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Three: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
Case A:一定频率地更换IP,甚至连Cookie也一起清除。
这种方法能让一台PC造成上成千上万个独立访问。不过变化IP地址实现起来较为复杂,变化IP地址段更为难实现。最简单的更换IP方法就是通过不固定IP的宽带拨号上网,但IP段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
所以如果有组织能采取这种方式作弊,说明已具体较强的技术实力与网络资源,基本上广告端的监测工具就开始捉襟见肘(have too many difficulties to cope with)了。
Case B:剥离监测代码,到处乱放,或者软件虚拟执行。
广告的监测代码不是绑定的也不是加密的,可以随意的剥离,到处使用。比如广告主A的广告代码可以加到广告主B的广告素材中。这样广告主B的广告显示了,广告主A也被统计了。这种作弊,我是屡见不鲜了。
另外还有是软件虚拟执行,这是唯一一种我未验证的造假方式,但这种方式被许多人所假设。事实上,我曾规划过的程序上的实现机制,从理论上这是完全可行的。只需要一台服务器,一个程序与一些访问者。
Case C:引入流量,并点击指定页面链接。
前面我谈过从 Engagement Level 进行分析可以很大程度上发现流量造假。可是如果流量访问后,再进行点击怎么办呢?这时 Engagement Level 的分析方法就开始受到挑战了,可能会行不通。
这是非常高级的流量造假,已经深入到Engagement Level。这种情况下,Bounce Rate 可以优化得非常的完美(50%-70%),甚至是极度不可思议(低于40%)。
专业的“造假师”(虚构职位),可以让访问者分散地点击页面中的关键内容,并控制 Bounce Rate 在70%左右。这样,你会发现,自己的 Landing Page 惊人的好,而且用户的点击分布也非常的合理。
总结
这个层次的流量造假已经开始兴起,并且承结合之势(即Case A B C相互结合)。这时候普通的监测工具已经是完全失效了,这时需要的是专业的分析师(事实求是,我没在做广告)。分析师可以从数据结构、流量漏斗(Traffic Flow)、自定义监测、创新度量多个角度来结合分析。就像破案,再悬疑的奇案,好侦探也能破案。
——————————华丽的分割线———————————
总的来说,流量造假离不开三个元素:IP、Cookie、Browser,通过对三个元素的控制与变化,让监测工具表现上难分虚实。
流量造假已经是互联网的一个产业,是一个潜规则,是许多网站赖以生存并持续发展的兴奋剂(exhilarate)。我不过是皇帝的新衣(Emperors New Clothes)中的小男孩,说几句话实话而已。不管在中国乃至世界流量造假现象如何猖獗,假的始终是假的!它们都有蛛丝马迹能被分析师发现他们的虚假性。
当然我不排除有组织或者个人能够制造中与正常流量几乎一致的假流量。但我相信与其制造这种高质量的假流量,还不如真真实实地把自己的网站做好,吸引网友来得划算。
最后对于网站所有者,希望踏踏实实地(down-to-earth )建站;对于广告主,希望小心翼翼(meticulous)地花钱。
原文地址:https://www.ectend.com/2009/traffic-fraud/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