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光通信最新资讯  > 正文

大金氟化工:以高性能光学氟材料深耕光通信领域,助力光通信升级

2025-05-06 17:07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当前,AI的发展为光通信行业带来比较罕见的机遇。随着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对网络传输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期间,兼具高速率、低损耗和强抗干扰等诸多优势的光通信,正逐步取代传统传输方式,成为支撑前沿技术落地的关键力量。当然,光通信发展对光学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光通信领域长期耕耘的大金氟化工深谙此道,推出了光学胶结剂OPTODYNE、塑料光纤POF用氟树脂NEOFLON VP100 等一系列高性能光学氟材料,助力人工智能、高速通信等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金光学胶结剂OPTODYNE是以氟化环氧树脂及氟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为基础的透明紫外线(UV)固化光学胶结剂。用于要求粘结与固定功能、理想折射率匹配性的光纤维、透镜的连接等用途,是粘结力、作业性均优良的高可靠性光学胶结剂。

据了解,大金光学胶结剂OPTODYNE专为光纤连接等严苛应用场景而设计,能够提升光学元件间的粘接精度,并支持复杂通信环境中的稳定数据传输。

塑料光纤POF用氟树脂NEOFLON VP100 具备优异的光学特性,与高折射率的PMMA芯层协同配合,能够有效提升POF的传输效率与稳定性。相比石英光纤,POF柔韧性更好,空间适应性更佳;相比金属电缆,其更轻量,且不易受外部电磁干扰,更能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POF可广泛应用于工厂自动化(Factory automation,FA)光电传感器、车载通信、高清电视信息传输等领域,其光传导性、柔韧性与抗电磁干扰能力均表现优异。未来,随着高速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塑料光纤 POF有望在更多前沿技术场景中得到应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快速增长的光通信需求,期待大金氟化工继续秉承“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经营理念,持续深化氟材料的创新研发与生产,积极拓展复合材料与高性能材料的多样化应用边界,为光学通信、大数据及更多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腾讯云TencentOS Server AI,助力荣耀打造高性能AI底座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爆发式增长,AI大模型开始渗透至手机领域。荣耀基于腾讯云TencentOS Server AI的TACO-LLM加速模块部署DeepSeek-R1等开源大模型,在内部场景应用中实现稳定性、可靠性和推理性能的大幅提升。测试显示,使用TACO-LLM后,首Token延迟最高降低6.25倍,吞吐提升2倍,端到端延迟降低100%。TACO-LLM通过投机采样技术实现大模型"并行"解码,从根本上解决计算密度问题,大幅提升解码效率。荣耀表示该方案打造了高性能AI底座,提供高吞吐低延迟的优化方案,能无缝整合现有大模型部署方案。腾讯云TACO-LLM针对企业级AI模型私有化部署挑战,专门优化了大语言模型内核运行效率。

  • 同宇新材深耕电子树脂,助力电子材料自主化进程

    同宇新材料在电子材料自主化领域持续发力,专注电子树脂材料的研发生产。其产品覆盖覆铜板、半导体封装等核心领域,已形成五大产品系列矩阵,包括无卤高CTI环氧树脂等创新产品,逐步打破进口垄断。公司掌握含磷阻燃改性环氧合成等核心技术,同时布局聚苯醚树脂等前沿材料研发,与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同宇新材料通过技术深耕加速高频高速树脂等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为电子产业链提供关键材料支撑,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麻省理工研发高性能乒乓球机器人系统:击球成功率达88%

    ,麻省理工学院仿生机器人实验室近日在动态操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研发的乒乓球机器人系统展现出接近人类水平的精准击球能力。 该研究团队由肯德里克坎西奥和大卫阮领衔,他们开发的系统完美融合了机械臂硬件创新与先进控制算法。系统采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人形机械臂,凭借其高扭矩、低惯性的特性,能够实现毫秒级的快速响应。 在算法层面,研究团队�

  • 高新投三江赋能国家煤化工示范工程,筑牢能源化工消防安全防线

    山东某化工厂爆炸事故再次敲响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警钟。新疆疆纳新材料公司煤焦油加氢项目作为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总投资35亿元,年处理煤焦油能力突破100万吨,是西北地区能源化工领域的标杆项目。该项目面临"气体+粉尘"双重防爆、极端工况设备老化、系统联动响应滞后等三大消防挑战。高新投三江公司通过部署全系列防爆消防产品,构建立体化监测网络,实现"探测-报警-疏散-灭火"全流程智能联动,为这一国家级示范工程筑牢安全基石。该实践不仅彰显了技术适配场景的专业能力,更以标杆案例推动更先进、可靠的消防解决方案在煤化工等高危行业的普及应用,守护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人员安全。

  • 2025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数据要素产业推进论坛成功召开

    6月10日,2025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数据要素产业推进论坛在京举行。论坛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讨培育数据产业对数字经济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与会专家指出,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深度渗透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需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健全流通机制、强化安全保障等措施释放数据价值。中国联通、烽火通信等企业分享了5G、AI技术与数据要素融合的创新实践,包括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等场景应用。论坛强调要构建"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发展路径,推动建立全国一体化数据交易市场,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支撑。

  • 全栈信创资质 玄武云融合通信中台筑牢信创生态底座

    2024-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信创产业已从政策驱动的国产替代升级为自主可控的生态革命。这场革命覆盖芯片、操作系统等全产业链,构建以基础软硬件为根、行业应用为叶、数据安全为脉的生态系统。玄武云·即信ICC融合通信中台凭借全栈信创资质和国产化落地能力,成为企业构建安全高效通信中心的首选。金融、政企等行业需具备信创能力的通信中台,否则将面临数据主权、供应链断裂和合规审计三大风险。ICC中台已与华为鲲鹏、银河麒麟等国产系统深度适配,确保稳定运行。数据库方面与达梦、OceanBase全面兼容,保障关键业务数据安全。信息安全方面全面支持国密算法,通过商用密码认证。在数字化转型与国家安全战略驱动下,玄武云以ICC中台为代表,为企业搭建通往自主通信未来的桥梁。

  • 赛思获评国内通信大厂S级供方,跻身国产SLIC语音芯片领军者行列

    浙江赛思电子科技凭借卓越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国内头部通信大厂"2025年质量绩效S级供应商"认证,其自主研发的ASX630系列SLIC语音芯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该芯片具备高性能传输、可编程设计等优势,能快速提供电信级FXS解决方案,大幅降低硬件迭代成本。此前我国通信基建长期依赖进口SLIC芯片,每年需求达上亿颗。赛思通过"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品控体系,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已与国内通信大厂在技术创新、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通信核心器件国产化进程。

  • 高频科技发力半导体二次配领域,护航生产线稳定和产品品质升级

    半导体二次配工程作为产业链关键环节,其技术能力直接影响设备投产效率与产线稳定性。据QYResearch数据,2030年全球半导体二次配市场规模将达2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3%。高频科技旗下上海机电公司依托在泛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积累,构建了覆盖超纯水系统、气体系统等完整服务体系,其高精度、高效率的二次配解决方案可缩短设备调试周期30%,降低产线运维风险。随着半导体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二次配工程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高频科技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 高新投三江与长庆油田深度合作,石油化工解决方案护航能源安全

    三江集团与国家能源巨头中石油长庆油田达成深度合作,将为其提供覆盖油气勘探、开采、储运、加工全链条的智能消防解决方案。此次合作凸显三江在石化领域的技术实力,其方案包含四大核心优势:防爆认证设备适应高温高压环境;AI监测网络实现全域风险预警;智慧消防平台提升应急响应;国产化组件确保合规升级。作为我国最大油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年产占全国1/6,此次合作将助力国家能源基地构建"事前预防"安全屏障,标志着国产消防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 全球首创氨基酸交联玻尿酸“海魅月白”上市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昊海生科(股票代码:688366.SH/06826.HK)宣布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氨甲环酸产品"海魅月白"(玻尿酸)正式获批上市。该产品采用赖氨酸替代传统化学交联剂,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玻尿酸长期存在的残留隐患,同时开创性地将再生医学理念引入透明质酸钠填充领域。临床数据显示,其维持时间长达24个月,且中长期体积填充效果优于国际主流产品。该产品历时13年研发,突破了氨基酸交联技术中透明质酸酶切位点保护等难题,形成完整知识产权体系。作为我国高端医美材料国产替代的重要里程碑,该产品不仅填补了全球氨基酸交联玻尿酸市场空白,更彰显了中国企业在生物材料领域的研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