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金融监管部门提示:谨防“AI换脸”等新型诈骗手段

2023-10-09 10:24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10月9日 消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7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近期重点防范三种新型欺诈手段,守护家人亲朋财产安全。

骗局一:校园贷款连环套,又欠钱来又被骗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近期监管发现,不法分子往往以“零门槛、无抵押、无利息”等不实信息为噱头,诱导学生盲目借贷,刻意隐瞒手续费与服务费、还款期限、逾期赔偿等关键信息,导致借贷学生背负高额利息。在学生无力偿还欠款时,不法分子再次出动,诱骗学生从新的平台贷款,以贷还贷,周而复返形成连环贷。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不良培训机构、职业中介机构还会打着专业培训、兼职实习介绍、就业推荐等幌子,捆绑推荐借贷业务,诱骗学生通过高息借贷缴纳培训费、中介费。或是伪装成政府工作人员,以“禁止大学生网贷”“查询征信”为由,诱导学生将网络贷款转至所谓的“清查账户”,导致借贷学生陷入资金和信用的双重危机。

骗局二:眼见不为真,“AI换脸”迷人眼

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通过计算机算法仿真合成受骗者亲人、领导同事或公职人员的肖像面容与声音,冒充上述人员身份行骗。在获得受害者信任后使用事先准备好的套路话术向受害人发送银行卡转账、虚拟投资理财、刷单返利等诈骗信息,并利用视频通话、语音轰炸等手段进一步降低受害者的防备心,受害者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异样,一旦听信诈骗分子的骗术并完成转账,对方便杳无音信。

骗局三:冒充监管行骗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其工作人员打着“保护资金”“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在具体的诈骗手段上,不法分子通过冒用金融监管部门身份,通过短信、快递信函、互联网等渠道发布虚假“保护资金”信息,引诱消费者向其缴纳保证金等作为回款条件实施诈骗;更有甚者,利用非法获取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以“解决投诉”等理由联系消费者,诱导其进入不法分子制作的诈骗网站或App,进而骗取消费者银行卡号、网银密码及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盗取消费者资金。

人工智能 机械手臂 AI (5)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提示:

一是树立正确消费观念,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不超前借贷、不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渠道借贷。有借款、理财、保险等金融需求的,应通过具备相应业务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获取金融服务,切勿盲目相信广告短信、陌生电话、不明网址、街头广告、“专家大师”推荐等非正规途径。

二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防重要信息泄露。广大金融消费者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辨识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点。妥善保管好自己与家人的身份证号、电话住址、银行卡号及密码等重要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不明软件、不扫描不明二维码;谨慎参与网络问卷调查、授权手机App协议、连接公共热点Wi-Fi;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发现信息泄露的行为时,勇于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共同维护、营造良好的信息保护环境。

三是提高反诈意识,学习反诈知识。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文字、声音、图像甚至视频都可能是深度合成的,因此在涉及转账汇款等资金往来时,要通过拨打对方手机号、当面核实等渠道多方核实、查验真伪,一定不要仅凭单一沟通渠道未经核实就转账汇款。同时,积极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教育活动,接受反诈知识科普。关注官方网站、公众号、主流宣传专栏等发布的日常反诈提醒及真实案例,认识诈骗手段手法。手机下载全民反诈App,发现可疑情况时及时报警,陷入骗局时也切莫慌张,注意留存证据,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案件侦查,全力挽回损失。

四是了解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官方渠道合理维权。主动了解咨询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的常态工作流程,个人权益受损时,首先选择金融机构公布的官方投诉受理渠道进行处理,未达成一致时,可向当地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通过官方渠道合法合理解决金融消费问题,正当维护自身权益,坚决抵制“代理维权”“征信修复”“协商还款”“代理退保”等非法行为。

举报

  • 相关推荐
  • 微信员工回应新iPhone提示空间不足:代码Bug所致

    iPhone 17系列开售后,用户转移微信聊天记录时出现异常提示“设备空间不足”,但实际手机仍有1.29TB可用空间。微信员工“客村小蒋”回应称这是代码Bug,因缓存机制导致开机5分钟内接口返回错误数据。用户只需正常使用手机5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该事件提醒用户关注微信聊天记录及缓存对设备空间的影响,同时期待微信团队尽快修复Bug。

  • 辽宁出现罕见云层 像泡泡馄饨:气象部门揭秘

    ​9月15日,辽宁省朝阳市的天空被一层奇特的云层所覆盖,形似一碗倒扣的泡泡馄饨,引发了市民和网友的广泛关注。这层罕见的云层不仅外观独特,更因其形成的特殊气象条件而显得尤为神秘。 据朝阳市气象局解释,这种被市民们戏称为“泡泡馄饨云”的云层,实际上是一种名为糙面云的天气现象。糙面云的形成与波状层积云在锋面或强对流天气作用下的快速翻腾密切相关

  • 守好钱袋子!马上消费金融发布风险提示:警惕“代理维权”新变种

    文章揭露了“2.5折化解债务”骗局,不法分子利用债务人的困境,通过伪造文件、虚假承诺等手段实施诈骗。受害者张强被诱骗支付高额服务费,最终债务未解决反遭更大损失。警方提示公众保持理性,增强金融知识,通过正规途径处理债务问题,警惕非法中介活动。

  • 新iPhone导入微信聊天记录提示空间不足 微信员工:代码存Bug

    iPhone 17系列开售后,用户转移微信聊天记录时出现“设备空间不足”错误,实际手机仍有1.29TB可用。微信员工承认代码存在Bug,因系统接口缓存机制导致,开机5分钟后可自动恢复正常。此外,微信聊天记录仅本地存储,长期积累占用空间大,群聊自动下载功能及临时缓存未定期清理也会加剧空间消耗。

  • 腾讯云以“云+AI”助力金融数智化升级 已打造100+AI应用场景最佳实践

    腾讯云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强调,人工智能已成为金融业提升效率与生产力的战略支柱。腾讯云已积累100多个AI应用场景的最佳实践,覆盖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并发布TBDS多模态智能数据湖金融解决方案,助力金融机构实现数据与AI一体化存储计算。通过“云+AI”战略,腾讯云支持金融业应对行业转型、客户需求升级等挑战,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 宜享花荣获“金信通”卓越案例,AI驱动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突破

    宜享花作为宜人智科旗下AI驱动的金融科技平台,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重塑金融服务模式。平台构建了覆盖信贷全流程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在风控、营销、客服等核心环节实现高效赋能,并依托HarmonyOS生态拓展服务边界,助力小微企业及个人消费者发展。凭借自研AI系统获行业认可,持续优化风控体系、服务体验与数据安全,推动金融服务向更智能、安全、普惠方向迈进。

  • 易鑫亮相2025数字价值年会,自研AI大模型引领汽车金融智能化变革

    易鑫入选钛媒体“2025创新场景年度AI应用TOP榜”,是汽车金融科技领域唯一登榜企业。公司坚持自研大模型路线,依托11年行业数据积累,打造自主可控的AI风控与业务决策系统。其“智鑫多维”大模型成为行业首家获生成式AI备案企业,实现全场景规模化应用。业务覆盖4.2万家经销商及上百家金融机构,科技赋能服务内蒙古牧民、新加坡企业员工等群体。未来将持续深化自研大模型+全场景应用,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与国际技术输出。

  • 易鑫入选“2025 AI Era企业创新大奖TOP55”,彰显AI驱动金融科技领先地位

    2025年9月,新智元发布“2025AI+企业创新大奖TOP55”榜单。易鑫集团凭借AI技术创新与规模化落地成果,成为唯一上榜的汽车金融科技企业。该评选聚焦AI创新标杆,涵盖技术实力、商业化能力等维度。易鑫在智能审批、客户服务等六大场景深度应用AI,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风控精度,并推出行业首个Agentic大模型,推动全链路自动化。公司将持续加大AI研发,构建更高效安全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

  • SNOW量化再升级:携手阿里系强化监管无任何风险

    SNOW量化平台在金融科技合规化背景下迎来重大监管升级。新浪阿里巴巴金融板块正式介入其监管体系,并与香港金融专家深度合作,构建“双轨监管”模式。该创新合作不仅为行业树立新标杆,更展现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技术+监管双轮驱动,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 2025外滩大会今日开幕,上海再聚全球金融与科技力量

    9月11日,2025外滩大会在上海开幕,聚焦“重塑创新增长”主题。上海市领导出席并致辞,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位嘉宾参会,包括多位全球顶尖学者和产业领袖。大会设置五大内容主线,涵盖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等议题,举办44场论坛及科技展览。作为年度金融科技盛会,外滩大会以其国际化、多元化特色吸引全球目光,被誉为亚洲三大金融科技盛会之一。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