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4.4万亿投资实体经济、11亿元灾害赔付……中国人寿工作会议关键词

2024-01-16 14:3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告别乘风破浪的 2023 年, 2024 年的车轮已经启动。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前行。回望极不平凡的 2023 年,中国经济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稳中求进,在发展中破解问题。而一批坚定不移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国之大者也顶住压力、攻坚克难,擘画了高质量发展的画卷。

2024 年 1 月 15 日,中国人寿 2024 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金融行业的头部企业,中国人寿集团一方面夯实自身做优做强,以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转型,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践行金融为民。

在全球经济蹒跚乏力,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 2023 年,中国人寿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内生动能和发展活力,以大象起舞之姿,将创新的基因延伸至每个业务触角。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这需要每一家金融机构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围绕五篇大文章,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4 年,中国人寿也绘就了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路线纲领:统筹把握好稳和进、立和破、规模和效益、资产和负债、发展和安全,作为贯穿始终的经营管理逻辑,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高质量发展。

对于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的金融机构来说,这份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行动指南值得借鉴。

高质量发展见真章

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错综复杂形势,中国经济攻坚克难,平稳发展中取得了不易的成绩。

作为金融央企, 2023 年,中国人寿按照“一增一优六加强”工作思路,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主题教育成效突出,中央巡视整改扎实推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保险保障金额、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世界知名金融保险集团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头雁,中国人寿价值创造稳中有进:主要板块寿险公司 2023 年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6415 亿元,同比增长4.3%,再创历史新高;财险公司保费跨上千亿平台,而在财险市场,保费突破这一规模的公司不足五家;中国人寿资产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近5. 4 万亿元;养老险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1. 7 万亿元;国寿投资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突破 5000 亿元; 2023 年狠抓优化资产配置组合,狠抓负债业务提质增量的广发银行总资产则迈上了3. 5 万亿元台阶。

扛住压力、攻坚克难,尽管 2023 年极不平凡,中国人寿还是在前行中稳住了基本盘,而面对复杂的环境,企业亟须寻找新的增长可能性,作为行业头雁,中国人寿不断激发内生动能和发展活力: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协同发展不断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及江浙沪改革创新试点成效初显。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化解存量风险,坚决遏制增量风险,全集团风险总体可控。

金融为民写新篇

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人民意志和人民心声作为金融发展的价值取向。

2023 年,中国人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普惠金融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准确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守护人民美好生活取得新进展。

数据显示, 2023 年中国人寿承办的大病保险覆盖3. 6 亿城乡居民,年赔款超 250 亿元。

养老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长期以来,中国人寿紧紧围绕老年人在养老资金、人身安全、健康管理、失能照护、养老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为高质量满足百姓养老需求,中国人寿整合集团内外部康养资源,已初步形成“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全社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并打造“吃、住、医、护、乐、学、游”七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医养结合、活力养老、专业照护、候鸟旅居”等一站式养老综合服务方案。

目前,中国人寿已在天津、苏州、成都等 13 个城市启动 14 个养老项目,可向客户提供城心公寓养老、城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等多业态养老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作为最早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和老年意外伤害保险的公司之一,中国人寿目前在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 69 个,覆盖 3500 多万人;公司还为老年人群量身定制涵盖疾病身故、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骨折、意外医疗费用补偿等全方位保险保障。仅 2023 年,公司承保老龄意外险近 5000 万人次,提供3. 6 万亿元风险保障,赔付金额14. 7 亿元。

中国人寿着力服务全面乡村振兴, 2023 年,中国人寿乡村振兴投资余额 975 亿元;在着力服务社会治理和灾害救助方面,中国人寿快速应对京津冀洪水、甘肃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累计赔付超 11 亿元,有力支持灾后重建。

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头雁作用也在持续彰显, 2023 年全年,中国人寿境内新增风险保额近 800 万亿元,投资实体经济存量规模超4. 4 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 1760 亿元、投资余额 3345 亿元,绿色投资余额超 4800 亿元,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投资余额 2200 多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惠及 13 万户小微企业。

坚定信心迈前路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中国人寿也在工作会议上描绘了新一年高质量发展蓝图。

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一方面肩负着提升自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水平、助力金融强国的伟大使命;另一方面,作为保险行业的“老大哥”,中国人寿也是行业深化改革的旗帜,因此该如何走好坚实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至关重要。

工作会议上,中国人寿为自己理清了思路:要统筹把握好稳和进、立和破、规模和效益、资产和负债、发展和安全,作为贯穿始终的经营管理逻辑,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高质量发展。同时公司还强调,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锚定“五个突出、八个知名”目标,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世界知名企业建设。

而具体的行动路线上,则可以以十五字以概括之:“强党建、促发展、抓改革、推创新、防风险”。

会议表示,“强党建、促发展、抓改革、推创新、防风险”十五字要求是贯彻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把准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职责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强党建是根本,促发展是目标,抓改革是手段,推创新是动力,防风险是前提。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十五字要求,全力做到地位稳、队伍稳、优势稳,效益进、改革进、创新进。

其中,保险板块要加快转型升级,强化资负联动,在市场领先地位、经营效益上实现双提升;投资板块要在投资能力和投资收益上持续双提升;银行板块要依托集团资源和协同发展优势,深耕湾区,突出特色经营,不断提升价值创造和风险防控能力;其他板块要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为主责主业做优做强、集团整体价值提升贡献力量。

在具体的落实和执行上,中国人寿表示, 2024 年,中国人寿全系统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 大的政治,紧扣“实”字,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一是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着力推动巡视整改走深走实,三是着力实现五篇大文章创新突破,四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深化改革,五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六是着力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2024 年,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进程中,中国人寿等“压舱石”企业势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荷兰一估价4.1亿元名画被儿童损坏:修复难度很大

    快科技4月29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荷兰一家博物馆近日证实,该馆展出的俄罗斯裔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思科的一幅名画遭到一名儿童损坏,修复难度很大。受损的是一幅抽象画,绘于1960年,由位于荷兰鹿特丹的博艾曼斯-范伯宁亨博物馆上世纪70年代购入。另据荷兰《每日汇报》报道,这幅画估价约5000万欧元(约合4.1亿元人民币)。馆方一名发言人告诉当地媒体,事发时无人看守”此画,一名儿童损坏了画作,画作下部可见多道细小的划痕”。有修复专家介绍,由于罗思科绘画材料及方式的复杂特点,修复画作的难度很大。馆方表示,目前正在研究下?

  • 「流量+销量」双爆发,万辰集团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21亿元

    万辰集团2025年一季度业绩亮眼:实现营收108.21亿元,同比增长124.02%;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大增3344.13%。旗下量贩零食业务表现强劲,营收106.88亿元,同比增长127.65%。集团通过供应链优化和门店扩张(签约门店超1.5万家,其中"好想来"单品牌突破1.3万家)实现规模效应,并引入三丽鸥、蜡笔小新等头部IP打造差异化产品,显著提升客流量和复购率。此外,集团签约演员檀健次作为首位品牌代言人,带动线上曝光量超5亿次,主题门店客单价增长近70%。三大增长引擎持续发力:规模议价能力、下沉市场渗透率和品牌营销势能,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 问界M8上市72小时终于爆了 大定破4.4万

    快科技4月19日消息,鸿蒙智行宣布,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上市72小时大定破4.4万台。该车型于4月16日上市,8分钟大定超8千台,2小时突破2万台,24小时大定超3.2万台。要知道,这可是一款40万级的国产汽车,售价区间35.98万-44.98万元。问界已经成为现象级品牌,可谓出一款爆一款,也正因为此前问界M7、问界M9的热卖,才让数万人没试驾就放心购入。当然,问界M8本身的素质也确

  • 滴滴:“五一”打车五折起 为司机发4亿元补贴

    滴滴出行推出五一假期优惠活动,包括上海、长沙等地用户可领取6折打车券,厦门、大连等地可参与5折秒杀活动。预计4月30日打车高峰将提前至15时,17-19时为需求最旺时段,需求同比上涨55%。杭州、南京将成为快车预约涨幅前三城市,桂林、珠海、哈尔滨等旅游城市打车需求旺盛。滴滴租车需求预计达清明假期的2-3倍,65%为异地租车订单。平台将发放超4亿元司机补贴,并推出十余项福利活动。部分城市将试行节假日司机服务费或服务金机制,以保障高峰时段运力供给。

  • 黄仁勋:中国是一个意志坚定、能力超群的国家 AI研究者一半是中国人

    快科技5月2日消息,对于中国,英伟达CEO黄仁勋直言,这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想要速胜基本不可能。中国是一个意志坚定、能力超群的国家,全球一半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人员都是中国人(且美国所有AI实验室均有大量中国研究人员参与),而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是一场持久战”,无法速胜。 ”在黄仁勋看来,中美在人工智能(AI)发展领域的水平非常接近。事实上,目前在人工智能上,中国高校在AI人才培养方面表现突出。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旗下智库Macro Polo的研究显示,全球顶尖AI研究人员中,47%本科毕业于中国高校,远超美国的18%。清华大学、中国

  • 科大讯飞:一季度营收46.58亿元 净亏损1.93亿元

    科大讯飞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46.58亿元,同比增长27.74%;净利为-1.93亿元,同比增长35.68%。公司加大AI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研究,推出模型X1并支持多个实用任务。2024年实现营收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5.60亿元,同比下降14.78%。

  • 距离全球票房第三仅差11亿!《哪吒2》密钥第三次延期 延至5月31日

    《哪吒之魔童闹海》密钥第三次延期,上映时间延长至5月31日。该片自2025年1月29日上映后票房火爆,目前全球票房达157.03亿元,位居全球影史第五,距离第三名《阿凡达:水之道》仅差11.22亿元。此前已两次延期,这次能否冲击全球前三引发关注。影片在中国大陆上映后打破数十项纪录,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百亿票房电影,并连续30天获得单日票房冠军,刷新多项纪录。

  • 全球手机前三!”非洲之王“传音2024年盈利55.49亿元 分红34亿

    传音控股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687.15亿元,同比增长10.31%;净利润55.49亿元,微增0.22%。手机业务营收631.97亿元,占比超90%,其中非洲市场贡献227.19亿元,毛利率达28.59%。据IDC数据,传音全球手机市占率14%排名第三,在非洲智能机市场占有率超40%稳居第一,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新兴市场也保持领先地位。公司拟派发现金分红34.21亿元,占净利润61.65%,每10股派15元(含税)。旗下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全年出货约2.01亿部,主要覆盖亚非拉新兴市场。

  • 格力官方披露!董明珠2024年薪酬1437.2万元:可分红2亿元

    格力电器2024年报显示,公司17位高管税前总薪酬达4505.18万元。70岁的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以1437.2万元年薪居首,党委书记张伟以862.32万元紧随其后。公司2024年营收1891.63亿元,同比下降7.26%;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在中期分红55.9亿元基础上,格力宣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合计111.7亿元。截至2024年末,董明珠持有超1亿股,此次分红将获2亿元。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20万元/年(税前),4名独董均获全额津贴。

  • 花1.4万元提速0.4秒!特斯拉为新款Model Y推“加速包”

    特斯拉在美国为Model Y推出"加速增强"升级服务,售价2000美元(约14467元人民币)。该服务通过软件升级提升100马力动力,使0-96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从4.6秒缩短至4.2秒。类似服务去年11月曾在中国市场推出,Model 3升级后加速提升0.6秒至3.8秒。这种通过软件解锁性能的模式已成特斯拉特色,但实际提升效果对普通用户意义有限,更适合追求极致性能的车主。特斯拉未公布具体升级数据,实际购买人数仍是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