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生物材料最新资讯  > 正文

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团队在蓉实现成果转化,如凤凰仿生胶原查新评价“国际领先”水平

2025-10-22 14:1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2025年中国生物材料大会近日在浙江绍兴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王迎军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唐佩福、陈春英等,以及美国工程院院士Leonard Pinchuk,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Molly Stevens,韩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士、2024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主席Ki Dong Park教授,日本生物材料学会主席Kunio Ishikawa教授等中外专家出席大会,共同探讨生物材料前沿发展与应用前景。作为全球首家专注于三螺旋仿生胶原蛋白研发与转化的科创企业,如凤凰再生科技发展(成都)有限公司受邀出席2025年中国生物材料大会,并首次系统展示其自主研发的三螺旋仿生胶原研究成果,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及产业界代表的高度关注。

image.png

在仿生与类生命材料会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整复材料分会委员、如凤凰再生科技发展(成都)有限公司创始人覃兴炯作题为《一种化学合成三螺旋仿生胶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及最新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了其团队联合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及东京大学等单位完成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由北京医院赵红艺教授、上海九院董继英教授担任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北京医院张心灵博士,东京大学李可心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鲁楠、Takafumi Takebayashi、周勃宇、谢宏彬等参与研究,相关论文于2024年4月通过同行评审发表于SCI Q1期刊《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文章指出该仿生胶原成分安全、结构稳定、热稳定性优异,体内外实验均证实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功能性,具备向再生生物医学领域推广应用的潜力。

该成果源自日本京都大学工学博士谷原正夫教授于2001年启动的基础研究,依托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与京都大学医学部、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等多所高校协同攻关,历经十余年形成初代技术体系,并获得日本文部科学省“智集群创建”、“大学风险创造项目”等多项国家级支持。2023年,一代技术持有人Takafumi Takebayashi博士携知识产权加盟如凤凰,公司同步组建以东京大学周勃宇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联合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交大、海军军医大学、中科大及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等机构持续迭代创新,实现从1.1到2.0的技术升级,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授权,同时申请多项PCT国际专利。

image.png

据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专利代理人郑勇力博士评估,通过检索全球同类专利并比对技术方案,确认仿生胶原蛋白技术1.0为全球首创、国际领先;其2.0版本在“水相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 in water)”工艺下进一步提升稳定性及自组装特性,并全球首次利用300kV冷冻透射电镜捕获“胶原纤维束”超微结构,验证了多批次产品自主装形态特征的可重复性与一致性,同样具有“全球首创、国际领先”属性。

image.png

目前,该产品具备稳定的三螺旋结构和胶原纤维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胶原蛋白在结构稳定性(维持时间)、生物学功能表达及材料性能调控等方面关键科学难题,同时在合成工艺上展现出成本领先优势。在国家鼓励发展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高端医疗器械的政策导向下,相关成果已顺利完成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主文档登记和化妆品原料备案。其中,注射用仿生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已通过三类医疗器械分类界定,后续将陆续推出适用于功能性化妆品、医用敷料、填充植入及组织工程等多个应用场景的产品线。

image.png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2025身份识别技术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16日,由多维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身份识别技术大会”在深圳召开。大会以“新时代身份识别技术护航国家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500余位行业权威机构、科技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围绕法定证件技术40年成就、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身份识别领域的融合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会议同步举办“国家法定证件技术40年成就展”,发布22家创新合作单位名录,旨在加强行业协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构建平安中国、数字中国提供支撑。

  • 2025 PMI项目管理大会|多个活动板块首发,早鸟报名通道开启

    自2008年起,PMI项目管理大会汇聚数百位国内外顶尖企业代表、行业领袖与专家,分享洞见与实践,启发数十万参与者。当前,生成式AI、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正重塑商业生态与项目管理模式。2025年大会以“智驱万象,项启新篇”为主题,聚焦科技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与机遇,通过行业趋势、跨界交流等多维度活动,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共创平台,推动合作突破边界。报名已开启,微信搜索“2025PMI项目管理大会”即可参与。

  • 鸡排哥一份鸡排只赚2元:称原材料不涨就不提价

    ​近日,鸡排哥关于“1份鸡排利润仅2元”的说法引发关注。经综合其经营模式、成本构成及多方验证,这一利润声明背后有着真实的经营逻辑。 鸡排哥透露,他售卖的鸡排每份售价6元,其中原材料成本(包括鸡胸肉、面包糠、非转基因大豆油等)约占4.5元,扣除人工、摊位费等成本后,每份鸡排的净利润大约在1.5至2元之间,净利润率约为30%。他坚持“原材料不涨就不提价�

  • 开源鸿蒙技术大会2025 | OS原生智能分论坛圆满举办

    9月27日,开源鸿蒙技术大会2025在长沙举办OS原生智能分论坛。论坛聚焦端侧AI、智能体技术、大模型高效推理等前沿议题,汇聚学界与产业专家,探讨下一代智能终端发展方向。华为终端专家强调拥抱智能化与Agent技术产学研共建,香港中文大学吕自成教授等分享了鸿蒙OS在技术创新与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多位学者还介绍了端侧大模型高效部署、GUI交互优化等关键技术案例,共同推动端侧AI技术落地与产业生态繁荣。

  • 2025 vivo开发者大会:人文科技铺就信息无障碍之路

    10月10日,vivo在深圳成功举办2025开发者大会,发布全新系统OriginOS 6及自研蓝河操作系统3,搭载AI蓝心大模型,升级信息无障碍功能。聚焦视障与听障用户需求,推出“智能记忆”“实时环境问答”“声音记忆”等创新功能,通过科技赋能改善用户体验。vivo强调“科技向善”,持续投入公益合作,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包容性数字未来。

  • 索尼举行“哇!喔!生物多样性摄影比赛”,以影像记录自然的Wow瞬间

    索尼以“守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在中国发起“哇哦!生物多样性”活动十周年。通过摄影比赛征集自然主题作品,鼓励公众用镜头记录生物多样性之美,累计收到超1.35万张作品。活动结合微单技术与环保理念,推出专业设备如FE100mm F2.8 GM微距镜头,并设立生态摄影讲师团。索尼旨在通过影像连接人与自然,推动公众关注生态保护,共筑绿色未来。

  • 快手逃离“死亡螺旋”

    亚马逊雨林深处,行军蚁群可以通过不断释放和响应“信息素”,快速重构其觅食路径。以组织调整为业务驱动的公司遵循相似的管理哲学,也承继了相似的系统陷阱。 一旦领头的蚂蚁因环境干扰或自身失误而失去方向,蚁群便会陷入“死亡螺旋”。这为理解快手近期密集的组织调整,提供了一个视角。 9月30日,快手发布公告表示,本地生活事业部正式更名为生活服务事业�

  • 华为亮相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共创全场景智慧未来

    2025年10月10日至12日,第13届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举行,主题为“碳硅共生+共创AI+时代”。华为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展示了以HarmonyOS 5为核心的“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方案,覆盖手机、平板、穿戴、汽车及智能家居等领域。鸿蒙生态设备超2000万台,应用超3万个。华为还发布了旗舰智慧屏MateTV、智行汽车享界S9T与智界R7等新品,强调通过AI与生态协同,推动安全、高

  • 廉洁传播 “三维发力”! 世纪华通2025诚信月收官

    世纪华通2025年度“诚信月”通过创新形式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以AI廉洁RAP视频《廉洁CHT,正气长虹》打破传统说教模式,结合线下近300名员工参与的沉浸式活动,并发布《给合作伙伴的公开信》明确行为准则。活动以“破圈、入心、联动”为关键词,实现廉洁文化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化,累计播放量近万次,员工自发转发超300条。公司通过常态化宣传与动态监督,将廉洁理念深度植入业务肌理,为可持续发展和行业生态建设注入“廉动力”。

  • 智鉴未来 信铸基石 | 2025身份识别技术大会(IDS)十月鹏城启幕

    2025身份识别技术大会将于10月16日在深圳举行,主题聚焦新时代身份识别技术护航国家高质量发展。会议旨在促进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技术交流合作,回顾我国法定证件技术发展历程,探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身份认证的融合创新,凝聚行业共识,激发产业活力,为构建平安中国、数字中国提供支撑。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