谱选择屏可以有效抗光

激光电视的屏幕类似于电影院的银幕,属于被动接收装置,无需接通电源,因此不会像普通电视屏幕那样产生辐射。海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升级,利用激光的光谱特性推出了纳米级光谱选择屏,使其具备了两项主动选择的功能:其一是筛选有效波段光的“光谱抗光功能”,其二是阻挡方向性干扰光的“物理抗光功能”。

这项技术的优点是,既能避免外部环境光干扰画面对眼睛频繁造成刺激,又能实现光效最大化精准呈现,从而保证更加稳定的视觉效果。

三、高亮通透降低视疲劳概率

看电视最忌讳光线忽明忽暗,尤其是对儿童群体,很容易增加眼睛负担。从健康角度讲,屏幕亮度高,会带来更好的视觉舒适度。很多人或许会担心激光显示的亮度要弱于普通电视,实际上并非如此,像海信激光电视已经能做到1000nits的全屏稳定亮度,加上反射成像模式,没有光线直射的顾虑,因此视觉体验感要优于普通电视。

此外,海信激光电视还支持环境光自适应功能,能自动匹配环境光线,动态调节暗场画面亮度,降低刺眼感,对孩子来说相当友好。

总体而言,中国青少年近视问题不容乐观,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率高达52.7%,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电视作为家庭必备的电器之一,从技术角度实现视力可控性防护不失为一项可行方案。根据专家建议,选用激光电视能够帮助孩子降低眼疾风险,现在618大促期间可以享受国补等多重优惠政策,有选购意向的朋友不妨抓住时机完成换新。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联合国向善机器人青少年挑战 首次登陆中国

    国际电信联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发起的“2025-2026国际电联机器人向善青少年挑战赛”在中国启动。这是联合国官方支持的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活动首次在华举办,标志着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赛事以“粮食安全”为主题,邀请全球10-18岁青少年设计机器人应对农业挑战,探索AI在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中国区活动由复旦大学等承办,将于2026年3月在上海举行总决赛,优胜队伍将代表中国参加全球峰会。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科技向善理念,通过实践提升创新能力与全球视野。

  • Soul App联合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2025 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大促参与度再提升,超9成年轻人快乐买买买

    《2025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显示,双十一已从购物节演变为融合消费、文化与社交的年度盛事。超九成Z世代参与大促,消费信心增强,约四成年轻人增加预算。AI技术重塑购物体验,七成认可AI+电商应用。消费热点转向情绪价值,旅行类消费占比最高(36.9%),文化消费显著(21.4%)。线下渠道受关注,超七成年轻人参与实体活动。国货品牌持续受青睐,消费选择更理性,呈现“热情参与、理性决策”特征。

  • 高度近视眼底风险:不仅是镜片厚度,更是眼内的“隐形危机”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专家刘红山院长指出,600度以上高度近视不仅是视力问题,更是一种可引发严重眼底并发症的眼病。高度近视者眼球结构改变,眼轴拉长,导致视网膜、黄斑等组织变薄,易引发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及青光眼等风险。建议患者建立终身眼底健康管理意识,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避免剧烈运动,警惕视力骤降等预警信号,通过科学防控守护视功能。

  • 999元起!联想moto g100s开售:LCD护眼屏、支持微信/抖音6开

    联想官方今天宣布,moto g100s正式开售,定价是999元起。 这是近期少有的LCD手机,搭载6.72英寸LCD防蓝光无频闪护眼屏,支持120Hz高刷新率与全局DC调光,硬件级过滤蓝光、消除频闪,局部峰值亮度1050nits。 内置7000mAh超大容量电池,采用10%硅负极技术提升能量密度,电池循环寿命超1000次,6年使用后容量仍80%,支持30W有线快充 搭载第四代骁龙6s处理器,性能满足日常社交、短视�

  • 从“主动预防”切入,首款家庭具身机器人开启一场大规模社会实验

    星动力公司推出首款家用具身智能机器人星动力H1,通过“千台臻享计划”招募1000个体验家庭,开展大规模用户共创活动。该产品定位“主动预防”健康管理,集自主移动、精细操作、环境感知与人机协同于一体,致力于成为家庭智能伙伴而非单一功能设备。此举旨在探索具身智能在非标准化家庭场景中的可行性,通过真实用户反馈持续优化产品,为人机协同模式提供实践样本。

  • 2025视觉中国&500px视觉盛典青岛站开启招募!

    本文介绍了多个科技品牌在展会现场推出的互动体验和福利活动:至誉科技提供免费笔记本屏幕校色服务,关注小红书可领取贴纸等礼品;东芝通过问卷赠送手机挂绳;索尼展出新品相机镜头;适马打卡送周边;永诺展示神秘新品镜头;雷克沙关注社媒可领专属礼物;富图宝有识脚架互动游戏;神牛到场即送周边;艺卓体验专业显示器;唯卓仕可参与新品抽奖;斯丹德提供免费抽奖与补光灯体验;明基首次展出未发售的校色显示器。各品牌均通过现场互动吸引用户参与。

  • 沃旭VSL-340叉车数字化终端:让每台叉车都拥有“视觉大脑”

    沃旭通讯推出VSL-340叉车数字化终端,通过AI视觉、激光雷达与UWB多源融合技术,解决工厂物流找货难、调度乱、安全隐患多三大痛点。该终端实现厘米级定位、智能调度与主动安全防护,支持多车协同作业,提升效率30%以上,降低碰撞风险。无需大规模改造,即可让传统叉车升级为智能移动节点,助力工厂迈入可视化、可调度、可追踪的智慧物流新阶段。

  • AI视觉重塑质检“智慧之眼”,聚焦四大核心应用场景

    AI视觉质检技术正以精准化、场景化、智能化为核心驱动力,推动测试测量领域从传统人工/2D检测向“3D全维度+AI深度赋能”跨越升级。2026年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将汇聚超千家电子制造企业,集中展示焊接工艺缺陷检测、元件贴装质量排查等核心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头部企业将通过3D成像+AI识别、X射线智能检测等技术,实现微米级缺陷精准捕捉与全流程数据闭环管理,

  •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3E亚洲消费电子展在深圳启幕 全景呈现消费电子科技新未来

    2025年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作为重点板块的3E亚洲消费电子展同步举行,吸引全球120多国观众参与,涵盖智能终端、运动科技、智慧出行、元宇宙等领域。展会设有"人车家"智慧生态展区及首设的"体育科技专区",通过冰雪运动模拟、智能家居体验等互动活动,展现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现场还推出科技寻宝等趣味活动,并汇聚多家金融机构推动"科技+金融"融合,打造开放共享的科技体验平台。

  • 探秘长城汽车健康座舱,用心守护用户呼吸健康

    长城汽车关注车内空气质量,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可能来自内饰、胶粘剂等材料,长期接触影响健康。为此构建贯穿研发、检测、供应、生产环节的空气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控制有害物质,投入超600万元建设专业实验室,并培养“金鼻子”团队进行主观气味评价,确保座舱环境清新健康,让消费者安心出行。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