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国内首台视觉 AI 教学闭环教具落地,云天励飞助力芯片后备力量崛起

2025-04-08 10:44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人工智能芯片技术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当下,我国正通过教育创新,筑牢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根基。

为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养,鼓励其在不同领域积极探索与尝试,教育部在 2022 年的教监管厅函〔2022〕 13 号 文件中认证了新一批为期三年的全国性中小学生竞赛活动。其中,中国 “芯” 助力中国梦 —— 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作为核心赛事之一,其目的是为解决 “芯片卡脖子” 问题选拔预备人才,这充分彰显了国家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高度重视。

作为边缘 AI 领军企业,云天励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 “中国芯助力中国梦” 赛事中的比赛提供了 AI 芯片、算法模型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这不仅助力学生在竞赛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为国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青少年科技人才。

在此背景下,云天励飞自主打造的 “云天华岭 AI 城市守护者” 赛项已于 2025 年初上线,现已在各地的多所学校、教培机构等开展社团课或竞赛课。

该赛项以智慧城市真实运营管理场景为蓝本,要求参赛选手完成从数据采集、标注,到视觉识别模型训练、部署、模型调优,以及比赛场地实际调试的全流程任务。通过模拟公共安全、城市治理、道路巡检等真实场景,学生不仅能深入了解 AI 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全流程,还能在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 “做中学” 的模式突破了传统科技竞赛的局限性,是云天励飞在 AI 教育领域的创新探索。

比赛采用的核心教具 ——AI 小车,依托云天励飞自主研发的全国产算力芯片、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及云天天书大模型,构建起国内头个覆盖视觉 AI 全流程教学的新一代 AI 教具。它能让学生系统地理解 AI、训练 AI,并指挥 AI 在真实的城市业务场景下保护城市安全、维护城市秩序。通过将自主研发的边缘计算设备融入教学场景,学生在掌握 AI 技术的同时,也深度参与国产芯片的应用创新,为破解 “卡脖子” 难题储备新生力量。

“这是国内首台实现视觉 AI 教学闭环的智能教具。” 云天励飞董事、高档副总裁邓浩然表示,“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更要让他们理解 AI 模型在真实场景下的应用逻辑。” 这种沉浸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竞赛的局限,通过公共安全、道路巡检等 10 大场景模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对 AI 技术的理解。

为构建系统化 AI 教育体系,云天励飞创新性地推出 “FLY 计划”。该计划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特点,为青少年提供系统化的 AI 教育支持。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幼儿园阶段以 “Find(兴趣发现)” 为核心,通过趣味化方式激发孩子对科技的好奇心;小学至高中阶段以 “Learn(兴趣培养)” 为重点,通过项目式学习和实践课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AI 基础知识;大学阶段则以 “Yourself AI(兴趣创造)” 为目标,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人工智能与芯片技术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当下,青少年科技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天励飞以技术创新为支点,通过赛事赋能、课程开发、实验室建设等多维实践,为 AI 时代的人才培养探索新范式。未来,云天励飞将继续深耕 AI 教育领域,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教育公平为目标,为更多青少年提供接触和学习 AI 的机会,为中国从教育大国迈向科技强国注入持续动能。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联合国向善机器人青少年挑战 首次登陆中国

    国际电信联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发起的“2025-2026国际电联机器人向善青少年挑战赛”在中国启动。这是联合国官方支持的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活动首次在华举办,标志着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赛事以“粮食安全”为主题,邀请全球10-18岁青少年设计机器人应对农业挑战,探索AI在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中国区活动由复旦大学等承办,将于2026年3月在上海举行总决赛,优胜队伍将代表中国参加全球峰会。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科技向善理念,通过实践提升创新能力与全球视野。

  • 跨境支付的未来:人工智能、嵌入式金融和即时结算

    本文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嵌入式金融与即时结算三大技术趋势如何重构跨境支付体系。人工智能通过智能填单、动态风控和预测性维护显著提升支付效率与安全性;嵌入式金融将支付功能无缝融入电商平台与供应链,实现“无跳转支付”;即时结算技术将跨境支付时间从数日缩短至秒级,并优化现金流。三大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推动跨境支付向更智能、高效、无缝�

  • 简知科技“简智AI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助力兴趣教育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广州简知科技自主研发的“简智AI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标志着该模型在安全性、合规性与可靠性方面达到国家级标准。作为兴趣教育领域AI应用的重要里程碑,该模型围绕用户兴趣成长周期设计,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可为未明确兴趣方向的用户智能推荐内容,为入门用户规划学习路径,为基础扎实用户提供进阶训练与智能反馈。其技术能力在旗下“简小知”等品牌中已实现“学—练—评—测”全流程覆盖,并通过社群互动增强学习动力。公司未来将持续优化模型能力,联合行业伙伴构建完整培养体系,推动兴趣教育向个性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 人工智能落地“最后一公里”,戴尔工作站助力AI应用提速

    AI应用落地面临“最后一公里”部署难题:传统流程繁琐耗时,从模型开发到上线需数周。英特尔携手戴尔与零克云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协同生态,通过本地工作站进行小规模测试验证,降低试错成本与数据泄露风险,再通过“一键部署”快速扩展至云端规模化落地。这种“先本地验证、后云端放大”的路径显著提升开发效率,释放团队创造力,让有价值的AI想法快速照进现实。

  • “itc智能云会议系统”通过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成果评价,关键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ITC保伦股份联合多家顶尖机构研发的“智能高效云会务管理系统”通过专家评审鉴定。该系统以云会务为基础,融合无纸化会议、远程视频会议等功能,打造全方位沉浸式智慧会议新生态。项目在云会议系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达国内领先水平,已获29项国家发明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形成系列产品并实现规模化应用。专家认为该成果将推动政企、金融、医疗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智能便捷的会议体验。

  • 厚植AI创新沃土!麒麟信安打造人工智能孵化器,赋能创业梦想

    10月28日,麒麟信安人工智能孵化器在长沙启动,旨在汇聚AI领域人才、技术与资本,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该项目获湖南省多部门支持,已吸引60余个项目入围,组建了首批30余位专家导师团,并与多家顶尖机构共建联合体,通过政策扶持、资本对接等多维度赋能,培育优质AI项目在湘落地发展,助力区域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

  • 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拟上市 估值或高达1万亿美元

    OpenAI正积极推进上市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可能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目标在2027年正式上市。 此次IPO的估值有望达到约1万亿美元,或将跻身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之列。 在初步讨论中,OpenAI曾考虑通过上市筹集至少600亿美元资金,实际融资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 共建·共智·共享--新一代AtomGit平台暨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布

    10月28日,AtomGit平台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升级发布会,正式推出"开源+AI"一体化平台及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出席并致辞,强调建设AI开源社区对汇聚创新资源、把握科技革命机遇的重要意义。平台将整合开源模型、数据集及算力资源,打造开放中立的基础设施,计划于11月21日正式上线。华为、百度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开源实践,多所高校签署了共建AI生态倡议。此举标志着我国开源生态迈向智能化时代的重要一步。

  • 进博会“全勤生”三星:以创新技术引领显示科技,共创智慧生活新未来

    2025年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三星携MICRO LED、Micro RGB、Neo QLED、OLED及Lifestyle艺术系列全矩阵电视产品重磅参展,展现其在高端显示、智能交互、全场景应用等领域的顶尖实力。三星凭借显示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持续推动行业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此次参展不仅全面呈现了三星在超高端显示领域的技术护城河,更彰显了其深耕中国市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

  • 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AI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科杰科技于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演讲

    科杰科技董事善于洋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发表演讲,强调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产业决胜关键。他指出,算力、算法和数据构成AI三大要素,而数据决定模型认知边界与输出可靠性。当前需构建Data&AI一体化平台作为核心基础设施,通过集中管理、分散赋能模式,打通数据采集、治理到AI训练全链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该平台已在制造、金融等领域落地,助力企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弯道超车。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