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27岁程序员敲代码时视网膜脱离 眼科医生提醒高危人群

2025-07-02 15:31 ·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 27 岁的合肥程序员小李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健康危机。凌晨 2 点,连续加班数小时的他突然发现电脑屏幕上的代码扭曲变形,视野上方浮现固定黑影,紧急就医后被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且病变已累及视觉中枢黄斑区。经眼科专家连夜实施视网膜复位手术,其右眼视力虽未完全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已保住基本视觉功能。

"这类疾病就像'眼球内的地震'。"接诊医生用形象比喻解释病理机制:当视网膜出现裂孔时,眼球内充盈的玻璃体液会通过裂隙渗入视网膜下方,造成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剥离,若未及时干预,裂孔范围扩大将导致永久性失明。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视网膜脱离患者超 30 万例,其中20- 40 岁职场人群占比达41%。

专家特别指出四类高危群体需提高警惕: 600 度以上高度近视者、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白内障术后患者及眼外伤史人群。这些群体的视网膜结构相对脆弱,在剧烈运动、长时间用眼或头部震动时,裂孔风险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小李虽无高度近视,但其日均 14 小时的屏幕工作时间,成为诱发疾病的潜在推手。

"视网膜脱离前会有明确预警信号。"医生展示的病例影像显示,患者早期常出现"飞蚊症"加重、持续性闪光感、视野缺损等症状。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每1- 2 年进行一次眼底OCT检查,同时养成"20-20-20"护眼法则:每用眼 20 分钟,远眺 20 英尺外 20 秒。对于已出现症状者,需在 72 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拖延超两周将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这起病例为"屏幕时代"的职场人敲响警钟。眼科门诊数据显示,疫情后因用眼过度就诊的年轻患者激增67%,其中35%存在视网膜病变风险。专家呼吁,企业应落实工间休息制度,个人需建立科学用眼习惯,定期进行专业眼科检查,共同构筑视力健康防线。

举报

  • 相关推荐
  • 43岁男子搬家竟致视网膜脱落 医生:高度近视人群避免长时间屏气搬重物

    湖北武汉。43岁男子因搬家搬运重物,双眼突发黑影、视力暴跌至仅见10厘米内手掌晃动”,右眼近乎失明,确诊双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原来他有600度高度近视,眼轴过长让视网膜本就脆弱,搬重物时眼内压骤升成导火索”。 正常人的眼轴约为24毫米,每长1毫米,近视眼就增加约300度,所以近视眼易患视网膜脱落,而高度近视眼的风险更高。

  • 27岁女主播突发脑溢血去世:网友涌入评论区悼念

    27岁女主播糖糖因突发脑溢血去世。 其个人抖音账号显示,糖糖最后一条视频发布于8月7日,不少网友在糖糖短视频的评论区留言悼念:糖糖,对不起,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 35岁男子按摩后突发脑梗险丧命 医生提醒避开高风险部位

    ​近日,浙江宁波的小赵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健康危机。35岁的他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平时工作压力巨大,常到家就躺下刷手机。因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近期工作繁忙更致其脖子酸痛难忍。趁着休息日,小赵前往按摩店寻求放松。 然而,按摩后的当晚,小赵突然感到右手失去知觉,连手机都握不住,右腿也沉重如灌铅,无法抬起。同时,他讲话变得含糊不清,嘴角还不�

  • 儿子嫌77岁母亲再婚丢人 生病时不管:嫁给别人 就该别人养

    ​近日,河南驻马店发生了一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家庭赡养纠纷。钱女士向媒体反映,自己年逾七旬的母亲育有两子三女,原本应享受子女尽孝的晚年生活,却因三年前选择再婚,遭到了大儿子的拒不赡养。 据悉,钱女士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独自生活多年,为了有个伴儿并减轻子女负担,老人做出了再婚的决定。然而,这一选择却引发了大儿子的强烈不满,他认为母亲再婚

  • 贝锐花生壳赋能工厂夏季远程巡检,降低高危环境作业风险

    文章介绍了夏季极端天气对工厂运营的挑战及贝锐花生壳内网穿透技术的解决方案。传统人工巡检在高温、台风等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效率低下和设备隐患难控等问题。贝锐花生壳技术无需公网IP,通过安全加密传输实现远程监控、巡检和故障诊断,降低人工风险,提升运营效率。其核心优势包括:1)突破复杂网络环境限制;2)零服务器成本,数据安全可控;3)分钟级部署,弹性扩展;4)银行级安全防护和智能预警系统。该方案为工厂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 美国男孩7岁时发明一款游戏 15岁靠它成大富豪:要买兰博基尼

    近日,美国西雅图一名15岁亚历克斯巴特勒少年成了新晋大富豪,不靠长辈,而是靠自己在7岁时发明的一款游戏。 据悉,亚历克斯的家人酷爱纸牌游戏,他童年大部分时间都耳濡目染,且受到启发,创造了自己的纸牌游戏《Taco vs. Burrito》。 游戏发明后,亚历克斯会拉着家人一块玩,在玩的过程中,亚历克斯不断改进规则让这款游戏更加有趣。 后来他不满足只和家人一起,�

  • 67岁阿姨骑行20个国家:治好抑郁症 剃光头明志

    ​近日,一位 67 岁的河南郑州阿姨李冬菊凭借 11 年骑行 20 个国家的经历引发社会关注。她通过骑行不仅走出了婚姻破裂带来的抑郁阴霾,更用车轮丈量世界的方式完成了自我救赎,成为网络热议的励志榜样。 时间回溯至 2014 年,时年 48 岁的李冬菊遭遇人生重大变故——丈夫因外遇提出离婚,她净身出户后陷入严重抑郁,被医生诊断需要终生服药。面对精神困境,这位曾是�

  • 90岁老人确诊乳腺癌 医生提醒:绝经后女性仍需警惕

    ​近日,江苏省中医院乳腺病科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90岁的王奶奶(化名),其因左乳肿块破溃就医,最终被确诊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这一病例引发医学界对老年女性乳腺健康问题的关注。据家属回忆,两年前老人就曾发现左乳存在肿块,但因无疼痛感未引起重视,直至近期女儿为其洗澡时发现肿块表面破溃,才紧急送医检查。 经详细检查,王奶奶左乳肿块直径已超�

  • 公司回应董事长仅17岁:合法合规

    ​日前,南宁云桂通科技有限公司因高管团队均为 00 后这一情况在网络上掀起热议浪潮,其中,公司董事长年仅 17 岁的消息更是引发广泛关注。 据网传截图显示,该公司董事长谢某某出生于 2008 年 4 月,于 2024 年 1 月入职并担任董事长一职。如此年轻的董事长,让众多网友感到十分惊讶,纷纷对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情况提出质疑。 今天凌晨,云桂通(广西)科技有限公司针�

  • 滴滴升级司机保障计划:稳定司机收入 抽成上限降至27%

    滴滴宣布升级司机保障计划,将推出新一轮举措,升级司机保障计划,多项措施稳定司机收入。 滴滴决定进一步优化平台运营机制,推出三项新举措: 1、降低每笔订单的最高抽成上限 今年年底前,我们将把每笔订单最高抽成上限从29%降至27%,超出27%的部分将随单返还。 虽然目前抽成达到27%以上的订单只占极少数,但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无门槛的调整,进一步确保滴滴平台�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