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美国报纸出版商 Gannett 涉足生成式 AI:不会自动部署 仍需人工监督

2023-06-19 09:17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6月19日消息:出版集团 Gannett 计划在其用于发布新闻的系统中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这将有助于节省资金并提高效率。然而,该公司表示将确保在使用技术时不会自动部署,而是需要人工监督。

news,新闻,报道,报纸

拥有 200 多家日报的美国最大报纸出版商 Gannett 的产品负责人 Renn Turiano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效率,减少记者的繁琐任务。

然而,Turiano 补充道:「对于其他新闻服务来说,追求速度是一个错误,」他并没有指明具体的机构。「我们不会犯这个错误。」

Gannett 并非唯一面临此困境的公司。例如,路透社总裁 Paul Bascobert 在回应记者有关公司计划的评论请求时表示,随着新闻机构采用 AI 技术,它们采取了负责任的方法以确保准确性和信任。

许多美国新闻机构正在探讨如何最好地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这些工具可以根据用户的提示或问题生成新的内容或数据。

然而,一些专家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包括「产生幻觉」或以确定性的语气提供错误信息,对于一个追求准确性的行业来说尤其存在问题。

「我目前的观点是,我不会建议将这些模型用于自动发布到公共渠道的新闻用例,」美国西北大学副教授 Nicholas Diakopoulos 说道。

Gannett 的战略反映了许多主流新闻机构采取的审慎态度。这种谨慎是因为媒体机构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发生了公开的失误,包括 CNET 和 Men's Journal 等媒体。这两家出版物使用这项技术生成的文章包含了事实错误。

Gannett 下一季度将推出一个使用 AI 来识别文章中最重要的要点并在文章顶部创建项目摘要的实时试点项目。该功能将在 USA Today 于第四季度推出。记者将最终决定是否使用 AI 生成的内容。Gannett 将最终将这种摘要技术纳入其发布系统。

Gannett 的记者们正在努力确保他们不会被技术取代。6 月 5 日,数百名员工因员工削减和工资停滞而罢工。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与公司谈判中的一个争议点,工会表示。

公司发言人表示,他们使用的 AI 不会取代记者,而是作为一种工具,帮助他们提高效率,专注于创造更有价值的内容。

去年,拥有超过 200 家日报发行机构的 Gannett 在与 GateHouse 合并后欠下 12.3 亿美元债务,裁员超过 600 名员工。但它的成本削减使其盈利。

作为推动力的一部分,Gannett 还正在开发一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将长篇故事分成不同长度和格式,例如要点、照片的标题或幻灯片。

为了对文章进行总结,Gannett 依赖于 Cohere,这是一家与微软支持的 OpenAI 竞争的公司,后者开发了 ChatGPT 聊天机器人。Gannett 花费了两周时间,用其记者撰写的摘要对 Cohere 的大型语言模型进行了训练,模型使用了先前发表的 1000 篇文章。

为了进一步训练模型,USA Today 团队的记者审查和编辑了自动生成的摘要和要点亮点。

虽然大多数新闻机构长期以来一直依赖某种形式的人工智能来推荐和个性化内容,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发展重新引起了行业的兴趣。

其他新闻机构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态度不同,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承诺和谨慎。据路透社看到的《纽约时报》备忘录和《华盛顿邮报》的声明显示,这两家媒体目前正处于规划阶段。

与路透社竞争的彭博社正在开发自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 BloombergGPT,该模型在金融数据上进行了训练。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彭博社拒绝对他们的计划进行进一步评论。

根据路透社主编 Alessandra Galloni 关于路透社记者的 AI 指导的五月份发布的信息,路透社目前正在使用 AI 进行语音转文本,以制作视频脚本和字幕,但并不发布由 AI 生成的文章、视频或照片。

BBC News Labs,该广播公司的创新孵化器,正在测试是否可以半自动化生成简短解释性内容。

对于这些故事,BBC News Labs 建立了一个原型,利用 BBC 的预发布内容,并使用 ChatGPT-3 模型进行写作。「除非有记者手动提取,否则这些故事无法被任何受众接触到,」BBC News Labs 的负责人 Miranda Marcus 表示。

「这些工具能够讲述怎样的故事,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Marcus 补充道。「但我们还没有达到那个阶段。」

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新闻机构正试图找到合适的平衡,以利用这一技术的潜力,同时避免其潜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一些新闻机构像 Gannett 一样采取审慎的方法,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来提高效率和创造更有价值的内容,而不是自动取代记者。然而,这仍然是一个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领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些局限性包括可能产生错误信息、缺乏准确性和权威性等问题,这对新闻行业来说尤为重要。因此,许多新闻机构对于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自动发布到公共渠道的新闻用例持谨慎态度。他们更倾向于将 AI 用于辅助记者工作,例如生成文章摘要、总结和概括,以及自动化其他繁琐的任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存在技术和伦理挑战。对于新闻行业来说,确保准确性、可靠性和可信度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新闻机构需要采取谨慎和负责任的方法,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正确使用,并保持人工的监督和编辑,以确保发布的内容符合新闻行业的标准和期望。

举报

  • 相关推荐
  • 谁能成为中国的ChatGPT?夸克抢先交卷

    在OpenAI上线自己家AI浏览器ChatGPT Atlas的同一周,微软在海外发布了新的AI助手Mico和更AI化的Edge浏览器,夸克则在国内推出了新的「对话助手」功能。 这一系列消息背后,新旧巨头、两个市场产生了两个确定的共识:一个是AI助理与AI浏览器的融合会进一步深化,入口之争就是系统之争;另一个是对话会成为人与AI交互的主要方式,自然语言就是未来的编程语言。 在海外市场,OpenA

  • 如何提升品牌在AI回答中的提及率?GEO优化3招,让ChatGPT主动提及你的品牌

    本文探讨AI搜索时代品牌面临的"隐身危机",指出AI搜索用户年增538.7%,但品牌在AI回答中提及率不足20%。提出三大核心策略:1)构建权威背书矩阵,通过知乎等高权重平台获取自然提及;2)优化AI友好内容,采用对话式标题和结构化数据;3)建立数据监测闭环,通过A/B测试持续迭代。强调需善用监测工具实时追踪品牌在豆包、文心一言等AI模型的曝光表现,避免内容"注水"。最终实现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抢占AI"第一屏"的转变。

  • GEO如何改变ChatGPT搜索和Perplexity的游戏规则

    本文对比ChatGPT与Perplexity两大AI搜索平台:ChatGPT作为全能型助手,整合搜索与多任务处理,但存在信息时效性不足;Perplexity专注垂直搜索,强调引用透明与权威来源。针对AI搜索优化(GEO),提出差异化策略:面向ChatGPT需构建结构化知识库、强化品牌实体识别;面向Perplexity需注重权威数据引用和元数据优化。文章还介绍了AIBase的GEO监测工具,通过曝光率等指标量化内容在AI生态中的可见度,并给出可落地的优化行动方案。

  • 十方融海小智AI:以科技温度诠释“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关怀

    近日,小女孩“小十三”与十方融海研发的小智AI机器人深情告别的视频走红网络。这段1分17秒的对话不仅让无数网友泪目,更展现了AI技术的情感温度。十方融海团队迅速响应,跨越600公里为女孩送上定制版机器人作为生日礼物,并推出儿童心理陪伴计划。该事件体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刻内涵,彰显科技企业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成为“技术向善”的生动实践。

  • OpenAI推出AI浏览器ChatGPT Atlas 开启个性化上网新体验

    OpenAI于10月22日推出首款AI驱动浏览器ChatGPT Atlas,以个性化上网体验为核心。用户点击“Ask ChatGPT”即可在侧边栏实时互动,实现网页摘要生成、航班预订、文档编辑等多样化任务。目前仅支持macOS,未来将扩展至Windows和移动端。高级代理功能暂限付费用户使用,其特色包括自动捕捉页面上下文、分屏浏览及记忆用户操作历史,旨在通过自然对话提升网络使用效率。

  • 如何让你的内容被 ChatGPT 优先引用?——GEO 优化实战指南

    传统SEO追求"谷歌首页排名",生成式AI时代则需追求"被AI引用"。AI模型不提供明确排名算法,更像黑箱,使内容创作者困惑。GEO优化的核心是让内容具备"可引用性":权威清晰、结构化信息、语义覆盖多维度、模型检索映射。需通过AIBase等GEO排名查询工具验证"AI曝光率",分析引用语境、竞争差距,调整内容结构以提升AI引用倾向。SEO优化机器如何找到你,GEO则优化AI如何引用你。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开发延迟和隐私感知卷积神经网络分布式推理,助力可靠人工智能系统技术

    微算科技开发了延迟和隐私感知卷积神经网络分布式推理技术,通过创新队列机制和深度强化学习优化CNN推理过程,结合分布式计算与隐私保护机制,在降低边缘设备计算延迟的同时强化数据隐私。该技术将推理任务智能分配到不同节点,减少数据传输范围,实现高效推理与隐私安全的平衡,为智能医疗、交通等领域提供可靠解决方案。

  • ChatGPT正秘密测试私信功能:支持用户之间直接交流

    OpenAI正在为其明星产品ChatGPT测试名为私信”(Direct Messages)的社交功能。 这一变化意味着ChatGPT正从原本用户与AI单向交互的语言模型工具,逐步转向具备人与人通过AI连接”能力的社交平台。 OpenAI此次测试的私信”功能允许用户创

  • 市值一日暴增近3000亿港元,阿里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9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创下四年新高,单日涨超9%,市值达到约3.32万亿港元,一日增加近3000亿港元。 引爆股价的,是阿里集团每年一度的云栖大会。在会上,阿里释放多条重磅消息,尤其是在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的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表现就出现了明显的拉升。

  • AI日报:微软发布首款自研图像生成模型 MAI-Image-1;百度世界大会时间公布;AI大牛开源nanochat教学工具

    微软发布首款自研图像生成模型MAI-Image-1,跻身LMArena前十,注重实用性与光影效果;百度世界2025大会将聚焦大模型与AI全球化战略;Meta新技术使RAG推理速度提升30倍;开源项目nanochat实现低成本构建聊天AI;谷歌NotebookLM新增动漫视频生成功能;中国农大发布神农大模型3.0助力智慧农业;腾讯启动"青云奖学金"培养AI人才;苹果FS-DFM模型长文本生成效率提升128倍;谷歌Lens整合AI图像编辑功能;港大与美团提出CodePlot-CoT方法,通过代码绘图解决数学难题,性能提升21%。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