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关键词  > 京东物流最新资讯  > 正文

京东物流牵手世界自然基金会,成国内首个承诺设立科学碳目标物流企业

2019-10-22 20:41 · 稿源: Donews

DoNews10 月 22 日消息 (记者 费倩文) 10 月 22 日,京东物流宣布正式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未来将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基于物流全环节及上下游的环境和场景,设立科学碳目标并推动目标实现,用科学化的方式引领低碳物流在物流业的普及。据介绍,京东物流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承诺科学碳目标的物流企业,加入“科学碳目标”将成为京东物流正在持续推进的青流计划的重要一环。

据悉,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是一项全球倡议,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以及联合国全球契约项目(UNGC)于 2015 年发起。该倡议提供针对不同行业的特定资源和实践指导,帮助企业设定符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远低于2℃或1.5℃的脱碳水平的减排目标。承诺加入科学碳目标有一套科学而严苛的流程,企业需要先提交行动承诺书,设立科学碳目标;然后将目标提交审核,由科学碳目标委员会进行审核;在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下,企业将公开宣布通过审核的科学碳目标,并推动目标实现。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气候与能源、绿色金融项目总监王伟康介绍,自倡议发起以来,已有戴尔、惠普、沃尔玛等超过 600 家企业承诺加入科学碳目标, 276 家通过委员会审批。在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气候行动,加入到倡议中来,京东物流成为国内第一家承诺设立科学碳目标的物流企业。

京东物流青流计划负责人高峰表示,WWF科学碳目标与京东物流青流计划的理念高度契合,成为国内首家承诺立科学碳目标的物流企业,京东物流将承担更多科学的减排目标,展现在低碳物流上的领导力。通过与WWF的合作,京东物流将围绕物流全环节及上下游的环境和场景,设立相应的科学碳目标并加速目标实现。

2017 年 6 月,京东物流联合九大品牌商共同发起绿色供应链联合行动——青流计划,希望从减量包装、绿色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推动物流行业绿色化发展。 2018 年 5 月,青流计划全面升级,从聚焦绿色物流领域,上升为整个京东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关注生态环境扩展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环境(Planet)”、“人文社会(People)”和“经济(Profits)”全方位内容。据统计,在青流计划推出两年多的时间内,京东物流减少一次性快递垃圾近 30000 吨,投放可循环快递箱“青流箱” 1000 万次以上,通过联动品牌商直发包装及纸箱循环利用,节省约 20 亿个快递纸箱。(完)

举报

  • 相关推荐
  • 京东物流:招募全职骑手 参与京东外卖配送服务

    自京东今年入局外卖行业以来,运力问题一直是平台的短板。 不少网友表示:多次出现没人接单的情况,虽然有补偿,但是过了饭点就没办法吃饭了。” 今日,京东物流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开始招募全职骑手,参与京东外卖的配送服务。

  • 建鼎智能:以 “智” 造链通产业升级 构建智能物流新生态

    浙江建鼎智能科技公司通过"技术+生态"双轮驱动,构建了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这家深耕20年的企业拥有32人研发团队,已获16项专利和多项认证,业务延伸至智能工厂规划等领域。其智能分拣系统帮助快递企业提升效率40%,客户覆盖全球500+场景。公司拥有8万平米生产基地和180人团队,年产能达2万台设备,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未来将研发AI视觉分拣系统等新技术,计划3年内在海外设立3个研发中心,推动"中国方案"成为全球标准。

  • 文远知行斩获广州黄埔区首批无人驾驶装备牌照,W5无人物流车路测开启

    2025年7月2日,文远知行宣布其无人驾驶物流车W5在广州黄浦区获得首批无人驾驶测试牌照,并启动全域路测。这是继4月获得南沙区牌照后,W5在广州拿下的第二块区域牌照。W5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拥有5.5m³载货空间、1000kg载重和220km续航能力,专为城市物流配送设计。凭借近1900天、400万公里的Robotaxi运营经验,该车能精准识别各类交通参与者,实现全天候配送服务。目前文远知行已在全球10国30余城布局,并与国际巨头达成合作,加速智慧物流商业化进程。预计未来三年无人物流车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

  • 行业追求低碳!海尔直接“零碳”:获首批“零碳园区”认证

    中国家电行业在"双碳"战略下取得突破性进展。7月9日,海尔智家旗下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和青岛中德工业园获得中国首批"零碳园区"认证,成为家电行业唯一获此认证的企业。两大园区通过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全流程绿色制造、数字化协同降碳等创新实践,分别实现年减碳3.2万吨和综合能效超80%的成效。此次认证依据《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从能源结构、管理体系等多维度评估,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标杆示范。这标志着中国家电企业在践行"双碳"目标、引领产业革命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其经验将为制造业低碳发展提供可复制方案。

  • 李想:理想汽车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 目标是成为机器人企业

    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录制后,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网络社交平台谈到,未来我们就盯着一件事:AI硬件终端做出像iPhone那样颠覆性的产品。” 李想坦言,理想汽车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创业,我们最终一定不是个标准的汽车企业,如果按照我的定义,我们会是个空间机器人企业。” 他表示,创业不是紧绷着硬熬,而是越做越知道怎么抓重点。

  • 运德开新仓赋能跨境旺季,助力卖家开启高效物流!

    运德供应链宣布美国印第安纳州黎巴嫩市的中美二仓正式投入运营。这座17万平方英尺的现代化智能仓储中心配备先进WMS系统,可提升订单处理效率20%-30%,满足旺季爆发式增长需求。仓库地处美国物流黄金走廊,49分钟可达机场,高效覆盖中西部及东海岸市场。延续"全链路自营"优势,提供24小时极速出库、一件代发、FBA头程转运等特色服务。这是运德在美国的第五大仓储群,目前其本土自营仓库已达11个,总面积超200万平方英尺,为跨境卖家提供最具性价比的物流解决方案。

  • 国内首个!高德地图正式上线多语言地图:新增14种语言

    日前,高德地图正式上线多语言地图,在原有的中英文基础上,新增多达14种语言。 这14种语言包括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德语、泰语、日语、韩语、土耳其语、意大利语、俄语、阿拉伯语、马来语、印尼语、越南语。 此次多语言版的推出,使更多非英语国家的用户也能享受高德地图提供的优质出行服务。 高德地图多语言版实现了产品界面与地理信息的多语种适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开展2025年度结题交流活动

    6月24日,150余名来自清华、北大等八所高校的学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结题答辩。该项目2023年启动,已支持270名优秀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王岩表示,该项目是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举措。小米公益基金会宣布捐赠1亿元支持该项目,这是基金委首次接受社会捐赠。小米还推出"小米奖助学金"和"小米青年学者"项目

  • “穹界光耘”--引领智慧农业发展新潮流

    江西余干县推出创新"穹界光畊"项目,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的深度融合。项目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毫秒级响应,光伏发电效率提升5%-8%,高附加值作物增产25%-40%。百亩光伏植物工厂年发电量达600-700万度,亩均产值达传统农业3倍,同时减少70%人力成本。项目已申请12项软件著作权及6项专利,并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达成碳汇开发合作。该技术已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助力当地降低农业用电成本60%。项目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建立跨地域、跨行业的绿色低碳生态体系。

  • 神州数码 x 嘉岳数智:以生成式AI打造绿色低碳行业的“懂碳帝”

    在"双碳"战略推动下,绿色转型成为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神州数码与嘉岳数智科技合作,探索AI技术在碳评估智能化领域的应用,解决传统碳评估面临的数据分散、专业性强等痛点。通过构建EPAG专家流程增强生成框架、Agent场景分类机制和自动化评估学习流程,显著提升专业术语理解准确率至95%以上,大幅减少人工编辑工作量。双方打造的智能评估产品已进入预发布阶段,为生成式AI在垂直行业落地树立标杆,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