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榜,作者:云飞扬1993,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双11激战正酣,素有“短剧一哥”之称的红果也开始带货了。
近日,红果开始内测短剧带货新功能,用户在红果观看短剧时,页面会弹出“搜同款”提示,让用户能在站内一键购买剧中同款产品。
一位接近字节的知情人士在接受“ Tech星球”采访时透露,红果“搜同款”带货功能是抖音的基础功能,现在抖音将该功能复制到了红果上。
剧点短剧副总裁吕少龙说:“这功能其实早应该出来了,尤其在去年品牌方消费热情最高的时候。‘搜同款’可以完善品牌宣传、转化的链路。我觉得所有的电商玩法都可以在红果玩一遍,比如送券、满减、抽奖等。”
那么,当月活超2亿,稳坐短剧第一平台宝座后,红果能复制抖音“短视频-电商”的变现路径,加速实现商业闭环吗?
边看短剧边下单,
红果内测“搜同款”功能
红果的“搜同款”功能并不复杂。用户观看短剧时,如果遇到感兴趣的产品,只要一暂停,画面中就会跳出一个“搜同款”按钮,用户点击跳转即可看到红果识别出的同款产品链接,一键下单。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短剧的所有画面在暂停后都会出现“搜同款”按钮,比如在短剧《老公请和我恋爱吧》中,女主的红裙和男主的西装都未能识别出来。
用户如果想搜索短剧中出现的特定产品,需要先暂停画面,然后点击App右上角,找到“识图搜同款”按钮进行定向识别。目前尚未发现“搜同款”按钮的出现规律。
新榜编辑部实验多次发现,如果是干净、清晰的画面,红果通常能给出不错的识别准确率,并给出多个不同价位的购物选项,即使画面中存在多个人物、多款产品,红果也可以给出大致靠谱的识别结果。
比如下面这个画面,红果就识别出了画面中的发饰、长裙等不同产品。
红果的“搜同款”功能直接内置了抖音商城,且进行了数据打通,用户不仅可以在红果获得与在抖音商城几乎一致的购物体验,还可以在抖音商城同步查看购物订单,并完成售后、评价等一系列操作。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用户在红果下单的顾虑。
左为红果,右为抖音商城
红果不仅将零散的抖音商城购物链接内置在“搜同款”功能中,还直接将整个抖音商城搬了过来。在红果点击“我的-订单”,就可以直接进入红果内置的抖音商城页面。
据观察,红果专属版抖音商城特别新增了“短剧同款”板块,可以让用户更方便地购买短剧中的同款好物。不过目前的“短剧同款”页面略显简单,不仅产品选择不多,对“短剧同款”概念的塑造也不足。
“短剧同款”页面下方的购物链接既没有注明产品的所属短剧,也没有短剧跳转链接,如果不是短剧资深用户,可能很难感知其魅力。
关于红果的“搜同款”功能,新榜编辑部向短剧平台、出品制作公司、导演等多位短剧从业者求证得知,目前“搜同款”更多是红果的功能测试,尚未和各环节的短剧从业者进行联动,包括卖货分成、短剧定制等。
加速变现背后,
红果开始重塑短剧
内测“搜同款”功能背后,其实是红果的电商化变现探索。
2023年8月上线后,红果曾短暂试水IAP付费模式,但很快就开始专注IAA免费模式,准备将番茄小说的成功经验在短剧行业再复制一遍。
事实也证明了红果的选择,免费模式帮助红果吸引到大量对价格敏感且追求碎片化娱乐的用户群体,快速驱动了红果的增长飞轮,最终让红果成为国内第一大短剧平台。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6月,红果用户规模同比增长率高达179.0%,月活达到2.12亿。短短几年时间,红果的月活就已经超越优酷、直追B站。
毫无疑问,用免费内容吸引用户争夺市场,用穿插在短剧中间的信息流广告完成变现,这套复制自番茄小说的商业模式是红果登上短剧王座的重要助力。
但当成为短剧行业用户规模最大的平台时,红果的平台重点悄然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变现本就是商业平台的核心目标之一。
某头部短剧平台相关负责人丹丹(化名)认为,红果的免费模式是为了抢市场,但这不可能持续做下去,最后平台还是要赚钱。“我们内部判断红果不太可能做成付费模式,这样的话,电商就会是红果的变现尝试之一。”
2024年,红果开始试水会员功能
“搜同款”功能的商业逻辑是,当用户沉浸于剧情时,会不自觉为剧中角色的魅力所倾倒,进而购买角色的同款周边。《狂飙》热播时,银饰厂商迅速推出“大嫂同款耳环”,一周内淘宝热度上升130%;近期《许我耀眼》的热播,也带火了女主许研的穿搭风格。
早在2014年,优酷土豆就曾推出“边买边看”和“玩货”服务。现如今,用户不仅可以在部分剧集播放页面点击“买周边”按钮,一键购买剧集官方周边,还可以通过AI功能识别剧集同款,跳转淘宝下单。
今年4月,爱奇艺宣布上线内容电商板块,计划打造“边看边买”的全新消费场景。
抖音也早早上线了“搜同款”功能,体验和红果几乎一样,是抖音电商闭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电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今年以来,国内的10亿+播放量短剧至少有37部,其中《盛夏芬德拉》《好一个乖乖女》等短剧的累计播放量更是超30亿。
当短剧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心头好”,“搜同款”也就有了变现可能,红果则有可能吃下最大的那块蛋糕,未来甚至可以尝试长剧早已摸索成熟的商品植入、中插广告等变现方式。
就在今年6月,红果上线“社区”板块,开始孵化基于短剧的社区内容生态。红果如果能建立起“看剧-讨论-购买”的消费闭环,将极大提升用户粘性和生命周期价值。那时红果的竞争壁垒就不再是月活数据,而是这个闭环的强度和深度,红果也将从短剧播放平台升级成为短剧内容消费中心。
御今文化CTO鲁恩文认为,目前品牌短剧的主要阵地放在抖音而非红果,一个重要原因是红果的商业闭环不完善,没办法直接给品牌导流。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红果的商业闭环逐渐成熟,也有可能承接一部分品牌短剧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对正在重塑短剧行业规则的红果来说,需要通过加速变现制造更多“弹药”,争取更多利益同盟。
现如今,红果正在立体化地对短剧行业进行改造:通过建立全新的的生产、分发、变现标准,将短剧行业优质资源牢牢吸附在平台内,进而构建极高的行业壁垒。
为此,红果一方面加大分钱力度,不仅全面升级了剧本合作政策,将评级最高的剧本保底稿费从12万元提升至20万元,还推出了演员合作计划,首次将演员引入分账机制;另一方面,红果先后建立“短剧版权中心”和“红果短剧创作服务平台”,加强平台内部力量整合,开始对创作者进行更有力的支持。
而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都需要红果靠“利益”来驱动。
红果需要变现,早在今年3月,红果成品剧的单月分账就超过了5亿元。短剧从业者同样需要变现,丹丹提到:“短剧向来是爆了赚,扑街了成本都收不回来,偏偏大部分短剧都是扑街。”
据悉,为了增加营收,不少短剧公司正在小规模尝试做谷子生意,想基于短剧IP做短剧的上下游衍生开发。如果短剧周边生意能跑通,短剧从业者直接就可以借助红果的“搜同款”功能售卖。
需要注意的是,“搜同款”功能虽然利好商业变现,但对用户的观剧体验未必友好。
和爱优腾芒等长剧平台一样,红果同样需要仔细斟酌用户体验和变现效率之间的平衡。一个证明是,不论是优酷等长视频平台,还是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都没有全量上线“搜同款”功能。
对红果来说,哪些内容适合“搜同款”功能?如何提升商品识别的准确率?如何保证商品在质量、价格上的竞争力?如何让“搜同款”功能和内容创作有机结合?如何建立一套公平、透明且能激励优质内容持续产出的利益分配机制?这些问题都需要谨慎考虑。
而对短剧从业者来说,面对市场领先地位愈发牢固的红果,未来生存的关键已经不再是偶然的爆款,而是能否准确捕捉、快速适应红果建立的标准体系,并进行自我改造。
此次“搜同款”功能的内测就是一个信号,短剧从业者们需要意识到,付费模式、免费模式之后,短剧行业的玩法即将开启新一轮的变革。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