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套细胞淋巴瘤最新资讯  > 正文

医渡科技助力《套细胞淋巴瘤标准数据集》发布,MCL科研成果转化再提速

2023-03-30 17:3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日前,第九届苏州淋巴瘤会议在苏州召开。会上,由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苏州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血液科共同组织编写,医渡科技旗下医渡云提供技术支持的《套细胞淋巴瘤标准数据集》正式发布。该数据集为后续研究者开展套细胞淋巴瘤(MCL)真实世界研究奠定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发布会由该数据集主编之一、苏州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血液科淋巴瘤病区负责人黄海雯教授主持,哈尔滨血液病治疗疾病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治疗疾病分会副会长冯继锋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和纽约长老会医院阮嘉教授等多位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受邀参会并致辞,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促进多中心协作,产出更多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套细胞淋巴瘤标准数据集》的发布将为套细胞淋巴瘤临床研究提质增效。

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不容乐观,目前技术暂未掌握套细胞淋巴瘤的发病及复发规律,亟待通过临床研究掌握套淋的发病规律、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转归。专家们也一直致力于从现有临床医疗数据中探索基于“真实世界”的诊疗经验,从而为治疗策略提供有效依据。

然而,医疗数据散落在医疗机构内部的各个信息系统中,数据可及性和质量堪忧,且不同医疗机构使用多个医疗信息系统,难以实现真正有效的数据共享和复用,数据结构和标准也尚待统一。

为此,依托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联合医渡科技旗下医渡云共同构建血液病NCRC大数据平台,并以平台为基础,与多家医院专家共同基于相关术语规范、套细胞淋巴瘤疾病相关指南文献及专家共识,建立了《套细胞淋巴瘤标准数据集》。

苏州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血液科陈佳教授对血液病NCRC大数据平台建设情况、该数据集的制定过程进行了专题介绍和详细解读。

陈佳教授介绍《套细胞淋巴瘤标准数据集》

据介绍,数据集的制定参考了电子病历国家标准、信息化行业标准,以及最 新套细胞淋巴瘤领域诊疗指南,涵盖患者人口学信息、诊疗概览、诊断、MICM检查、治疗及疗效评估、不良事件等 14 个标准模块, 560 个数据元,形成了基于专家共识的套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术语体系、临床指标及数据结构,让来自多家医疗机构的病历信息能够有效整合,为后续开展真实世界多中心研究奠定基础。

“ 此次数据集的发布是继淋巴瘤领域多个数据集发布后的又一次创新。”哈尔滨血液病治疗疾病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认为,这些创新有助于延长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苏州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表示,对数据结构和标准的统一,将让临床研究数据采集等环节更加便捷,也为后续开展多项真实世界多中心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再通过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反哺和促进学科发展,进一步推进中国套细胞淋巴瘤疾病诊疗规范。

医渡科技旗下医渡云在助力医疗机构和专家开展临床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人工智能加速医学研究进程,助力医疗机构科研综合实力的提升。截至目前,医渡云已有200+项目落地应用,产出高质量论文超 200 篇,总影响因子1100+。

《套细胞淋巴瘤标准数据集》的发布为套细胞淋巴瘤的规范诊疗和真实世界研究开展奠定数据基础,医渡科技旗下医渡云将持续与苏州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亿信华辰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助力构建高质量数据集

    文章探讨了AI时代高质量数据的重要性及数据治理的关键作用。指出80%的AI项目因数据质量问题失败,低质、分散、标准不一的数据成为AI落地的主要障碍。提出数据治理应从"数据可用"到"数据好用"构建全链路能力,包括明确治理目标、搭建管理平台、持续改进质量三大核心动作。以亿信华辰为例,介绍其通过"标准-质量-资产-安全"四大模块的数据治理平台,帮助客户提升AI项目效率60%以上。强调数据治理已成为企业智能转型的必选项,需要建立专业组织和运营机制,持续挖掘高价值数据,为AI提供精准供给。

  • 河北一女子肚子长80斤罕见巨瘤:血管暴突如蛛网 4小时切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近日公布了一起罕见病例:河北石家庄一位48岁女子,被一颗疯狂生长的腹部肿瘤折磨了5年。 肿瘤从篮球大小疯长至让她腹围达149厘米、上下径70厘米,肚子被撑得如气球,血管暴突如蛛网,消化和泌尿系统也出现异常,生活陷入极度困境。 起初,丽丽因怀疑肿瘤是恶性,怕拖累家人而拒绝治疗。后来,她和家人找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科肿瘤科江大琼教�

  • 细胞科技迎战银发浪潮:博雅免疫细胞存储,解锁健康老龄化新路径

    《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均预期寿命升至79岁,社会进入深度长寿时代。在此背景下,免疫细胞存储作为新兴健康管理方式兴起,通过保存年轻健康时期的免疫细胞,为未来抗衰老、疾病治疗提供生物资源。国内领先企业博雅干细胞已为超15万家庭提供服务,其GMP实验室通过多项国际认证,建立全程质量管理体系。随着银发经济发展,免疫细胞存储正从高端医疗选择转变为家庭健康管理新趋势,成为连接当下健康与未来医疗的重要纽带,为应对老龄化提供科技支撑。

  • itc保伦股份无纸化会议、专业会议音响等系统全面助力锦江酒店中国区深圳总部打造智慧楼宇新标杆

    ITC携手锦江酒店打造深圳新总部智慧楼宇,部署了1000多套音视频系统,覆盖办公区、会议室等30多个场景。项目亮点包括:1)智慧会议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远程视频会议等功能;2)多功能会议厅配备10mm小间距LED屏和专业扩声系统;3)公共区域采用数字IP广播系统营造舒适环境;4)智能楼宇系统实现能耗监控管理。该项目成为酒店行业智能化标杆,展示了ITC在音视频领域的�

  • 博雅干细胞存储被越来越多家庭选择,间充质干细胞成行业发展新趋势

    近年来,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储存成为产后处理胎盘的新趋势。这种干细胞具有数量丰富、免疫原性低、修复能力强等优势,被纳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完成全球首例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衰症案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目前国内外已有成熟机构提供干细胞储存服务,如博雅干细胞库已通过多项国际认证,服务超过15万家庭。胎盘干细胞储存不仅为医学研究提供资源,更为疾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 台风天女生坐74站地铁从上海回苏州:18 元 但身心俱疲

    7 月 30 日,受 8 号台风“竹节草”侵袭,上海部分列车被迫停运。当日,一位网友的特殊返程方式引发关注——她选择乘坐地铁,历经 74 站后从上海回到了苏州。 ​她表示,出发前导航预计行程需三个多小时,然而实际乘坐时间却接近四小时。黄女士称,出上海市区后,地铁站间距离大幅增加,这让她深切体会到与平日乘坐高铁不到三十分钟即可到家的巨大差异。

  • 新研究:每天快走15分钟 死亡率直降20%

    据媒体报道,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基于南方社区队列研究”的最新分析发现,每天仅需快步行走15分钟,即可显著降低低收入人群的总死亡率近20%。这项涉及美国东南部12州近8万居民(以低收入非裔人群为主)的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预防医学杂志》。 研究显示,虽然每日慢步行走超过三小时也与死亡率小幅下降相关,但快步走(而非仅仅是走路时长)的健康效益更�

  • 男子因拥有“世界上最长的下巴”走红 拍视频月入6位数

    近日,日本一男子因拥有世界上最长的下巴”走红网络。 据介绍,该男子幼年时与其他人无异样,外貌平平无奇,但从5岁开始,他的下巴就开始慢慢变尖,脸型也长成了长脸。 小时候,因为他的下巴,同学们不少欺负嘲笑他,并且给他取了很多外号。 对此,他也不少往医院跑,起初医生以为他是因为遗传因素造成的,但查了族谱发现没有一个有此病例的。 之后,医生又�

  • 国寿半年工作会议有感:跟着行业头雁找方向

    文章探讨了保险行业在艰难发展周期中面临的战略迷茫问题。指出方向感的缺失是制约企业平稳过渡周期的关键因素,并以中国人寿"333战略"为例,强调找准国家定位和自身资源优势的重要性。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上半年新增保险保障金超450万亿元,投资实体经济超5万亿元,验证了战略有效性。文章建议中小险企应借鉴头部企业经验,洞悉客户需求,明确自身优劣势,避免盲目跟风。特别以"保险+养老"模式为例,指出中国人寿通过多年深耕已构建起立体化养老服务体系,而多数跟风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最后强调行业领军企业应发挥头雁效应,为中小公司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 抗衰老、抗癌、提升免疫力:盘点免疫细胞技术发展现状

    免疫细胞在抗衰老、抗癌和提升免疫力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在抗癌领域,已有10余款免疫细胞疗法上市,CAR-T和TIL等疗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细胞,有效识别并杀灭癌细胞。在抗衰老方面,免疫细胞能清除体内毒素和炎症因子,延缓衰老进程。此外,特定类型免疫细胞可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病毒和细菌侵袭。免疫细胞存储技术为未来医疗提供宝贵资源,国内已建立专业细胞库。随着技术进步,免疫细胞有望成为精准医疗的核心,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可能性。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