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映客最新资讯  > 正文

国内外直播平台“温差”大,映客做行业“领创者”

2016-08-25 11:24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国内移动直播迅猛发展,风头正劲,已出现“百播争鸣”甚至是“千团大战”的局面,而国外直播行业却正遭遇“寒冬”。

据媒体报道,直播“试水者”Meerkat已经不再做直播了,而facebook也在困惑如何填补内容空白。

这真应了那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那么,国内外直播行业一冷一热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呢?

国内外直播“此起彼伏”

国内直播经过一年多的迅猛发展,进入了竞争异常激烈的厮杀期。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从网络直播APP行业MAU趋势看,已基本定型划成两个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为映客、YY、斗鱼、虎牙、熊猫;第二梯队为花椒、繁星、易直播、全民、么么。相关数据显示,第一梯队领队者映客成立一年多,目前日活跃用户已达1500万人,下载量达到1.3亿。映客典型的爆发式成长,可以说代表了国内直播行业的现状。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曾在节目中表示:“手机直播行业正在形成‘百播争鸣’的态势,几乎每隔5秒钟就有一款新的应用诞生,创业公司与巨头蜂拥而上。同时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超过200家,直播用户数量高达两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

因竞争与商机的并存,国内直播的前景被众多行业内人士看好。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同时也是滴滴和映客的投资人朱啸虎认为,移动直播是今年大风口的趋势已非常明显,直播有可能成为所有网站的标配,更重要的是,直播赛道能够诞生百亿美元级别的公司。

与国内直播行业的热火朝天不同,国外几家直播“鼻祖”都遇到了困境。Periscope和Meerkat就是其中的典型。

Periscope则被Twitter收购,成为Twitter下属业务。Facebook推出的Facebook Live尽管占据了先天的社交优势,但是在内容填补上依旧存在困惑。

直播的“先驱”Meerkat在2015年2月上线后迅速走红,引爆硅谷。然而,时隔一年,在Facebook Live和Twitter的收购下,举步维艰。在今年的3月,创始人宣布公司转型,放弃对Meerkat的研发投入。

同是直播,起步时间相差也不过前后三四个月,为何会形成如此截然不同的状况?

映客做行业“带头大哥”

美元VC一般有一个常规的逻辑,就是看美国什么项目火了,然后去找中国的对标;这个逻辑从过去十几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和中国VC发展史角度看其实是没错的,但如今中国互联网细的分行业越来越走出和美国不太一样的模式,直播尤其典型。这是来自原经纬中国投资经理庄明浩所撰写文章中所表述的观点。在投资人眼中,国内互联网与国外的模式早已不同。

首先,是商业模式上的改进。获取用户、扩大规模、获得融资的循环让国外这些直播平台存活的同时,也埋下了问题——商业模式不明确,过度依赖VC。而国内则不同,一开始就注重商业模式,其中以打赏方式进行的虚拟物品已成为“平台收入”的主要方式之一,映客也已达到收支平衡。“洪荒少女”傅园慧在映客的直播,仅仅一个小时圈粉便破千万,页面获得的礼物数量超过318万,粗略算来折合人民币30多万。

在内容方面,秀场模式的“颜值经济”后劲不足,看到该问题后,国内不少直播平台就内容进行细分:如主打游戏的有斗鱼、熊猫TV,目前在财经类直播上已有建树的易直播,当然,还有行业第一的映客——针对内容,映客提出了“直播+”。

映客创始人兼CEO奉佑生提出的“直播+”概念,指的就是直播可以与众多行业进行接口。如,映客与传统媒体光明网的无间合作,除体现“直播+传统媒体”模式外,还激发了直播“新媒体”的属性。另外,映客借里约奥运之势,预先进行战略部署,最终良好的效果让映客的“直播+体育”模式引领了一次行业之风。

映客提出的这种“直播+”模式打破了“秀场”模式的局限,让直播作为一种技术也好,作为一种平台也好有无限嫁接的可能性。

近日豆瓣创始人兼CEO杨勃宣布成立影视公司,将选择豆瓣中的优质内容,组织编剧、导演和主创,参与后续电影的投资和开发,期望形成一个闭环。

这种自己种瓜自己收的模式,用在直播上,也不无可能。直播平台有自己的海量内容可以采集,形成具有直播基因的内容IP,或许下一波影视剧制作高潮将在视频主播群体中诞生。而直播+所涉及的内容还不远远止于此。

与目前国外直播所遇问题对应,映客提出了解决内容瓶颈问题的“直播+”概念,也用了效果良好的商业变现模式,同时又在技术等方面不断更新。这种突破式的进步,甚至会帮助中国直播行业集体成为“领创者”。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映客

    映客直播,移动端直播平台。 2015 年 5 月份,核心产品映客App正式上线, 为用户提供娱乐、时尚及生动的实时互动平台。<br/> <br/>

  • 映客进军元宇宙,蹭热点还是真本事?

    加一时代的负责人吴城称,映客一直在用各种方式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在进军元宇宙,也是希望用技术和产品能力,在另一个世界构建人与人的关系,在这方面,映客具备经验和优势...映客却连续7年盈利,据其历年财报,映客从2015年成立第一年就开始盈利,到2019年上半年因收购积目出现过短暂亏损,不过到年底,还是以盈利报收...奉佑生坦言,元宇宙社交是需要耐心的,现在只是刚刚萌芽的第一阶段,要把眼光放长远到未来10年甚至30年......

  • 映客CFO谈融资趣事:众投资者比较后变映客铁粉

    10 月 10 日,由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香港中资券商首席论坛”在香港金融大会堂举行。本届论坛以新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邀请映客、美团、 51 信用等新经济代表,围绕新科技如何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新经济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相影响等议题,对新经济与资本市场进行深入研讨。 活动现场 在下午举办的圆桌会议上,围绕“香港资本市场与新经济”的议题,映客CFO李劲作为新经济企业的代表,针对上市历程、新技术应?

  • 映客更名映宇宙,爱企查显示其已申请相关商标

    映客召开主题为 “破壁而来” 的线上品牌升级发布会,宣布品牌和战略方向全新升级,映客互娱集团正式更名为映宇宙(英文名称Inkeverse),业务全面向元宇宙进军,并签约虚拟人 “映映” 为映宇宙品牌代言人...目前该公司已申请注册多个“映宇宙”“映映”“INKEVERSE”“映客元宇宙”等商标,国际分类包括第 09 类-科学仪器、第 35 类-广告销售、第 32 类-啤酒饮料等,目前以上商标状态均为正在注册申请中...

  • 宣亚国际将收购映客?映客称并不知情

    有消息称刚刚上市的公关公司宣亚国际或将收购直播APP映客,而目前宣亚国际已宣布停牌,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的资产重组事项。对此,映客回应称……

  • 映客十年“长情密码”:新老公会为何都把“根”扎在这里?

    十年,足够让一个婴儿长成少年,也足够在互联网世界见证王朝更迭、风口轮转。对于直播行业而言,这十年就发生了太多跌宕起伏的故事:有人离场,有人崛起,也有人始终屹立潮头……映客直播,就是直播浪潮十年奔流的见证者、参与者。 5月27日,映客直播迎来了十周岁生日,这位直播圈的老大哥正式迈入“双位数”时代。为了庆祝这个特别的时刻,站内开启了一场持续30

  • 直播爬坡,映客下沉

    直播行业好像不那么热闹了。移动互联网使用时长的总量基本达到上限,各大娱乐方式争相抢占用户的时间。短视频当道,长视频下血本,直播行业似乎要“凉”了。

  • 视频直播社交“映客”,要做年轻人的时尚生活直播

    关于视频社交,大家更早的理解是 Vine、Keek、美拍、秒拍等短视频分享应用——当然,以及还有被腾讯放弃的微视。不过,这些产品更像是视频版的微博,用户上传一段几秒或几十秒不等的短视频,等着粉丝来点赞、评论。

  • 映客主播李旭宸:遇见映客是一件幸运的事

    最近一组短视频刷爆了朋友圈,在十九大这个时间节点上,周围的朋友们纷纷举起手机,用短视频记载过去 5 年时光的点点滴滴,同时表达自己 5 年后希望达成的目标,通过这种独特的手段,喜迎十九大的到来。根据记者的了解,该活动是映客平台中短视频的话题之一,截止到 9 月 29 日为止,已经有接近 5 万人参与了活动,通过短视频的手段,记录自己对未来 5 年的期许。 值得一提的是,出现在短视频话题首位的是主播李旭宸,他在自己的短

  • 拆解宣亚收购映客案:映客业绩出彩 未构成借壳

    9 月 4 日晚,宣亚国际收购映客直播的交易方案出炉。纵览此次收购方案,宣亚国际在完全符合现有监管的政策之下,将一个体量几乎相当的映客直播收入麾下,不但将自身的产业链条下沉到媒体端,形成与现有业务的有机协同,给足了市场想象空间,同时中小投资者利益也得到了极大保障,简直堪称完美。近日多家媒体机构对此进行研究发现确实不是借壳。不过,针对这次交易方案的设计,市场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借壳”或是“曲线借壳”的?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