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于7月16日在上海张江开幕,今日(18日)迎来关键议程。会上,睿思芯科展示了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处理器——灵羽处理器,凭借全栈自主设计、极致扩展与兼容能力、敏捷落地速度三大核心优势引发关注。据悉,该处理器性能可比肩国际主流架构芯片,标志国产服务器芯片首次突破“高性能、全自研IP、自主SoC”技术壁垒,直击当前全球数字经济的核心痛点,为全球数据中心算力基建提供了“中国方案”。
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于7月16日在上海张江开幕,今日(18日)进入最后一个展会日。作为全球三大RISC-V专业展会之一,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RISC-V年度活动,本届大会汇聚了全球数百家企业、研究机构及开源技术社区,围绕高性能计算、软件与生态系统、前沿技术创新等热点领域分享行业最新趋势与洞察。在全球数据中心算力需求激增、传统架构面临“效率-锁定”双重瓶颈的背景下,这场峰会不仅是技术交流的平台,更成为破解全球算力困局的关键节点。
随着开源大模型、元宇宙、科学计算等新兴应用的爆发,全球数据中心正面临“算力需求井喷”与“架构和效率锁定”的双重挑战:传统架构因长期垄断形成供应链依赖,不仅导致算力成本高企,更埋下了受制于人的风险;而新兴架构在性能、生态适配性上难以满足高算力场景需求,使得数据中心陷入“升级即受限”的两难境地。
而在此次峰会上,睿思芯科携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处理器——灵羽处理器重磅亮相,正是对这一全球性难题的系统性回应,其“破局者”姿态引发业界关注。
灵羽处理器首发于今年3月,专为大语言模型等新兴高算力需求场景设计,性能指标已比肩主流架构服务器处理器,标志着国产服务器处理器领域出现第一款同时打破高性能、自研核心IP、自研SoC“不可能三角”的产品。据了解,睿思芯科已通过该产品与联想集团、三诺集团、商汤科技、星辰天合(XSKY)、大有数字资源等头部厂商建立深度生态合作关系,构建起覆盖智能算力等核心场景的完整生态链,不仅以开放生态推动了RISC-V在数据中心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更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加速革新提供了弹性供应选择,真正实现“算力效率与架构自由”的双赢。
更重要的是,其落地应用直接赋能全球民生福祉,例如在智算领域,高效算力支撑药物精准研发、蛋白质分子预测等前沿研究,加速疑难病症突破;在智慧城市领域,赋能交通调度、应急响应等公共服务更智能;在科学气候模型领域,快速运算为全球减碳行动提供更精准的科学依据。可以说,灵羽不仅是一颗“中国芯”,更是数字时代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新一代“算力引擎”。
在本次峰会的主题演讲中,睿思芯科产品生态负责人张刚诚揭晓了灵羽处理器作为新一代算力引擎背后的三大核心突破:全栈自主设计、极高的扩展性兼容性,以及领先的落地应用速度。凭借此三重优势,灵羽为全球数据中心算力基建提供了“中国方案”,直击当前全球数字经济的核心痛点。
睿思芯科产品生态负责人张刚诚在峰会上介绍灵羽处理器的核心突破
全栈自研架构突破性能瓶颈
在芯片设计领域,长期存在一条隐形的分水岭——一类方案依赖第三方IP核拼装整合,系统如“黑盒”般难以深入优化;另一类则自顶向下掌握架构全链路,通过自研技术深挖性能潜力。睿思芯科推出的灵羽处理器正是后者的代表。基于完全自研的体系结构,灵羽打破传统性能优化的边界,构建起芯片级的“透视手术台”——让研发团队得以直面场景瓶颈,精准施策,实现远超行业惯性的性能跃迁。
·睿思芯科通过全自研芯片架构打破传统性能优化边界
全自研架构是灵羽处理器最重要的核心优势。通过自主设计的数据通路,处理器实现了先进的乱序执行机制,在主频与性能表现上均取得显著突破。同时,睿思芯科基于真实应用场景对负载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自研微架构能力推动应用导向的性能优化,确保芯片在关键业务中的执行效率。得益于全栈自研,团队还构建了高带宽片上互联网络系统,为高吞吐、高并发的处理需求提供稳定保障,进一步夯实了处理器在新兴计算场景下的综合能力。
具体而言,在微观层面,睿思芯科通过动态追踪关键负载中的每一条指令,精确评估其在智能计算、数据库、存储等实际业务中的处理开销。借助对自研微架构的深度掌控,工程师可重构执行单元、优化发射/提交策略,从而实现性能突破。
同时,睿思芯科通过定制数据通路,实现在工艺协同下的高主频方案。通过工艺协同调优高频单元,并通过手工布局敏感模块抑制寄生参数,使信号完整性提升。这种垂直协同设计突破了传统层次化流程的时序瓶颈,将架构层定义的数据通路优化直接转化为主频增益,实现芯片性能的跨越式提升。
此外,全自研还能更好地支持国内产线适配及优化:睿思芯科通过与制造环节的紧密合作,在关键路径上实施手工布局以补偿工艺偏差,并根据实际工艺特征持续优化微架构设计,建立起设计与制造之间的闭环迭代机制。这种“设计工艺协同优化”(DTCO)理念,为芯片在性能突破与工艺迭代之间带来了新的平衡范式。
设计工艺协同优化为芯片在性能突破与工艺迭代之间带来了新的平衡范式
正是基于架构层、应用导向优化与设计工艺协同等多位一体的自研体系,灵羽处理器具备精准匹配各类高负载通用计算场景的能力,性能迭代节奏也进入全新加速轨道。“睿思芯科将持续深化全栈自研能力,加速技术迭代步伐。”张刚诚在演讲中表示。
极致硬件扩展+标准化全兼容,重新定义RISC-V通用服务器标杆
当数据中心面临算力效率与架构锁定的难题时,睿思芯科正以可验证的国产方案,推动RISC-V从替代选项进化为新一代算力范式。
通过“硬件扩展”与“标准化兼容”双擎驱动,睿思芯科重塑了当代RISC-V服务器技术标杆:
面对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高扩展需求,灵羽处理器凭借突破性的扩展能力,在内存与PCIe接口设计上实现双重革新:内存子系统采用8通道DDR5设计规格,单颗处理器可支持16根内存条,内存频率最高可达6400MT/s,用户可根据实际业务负载灵活配置容量,在性能与成本间取得最优平衡。
而灵羽处理器的PCIe扩展能力更达行业新高度——96条PCIe5.0通道如同数据高速公路,至多可同时承载20余块NVMe全闪存盘、8张GPU加速卡或6块400Gbps高性能网卡。配合CXL2.0多路互联技术,单机柜可构建320核计算集群。这种设计直接响应大语言模型训练推理、大数据实时分析、高性能计算、科学仿真等场景对海量数据吞吐的迫切需求,使单台服务器即可完成传统需多设备协同的任务。
灵羽处理器的I/O扩展能力达到行业新高度
在生态构建层面,灵羽处理器展现出了卓越的兼容性与标准化优势。其全面对标最新RISC-V高性能处理器标准,达成100% RVA23标准规范兼容,且坚守零自定义指令集原则,彻底规避了生态割裂风险,为产品赋予了稳健的生态迁移能力。睿思芯科深谙当前RISC-V服务器客户对可持续、标准化软件适配环境的迫切需求,故而秉持开放共建原则,优先确保生态协同的一致性与兼容性。这种对标准的严苛遵循,不仅为软件在不同系统和平台间的顺畅迁移铺就平坦之路,减少因架构差异导致的修改,提升代码复用率,更为后续企业级部署筑牢了坚实的技术根基,助力 RISC-V 在商业化进程中大步迈进。
至此,双重突破的价值闭环已然形成——硬件扩展实现性能保障,标准化兼容解决迁移难题。
从设计突破到商用落地的敏捷步伐
值得关注的是,睿思芯科的技术优势并非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是在工程落地和市场化进程中展现出强劲实力。以自研技术突破为起点,到工程化再造及迭代、设计-工艺深度协同,再到场景及应用适配调优,灵羽处理器——这款历经多轮流片打磨、通过企业级严苛压力测试的解决方案,已具备稳定运行能力,正以“开箱即用”的成熟姿态进入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核心战场。
在此前的发布会上,联想集团、三诺集团的代表披露了基于灵羽处理器的服务器产品研发进展,证实了其在各场景下的快速定义适配能力;商汤科技、星辰天合(XSKY)、大有数字资源等战略客户则分别介绍了灵羽处理器在分布式存储、智能算力集群等场景的深度应用突破。来自多方的实际应用反馈,进一步印证了其商用成熟度,以及高性能、高兼容性的技术与生态优势。
据悉,目前灵羽处理器已交付Alpha版本芯片,并面向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支持全栈生态伙伴快速开展软件迁移与适配,推动RISC-V架构的高性能计算加速落地。
在具体产品形态上,睿思芯科已推出基于灵羽Alpha芯片的32核单路服务器方案,具备全面商用能力。该机型针对混合存储场景进行优化,兼容Fedora、OpenKylin、OpenEuler、OpenAnolis等多款主流国产与国际操作系统,结合标准化固件支持,便于企业无缝对接现有运维体系。
面向未来通用计算等高负载场景,睿思芯科正加速推出下一代灵羽40核双路2U服务器解决方案。该机型通过双路处理器配置实现80核整体算力,配备32根DDR5内存(6400MT/s)和高密度NVMe全闪存存储架构,支持部署多达4张全规格GPU加速卡,单机即具备承载传统多节点协同任务的能力,显著提升计算资源利用率与部署效率。
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对标准的全面兼容以及对实际落地的深度投入,睿思芯科正以坚实的步伐在RISC-V高性能计算赛道上建立领先地位,也为全球开源计算架构生态建设注入了全新动能。
从“跟跑”到“领跑”:RISC-V开启全球算力基建新范式
正如张刚诚在峰会上所言:“RISC-V正从‘边缘替代’阶段加速向高性能服务器主战场挺进,睿思芯科也将持续发力,积极助推这一技术浪潮的深化发展。”
RISC-V这一最初起源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实验室的开源指令集,以开源生态打破指令集垄断,已在与x86和ARM分庭抗礼。其核心魅力在于彻底开放——采用BSD许可模式,允许全球自由使用和定制;基础指令集不足50条,乘法、浮点等扩展功能可自由裁剪组合,开发者还能添加自定义指令满足专属需求。这种弹性设计让RISC-V迅速从学术实验品成长为产业新势力。
随着大语言模型和智能计算的加速发展,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不断高涨。 而RISC-V凭借起强大的技术延展性和能效平衡特性,正以惊人的速度突破传统嵌入式场景的边界,向智能计算、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扩张,在中国市场增长尤为迅猛。
据IDC预测,到2028年,中国非x86服务器处理器的出货量将达到200万片,RISC-V架构有望在未来三年内实现百万片出货,市场规模突破数十亿美元。
而睿思芯科,作为中国RISC-V高端处理器设计的领军企业,正在凭借全自研技术、开放生态和快速迭代能力,推动让中国企业从“规则遵从者”变为“规则制定者”,联动全球生态伙伴协同创新,打破传统架构的生态垄断,为全球算力基建提供更开放、普惠的选择,建立起人类算力文明向“开放协同”进阶的里程碑。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