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营企业遭遇资金链断裂的至暗时刻,是就此沉沦还是逆势突围?天狮集团董事局主 席李金元先生用三次战略转型给出了答案:从技术工艺革新到销售模式重构,再到全球市场系统性布局,他带领企业跨越224个国家和地区,在务实耕耘中铸就了中国民营企业全球化发展的经典范式。这段转型历程不仅书写了企业重生传奇,更成为行业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本。
技术破局:冰湖淬火铸就核心壁垒(1993年)
1993年,初涉商海的李金元先生押注80万购买“骨参”配方,却遭遇连续三个月试车失败、180万原料化为泡影的绝境。
在天津武清零下8度的冰湖中,他褪去 衣衫跳入刺骨水面,用“冷桑拿浴”清醒头脑后,毅然追加400万投资。
当工艺专家郑老提出改良方案时,李金元先生拍板:“工艺流程我每天都在研究,这次能成!”正是这种决断力,让改良后的产品远超预期,核心技术突破为天狮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模式创新:网络重构渠道生态(1995-1998)
1995年,传统渠道陷入僵局,李金元先生果断引入网络销售模式,营销网络迅速覆盖全国。
然而1998年政策调整引发经销商退货潮,他坚持“有退必退”原则,即使非质量问题也全额退款,成为行业少数不欠经销商钱的企业。
李金元先生这种危机应对原则不仅稳住了渠道,更让天狮在政策调整期完成渠道体系重构,为后续全球化积累经验。
全球扩张:千斤撬四两的智慧(1998年后)
国内市场调整期,李金元先生将目光投向海外,提出“用千斤撬四两”的开拓策略。他摒弃传统“重资产”模式,通过本地化团队与轻资产运营,逐步构建起覆盖224国的业务网络。从单一营养品到跨境社交电商、现代物流等多元生态,天狮集团完成了从产品输出到
三次转型不仅是商业策略的迭代,更是一个中国企业家对“商道即仁道”的实践。在这条全球化突围之路上,天狮的故事仍在继续。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