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NVIDIA最新资讯  > 正文

英伟达CEO黄仁勋香港科技大学演讲: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

2024-11-24 14:11 · 稿源: TechWeb.com.cn

11月24日,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出席了香港科技大学2024届荣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黄仁勋荣获工程学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其在推动全球加速计算领域发展中的杰出贡献。NVIDIA已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上市公司,其研发的图像处理器在人工智能和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取得了骄人成绩。

在授予仪式上,黄仁勋还为校友抽奖赠送了10张映众RTX 4060 Ti超级冰龙显卡。

除了黄仁勋外,此次获得荣誉博士学位的还有演员梁朝伟(人文学荣誉博士)、生物化学家迈克尔·莱维特教授(理学荣誉博士)和数学家戴维·芒福德教授(理学荣誉博士)。

以下为黄仁勋演讲摘录:

香港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其论文在全球被引用的数量名列前茅。开放研究是现代科学的奇迹,也是全球合作的终极体现,我们必须保护它。

NVIDIA受益于中国地区的快速发展。自25年前进入中国以来,我们见证了其令人惊叹的技术行业的形成。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启。

人工智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时代,将影响每一个科学领域和行业。我们重新定义了计算堆栈的每一层,从基于逻辑和规则的软件到基于观察数据的机器学习模型,从运行在CPU上的代码到运行在GPU上的神经网络。软件行业正在竞相采用机器学习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硬件行业则在竞相升级万亿美元的传统计算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正在革新科学。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已被整合到几乎每个科学领域。它帮助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规模分析数据、加速模拟、实时控制实验、构建预测模型,彻底改变了从药物研发到基因组学等多个领域。

借助人工智能,我们可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研究物理系统。

人工智能的变革性影响已经得到认可。杰弗里·辛顿和约翰·霍夫菲尔德因其在神经网络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德米斯·哈萨比斯、约翰·朱珀和大卫·贝克则因其在蛋白质预测方面的突破性进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些突破仅是一个开始。

全球企业和公司正在争相采用人工智能,以加速创新和提升生产力。

不久的将来,各公司都将有人工智能代理与各个团队并肩工作,涵盖每一个组织的方方面面。

在重工业和制造业中,机器人技术的投资正在激增。物理人工智能的全新突破正在推动这一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变革每一个行业,一个全新的行业也将诞生,其致力于生产和生成人工智能,就像工业革命中交流电发电厂和电力工业的兴起一样。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工厂和数字智能的生成将逐渐涌现。

英伟达创建第一块GPU 25年后,我们已经重新定义了计算,并点燃了新的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甚至可能是所有时代中最重要的技术。

我很高兴看到如此多的精力集中在推动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整个中国地区的科学进步。

再次感谢给予的这个伟大荣誉,以及对我们许多人在NVIDIA工作成果的认可。

举报

  • 相关推荐
  • 声通科技:以可信交互式AI引领行业智能化变革—董事长汤敬华华中科技大学主题演讲

    2025年6月21日,声通科技创始人汤敬华博士在华中科技大学MBA大讲堂发表演讲,分享公司在交互式AI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演讲重点包括:1)声通科技通过多模态融合技术突破AI"幻觉"问题,打造"大模型推理+知识图谱验证"的创新模式;2)构建覆盖政务、汽车等六大行业的AI解决方案,形成完整产业生态链;3)推动产学研协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在无人驾驶等领域持续投入;4)计划投资重卡企业,推动新能源转型与智能驾驶技术落地。汤博士强调,AI发展应聚焦算法优化而非算力堆叠,未来将致力于使AI从"工具"转变为"伙伴",推动构建可信、可持续的智能社会生态。

  • 电子科技大学 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揭牌,打造中国算力生态“成电范式”

    6月17日,电子科技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成立"电子科技大学+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该中心将依托华为在软硬件领域的技术优势,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交叉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打造国内算力生态创新平台。双方将围绕人工智能、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领域展开合作,构建"技术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电子科大副校长徐红兵表示,学校将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深度参与中心建设。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张华桦强调,孵化中心将聚焦鲲鹏、昇腾两大计算生态的底层技术体系构建,通过校企共建模式培养基础人才。未来双方将通过常态化交流机制加速创新成果孵化,为计算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 微软定制 AI 芯片遭遇延期 为英伟达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微软 Braga 芯片因研发挫折不断,无法在 2026 年前问世……

  • 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普渡机器人领航全球服务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普渡科技在江苏盐城建湖超级工厂迎来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标志着其产品累计出货量达重要里程碑。该工厂占地4万平方米,年产能10万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公司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地区,海外营收占比超80%,其中商用服务机器人"贝拉"成为出海代表产品。普渡已构建配送、清洁、工业配送三大产品线,并率先完成专用、类人形、人形机器人全形态布局。2023年公司以23%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3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950亿美元。

  • 英伟达重夺全球市值第一头衔 再度超越微软

    去年6月19日,英伟达股价曾以135.58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当时总市值达3.335万亿美元,一举超越微软和苹果,首次登上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的宝座。此后,在全球市值排名中,英伟达与苹果、微软展开激烈角逐,三者轮番登顶。上一次英伟达成为市值最高的公司是在今年1月24日。 从英伟达自身的财务表现来看,其业绩也相当亮眼。根据英伟达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该季度公司

  • 老博会现场引围观!收获高关注的海尔外骨骼机器人有何黑科技?

    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开幕,海尔AI运动外骨骼机器人W1成为焦点。这款行业首款消费级AI外骨骼机器人运用AI步态算法和双擎独立助力技术,帮助老年人实现日常行走、运动等场景需求。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2030年将达4亿,行动能力成为老年生活主要障碍。海尔外骨骼机器人突破传统产品局限,实现"人机合一"体验,具备独立双擎单侧助力功能,满足康复训练精准干预需求。产品覆盖日常锻炼、登山等多场景,续航达12-15公里,穿戴舒适便捷。海尔还推出智能清洁解决方案,包括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通过"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推动从"被动照护"向"主动健康"的养老模式升级。科技适老化产品正从概念走向刚需,成为支撑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 点猫科技:携手地瓜机器人,共筑具身智能教育新生态

    点猫科技与地瓜机器人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覆盖K12的具身智能教育体系。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垃圾分类等实践任务,让学生获得沉浸式AI学习体验。双方整合资源开发了贯穿小学到高中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并开展教师AI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同时构建多层级科创赛事网络,设立具身智能专项赛道,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培养通道。这次合作既是技术革新,也是对AI教育本质的探索,将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AI人才,绘制具身智能教育新蓝图。

  • 避障也能预判?视觉黑科技让扫地机器人开启“先知”模式

    文章探讨了扫地机器人避障技术的演进与创新。传统激光导航存在探测盲区,而视觉技术通过双摄像头和AI算法实现了立体感知,能识别透明物体并预测动态障碍物轨迹。INDEMIND推出的纯视觉方案"家用机器人AI Kit"突破硬件限制,仅用两颗摄像头和轻量芯片就实现了三维语义建图、智能决策等功能,在精度和体验上超越激光雷达融合方案。该技术不仅能区分电线、宠物粪便等障碍属性,还能根据厨房油污区、卧室静音区等场景特性调整避障策略,实现"按需清洁"。视觉技术的成熟正在重新定义扫地机器人从工具到智能家居助手的角色转变。

  • 强强联手!华沿机器人与基恩士共同赋能工业检测升级

    6月5日,基恩士(KEYENCE)精密测量部门负责人到访华沿机器人,双方就全新"飞扫激光"测量技术展开深度交流。该技术采用电机扫描光切断方式,无需照明和编码器,0.2秒内即可完成尺寸、外观等检测,重复精度达0.3μm。双方在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联合展示了该智能检测方案,吸引众多电子制造行业客户关注。华沿机器人表示,其协作机器人可达到±0.02mm重复定位精度,与基恩士技术完美匹配,能实现1+1>2的效果。未来双方将深化合作,拓展更多行业应用场景。

  • 和机器人做工友?华为博士天团详解盘古具身智能的工业落地

    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多位专家围绕机器人智能化展开深度探讨。会议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基础运动控制,但需突破3D空间理解、长序列物理推理等核心技术。华为云推出CloudRobo平台,通过数字仿真、生成式AI等技术解决工业场景数据短缺问题,已应用于物流分拣等场景。专家预测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将率先落地,家庭陪护机器人仍需长期技术突破。会议特别强调需建立机器人伦理边界,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价值相协调。华为将持续探索AI与机器人融合,推动具身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