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金融监管部门提示:谨防“AI换脸”等新型诈骗手段

2023-10-09 10:24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10月9日 消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7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近期重点防范三种新型欺诈手段,守护家人亲朋财产安全。

骗局一:校园贷款连环套,又欠钱来又被骗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近期监管发现,不法分子往往以“零门槛、无抵押、无利息”等不实信息为噱头,诱导学生盲目借贷,刻意隐瞒手续费与服务费、还款期限、逾期赔偿等关键信息,导致借贷学生背负高额利息。在学生无力偿还欠款时,不法分子再次出动,诱骗学生从新的平台贷款,以贷还贷,周而复返形成连环贷。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不良培训机构、职业中介机构还会打着专业培训、兼职实习介绍、就业推荐等幌子,捆绑推荐借贷业务,诱骗学生通过高息借贷缴纳培训费、中介费。或是伪装成政府工作人员,以“禁止大学生网贷”“查询征信”为由,诱导学生将网络贷款转至所谓的“清查账户”,导致借贷学生陷入资金和信用的双重危机。

骗局二:眼见不为真,“AI换脸”迷人眼

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通过计算机算法仿真合成受骗者亲人、领导同事或公职人员的肖像面容与声音,冒充上述人员身份行骗。在获得受害者信任后使用事先准备好的套路话术向受害人发送银行卡转账、虚拟投资理财、刷单返利等诈骗信息,并利用视频通话、语音轰炸等手段进一步降低受害者的防备心,受害者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异样,一旦听信诈骗分子的骗术并完成转账,对方便杳无音信。

骗局三:冒充监管行骗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其工作人员打着“保护资金”“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在具体的诈骗手段上,不法分子通过冒用金融监管部门身份,通过短信、快递信函、互联网等渠道发布虚假“保护资金”信息,引诱消费者向其缴纳保证金等作为回款条件实施诈骗;更有甚者,利用非法获取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以“解决投诉”等理由联系消费者,诱导其进入不法分子制作的诈骗网站或App,进而骗取消费者银行卡号、网银密码及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盗取消费者资金。

人工智能 机械手臂 AI (5)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提示:

一是树立正确消费观念,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不超前借贷、不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渠道借贷。有借款、理财、保险等金融需求的,应通过具备相应业务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获取金融服务,切勿盲目相信广告短信、陌生电话、不明网址、街头广告、“专家大师”推荐等非正规途径。

二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防重要信息泄露。广大金融消费者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辨识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点。妥善保管好自己与家人的身份证号、电话住址、银行卡号及密码等重要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不明软件、不扫描不明二维码;谨慎参与网络问卷调查、授权手机App协议、连接公共热点Wi-Fi;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发现信息泄露的行为时,勇于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共同维护、营造良好的信息保护环境。

三是提高反诈意识,学习反诈知识。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文字、声音、图像甚至视频都可能是深度合成的,因此在涉及转账汇款等资金往来时,要通过拨打对方手机号、当面核实等渠道多方核实、查验真伪,一定不要仅凭单一沟通渠道未经核实就转账汇款。同时,积极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教育活动,接受反诈知识科普。关注官方网站、公众号、主流宣传专栏等发布的日常反诈提醒及真实案例,认识诈骗手段手法。手机下载全民反诈App,发现可疑情况时及时报警,陷入骗局时也切莫慌张,注意留存证据,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案件侦查,全力挽回损失。

四是了解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官方渠道合理维权。主动了解咨询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的常态工作流程,个人权益受损时,首先选择金融机构公布的官方投诉受理渠道进行处理,未达成一致时,可向当地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通过官方渠道合法合理解决金融消费问题,正当维护自身权益,坚决抵制“代理维权”“征信修复”“协商还款”“代理退保”等非法行为。

举报

  • 相关推荐
  • 盛趣游戏谭雁峰:AI降低创作门槛 用户共创将成未来重要营销手段

    盛趣游戏副总裁谭雁峰在游戏IP生态大会上指出,IP需持续产出内容和曝光以维持热度,AI技术能降低创作门槛,提升效率,促进用户参与共创,使IP更丰满。成功IP需优质合作伙伴持续推出高质量衍生作品,并注重长期价值,采取“口碑先行、长期布局”策略。IP联动的核心是双方价值观趋同,实现1+1>2的效果。AI将重塑IP产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与品质,助力内容生产,推动用户创意参与,成为未来重要营销手段。

  • 艾语智能完成两轮千万美金融资,开创AI法律服务新模式

    AI法律公司“艾语智能”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执行×经验”双飞轮技术架构研发与新场景拓展。公司聚焦法律Agent,以结果导向模式服务企业客户,按实际回款收费。首个落地场景为金融小额信贷诉讼,已签约60余家机构,月立案量超万件。团队首创双飞轮框架,结合任务执行与经验沉淀,推动法律流程智能化,未来将布局更复杂法律事务及海外市场。

  • 九号公司联合海淀区多部门开展安全科普活动

    11月6日,北京海淀区东升镇举办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安全科普活动,主题为"践行新标准+乐享安心行"。活动由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九号公司承办,旨在普及2025年实施的GB17761-2024新国标。现场通过科普集市、趣味问答、免费检修等形式,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实用技巧,提升市民安全意识。多部门协同参与,构建全链条科普体系,推动新国标顺利落地,筑牢出行安全防线。

  • 女子疑诈骗秒挂客服电话 或因联系不上错失12万黄金

    11月9日,四川一女子在参与东方卫视惊喜之夜晚会活动时幸运获得价值12万元的黄金大奖。 据该活动规则,成为幸运用户,能以1分钱兑换价值12万元的狗头金”大奖。 然而活动方在联系她时,她却以为是诈骗电话,表示再联系就报警,并快速挂断。

  • AI日报:上海首例涉AI提示词著作权案宣判;Kimi K2 Thinking发布;中文图像编辑新王UniWorld-V2发布

    今日AI领域动态:上海首例AI提示词著作权案宣判,法院认定提示词不具独创性;月之暗面发布Kimi K2思考模型,实现自主多轮工具调用;UniWorld-V2图像编辑模型支持中文框选即改,性能超越GPT-Image;谷歌推出AI文件检测工具Magika 1.0,支持超200种格式;Sora安卓版首日下载量达47万次;我国发布全球首个AI海洋大模型“瞰海”,可精准预测10天内海洋变化;宇树科技“Embodied Avatar”系统实现低延迟远程机器人操控;谷歌Gemini API推出文件搜索工具,简化私有RAG系统集成。

  • 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驱动数智化转型——2025年华电电科院新能源算法竞赛火热进行中

    为落实国家能源规划,华电电力科学院启动“2025年新能源算法竞赛”,聚焦新能源设备智能诊断领域,设立120万元奖金池。赛事围绕风机主轴承损伤诊断、变频器异常识别等三大运维痛点设置赛题,通过算法竞马机制遴选最优方案,推动构建开放共享的算法生态。竞赛依托百度飞桨平台开发,旨在打造可复制的“华电样板”,助力新能源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创造,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 跨境支付的未来:人工智能、嵌入式金融和即时结算

    本文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嵌入式金融与即时结算三大技术趋势如何重构跨境支付体系。人工智能通过智能填单、动态风控和预测性维护显著提升支付效率与安全性;嵌入式金融将支付功能无缝融入电商平台与供应链,实现“无跳转支付”;即时结算技术将跨境支付时间从数日缩短至秒级,并优化现金流。三大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推动跨境支付向更智能、高效、无缝�

  • EBC金融集团携手牛津:洞见经济本质实现投资认知突围

    EBC金融集团与牛津大学经济系将于2025年11月11日联合举办第三期“经济学家都干了什么”系列研讨会。本期主题聚焦复杂时代的金融素养培养,旨在帮助投资者建立牛津经济学思维,弥合公众与专家间的认知鸿沟。研讨会将引入“解释-参与-教育”三维框架,结合牛津教授的前沿研究与EBC CEO的实战经验,探讨央行沟通策略及有效经济教育模式,助力提升市场洞察力与决策能力。

  • 易鑫正式发布汽车金融行业首个Agentic大模型

    易鑫在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汽车金融行业首个Agentic大模型XinMM-AM1。该模型参数量约300亿,响应延迟低于200毫秒,支持语音实时交互,单卡吞吐达370 tokens/秒,可提升获客、风控与运营效率,解决行业周期长、交互多、决策复杂等难题。易鑫作为AI驱动的金融科技平台,研发投入超20亿元,率先实现AI全场景应用,将持续推动智能汽车金融生态建设。

  • AI 无人测试:破解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质量与效率困局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快速迭代高频业务满足用户即时性需求,又需在严监管下保障系统安全合规。传统测试因效率低、成本高难以应对复杂场景,而AI驱动的“无人测试”通过三阶段演进(辅助生成→协同执行→自主决策)实现质效双升。实践显示,AI测试可将周期缩短70%、成本降30%,并自动生成合规报告。未来75%金融机构将采用AI增强测试方案,国内厂商如Testin云测更适配本土合规需求。无人测试已成为兼顾业务增长与风控的战略选择,推动行业进入高质量、高效率、高合规新阶段。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