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眼部疾病最新资讯  > 正文

南宁爱尔眼科:以角膜交联术助力20岁小伙摆脱圆锥角膜困扰

2025-02-20 08:37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期,来自广西融安县浮石镇隘口村的 20 岁青年小欧,因罹患严重的眼部疾病圆锥角膜”,在某医院确诊后,医生建议其转至南宁爱尔眼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面对高昂的手术费用,小欧一家陷入了困境,特向“看得见的希望”公益项目申请援助,希望能借此重获眼部健康。

小欧的家庭并不富裕,家中共有四口人,包括父母、姐姐和他本人。这个家庭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开支压力,主要依靠父母务农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活颇为拮据。姐姐虽然已大学毕业,但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其不稳定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个人日常开销。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欧不得不放弃了学业,早早进入社会谋取生计,但没有学历和技能的他,在寻找零工时也屡屡被拒。更为不幸的是,他的眼睛也开始出现问题,视力严重下降,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工作,这进一步加剧了他的生活困境。

(小欧眼部侧面图)

大约 10 个月前,小欧的右眼开始出现无痛性视力下降,视力变化迅速,且偶尔伴有眼红、眼痒的症状。他曾尝试到眼镜店配镜以改善视力,但遗憾的是,配镜后的矫正视力并未有所提高。在眼镜店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去年 12 月他前往某医院就诊。经过专业检查,小欧被确诊为“圆锥角膜”,并被告知需要行角膜交联术进行治疗。

圆锥角膜是一种常见的非炎症性、慢性、进展性、角膜局部扩张性疾病。其病变发展像吹气球一样。以角膜扩张、中央或旁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从侧面看,会发现眼角膜是往前凸出的。圆锥角膜主要发病在青春期,因为圆锥角膜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发现时往往已经给视力带来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又称为青少年视力的“隐形杀手”。

患者处在圆锥角膜发展不同阶段,治疗方法也不同。较早期的圆锥角膜可以通过配戴眼镜或者隐形角膜接触镜(RGP)来矫正散光,提高视力,但戴镜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且部分患者不能适应配戴RGP。进展期圆锥角膜需及时治疗,多数可通过角膜交联术提高角膜硬度,延缓甚至是阻止圆锥角膜进展。而晚期圆锥角膜只能实施角膜移植手术,由于角膜供体有限且稀缺,角膜移植手术往往需要等待。

因此,对于圆锥角膜的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患者没能早期及时发现,致使耽误治疗时机,会造成视力显著下降甚至失明。

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今年 1 月小欧听从医生的建议来到了南宁爱尔眼科医院。门诊医师在对他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小欧双眼角膜中央变薄前凸,有不规则的散光,尤其是右眼散光高达 550 度,而CP联合检查显示右眼角膜前表面高度差+30μm,后表面高度差+70μm;左眼前表面高度差+12μm,后表面高度差+35μm,被确诊为“双眼圆锥角膜”。幸运的是小欧的圆锥角膜的病情处于早中期,医生建议他立即入院接受角膜交联术治疗。

(黄秋水博士为小欧施行角膜交联手术)

然而,面对远超预期的手术费用,小欧一家陷入了困境。他们深知,只有通过手术,小欧才有可能重获健康的双眼,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在了解到南宁爱尔眼科医院有“看得见的希望”公益项目后,小欧一家特向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提出了申请,希望能够得到公益项目的援助,以缓解手术带来的经济压力。

“看得见的希望”公益项目是由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发起的,可以帮助家庭贫困的眼疾患者提供公益救助。自执行以来,已累计救助了超 10000 名困难眼疾患者,覆盖全国 100 多个城市。该公益基金会在得知小欧的情况后,高度重视并迅速启动了“看得见的希望”的申请流程,很快地小欧的申请顺利通过。最后,由角膜及眼表专科黄秋水博士为小欧先后实施双眼角膜交联手术治疗。

(医生为小欧检查眼睛术后情况)

手术的成功,不仅让小欧的病情得到控制,更点燃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术后的日子里,小欧无比珍惜重获新生的双眼,同时他也感谢那些在黑暗中给予他光明的人。他感谢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的无私援助,还特别感谢医院医生及护士专业与细心。经过这一段治疗历程,让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他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希望之路。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主人花700多元给狗狗戴隐形眼镜:治疗惰性角膜溃疡

    ​近日,辽宁沈阳一位宠物主人为11岁患病狗狗花费700余元佩戴"隐形眼镜"的治疗行为引发舆论热议。经核实,该行为实为针对惰性角膜溃疡的专业医疗干预,使用的并非美容用隐形眼镜,而是具有治疗功能的医用角膜保护绷带镜。 据宠物医院出具的诊疗记录显示,这只11岁的老年犬长期遭受惰性角膜溃疡困扰,此前因溃疡严重无法正常睁眼。主治医生采用的创新治疗�

  • 从港口到人生:航海游戏如何重塑我们的经济思维与决策力

    《大航海时代:传说》通过高度拟真的全球贸易体系,让玩家在虚拟海洋中扮演船长进行商业活动。游戏还原了价格波动、供需关系等经济学原理,玩家需通过跨洋套利、港口投资等策略应对市场变化。其核心价值在于将经典经济理论融入游戏机制,使玩家在贸易决策中自然掌握风险管理与资源调配能力。游戏不仅承载了历史记忆,更成为理解复杂世界的教育工具,标志着优质游戏从娱乐消费向知识载体的转型。

  • 如何正确理解Token经济学?

    去年5月,当大模型厂商卷起价格战时,Tokens大概率是出镜率最高的英文单词。 简单来说,Tokens是大语言模型(LLM)用来切割自然语言文本的基本单位,可以直观的理解为“字”或“词”。 就像工业时代用“千瓦时”度量电力消耗,互联网时代用“GB”度量数据流量,AI时代用“Token”来度量模型的工作量。一个Token可以理解为一个词或词片段(中文里可能是一个字或词语)。

  • 小米回应小米超强钢小字备注为项目名称:行业通行做法 不影响本身性能

    小米汽车9月30日回应网友提问,解释“2200MPa小米超强钢”标注为项目名称的原因。该材料由小米出资,联合东北大学、育材堂共同开发,专利为多方共有。小字备注是行业通行做法,旨在兼顾专业信息与公开透明,不影响材料性能。该钢为量产最高强度热成型钢,通过AI模型从2443万种配方中筛选,性能卓越:抗拉强度提升40%,屈服强度提升24%;应用于小米YU7车型后,防撞梁承载能力提升52.4%(前门)和37.6%(后门),A/B柱嵌入防滚架后承载能力分别提升35%和70.5%,显著增强侧碰、翻滚等恶劣工况下的安全性。小米坚持以最高安全标准设计,呼吁行业推广更强材料。

  • 当IP商业化进入AI时代,“智能潮玩”正在重写粉丝经济逻辑

    全球IP产业链已成为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增长点,2024年衍生品市场规模超3200亿美元,其中潮玩产业高速增长。传统IP商业化面临用户互动单向、消费一次性等瓶颈。智能潮玩通过"平台化硬件+可替换IP角色+UGC社区"模式,实现从静态收藏到动态共生的转型,以乐森机器人等产品为例,用户可自定义角色动作并参与内容共创,形成"硬件+内容+社区"的长期运营生态。这标志着IP商业化从单向衍生迈向双向互动,推动产业从"衍生"进入"共生"新阶段。

  • 女子患肾结石22年4次手术 老公帮忙倒立排结石

    云南临沧的徐女士从12岁起就被肾结石困扰,22年4次手术,更棘手的是,结石恰好卡在肾下盏,加上导管狭窄,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 难能可贵的是,她的丈夫始终没有一丝不耐烦,反而每天换着花样帮她完成一件听起来有些特别的事倒立。 由于夫妻二人有生育二胎的计划,医生建议她尝试借助倒

  • 警企协联动守护外卖骑手安全 广州花都“一盔一带”公益活动暖心落地

    近日,广州花都区举办“一盔一带+安全同行”公益活动,由交警、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九号公司承办,聚焦外卖骑手安全出行。活动通过安全宣讲、案例分析和物资捐赠,提升骑手安全意识,并解读电动车新国标,指导合规车辆选购。现场发放头盔、反光条等防护用品,搭建安全交流社群,为骑手提供持续指导。此次活动是花都区关爱新就业群体的重要举措,也是九号公司“安全出行守护行动”的全国站点之一,旨在筑牢交通安全防线,营造更安全的出行环境。

  • 建发致新引领医疗器械流通创新,构建全产业链服务生态

    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作为全国领先的医疗器械流通商,通过完善供应链体系与创新服务模式,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其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直接服务超3300家医疗机构,提供上万种产品及配套服务。公司依托高效仓储物流与精细化库存管理,简化采购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同时,与百余家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稳定合作,构建覆盖广泛、响应迅速的分销网络,助力优质产品快速渗透市场。此外,公司推出SPD智慧管理服务,实现耗材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推动供应链智能化升级。未来,建发致新将持续深化创新,以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为医疗器械行业注入活力。

  • 一室双感不是梦!追觅空调用“双臂”终结家庭冷热之争

    传统空调固定送风模式常导致家庭成员体感差异,成为夏日矛盾源头。追觅X-Wind巡风系列空调创新采用双机械臂设计,突破传统导风板限制,实现多角度定向送风。其AI人感算法可动态识别人体位置,制冷时自动避开直吹,制热时主动追踪送暖,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结合三重洁净科技与超低噪音运行,产品从单一温控升级为智能空气管家,重新定义舒适标准。这项创新不仅解决空间冷热不均难题,更推动行业从参数竞争转向深度洞察用户场景需求。

  • 海乐行联会视角下中欧建交50年后的经济合作新阶段

    2025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的重要时刻。回顾半个世纪的合作历程,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自1975年建交以来,中欧逐步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4年双边货物贸易额达7858亿美元,互为重要贸易伙伴。随着全球格局变化,中欧关系面临新挑战与机遇,呈现“竞争性合作”态势。海乐行联合会认为,未来中欧经济将走向“管理性竞争和选择性合作共存�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