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针对央视此前曝光的“山寨招生公众号骗局”,微信回应称,已对1138个问题公众号进行清除。平台一旦发现公众号名称存在故意混淆,将进行清理或封号处理。
公众号侵权很常见。但三天两头就侵权的你见过没?有个叫「更美」的公众号特牛逼,和超过 50 位明星打了近百次官司,几乎和半个娱乐圈杠上了。每天除了发文章,就是上法院应诉和赔钱。
据公众号“灰鸽叔叔”在《文字链广告警报——提醒各位公众号主》一文中提到,接到旅游超链接广告的投放需求时,收到的文案链接和公众号十分相似,事实上却是第三方网页链接。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就曾有公众号推送“大三亚旅游圈”的超链接广告,结果被替换成理财产品。
基本每天在西瓜的运营群内,都有人在讨论流量主的问题。而最近流量主的的结算单上多了一项“封禁金额”,引起了西瓜君的注意。
微信公众平台对于公众号内容监管越来越严格,现在微信公众号的标题党们也要当心了,可能一没注意就会被永久封号。
公众号正在衰落,似乎早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点击率下滑,阅读量疲软,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各大平台争抢流量,而且近期各项政策出台和频频封号,也让不少的自媒体人心有余悸,甚至连大家“吃饭的家伙”流量主也在前两天出现各种异常情况。
从2017年二月开始,微信公众号官方似乎突然加大了监管力度,大批量的微信公众号遭到处罚封禁。这次处罚的范围之宽,力度之大,影响之广都是空前的,一时间众多公众号运营者人心惶惶。其实这是官方在两会召开之前,进行的一轮净化网络,清理违规的行动。其实对于微信公众号违规行为的处罚,官方一直都在做着不遗余力的努力,一是为了这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二是还广大粉丝一个健康愉悦的阅读环境。因此只要号主平时多留意,违规行
违规,被封号一直都是运营者的大忌,少则一星期,一个月,多则永久。而每个账号的申诉机会也只有一次,面对不小心触碰微信禁忌而惨遭封号的公众号,运营者大多谨慎处理,封号后他们都如何自处?这些被封过的公众号又是如何力挽狂澜,卷土重来的呢??我们不妨从以下案例里寻找答案。
为了增粉,有些公众号便会通过向用户提供供制作音乐相册、照片相册等在线网页制作工具的形式,诱导用户关注。对于此类诱导吸粉行为,微信公众平台明确表示将会删除相关文章,删除关注用户,甚至封禁账号。
做微信公众号,估计没有什么比封号更悲剧了。何况,还是永久封号,几乎可以说是灭顶之灾了,对运营者来说可以称得上毁灭性打击。
网易科技讯11月4日消息,今日早间,@东方网 旗下公号《新闻早餐》日前因一篇报道被封禁7天。总编辑徐世平隔空喊话,直言不讳:“我反对腾讯到处掠夺公共数据资源……如果有朝一日,中国媒体都成为腾讯的走卒,我们还会有’中国梦’的美好期许吗?”对此腾讯回应称,《新闻早餐》微信公众账号发布文章《揭秘!为什么街上香喷喷的烤鸭只卖19元一只?真相震惊所有人!》,该文章经用户举报,被认定为谣言,根据规定和账号的违规记录?
接近春节,在微信上各种形式的红包层出不穷,对此,微信方面也提出了对应的处理措施。今日,微信官方发布《微信公众平台“红包”类活动运营规范》,根据规范,主要整顿顿3类违规发红包行为,对违规发红包的公众平台会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删除部分或全部关注用户、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账号封禁直至注销的处罚,对情节严重者还将拒绝再向该主体提供服务。
微信官方发布通知,要求公众号不得发送微信现金红包以外的“红包”。对此TechWeb向腾讯方面求证得知,该规范是发给有商业合作的媒体的合作规范。
微信官方发布通知,称在公众号违规发红包,最严重将受到封号处理。违规问题包括诱导分享、关注,发送微信现金红包以外的“红包”等。
微信团队发布公告,称微信公众平台发现部分公众号滥用客服接口和模板消息接口,违背建立良好用户体验、尊重并理解用户的基本原则,向用户发送垃圾信息,过度营销,对用户造成严重骚扰,将依照《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进行整顿。
统计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经突破1000万,每天还在以1.5万的速度增加,新入局者想要赢得更多的关注和粉丝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仅仅靠内容已经很难突围的背景下,运营者纷纷抛出“实惠”来收买人心。 目前很多微信公...
新浪科技讯3月25日下午消息,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发布公告整顿发送低俗类文章行为。公告称将坚决打击涉嫌淫秽、色情及低俗类等信息,从公告即日起,凡发现仍发送低俗内容的帐号,进行阶梯性封号处理;名称、头像、功能介绍涉及低俗的,进行清空处理;发送色情
打开朋友圈,不少微信公众号都在用“点赞”招揽人气。不过,昨天下午微信官方表示,将全面禁止公众账号“集赞”玩法,该规定将于6月9日起实施,违规四次将被永久封号。
新浪科技讯6月6日下午消息,腾讯公司今日宣布将整顿微信公众号“集赞”行为,于6月9日开始实行。据悉,公众号累计“集赞”四次,便永久封号,不可解封。腾讯称,近期部分商家屡次利用朋友圈“集赞”,出现预付邮费欺诈、骚扰用户现象,无视平台规则和用户体
不过,公众号后台又有其他功能改版了!多数运营者应该都发现了。一是“素材编辑”页面上线了一个新功能“插入公众号名片”,该功能对新媒体人非常重要!二是“留言管理”页面显示效果改版。
2月3日下午,小公举发现微信公众号后台“创作管理”页面悄悄改版了!“图文素材”和“多媒体素材”页面样式双双都发生了变化。
2月1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则葛优与克拉玛依市康辉大自然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原告葛优方面诉称,自己系知名演员,被告于2016年7月12日在主办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康康辉辉伴你行】中发布了标题为“【微热门】最火表情包‘葛优躺’出处居然这么搞笑!”的配图文章。
村长写作到现在也才一年多时间,其中靠内容自然涨粉占据了80%以上。村长的第一篇文章阅读量才几十而已,最初的粉丝也都来自朋友圈100多个好友的关注。
自公众号诞生以来,许多普通人通过做自媒体赚到了钱。而个体品牌意识也逐步被强化,直到目前有超过3000万个公众号被注册。无论是区域自媒体、个人自媒体还是企业营销号,都涌现出了许多大号以及矩阵大号。
昨天一早,不少运营者向微果酱爆料称,公众号后台收到了《关于公众账号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需要资质的提醒》通知。短短一则通知却宛如平地一声雷,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又有哪些公众号将会受到影响?果酱妹马上来跟大家一起一探究竟。
1月26日,微信公众号后台低调上线了一个重磅新功能“公共图片库”,也就是之后微信文章需要用图时,可以直接通过公众号后台搜索版权图片。
一直以来,图片版权问题都是新媒体人踩坑的重灾区,前有视觉中国、全景网、东方IC等多方版权狂魔拦截,后有涉侵权明星肖像的律师函警告,困在图片版权围城里的公众号运营者们如履薄冰。
从前几年开始,做公众号就是一个团队化运作的事了,需要系统并长远的筹划。刚入行的从业者而言需要知道,微信公众号是微信APP内嵌的一个核心功能,运营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提供图/文/音视频类的信息内容,解决10亿微信用户的内容阅读/视听需求。
2020年,公众号们究竟有多努力?追热点、疯狂码字、日更、盯数据、再追热点、继续疯狂码字,这样的日常,几乎成为了每个新媒体人的标配。
2020年,是微信的第10年、公众号的第8年、视频号的第1年。夸张一点说,微信今年大大小小的更新怕是有上百次。这样前所未有的“疯狂更新”,似乎照应了2020年微信公开课的主题“Always Beta 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