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82%的COVID-19住院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问题

2021-05-11 23:31 · 稿源: cnbeta

根据COVID-19神经功能障碍全球联盟研究(GCS-NeuroCOVID)的一项中期分析,有临床诊断的COVID-19相关神经症状的患者在医院死亡的可能性是没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的6倍。今天(2021年5月11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版上的一篇论文介绍了收集有关COVID-19疾病的神经系统表现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结果的全球努力的早期结果。

该联盟的主要研究者、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和UPMC的重症监护医学、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副教授Sherry Chou医学博士、理科硕士说:"在大流行病的早期,很明显,有相当数量的人生病住院,也会出现神经系统问题。一年后,我们仍在与一个未知的隐形敌人战斗,就像在任何战斗中,我们需要情报--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COVID-19对正在患病的病人和幸存者的神经系统的影响。"

COVID-19神经功能障碍全球联盟研究的主要调查员,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和UPMC的重症医学、神经学和神经外科副教授,以及皮特萨法尔复苏研究中心的副主任Sherry Chou

GCS-NeuroCOVID是迄今为止最大的COVID-19神经系统表现的队列研究,横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的133个成人患者点。在一组3744名住院的COVID-19成年患者中,82%有自我报告或临床捕获的神经系统症状。近10个病人中有4个报告有头痛,大约10个病人中有3个说他们失去了嗅觉或味觉。在临床诊断的综合症中--不管病人是否意识到问题,床边的临床医生可以观察到的异常--急性脑病最为常见,影响了近一半的病人,其次是昏迷(17%)和中风(6%)。

尽管早期人们担心冠状病毒能够直接攻击大脑并导致脑部肿胀和炎症--脑膜炎和脑炎--但这些事件非常罕见,在住院的COVID-19患者中发生率不到1%。研究人员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患者队列的数据--"所有COVID-19"队列,包括所有3055名COVID-19住院患者,无论他们的神经系统状况如何;"神经系统"队列,包括由GCS-NeuroCOVID联盟汇编的475名有临床确认的神经系统症状的COVID-19住院患者。以及 "ENERGY"队列,即214名住院的COVID-19患者,他们需要由神经病学顾问进行评估,并同意参加欧洲神经病学学会神经-COVID注册中心(ENERGY),该中心是GCS-NeuroCOVID联盟的正式合作伙伴。

该研究发现,预先存在任何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从大脑、脊髓和神经疾病到慢性偏头痛、痴呆症或阿尔茨海默病等等是发生COVID-19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最强预测因素,它们的风险增加了两倍。此外,有任何与COVID-19有关的神经系统症状,从像失去嗅觉这样看似无害的东西到像中风这样的重大事件都与六倍的死亡风险有关。即使一个病人战胜了困难并康复了,他们的长期健康前景仍然是不确定的。

"即使大流行病被完全根除,我们仍然在谈论数百万需要我们帮助的幸存者,重要的是要找出这些病人所面临的症状和健康问题,未来几年仍有大量的工作。"

举报

  • 相关推荐
  • 视频生成模型Vidu Q1怎么用?Vidu Q1官网是什么?

    国产视频生成大模型Vidu Q1在性能、价格和功能上实现重大突破。该模型由生数科技推出,在VBench评测中超越Sora等国内外顶尖模型,支持1080p高清视频生成,每秒价格低至3毛钱。其首尾帧功能仅需两张图即可实现电影级运镜效果,支持多元风格生成和48kHz高采样率混音功能。Vidu Q1已深度赋能影视、广告、动漫等行业,大幅降低创作门槛。

  • 苹果魔改iPadOS 19:更像macOS 生产力大增

    知名苹果记者MarkGurman爆料,iPadOS19将向macOS靠拢,主要在生产力、多任务处理和应用窗口管理三大方面进行突破。MarkGurman表示,苹果的目标是让iPadOS19的操作体验更接近macOS,iPad用户长期呼吁苹果增强平板的生产力,这次升级可谓是众望所归。iPadOS将和iOS19一样在2025年6月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登场。

  • 深度系统deepin 23.1发布:NVIDIA显卡、Intel/AMD处理器集体升级

    快科技4月16日消息,deepin深度操作系统团队发布了deepin 23.1版本,主要解决基础组件更新后的安装效率问题,大幅提升新用户安装体验,同时集成多项功能优化与问题修复,进一步优化系统使用。本次版本重点改进:硬件兼容性与内核优化:集成Linux 6.6/6.12内核更新、NVIDIA显卡驱动升级、Intel/AMD CPU处理器微码更新,全面提升硬件支持与底层性能;核心功能增强:DDE新增智能镜像源管理、紧凑模式入口,全局搜索支持离线自然语言与AI处理能力;开发工具与跨平台支持:应用商店适配Debian/Ubuntu/Arch等子系统环境,支持快速启动;如意玲珑

  • 任天堂Switch 2芯片首次曝光!搭载NVIDIA Tegra239支持DLSS

    任天堂Switch 2核心芯片Tegra 239参数曝光:采用8核Arm Cortex-A78C架构,集成1536个CUDA核心的GPU融合了Ada Lovelace和Ampere架构,支持128位LPDDR5内存。原生支持DLSS技术,可实现4K/60FPS输出,性能较前代显著提升。芯片主频1.1-1.5GHz,功耗表现优化。延续任天堂与NVIDIA合作传统,但官方尚未公布完整参数。此前Switch采用Tegra X1芯片,新款性能提升明显,有望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

  • 智算巅峰!亿万克G882N7+如何颠覆四大领域?

    文章介绍了亿万科G882N7+智算服务器的突破性创新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该服务器凭借多卡并行计算和NVlink高速数据传输,显著提升AI模型训练速度,应用于人工智能、金融、科研与游戏娱乐等领域。在金融领域加速机器学习算法,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在科研中通过GPU加速模拟计算,降低实验成本;在云游戏领域提供强大算力支持,解决性能瓶颈问题。产品参数显示其支持8卡GPU模组、32根DDR5内存和10个U.2 NVMe SSD,具有高性能和灵活扩展性。

  • 首个支持NVIDIA DLSS的Switch 2游戏确认:《赛博朋克2077》

    文章主要讨论了Digital Foundry发布的一份关于Nintendo Switch新版本的报告,特别提到了《赛博朋克2077》在Nintendo Switch 2版本上运行时的性能表现。CD Projekt Red对此进行了优化,使得在高分辨率模式下游戏可以稳定在30fps,而在720p模式下则能以40fps运行。此外,文章指出,理论上在高分辨率模式下游戏可以达到1080p,而720p模式下则能以30fps运行。文章还提到,VGC对用户反馈的分析表明,《赛博朋克2077》在Switch 2版本上运行时达到了30FPS的性能目标,但是由于性能限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 NVIDIA PhysX物理加速不死!内核源代码终于开源

    PhysX物理加速技术已经不再有NVIDIA官方的支持,但并不意味着这项优秀技术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它完全开源了!其实早在2018年底,NVIDIA就公开了PhysXSDK4.0开发包,根据BSD-3许可协议公开了源代码,但不包括最核心的GPU模拟内核。理论上完全可以将PhysX代码从CUDA平台上,移植到Vulcan、OpenCL,从支持AMD、Intel显卡。

  • 一小时下订8200台!领克900将于本月上市:预售价格33万起

    领克品牌宣布旗下领克900SUV将于4月下旬上市,此前已开启预售,预售价为33万至43.5万元,上市一小时订单就突破了8200台。该车基于SPAEvo大型电混车专属架构打造,采用6座布局,竞争对手包括问界M9、理想L9和腾势N9。采用宁德时代或中创新航的三元锂电池组,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185公里和220公里。

  • NVIDIA修复AMD Linux驱动Bug!自家驱动还在被吐槽

    最近,一位NVIDIA的Linux内核工程师成功修复了一个影响AMD集成和独立显卡驱动性能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Linux6.15内核代码中引入的一个变更,NVIDIA工程师BalbirSingh在为Linux6.15内核更新时,对x86_64系统的内核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进行了调整,以支持PCIBAR空间扩展到10TB以上。受影响的显卡型号包括RTX50系列和RTX40系列,甚至一些RTX30系列显卡也受到了影响,在安装该驱动程序后,电脑可能会在安装过程中或重启时出现黑屏,少数用户还报告了蓝屏死机的问题。

  • AI日报:Vidu Q1正式上线;MCP SDK 正式支持流式 HTTP;抖音一季度封禁AI黑产账号260万个

    本文介绍了AI领域多项重要进展:1)MCP SDK支持流式HTTP协议,提升开发效率;2)Vidu Q1视频生成模型上线,提供专业级视觉体验;3)马斯克计划筹资250亿美元开发Colossus 2超级计算机;4)Sand AI开源MAGI-1视频生成模型;5)电商AI助手Add To Cart AI优化购物体验;6)Anthropic发布Claude Code编程指南;7)真我推出支持32种语言的AI翻译耳机;8)2025年AI视频企业TOP20榜单发布;9)清华GLM大模型免费开放;10)AI面试作弊工具引争议;11)抖音AI治理封禁260万违规账号;12)全球首款具备嗅觉的机器人问世。这些创新展示了AI技术在视频生成、编程辅助、电商、翻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