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机器人大赛最新资讯  > 正文

小水智能携手华中科技大学 斩获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三项脑机接口大奖

2024-08-29 14:4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赛在北京圆满落幕,这场汇聚全球先进机器人科技与创新力量的盛会再次点燃了科技创新的火花。在这场科技盛宴中,小水智能(北京烽火万家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组队参赛,凭借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卓越创新,一举夺得三项技术赛大奖,彰显了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技术优势。

本次大赛的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部分,聚焦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设置了技能赛与技术赛等多个精彩纷呈的赛项。小水智能CTO刘彬亲自带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了三项技术赛的激烈角逐,并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两项特等奖及一项一等奖。

在“面向元宇宙的脑电信号离体生成和检测技术赛项”中,小水智能团队凭借其在数据增强策略和深度学习模型构建方面的深厚功底,成功解决了真实脑电信号与合成脑电信号的准确区分难题。团队通过引入多种数据增强策略,有效平衡了训练数据,减少了预测偏差,同时提升了模型的泛化性和鲁棒性,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在“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运动康复训练技术赛项”中,小水智能团队更是展现了其在时域、空域、频域等多维度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实力。通过精心设计的多时间尺度多随机种子模型集成策略,团队在不同可见数据长度下的分类准确率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展现了其在脑机接口运动康复训练领域的优势地位。

此外,在“基于微创脑机接口的肢体运动意图辨识技术赛项”中,小水智能团队也凭借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网络和校准模型的双重加持,实现了对肢体运动轨迹的准确预测,进一步提升了回归精度,展现了其在脑机接口高精度控制方面的技术实力。

小水智能之所以能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持续领先,离不开其“AI通讯+脑机”战略模式的深入实施。公司积极布局,以AI+通讯、语音、视觉、AIoT及大数据技术为核心,打造开放式AIPaaS智能交互平台,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安全生产、健康医疗、教育等多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同时,小水智能还与国内先进科研机构共同建设脑机接口联合实验室,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与知识产权合作,为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

连续三年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中斩获奖项,不仅是小水智能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更是其持续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坚定信念的体现。未来,小水智能将继续深耕脑机接口领域,不断探索技术边界,为人类的智能化生活贡献更多力量。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声通科技:以可信交互式AI引领行业智能化变革—董事长汤敬华华中科技大学主题演讲

    2025年6月21日,声通科技创始人汤敬华博士在华中科技大学MBA大讲堂发表演讲,分享公司在交互式AI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演讲重点包括:1)声通科技通过多模态融合技术突破AI"幻觉"问题,打造"大模型推理+知识图谱验证"的创新模式;2)构建覆盖政务、汽车等六大行业的AI解决方案,形成完整产业生态链;3)推动产学研协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在无人驾驶等领域持续投入;4)计划投资重卡企业,推动新能源转型与智能驾驶技术落地。汤博士强调,AI发展应聚焦算法优化而非算力堆叠,未来将致力于使AI从"工具"转变为"伙伴",推动构建可信、可持续的智能社会生态。

  • iRest艾力斯特携手强脑科技 脑机接口智能按摩椅即将问世

    文章主要介绍iRest艾力斯特与浙江强脑科技达成合作,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按摩椅领域。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健康放松需求增加,智能按摩椅市场持续增长。iRest作为行业领军品牌,拥有1500多家线下门店和多项专利技术。强脑科技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曾为冬奥会提供仿生助力设备。此次合作将实现生物信号感知与个性化算法结合,使按摩椅能根据用户身体状态动态调整按摩策略,突破传统固定程序模式,提升按摩精准度,开创智能康复器械新方向。

  • 巨头竞逐脑机接口赛道,苹果/微美全息加速成果转化与意念交互商用落地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快速发展,成为人机交互新前沿。该技术通过采集大脑信号,处理后控制外部设备,已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帮助瘫痪患者行走、失语者"说话"等。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3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3.5%。国内外企业加速布局,苹果与Synchron合作开发脑控设备,马斯克的Neuralink获FDA认证。中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多省市出台发展方案。微美全息等企业积极研发,探索量子计算与AI融合应用。脑机接口正从科幻走向现实,在医疗康复、神经调控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有望重塑人机交互方式。

  • 点猫科技:携手地瓜机器人,共筑具身智能教育新生态

    点猫科技与地瓜机器人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覆盖K12的具身智能教育体系。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垃圾分类等实践任务,让学生获得沉浸式AI学习体验。双方整合资源开发了贯穿小学到高中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并开展教师AI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同时构建多层级科创赛事网络,设立具身智能专项赛道,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培养通道。这次合作既是技术革新,也是对AI教育本质的探索,将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AI人才,绘制具身智能教育新蓝图。

  • Neuralink实现渐冻患者语言功能重建,微美全息(WIMI.US)完善AI+脑机接口生态圈

    埃隆·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帮助一名渐冻症患者通过植入设备重新"说话"。该技术结合xAI的人工智能,将患者脑信号转化为语音。目前全球已有3位患者接受植入,其中两位恢复部分生活能力。脑机接口技术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三种,在医疗、教育、游戏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十四五"规划已将其列为重点科技项目。微美全息等企业正推动"脑机接口+"生态建设,整合AI、量子计算等技术拓展应用场景。该技术虽处临床试验阶段,但已展现帮助失语、瘫痪患者康复的潜力。未来随着AI与神经科学结合,人机协同将带来更多可能性。

  • 声通科技亮相第七届长三角商业创新大会暨《2024长三角商业创新样本》发布会

    2025年7月2日,声通科技董事长汤敬华出席第七届长三角商业创新大会,分享公司在可信交互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声通科技凭借"大模型+知识图谱"技术融合,打造出可解释、高准确度的AI系统,已在政务、金融、汽车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与多所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并成功于2024年7月10日在港交所上市。未来五年,声通将以"聚生智能"为核心战略,推动AI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持续优化产品服务,助力中国产业智能化升级。

  • 电子科技大学 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揭牌,打造中国算力生态“成电范式”

    6月17日,电子科技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成立"电子科技大学+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该中心将依托华为在软硬件领域的技术优势,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交叉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打造国内算力生态创新平台。双方将围绕人工智能、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领域展开合作,构建"技术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电子科大副校长徐红兵表示,学校将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深度参与中心建设。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张华桦强调,孵化中心将聚焦鲲鹏、昇腾两大计算生态的底层技术体系构建,通过校企共建模式培养基础人才。未来双方将通过常态化交流机制加速创新成果孵化,为计算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展会启幕,微美全息(WIMI.US)AI+具身智能产业跃迁新范式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将在浙江举办,聚焦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路径。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的专业展会,为期3天,汇聚全球200余家企业及专家,覆盖从零部件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展示仿生驱动、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特斯拉、阿里云等领军企业参展,分享技术产品与场景应用。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6万亿元,总量5900万台。微美全息等企业加速技术落地,推动产业升级。展会将成为行业风向标,促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

  • 京东公布2024年ESG报告:一线员工超40万 80%来自农村

    京东最新发布了2024年ESG报告,其中公布了诸多员工数据。 就业生态构建上,过去三年,超5万个面向在校生的岗位、300余种岗位类型,为青年职业启航拓宽路径。 超40万一线员工中,80%来自农村地区,助力乡村人才融入城市发展浪潮,还吸纳了超4500名残疾员工。

  • 从大学到中学:2025百度商业AI技术创新大赛播种未来科技人才

    百度商业AI技术创新大赛聚焦生成式AI与商业场景融合,2025年第三届赛事全面升级,设置三大前沿赛道:生成式广告推荐算法优化、视频广告生成推理性能优化、搜索场景视频广告AIGC产品优化。大赛走进吉林大学等高校开展宣讲,并延伸至中学进行AI科普,激发青少年科技热情。赛事旨在挖掘优秀人才,推动AI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为中国AI领域培育未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