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云上盛惠!海量产品 · 轻松上云!云服务器首年1.8折起,买1年送3个月!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ThinkBook 16+ 2025款搭载酷睿Ultra 7 255H和锐龙AI 9 H365处理器,性能对比显示酷睿版在核心性能、图形处理、AI算力、续航及屏幕亮度等方面全面领先。酷睿版凭借更高主频、更强核显及AI加速技术,在校园学习、多任务处理及游戏场景中表现更优,且价格更具性价比,适合学生和职场新人选择。
忆联PCIe 5.0企业级固态硬盘UH812a/UH832a与H3C UniServer G7服务器强强联合,在SPECstorage Solution 2020测试中表现卓越。测试结果显示,该组合在AI图像处理、电子设计自动化、基因组分析等场景下性能领先:AI处理响应时间最快0.24毫秒,较上一代提升48.94%;EDA工作负载响应时间仅0.03毫秒;基因组分析吞吐量达21236MB/s。产品采用PCIe 5.0技术,带宽较PCIe 4.0翻倍,延迟降低43%,支持1.6TB-15.36TB多种容量,为AI训练、边缘计算、金融核心系统等场景提供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企业级存储性能标杆。
快科技2月2日消息,日本新型H3火箭5号机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火箭上搭载有日本版GPS卫星引路”6号。原本,它定于2月1日进行发射,但由于天气预报显示当时的天气条件可能对发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发射计划被审慎地推迟至了2月2日。H3火箭是日本航天界的新星,被寄予厚望成为取代已服役二十多年的H-2A火箭的新一代主力中型运载火箭。这款火箭的研发工作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与三菱重工携手完成,并在2023年3月首次公诸于世,尽管这比原定的计划晚了大约三年。H3火箭的首次发射尝试在2023年3月遭遇挫折,但随?
力箭一号遥六运载火箭于2024年12月27日09时03分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点火起飞,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一二级分离、二三级分离、整流罩分离正常。三级发动机点火后,火箭三通道姿态角偏差测量值开始急剧增大并出现振荡,火箭主动安控自毁,飞行试验失利。力箭一号作为我国商业航天主力火箭,前5次发射均圆满成功,共将57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载荷总质量超5吨。
日前,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在航展上,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再一次出现在航天馆,此次展出的是重型运载火箭两级完全重复使用构型。重型运载火箭采用模块化、通用化、系列化的思路设计,形成了由三级串联构型、两级串联构型、两级完全重复使用构型组成的系列化型谱,此次展出的是重型运载火箭两级完全重复使用构型。最终的目标是形成两级完全重复使用的构型,对于不同的构型,它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轨道任务的发射需求。
在电子科技迅猛发展的浪潮下,HKC再次证明了其在电竞行业中的领先地位。8月28日,HKC携手京东之家,在广州、武汉、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六大城市核心商圈霸屏亮相,同时发布了猎鹰二代系列最新力作——HKCG25H3显示器。HKCG25H3这款显示器已经在京东正式上架,首发到手价仅999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HKC京东官方店铺搜索查看。
据中科宇航官方介绍,日前,力箭一号遥四运载火箭出征仪式在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圆满举行。力箭一号遥四运载火箭已按流程完成出厂前各项工作,经测试,产品功能、性能指标均满足飞行任务要求,顺利通过出厂评审。作为中国商业火箭单次发射多星纪录保持者,力箭一号已连续三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将37颗卫星共3.5吨载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100%。
快科技5月2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今日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25星~28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的第12次飞行。作为一款先进的运载工具,谷神星一号”采用了四级构型设计,其中一、二、三级均采用了固体动力,而四级则融合了先进的轨控和姿控一体化液体动力技术。火箭整体直径1.4米,全长约20米,起飞重量约33吨。这样的设计使得它能够灵活满足微小卫星的专属、共享、搭载等定制化发射服务需求,为国内外卫星客户?
据湖北省人民政府网,日前官方印发《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商业航天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将围绕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服务链四链”融合,构建箭、星、网、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到2028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对企业牵头建设地面站网节点,按照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单个站点补助最高200万元,每家单位每年累计补助最高1000万元。
中国民营航天企业蓝箭航天发布了我国首款不锈钢运载火箭朱雀三号。朱雀三号是一款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火箭一子级可重复使用次数可达20次,可以将发射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预计将于2025年具备首飞能力。发动机全部采用蓝箭航天自研的天鹊系列液氧甲烷发动机;火箭设置4个栅格舵,用于一子级气动减速段的姿态调整与落点控制;火箭尾部安装着陆腿,实现一子级垂直着陆与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