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全球程序员节最新资讯  > 正文

“全球程序员节”观察:数字化生存,我们是怎样的参与者?

2018-10-30 15:1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10月23日,霜降,北京开始寒风拂面。一些在业内摸爬滚打数年的程序员前一天晚上并没有加班,因为要赶早上到西安最快的一班高铁。

跨越近1100公里的距离,他们不为旅行,也不是为了西安高于北京10℃的宜人气温,而是要去参加一个属于程序员的节日,为期三天。“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在当天晚上有一个入城仪式,他们要留出一些时间精心打扮一番。“要盛装出席啊”,程序员K先生对恰好在同一趟列车上的钉科技小灰说,这就是村上春树所说的“仪式感”。

(10月23日晚的入城仪式)

入城仪式的时候,站在钉科技小灰旁边的程序员O先生显得颇为激动。给自己起了“不醉”这个花名的他,因为连续的几个项目已经许久不曾饮酒,而在来之前,他说他“豪饮”了三瓶西安产的青岛。看着周围那些他见过或者没见过,叫得出或者叫不出名字的同行,本就是西安人却在北京漂泊多年的他,想大声唱郑钧那首《长安,长安》,却最终没有开口。

“任何一个不相关的动作都有可能破坏现在美好的气氛”,他说,“就像任何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摧毁一段代码”。这个时候的O先生像个诗人,带些李白的洒脱与随意,还有些杜甫的克制和忧郁,他可能写不出那种能登上“大唐排行榜”的诗,但意蕴到了。

这就是钉科技小灰知道的程序员,并不是传闻中那种高度眼镜、格子衬衫和不谙世事。能把他们凑到一起的这场活动应该也很有趣吧,钉科技小灰当时想。如果现在被问到这个问题,答案当然是:没错。

[ 钉科技综述 ]传统与现代交织,历史的厚重在科技的加持下变得飘逸灵动,这就是西安,一座致力于成为“数字丝绸之路”新起点的城市。全球程序员节又一次在此收官,这已经是第二届,无论从规模、内容还是一些具体而微的细节,这场程序员的年度盛事都在变得更加成熟。因为这份仪式感,西安也许会成为程序员心中的“圣地”,就像鹿野苑、耶路撒冷或者麦加。

“数字世界 码动未来”,这是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的主题。通过几天的见闻,在钉科技看来,未来,程序员将不仅仅是一个职位名称,而是一种被共有的身份,因为,一个“数字世界”正在被更充分地塑造,人人都要有“码动未来”的能力。

(第二届全球程序员大会现场)

全球盛会:数全球盛会:数字化的生活,代码是世界通用语字化用语

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描述过的那样,生活的数字化加速在全球展开,而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正在经历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变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生态圈的形成,重塑商业格局,也重塑商业思维。在这个重塑的过程中,程序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程序员并不排斥做“幕后英雄”,但他们也需要他们生活的仪式感,需要这份仪式感带来的满足感,至少是一份“小确幸”。村上春树在《兰格汉斯岛的午后》中创造了一个叫做“小确幸”的词汇,指“微小但确切的幸福”,“没有小确幸的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

给程序员仪式感,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更好地去认识这个群体的价值,在钉科技看来,这是全球程序员节的重要意义之一。全球程序员节的实际行动是超预期的,因为它的范围是“全球”,它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除西安之外,在中国的北京和南京,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在美国的硅谷……都有着全球程序员节的分会场:西安、北京、南京,那些年轻的程序员们按照“1024程序员日”的传统身着白衣,“王码五笔”的发明人王永民等“传奇程序员”则陪伴着他们;班加罗尔分会场则有着宝莱坞般的氛围,程序员们载歌载舞,俨然是一场欢聚Party;硅谷分会场中的各位则正装出席,有些误入时尚发布会的既视感……主论坛之外,10月24日晚的“全球程序员节嘉年华”让更多来到西安的程序员有了更深入的参与感。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写道,因为代码的出现,“一种前所未见的共同语诞生了,人们因此跨越国界,互相了解。今天在学校里上学的孩子,都有机会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情……这些孩子很快就领会到,了解一个程序,意味着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了解,而不是仅仅从一个角度出发。”

代码是世界通用语,也只有全球程序员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弘扬数字工匠精神,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愿景,让人类在数字世界中享受美好生活。程序员有国籍,但代码无国界,作为一场全球盛会,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充分展现了它的国际视野,就像西安这座城市开放她的包容胸怀。生:数字世界需要程序,也要场景落地

斜杠人生:数字世界需要程序,也要场景落地

代码、程序、软件的确在塑造数字世界,同时重塑现实世界,使其数字化,几乎所有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过,任何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都不能仅依靠代码、程序、软件来完成,任何人都不仅仅存在于数字世界之中,数字世界仍是现实世界的“倒影”,只不过呈现方式有所不同。

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除了提供感性关怀,带给程序员仪式感、释放自身的强烈情感(比如群体认同感)之外,更多的是提供理性探讨的场所,这种探讨,不仅是关于信息技术,关于代码、程序、软件,也关于实体经济、关于场景、关于非数字世界的生存状态。

钉科技认为,给程序员仪式感,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更好地去认识这个群体的价值之外,让程序员更好地了解自身、了解周边的世界,是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的另一个重要意义。

数位演讲嘉宾都谈到,程序员应当有更广泛的关注领域、跨界的思维,最好是在服务的领域成为专业人士。钉科技就此想到了“斜杠青年”一词。“斜杠青年”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核心是跨界的思维和能力。

当今的程序员,其实有着成为“斜杠青年”的天然需求,因为几乎所有的软件与应用都需要与真实的场景相结合,仅有编程的能力,很有可能会脱离用户的真实需要。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不仅有关于软件产业、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分享,也有对创新、经济、教育、设计思维、物理、哲学等话题的探讨。十年程序员老兵M先生告诉钉科技,参加了两届全球程序员节,每次都在知识方面有新的收获。

数字世界需要程序的力量,但程序并不万能。正如中软国际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宇红所说,软件业在未来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走向C端和B端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落地真实场景,如何解决世界问题。这样来看,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带给程序员群体更多跨界思维,也是当前推进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

全民行动:8岁到80岁,人人都可以是程序员

“数字世界 码动未来”,如果代码是世界通用语,与每个人的未来息息相关,它就有必要被更多的人掌握;如果程序员本身需要跨界,更深入地了解其它行业的知识,其它行业的从业者也可以用信息技术来“武装”自身,因为这种互通有无,最终可以让用户的体验值“最大化”。

虽然在具体能力和最终的操作结果上可能有差别,但编程可以也应该是一种通识教育,在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的大部分主论坛上,都有演讲嘉宾在表述这种观点,毕竟,在数字世界,程序将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钉科技认为,普及编程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掌握编程能力的意义,致力于至少让基础的编程能力被更多的人掌握,这是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的又一个重要意义。

不妨看一下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参与者的年龄跨度:最小的5岁,能够比较清晰地谈编程思路的男孩8岁……目前已知的“全球最年长程序员”若宫正子83岁。从5岁到83岁之间,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大量”的程序员群体存在,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这个数量相较于全球的人口,依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身着以Excel绘图为搭配花纹的汉式短上衣的若宫老人在台上讲述了她与计算机编程的缘分,她的故事虽然简单,却有感人的力量。她60岁学习使用电脑,82岁开发出自己的第一款移动端游戏,参加WWDC,被苹果CEO库克点赞,还跟他探讨了一些关于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缺少的问题。

她在用她的故事说明,编程并不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而在日本,编程正在成为一项通识教育,惠及更多青少年。同样在此次的全球程序员节倡导青少年编程教育的还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全民计算机教育”运动领导人丹·葛西亚以及美国Yoli公司创始人郎龙杰等。

其实不仅是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少年,每个人都可以是程序员,或许也只有这样,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生活才会实现。而从普及编程知识的角度来看,如果全球程序员节可以坚持下去,当全民编程实现,其也可以是一场全民盛会。

给程序员仪式感和表达自我的舞台,让其他人更好地了解这个群体;为程序员打开跨界思路,关注周边世界,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并用更多层次的知识体系完善能力;令更多的人了解到编程能力的意义和乐趣,推进编程从专有技能向通识教育延伸……以上三点,都在体现全球程序员节更好推进软件业发展,让更多人享受数字经济时代红利的初衷。第二届的全球程序员节已然收官,但后续的精彩还将值得期待。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一加全球首发骁龙8 Gen5:年底登场

    一加将首发高通骁龙8 Gen5平台,该机隶属于Ace系列,新品会在年底登场。 该博主还爆料,一加骁龙8 Gen5新机将配备1.5K 165Hz高刷屏,电池容量突破了8000mAh,这是一加史上电池最大的机型。

  • 连续14年全球第一!海尔冷柜亮相广交会加速出口

    第138届广交会10月15日开幕,作为中国外贸风向标,助力企业向“新、智、绿”高质量发展。海尔冷柜凭借硬核产品与方案吸引全球目光,外商直言“想带回国”。其通过双翼驭风鲜冻、HCF鲜冻保湿等科技精准解决存储痛点,以“需求洞察-技术转化-产品落地”闭环快速适配不同市场需求,如推出榴莲专属冷冻方案。海尔冷柜连续14年全球销量第一,服务超10亿用户,此次借广交会平台进一步释放全球品牌影响力,展现中国创新力量。

  • 太阳雨空气能:南北双基地战略升级完成 全球竞争力再进阶

    10月16日,太阳雨空气能顺德基地“四新”工厂正式启用,标志着其“南北双基地”战略升级完成。该基地通过新厂房、产线、实验室和产品升级,显著提升产能效率与核心部件自研能力。同时,连云港总部基地的“热泵零碳实验楼”投入使用,构建48座先进实验室支撑技术研发。太阳雨以系统性突破强化“研发-制造”闭环,推出采用环保冷媒的高温热水一体机等国际化产品,并通过GAIA智慧能源系统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南北基地协同将推动热泵在工农领域应用,助力全球碳中和发展。

  • BOE(京东方)陈炎顺香港论道:从“技术破局”到“战略升维”的全球竞争新思维

    BOE董事长陈炎顺近期在香港出席iCANX全球科学峰会及香港大学EMBA活动,系统阐释了企业从显示龙头到物联网创新企业的转型路径。他提出"技术破局"与"协同共创"理念,强调通过"屏之物联"战略推动显示技术赋能万千场景,并构建"第N曲线"实现持续进化。这两场高端对话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从产品输出到战略思想输出的重要跨越,标志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

  • 成长型企业上云首选:AWS以全球弹性架构定义扩展性新标准

    本文聚焦成长型企业的云平台选择,指出其核心挑战在于业务不确定性和扩展需求。AWS凭借全球基础设施(覆盖190+国家)、弹性架构(Auto Scaling)、AI驱动运维(SageMaker)及成本友好模式(按需付费),成为支撑企业从初创到全球化扩张的首选平台。相比之下,华为云在政企数字化、阿里云在电商领域具备本土化优势,但在全球扩展性、AI生态与合规体系方面仍以AWS为标杆。文章强调,AWS定义了成长型企业的"扩展性标准",是突破增长瓶颈、实现可持续全球化的关键技术伙伴。

  • 欧拉汽车开启全球化新篇章,全新SUV定名“欧拉5”

    9月22日,长城汽车旗下欧拉品牌正式公布全新纯电SUV命名为“欧拉5”。该命名通过公开票选从4408张有效投票中脱颖而出,以2036票成为首选,凝聚了用户的共创智慧。命名采用“品牌+数字”的国际通行方式,简洁易记,展现欧拉品牌全球化战略的深化,标志着其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和连接全球市场的决心。

  • 17连冠后,海尔冰箱广交会又展多项“全球首创”科技

    10月15日,第138届广交会在广州开幕。海尔冰箱展出多项全球首创科技,包括与中科院联合研发的磁控全空间保鲜技术,将深海鱼虾保鲜期延长至60天,牛肉存10天仍保持红嫩。针对厨居一体化趋势,推出594mm超薄零嵌方案,实现与橱柜齐平。此外,接入DeepSeek的博观新品带来AI保鲜、饮食、生活三大升级,提供智能存储匹配、健康菜谱定制等服务,推动冰箱从储鲜工具向智慧管家跨越。这些创新成果进一步巩固了海尔全球销量17连冠的市场地位。

  • “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港股上市临近,商业化进程加速

    文远知行通过港交所聆讯,正式进入港股上市冲刺阶段,将构建“美股+港股”双资本平台。作为全球自动驾驶标杆企业,其产品已在7个国家获自动驾驶牌照,在11国30城开展测试运营,安全运营超2200天。技术层面,预测算法误差控制在0.2米内,感知模型延迟小于10毫秒,系统检测精度达99%。成本大幅下降,单车成本降至几十万元,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0.8%,自动驾驶网约车业务猛增836.7%。近期获准在北京开展夜间道路测试,向全天候服务网络迈出关键一步。随着技术成熟与商业模式验证,万亿级自动驾驶市场正迎来规模化运营拐点。

  • 九号品牌微电影续作正式献映,携手全球代言人易烊千玺重启记忆奇旅

    《记忆奇旅2:最后上传》是九号品牌科幻微电影,由易烊千玺主演。影片探讨科技时代出行的意义:当记忆可储存、意识可上传,人类如何在效率与情感间平衡?通过"凌波系统"发明者杨先生的意识上传之旅,揭示"心之所往不在终点,而在路上"的哲思。九号借科幻叙事传递品牌理念——未来出行不仅是物理移动,更是寻找自由与温度的过程。

  • 中国贡献!全球首个专注于文物艺术品溯源元数据的国际标准正式通过

    2025年10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通过全球首个文物艺术品溯源元数据国际标准,由中国企业易元数字主导制定。该标准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构建统一元数据框架,填补全球文物数字化管理长期空白,助力跨文明信息联通与文明互鉴,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