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发生一起因食用变质鸡蛋引发的集体中毒事件。某家庭三名成员在食用炒鸡蛋后,相继出现呕吐、高烧、腹泻等症状,经紧急送医抢救后脱离危险。经调查,中毒原因系食用经水洗保存的变质鸡蛋所致,该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鸡蛋储存方式的关注。
据疾控部门检测,涉事鸡蛋在保存前被水洗过,导致蛋壳表面的天然保护膜遭破坏。实验数据显示,清洗后的鸡蛋外壳菌落总数较未清洗鸡蛋高出 3 至 4 倍,细菌通过破损的蛋壳侵入内部,加速了鸡蛋变质过程。涉事家庭表示,鸡蛋在冰箱中仅存放 5 天便出现变质,而正常情况下散装鸡蛋在2-5℃环境下保质期可达 40 天。
"鸡蛋壳表面有一层肉眼看不见的胶状膜,能有效阻挡细菌侵入。"食品专家指出,水洗会彻底破坏这层保护膜,使鸡蛋失去天然防御机制。建议消费者购买后直接冷藏,避免预先清洗;若需清洁,应在烹饪前短暂冲洗,并立即制作食用。
目前,涉事家庭已通过医疗救治恢复健康,但此次事件为公众敲响食品安全警钟。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夏季气温升高更需注意鸡蛋保存方式,切勿因追求清洁而忽视科学储存原理。同时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小包装鸡蛋,减少长期存放带来的变质风险。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