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NAND减产最新资讯  > 正文

成都汇阳投资关于原厂推动减产+AI 需求刺激,存储价格有望上涨

2025-06-04 09:4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事件

  事件 一:据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 5 月 20 日援引《 台湾工商时报》报道 ,五大 NAND 原厂同步减产,供给面收缩,助攻内存市场行情,根据调查,全球市占前五大 NAND Flash制造商 , 包括三星、 SK 海力士、 美光 、铠侠与威腾 ,皆在 2025 年上半年启动减产计划,幅度在 10%~ 15% , 以调节供过于求的市场结构 。预计第二季存储器价格, 出现优于预期的反弹走势。

  事件二:据财联社 26 日援引集邦咨询调查,以北美大厂为主的云端服务业者(CSP)持续加强AI投资,预期将带动企业级SSD

  (EnterpriseSSD)需求于 2025 年第三季显著成长 。在成品库存水位偏低的背景下 ,预期 EnterpriseSSD 市场将转为供应吃紧,这将支撑价格出现上涨 ,季增幅度有望达到 10%。

  存储原厂自2024 以来启动减产 ,行业供给格局有望优化

  2024 年四季度以来,三星、SK海力士、美光 、西部数据和铠侠等五大 NAND原厂纷纷采取减产措施, 以应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 。其中,美光 、 海力士 2025 年计划整体减产幅度均为约 15% , 旨在通过降低产能利用率和推迟工艺升级等方式应对产品价格下跌压力;三星在 24 年末则决定将西安工厂的NAND 闪存产量削减 10% 以上 , 此外还调低了韩国华城12 号和 17 号生产线的产量 ,以进一步降低整体产量 。据东芯股份业绩说明会 , 当前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仍由三星、SK 海力士 、 美光、铠侠等国际巨头主导,而国内厂商正通过差异化策略在利基型存储市场实现突围 ,通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 提供本地化技术服务等建立竞争优势 。 我们认为 , 海外厂商缩减存储产能 ,有望驱动行业供给格局优化, 中长期看国内存储厂商市场份额有望提高 。

  企业级存储需求增长 , 国内厂商加码布局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据 TechInsights ,数据中心和AI 处理器的需求越来越多 ,预计2025 年HBM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70% ,并带动 DDR5 等产品增长 ; 国内方面,字节、阿里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加大AI领域资本开支,如阿里预计 2025 年资本开支将超过1200 亿元 ,且计划2025— 2027 年将投入至少 3800 亿元用于建设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 ,腾讯也表示2025 年将会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 ,预计占收入的低两位数百分比 , 海外、国内云厂商持续加码 AI 资本开支有望拉动企业级存储的市场 需求。据 IDC,2024 年中国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规模为 62.5 亿美元, 与 2023 年相比增长 187.9%,预计 2029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91 亿美元, 2024— 2029 年复合增长率为 7.80%。而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Solid igm 和三星占据 2024 年中国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份额前两位,本土存储企业则通过大容量产品和主控芯片等技术创新 , 以及产业链和服务本地化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份额相比 2023 年有较大幅度提升。

  相关公司

  佰维存储: 深耕存储芯片赛道 ,嵌入式 、消费级存储产品筑牢基本盘。 围绕存储芯片产业 ,公司产品覆盖嵌入式存储 、消费级存储 、工业级存储以 及先进封测服务四大板块 ,产品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 、PC、行业终端 、数据 中心 、智能汽车 、移动存储等六大应用领域 。细分来看 ,公司嵌入式存储产 品类型涵盖ePOP、eMCP、eMMC、UFS、BGA SSD、LPDDR 等 ,广泛应用于手 机 、平板 、智能穿戴 、无人机等领域; 消费级存储包括固态硬盘 、 内存条和移动存储器产品 ,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工业级存储包括工规级 SSD、 车载 SSD 及工业级内存模组等,主要面向工业类细分市场;公司以子公司惠 州佰维作为先进封测及存储器制造基地 ,惠州佰维专精于存储器封测及 SiP 封测 , 目前主要服务于母公司的封测需求 。从业务收入情况来看 ,公司各项业务整体上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其中嵌入式存储和消费级存储模组占据主 要份额 ,2022 年收入占比分别为 72.9%、20.72%。

  兆易创新: 存储业务筑牢根基 ,多元化布局助力稳健经营 。公司业务是多赛道多产品线的组合布局 ,目前主要是存储器、微控制器和传感器三大类, 存储器又分为 SPI NOR、SLCNAND 和 DRAM,微控制器包括 ARM 核和 RISC-V 开源内核 ,传感器包括触控和指纹识别芯片 。从业务收入情况来看 ,存储业务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9-2023H1 年占营收比例均保持在 60%以上 , 公司各项业务整体上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022 年存储业务 、传感器业务收入减少 ,主要是受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影响 ,得益于公司多元化产品布局 , 其来自工业 、网通领域的收入增加弥补了消费领域的收入下滑 ,并带动微控制器业务收入增长。

  参考资料:20250529-东莞证券-半导体行业事件点评:原厂推动减产+AI 需求刺激,存储价格有望上涨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出自汇阳研究部,内容不做具体操作指导,客户亦不应将其作为投资决策的仅有参考因素。据此买入,责任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实力夺冠!致态获京东双11 SSD品类交易总额、总销量双料冠军

    11月12日京东数据显示,致态SSD品类交易总额与总销量双双夺冠,其中TiPlus7100固态硬盘获“SSD品类销量冠军”。这是继2024年双11、2025年618后,致态第三次在京东大促中获SSD双料冠军。五年来,品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驱动,实现从内置到移动存储的全线覆盖,为消费者提供高性能、高品质存储方案。这一成绩离不开用户支持,也将激励致态坚守技术初心,持续创新。

  • 翻倍没跑了 小鹏汽车2025年交付有望突破44万辆

    今天财报上,小鹏汽车预计第四季度交付量125000至132000辆,同比增加约36.6%至44.3%。 根据公开数据,小鹏汽车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交付新车313196台。 若第四季度达成目标,2025全年交付量有望突破44万辆,相比

  • 低空+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研院近日发布《低空+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梳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六要素发展框架,涵盖工业、测绘、物流、文旅、应急救援及城市治理等多元应用场景。报告指出低空经济正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继“互联网+”“AI+”后的新经济形态,但也面临空域管理改革滞后、基础设施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度高、政策协同不足及商业模式不成熟等五大瓶颈。针对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需求,报告建议加快低空领域改革、建立AI调度体系、突破关键技术、完善产业生态,预计到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4万亿元。

  • 2025年 100寸电视推荐:画质“芯”标准才是关键

    随着消费升级,100英寸电视成为家庭影院新宠。选购时不应仅关注尺寸,画质芯片才是核心。海信电视E7Q搭载自研"信芯AI画质芯片H6",通过AI人眼景深追踪技术解决画面扁平问题,实现立体感;配合4224分区Mini-LED背光系统,实现1677万层次精准控光,呈现细腻明暗细节。同时具备AI超清晰解构功能,可优化低分辨率片源。选购百寸电视应优先考察芯片性能,它直接决定未来数年的视觉体验上限。

  • 快手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可灵AI营业收入超3亿元

    快手科技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总营收355.5亿元,同比增长14.2%。线上营销与电商等核心业务收入增长19.2%,成为主要驱动力。经营利润同比激增69.9%至53亿元,净利润达49.9亿元,盈利能力持续强化。用户生态活跃,日活用户4.16亿,月活突破7.31亿,平台互动深度提升。AI业务表现亮眼,可灵AI营收超3亿元,全球用户突破4500万,累计生成超2亿视频和4亿图片。2.5 Turbo模型在技术评测中登顶国际榜单,彰显中国AI领先地位。

  • 2025年AI搜索可见性监控实战:从0到1建立GEO品牌追踪体系

    文章揭示AI搜索时代品牌面临的"隐形危机":某SaaS公司虽在Google排名第一,但在ChatGPT等AI引擎中却未被提及,反被竞品频繁推荐。随着超40%年轻用户将AI搜索作为主要信息渠道,传统SEO已无法保障品牌可见度。文章提出GEO品牌监控体系,强调需从用户视角构建查询地图,通过自动化工具追踪品牌在AI答案中的提及率、情感倾向等新指标,并制定六大实战策略,包括构建AI�

  • 腾讯控股:2025年第三季度,国际市场游戏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至208亿元

    11月13日,腾讯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网络游戏总收入636亿元。其中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43%,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08亿元,主要得益于Supercell旗下游戏收入增长、近期收购工作室贡献及新作《消逝的光芒:困兽》销量表现。本土市场游戏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15%,主要受益于《三角洲行动》等新游戏及《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长青游戏收入增长,新手游《无畏契约》亦有贡献。

  • B站发布2025年Q3财报:营收76.9亿元 同比增长5%

    哔哩哔哩(简称B站)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多项数据表现亮眼,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财务数据来看,本季度B站总营收达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调整后净利润为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3%。截至9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为234.9亿元人民币,资金储备充裕。

  • 提前满分交卷!零跑2025年度累计销量50万台目标已达成

    零跑汽车宣布2025年累计销量已超50万台,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上月全系交付70289台,同比增长超84%,连续数月稳居销量榜首。旗下七款车型热销,旗舰SUV D19及纯电钢炮Lafa5已开售,新车A10将在广州车展首发。D19搭载百万级技术平台,突破性技术包括80.3kWh超大电池、千伏纯电及双8797芯片等。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0.3亿元,首次实现半年盈利,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半年盈利的企业。

  • 小米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35亿元 研发人数创历史新高

    小米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1131亿元,连续4季度超千亿,同比增长22.3%;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大增80.9%。研发投入单季91亿元,前三季度累计235亿元,预计全年超300亿元。研发人员达24871人,创历史新高。CEO雷军此前宣布,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达2000亿元,持续强化影像技术、快充、芯片及智能生态等领域竞争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