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618购物节最新资讯  > 正文

618,电商终于找到信心重建之法

2025-06-25 14:04 · 稿源: 新莓daybreak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莓daybreak,作者:翟文婷,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一年一度618落下帷幕。今年最直观的感受是,行业理智在回归。

繁复的满减计算取消了,改为立减15%直接折扣叠加各类优惠,消费者凑单焦虑消失了,拉长的活动周期让用户购物更从容,为了凑单拍下商品秒退的现象减少了,商家生意的包袱小了。

消费决策更加理性,不影响成交跳涨。

天猫618最终战绩超出预期:剔除退款后GMV同比增长10%,创下三年来最高增幅。对比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网上零售同比增长8.5%,天猫10%的增速已明显领跑大盘。每家电商平台都在各自优势赛道收获增长,行业整体展现出强劲韧性。

如果你熟悉618大促的演进,就会发现今年取得如此的增长成就,背后是平台与商家共同完成的一次深度调整,也是重新验证线上交易体系价值的关键时刻。

网购,电商

行业直面痛处

最近几年,电商行业的结构性矛盾被大规模集中讨论,特别是在低价内卷泛滥的背景下,求新求变的已经成为从业者的心声。

作为很早就能贡献社会零售总额超过20%、推动物流仓储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国内电商在全球范围内的用户体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仅配送时效这一项就领先海外同行。更重要的是,电商生态培育和成就了大批原创品牌。

经过20多年的沉淀和发展,电商行业一些积累的矛盾也逐渐凸显。

反馈声音首先来自商家。在国内「产能」拉满的基本行情下,同质化供给的竞争导致线上平台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这几乎违背了电商形态的初衷:线下高昂的物理空间成本,相对应的有限交易;线上没有所谓的高额租金,却能辐射全国市场的用户。

最典型的,线上投流成本越来越高。以内容电商为例,一个女装品牌去年披露的数字是投流付费比例达到35%。

成本结构变化的同时,因为平台之间不断的比价,售价却被持续压低。如果考虑到一些特殊品类的退货率,赚钱越来越难几乎成为电商从业者难以言明的痛处。

高成本运营只是问题的一个横切面,电商集体陷入困境,还在于运营体系和交易逻辑被异化。

以前,我们跟朋友互相推荐电商好东西,通常会说「你去谁谁家店铺看看,他家东西都很不错」,或者「我觉得哪个哪个牌子不错,可能适合你」。

现在则是,单一爆品横行。移动时代,推荐算法的技术运营,不仅改变了人与信息的连接,也重塑了人与商品的关系。

最直接的体现是,流量思维被释放得更加彻底。算法+投放互为作用,商家打爆一个单品,会带来非常直接的成交爆发。但是如果陷入打造单一的超级大单品的惯性中,轻易走不出,直到难以再制造爆品,一切戛然而止。

单一爆品的竞争,往往伴随着另一个关键因素——低价。当就一个单品无限卷投流、卷价格,且愈演愈烈,这慢慢形成一个默认存在的事实:只见品类,不见品牌。

产业链不同角色,只强调物品本身的功能或使用价值,而撕掉品牌溢价,甚至忽视商品背后的主体——商家没有构建多元产品线的可能性,更遑论讲品牌故事和价值观。

因为相比之下,内容电商推荐机制+投流的模式,要比培育品牌来得更容易些。

有人毫不客气地批评这种形势是,电商乃至零售的一种倒退。

走出思维误区

必须承认,直播带货形态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商品展现和交易的思路,包括小红书这样的社区,也为用户购买决策提供新的可能性。

所以对电商的分类维度,从早期的综合和垂直、B2C和C2C,变得更多元:货架电商、推荐电商,直播电商、兴趣电商甚至生活方式电商。

但是新业态、新模式未必最能符合当下发展阶段,商业社会主张的「唯新论」,越早期的形态似乎越背离消费趋势。事实果真如此吗?

近一年的数据显示,市场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流量开始向综合电商回流,先出现的综合性电商平台正在重新赢回消费者。

根据星图和易观分析数据,2022年至2024年618期间,综合电商GMV增速分别为0.7%、5.4%、11.2%,直播电商GMV增速分别美124.1%、27.6%、24.3%。直播电商增速逐年放缓的同时,综合电商的增速实现了连续三年的跃升。

微妙变化背后,一方面涉及到消费品牌目标导向的重新修正:追求规模和盈利的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平台对商家全域经营诉求的回应。

不论是全站推广还是站外合作计划,都是在顺应商品与用户流动关系的变化。以久谦中台的数据为例,2024年6月至12月,天猫店铺半年留存率高达88%,商户能够持续经营。

以我们所接触的一个头部运动品牌为例,他们现在默认的一个运营策略是:在小红书、得物、抖音和快手等渠道种草,再回到天猫、京东等综合平台成交。甚至他们希望,用户重复转化更多是在后者站内完成。

他给出的理由是,「内容平台的营销还是有时效性,也许当时用户有购买欲望,但是过了一定的时间可能就忘了,或者关注度不够。但是如果能把用户引流到综合电商,平台可以对用户多次触达,被种草的用户也更容易拔草。」自然,这些都是基于品牌已经算好的一笔清楚账。

这不是孤例,而是大多数品牌当然默认的电商运营路径,甚至是不同行业达成的共识。背后除了用户心智和成本考量外,还有品牌价值和品类拓宽的考虑。

一位从事医疗保健品行业的操盘手此前曾分享,综合类电商平台几乎就是他们的主营阵地,甚至他们投入很大笔预算在站内的信息流广告。核心原因:用户优质,转化率高,以及最重要的是,品类之间联动效应明显,他们几乎拓展的新品类就没有失败过。

除品类拓展外,综合平台还具备「以老带新」的能量。

去年,有一类新品牌在天猫被广泛关注到,就是从大集团孵化出的子品牌。这些新品牌依托集团资源和渠道沉淀的用户,很快就打开新局面。比如百丽旗下机甲老爹鞋品牌OGR。今年618期间,这些集团子品牌数量与平台合作超过50家,远超去年。

长期价值不是说说而已

国内电商平台都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顺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与生俱来。2024年618电商被集体批评之后,平台都在做出主动调整。

最明显的一个动作是优化调整供给,立足长期主义,重新思考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

2024年下半年,淘宝天猫就率先做出反应,平台机制层面自我更新,最重要的一点:回归品牌心智,从价格正确走向价值正确。

这一战略调整在以蒋凡为代表的新管理层到位后执行得更加坚决。

年初,天猫发布2025年经营策略:全力扶持优质品牌、原创品牌,激励政策全面放开,做大品牌增长。从服饰、美妆、运动户外等三大核心行业开始,平台与商家的共同投入,通过扶持优质商家做大蛋糕,而非同质化商品争取存量市场。

扶持优质商家的战略在今年618得到了初步的印证,截至6月18日24点,453个品牌在天猫618成交破亿,同比去年增长24%。其中,苹果、美的、海尔、小米、华为、源氏木语、耐克、格力、斐乐、vivo、珀莱雅、阿迪达斯、欧莱雅等品牌跻身天猫618「10亿俱乐部」。品牌集体爆发,跟平台加大对优质商家的投入,且化繁为简的官方立减规则密切相关。

背后延续的是一条平台基本思路:站在品牌的立场,看见并重视品牌价值,鼓励原创,给新品更多资源倾斜。除价格因素外,让消费者感受到购物本身的价值。

埃森哲2025年的一份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47%中国消费者表示会固定选择熟悉品牌,背后的原因涉及产品质量、服务一致性和使用习惯养成。此外,「价值感」、「确定性」与「被理解」这些关键词正在成为需求新趋势,而不是单纯的低价导向。

这也正是顺应了那句,初创型产品早期靠流量红利,但品牌才能给生意带来确定性增长,只有通过品牌化,才能抢占消费者心智。

但中国市场用户,一边依恋熟悉品牌,一边追求新鲜体验。所以品牌与用户共同成长,构建长期关系,这直接关系到平台发现、培育新品牌的意愿和能力。

第一次参加天猫618活动的家居品牌「时余」,开卖当天晚上就拿下110万的销量,完全超出管理者预期。

这个新品牌在佛山深耕家具制造产业多年,拥有自建工厂和展厅,此前以线下渠道销售为主。但是短时间就能在线上爆发,正是基于平台对新品牌的扶持和培育动作。

另一个家居品牌「雅赞」刚刚入驻天猫,就决定将秋冬季新品前置到618首发。成绩没有辜负诚意,第一波整体销量超170万。

新品牌站立的根本在于土壤。火奴数据 CEO 黎伟琛说过,天猫不只是货架,是整个运营的体验体系,高价值用户在天猫。

和谁在一起,就属于品牌的部分,是一个品牌很重要的认知。

除此之外,平台还要思考更多利于品牌长期经营的方式和工具,比如品牌会员和88VIP。

一个例证是,达肤妍品牌会员贡献的GMV 是非会员的1.4倍,购买产品数量则是非会员的1.8倍,这些经过选择、沉淀的会员,是品牌在天猫的生意底座,也是未来增长的基本盘。

今年618期间,88VIP会员突破5000万,规模创新高的同时,品牌会员数同比增长15%,品牌会员客单价达行业整体客单价的1.93倍。

数据只是结果,根本在于平台将购物回归到本质: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对品牌认可。这也是电商集体风向变化的趋势。

那些看到喜欢的东西从内心涌现出来的热情,对品牌理念发自内心的认同,对新产品表现出的好奇和跃跃欲试,这些本源的真实感受才是最为珍贵的,也是所谓消费的意义所在。

在所有人争论消费升级还是降级的问题时,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给过自己的理解:比如年轻人喜欢无印良品和优衣库这样极简风格的衣服,是一种更高级的精神追求还是文明降级呢?

如果站在不同视角,这两种说法都对。但他认为,这更是年轻人一种自我和解的最优解。「我想清楚了,不去追求那些看起来浮华的东西,反而是把最简单的东西做到极致,这也是一种升级。」

每年的大促,也是平台、商家与消费者一次次的理性选择与价值重塑。平台与其在存量市场卷得你死我活,不如扶持优质品牌做大蛋糕。商家单纯的价格战没有出路,品牌价值才是护城河。消费者也懂得了便宜不是唯一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从618的成绩来看,当行业回归长期主义,平台、品牌、消费者确实都「想清楚了」。

举报

  • 相关推荐
  • 在内容里找到共鸣,6万个品牌在抖音电商618生意翻倍增长

    618收官,但商家生意并未画上休止符。 企业对增长的渴望永无止境。但在消费的新周期,野心必须匹配与之相衬的能力。 今年618期间,我深入观察电商生态与品牌商家的脉动,一个强烈的信号愈发清晰:增长,必须建立在新的支点和杠杆之上。 今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不仅仅为物美价廉买单,他们开始寻求更深层次的意义——情感共鸣、身份认同、圈层归属。 电商也�

  • 这个618 ,跨境电商如何接住大促新需求

    在低价渠道普遍化、小促日常化的当下,618大促已然告别单纯的低价狂欢,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囤货式购物,尤其当618周期拉长,在主动囤货需求之外,消费者也有更多样的消费需求,追求新鲜的、稀缺的、更贴合当下需求的商品。 各电商平台也在基于这样的需求变化,对大促做出策略调整,比如强调新品、推出各种符合当下需求、节点的品类日,等等。跨境电商凭借全球采购

  • 今年的618算是落下帷幕了,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纷纷出炉

    今年618电商大战中,TCL电视凭借技术创新实现销量领先。其新品T6L Pro以3000元价位带来多项高端配置:采用"蝶翼星曜屏"技术将反光率降至1.8%,解决强光环境观影痛点;搭载自研高阶HVA面板,拥有7000:1原生对比度;量子点Pro2025技术保障10万小时色彩持久度。通过"万象分区背光"技术实现精准控光,配合HDR内容呈现影院级画质。TCL通过产业链整合将万元级配置下放至中端机型,重新定义"价值"内涵,既巩固了行业地位,也推动整个电视行业向更健康方向发展。

  • 复盘618电商娱乐营销,淘宝京东美团谁更胜一筹?

    直到6月20日,今年618大促,才算某种程度上的结束。 回顾本次618,之于消费者而言,“迷失”是一种强感受,阵线又双叒叕被拉长的一届,其设置复杂性和节点多样性让不少消费者迷惑该何时点开APP才能买的最便宜;之于平台策略而言,以外卖、闪购为主的即时零售成为了最火热的战场,以至美团不得不出手防御,直接宣布“美团也有618了”来应对京东和淘宝的纠缠。

  • 抖音电商发布618战报:超6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翻倍

    今日,抖音电商正式发布了 2025 抖音商城 618 好物节的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在 5 月 13 日至 6 月 18 日的大促期间,抖音电商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此期间,抖音平台上超过 6 万个品牌的成交额实现了同比翻倍,超 2000 个单品的成交额突破了千万元大关,同时有6. 7 万个中小商家的成交额也突破了百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618 大促期间,抖音的直播观看次数同比增长了31%,显�

  • 618空调电商战报出炉:美的格力海尔三分天下

    618电商大促收官,空调品类销售榜单出炉:美的、格力、海尔稳居前三,呈现行业三足鼎立格局。京东数据显示,AI节能空调、新风空调等趋势品类销量暴增,618当天订单量增长5倍,反映消费者对健康呼吸需求提升。抖音、天猫平台销售榜单同样显示头部品牌优势明显,三强品牌在新兴电商渠道竞争力依旧强劲。数据表明,具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空调产品正获得更多消费者青睐,行业头部品牌无论整体销量还是新品表现都极具竞争力。

  • 618刚结束,说到卖得最火的电视

    618期间TCL T6L Pro电视成为爆款,其成功秘诀在于精准解决用户痛点:1.采用旗舰同款蝶翼星曜屏,1.8%超低反射率,白天观影无眩光;2.万象分区技术实现精准控光,暗场细节清晰不泛灰;3.灵控系统3.0支持自定义首页,无开机广告,父母操作友好。该机型证明中端电视也能通过核心体验(抗反光/控光精度/系统流畅)赢得市场,而非单纯堆配置。

  • 618给双11打了个新样

    从第二次外卖大战烽烟四起,到饿了么、飞猪火速并入淘天,正好夹在两个行业大动作之间的618大促,声量被抢走了几分。 “年中618,全民血拼时”这句口号过去曾是上半年电商大促的真实写照,各平台为吸引消费者,纷纷打出“全网最低价”的旗号,陷入激烈的价格战。然而,今年的618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火药味不再那么浓烈。 从5月13日开始的史上最长618,像极了去年�

  • 话说,618倒计时了,大家是不是都趁着这时候赶紧刷好价?

    618选购电视避坑指南:1.屏幕首选VA面板(对比度5000:1以上)搭配镜面低反屏,画质更立体抗光;2.控光技术比分区数量更重要,高端电视采用万象分区控光技术,提升观感明显;3.系统要选无开机广告、操作流畅的,如TCL灵控系统。作者亲身踩坑后最终选择TCL Q9L Pro,其7000:1高对比度蝶翼星曜屏搭配1.8%超低反光率,配合万象分区控光技术,白天不拉窗帘也能清晰观影,系统流畅无广告,堪称千元机的万元级体验。

  • 这届消费者,真愿意为“简单”的618买单

    正值618,电商平台的反内卷终于迈出了一大步。 今年的618大概是史上最简单的618,作为主力平台之一的天猫将“满减”取消,改成了“立减叠券”,而简单的玩法恰恰迸发出了更大的活力。据天猫公布,截至5月30日晚9点,217个品牌在天猫平台成交破亿,各大行业成交超越预期。 曾几何时,电商购物节规则复杂得像迷宫。消费者为省折扣,在海量商品里反复横跳、精心计算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