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服务机器人最新资讯  > 正文

“兼具”性能与成本,INDEMIND新一代视觉方案让机器人落地更轻松!

2024-12-06 11:1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让机器人开发周期更短,落地更稳健。

市场回暖,需求升级

即便服务机器人经历市场降温,行业内卷,玩家们却依然趋之若鹜,纷纷入局,背后到底有什么魔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2 年我国 65 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2. 1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4.9%,我国老龄化进程已经进入加速阶段,预计 2050 年达到峰值,届时 65 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7.9%。在人口老龄化这一客观背景下,意味着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和庞大前景已经十分明确,这是业内看好服务机器人的核心原因。

在黑天鹅事件催化下,服务机器人迎来了流量高峰,随即资本扎堆涌入,为行业按下了“加速键”,然而这一过度催熟行为也为市场降温埋下了伏笔。价格贵、使用麻烦、智能化程度低、功能表现差,这些机器人的通病大大降低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和上限,结果便导致“新鲜劲”过后的需求“紧缩”。

同时,所有的玩家们集中在需求更加确定,商业化更容易落地的一隅之地里相互争抢,内卷也就成了必然。

市场需求变化的背后,本质是整个市场正在从追求“噱头”的尝鲜阶段向切实解决痛点的实用阶段转变。由于前期过度透支了用户需求,终端用户开始更加关注产品的智能化、价格、功能,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既好用,又便宜。

产品升级,不只是堆料

寒潮之下,所有人不得不进行“冷思考”,聚焦点逐渐回归产品本身。能够看到的是,随着智能化技术和高性能硬件的应用,服务机器人的整体表现正在不断提升,市场也给出了直观反馈。根据IDC数据显示,商用服务机器人中国市场整体规模约13. 8 亿元人民币,相比 2022 年增长17.6%,市场正在回暖。

但需要厘清的是,产品的升级并非单纯的堆料实现,它需要多方面技术的同步迭代,而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以及漫长的市场验证,不少厂商们要么等不起,要么耗不起。而想要在回暖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开发满足新需求的产品又显得极为迫切。

现有机器人不好用的底层原因:

• 部署维护麻烦。与家用扫地机器人开机即用不同,一般商用机器人在使用前,还需要工程师进行现场部署。顺利的情况下,商用机器人的部署最快也需要1. 5 个工作日。

• 环境适应能力差。现有服务机器人的融合导航方案大多为以激光雷达为核心,这种方案在水平方向发生环境变化时,会产生匹配丢失问题,算法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也会受到动态物体的影响,同时这类方案不具备实时地图更新能力,导致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同时,此方案成本很高,且激光雷达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整个系统宕机。

• 存在覆盖盲区。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场景内部的复杂也在提升,经常出现窄过道、桌椅、闸机等狭窄区域无法覆盖问题,原因在于现有机器人大多为中大型体型,容易产生覆盖盲区。

INDEMIND作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公司,对行业痛点有着深刻体会。为了有效解决行业需求,INDEMIND基于独有的立体视觉技术,为服务机器人专门设计了标准化、通用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商用机器人AI Kit」,在显著提升机器人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做到一站式解决机器人的开发需求。

突破技术限制,“兼得”性能与成本

「商用机器人AI Kit」采用设备端系统+云端系统架构,分别在设备端提供了包含导航AI算法、导航计算平台、双目惯性感知传感器、系统驱动MCU、电源管理、人机交互系统和在云端提供了包含业务管理、状态监控、调度管理、地图管理等各种软硬件服务。

不同于现有主流方案,「商用机器人AI Kit」是以视觉为核心的多传感器融合,不仅在性能上实现显著提升,成本也相较激光融合方案下降60-80%,为整机成本提供更多的下探空间。同时,基于丰富的从 0 到 1 机器人开发经验,INDEMIND提供标准、多样化的产品开发服务,能够快速确认需求,完成量产开发,缩短6- 9 个月的开发周期。

在应用上,「商用机器人AI Kit」能够广泛应用于商用清洁、酒店配送、送餐、巡检等中大型商用服务机器人。同时,该方案还具有Lite版本,适用于10-50kg级的各种中小型机器人。

在性能方面,「商用机器人AI Kit」有着跨代式表现:

开机即用,无需预部署。借助强大的地图构建能力,机器人不再需要工程师的参与,支持新设备,新场景,开机即用,整体现场部署时间可减少80-90%,大大提升机器人的使用体验和降低使用成本。

实时构建三维语义地图,支持自主更新。基于「商用机器人AI Kit」,机器人能够实现全场景二维地图、三维地图及语义地图实时构建,建图精度可达厘米级,且支持地图动态更新,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多变场景的工作需求。

智能避障,该避就避,该停就停。INDEMIND设计了一套系统化的安全决策系统,能够实时检测抛物、行人、快速移动物体外,还能够实时进行潜在风险判断(行人等),并根据风险分类,提前做出规避策略,实现主动安全,做到了停的住,停的稳,该避就避,该停就停。

智能作业。基于INDEMIND智能决策引擎,能够支持实现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梯控等多种智能化功能。同时,基于关键数据能够不断更新算法模型,持续提升场景处理和问题应对能力。

弥补覆盖盲区,实现多机协同。「商用机器人AI Kit Lite」具备原生方案的技术优势,功能类别和性能表现均保持着行业领先水平。方案通过适配体型更小,质量更轻的中小型机器人,不仅能够弥补中大型机器人的覆盖空白,还能够和各种机器人实现协同作业。

性能与成本“兼具”,让机器人开发周期更短,落地更稳健。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小鹏机器人会走猫步太像人了!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人形机器人IRON,其拟人化程度领先,拥有仿生脊柱、肌肉及柔性皮肤,配备3D曲面显示与灵巧双手,实现22个自由度。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支持对话、行走等智能交互,并采用全固态电池提升安全性。集成自研物理世界模型与VLT/VLA/VLM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反馈。IRON将优先应用于商业场景,并与宝钢合作探索工业巡检。小鹏宣布开放SDK,邀请全球开发者共建机器人应用生态。

  • 成都汇阳投资关于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证券行业基本面长期向好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上强调,发挥投融资综合改革牵引作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同日发布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及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文件。政策聚焦提升市场包容性,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2025年前三季度IPO与再融资规模显著增长,市场活力增强。长期资金入市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吸引增量资金。券商投行业务受益,行业基本面长期向好。

  • 何小鹏再回应机器人里藏真人质疑:现场展示内部结构

    小鹏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秀后引发“真人操控”质疑。为回应舆论,董事长何小鹏不仅发布机器人脱衣视频,更在科技日现场剪开腿部覆盖件,直接展示内部仿生结构。该机器人搭载自研物理世界模型,融合三大核心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反馈。目前IRON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量产,展现中国科技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

  • GEO服务市场深度解析:垂直领域专业玩家的价值凸显

    在AI重塑信息分发格局的背景下,企业选择专业GEO服务商成为把握智能推荐红利的关键。当前GEO市场正从粗放走向精细,专业化成为新趋势。以阿尔法工场旗下AiOptimus为代表的金融垂直领域服务商,凭借对监管政策的深刻理解、业务流程的深度熟悉及业务效果的强力保障,构建了"定制方案+合规保障+效果量化"的全链路服务模式,在提升品牌可见度和确保信息一致性方面展现显著优势。相比之下,通用型服务商难以满足金融等强监管行业的专业需求。未来,具备行业深度和专业知识的垂直服务商将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

  • 何小鹏回应机器人IRON里是真人质疑:感谢认可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亮相,其逼真步态引发网友惊叹“100%真人在里面”。面对质疑,董事长何小鹏以“感谢认可”巧妙回应,展现技术自信。IRON采用类人“骨骼-肌肉-皮肤”结构,搭载仿生肌肉驱动系统和22自由度拟态双手,能精准感知环境变化。团队历时7年研发,计划明年4月进入量产阶段。该机器人还融合物理世界模型体系,集成VLT/VLA/VLM三大核心能力,实现实时环境交互。此次展示既体现小鹏技术积累,也引发对科技真实性的思考。

  • 机器人“全能导航大脑”来了!银河通用发布NavFoM大模型

    银河通用发布全球首个跨本体全域环视导航基座大模型NavFoM,实现机器人从“学会完成导航任务”到“真正理解移动”的跨越。该模型支持全场景、多任务、跨本体应用,通过统一“视频流+文本指令→动作轨迹”范式,融合800万条跨任务导航数据,在真实机器人上实现零样本自主避障、路径规划等复杂任务。其技术突破将推动具身智能从单一功能进化为基础设施,为规模化商业落地奠定关键基础。

  • 马斯克称未来人类意识能上传至机器人 可用于月球和火星基地建设

    在2025年11月7日举行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埃隆马斯克系统阐述了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芯片研发与生产扩张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并更新了企业使命,展现出将技术愿景转化为现实应用的清晰路径。 马斯克指出,随着Neuralink等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人类有望在20年内实现将意识快照”上传至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使其具备类人意识。 人形机器人将被部署于月球与火�

  • 何小鹏: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不划算 做家务不安全

    今日,小鹏汽车发布旗下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作为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IRON拥有骨骼-肌肉-皮肤”: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头部3D曲面显示、仿生灵动双肩、实现2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 据何小鹏介绍,它的猫步走得像人一样轻柔,还拥有像人一样思考的大脑”,它不光是世界上最高算力的人形机器人,明年更会是最聪明的机器人之一。 现场,何小鹏还

  • “超脑+机器人”重构物流新生态!京东物流“狼族”机器人全阵容亮相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10月31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开幕,京东物流"狼族"智能机器人军团成为焦点。展会首次完整呈现"超脑+狼族"智能系统,展示天狼四向车、智狼扩展版、自动分播墙等新产品及成熟产品矩阵。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作业,分拣准确率超99.99%,存储坪效提升240%,作业人员减少58%。通过仓-站-人高效协同,昆山亚一智能物流园已实现近半数订单由机器人处理。京东物流计划未来5年采购300万台机器人,持续强化智能供应链技术底座,推动行业向科技驱动转型。

  • 女性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回应:并亲自证清白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视频,回应网友对Iron机器人流畅步态真实性的质疑。视频中,团队通过一镜到底展示机器人行走,并解开上衣拉链展示内部机械结构,证明无人操控。何小鹏解释机器人模拟肌肉结构,头部为麦克风阵列,行走时伴有电机声。他透露团队七年研发成果,目前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实现软硬件量产。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