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谈美“核聚变突破”:他们目的是研究核武器

2022-12-15 13:00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12月15日消息,美国能源部宣布,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研究人员首次在核聚变反应中产生“净能量增益”,即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促发该反应的镭射能量。

人类探索核聚变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聚变反应总是无法实现净能量增加,即消耗能量总是超过反应产生的能量。

因此,美国宣布首次实现聚变点火,旋即引发了科学界的轰动。有乐观的议论认为,一劳永逸地解决能源问题已经出现曙光,核聚变有望数十年或更长时间内实现商业化,它将为人类带来真正清洁、无限能量的能源。

美国激光核聚变成功点火,能否破解人类能源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表示,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实验目的,不是给人类提供能源解决思路,而是核武器研究。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一、解决能源问题的曙光?

核聚变是模仿太阳的原理,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结合期间释放出大量能量。与化石能源相比,核聚变反应不排放二氧化碳,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核能(核裂变)相比,它既不会产生核废料,辐射也极少,因此被称为清洁能源的“圣杯”。

此前,美国国家点火设施已进行了多次核聚变实验,最好的成绩是产出和投入能量比为70%,仍然是净能量损失。这一次的不同之处在于,核聚变反应产生了大约2.5兆焦耳的能量,大约是激光所消耗的2.1兆焦耳能量的120%,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源。

对此,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表示,美国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这项成果预计将可能帮助人类在实现零碳排放能源的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不过,相较于乐观的美国专家们,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对这一实验成果保持了更谨慎的看法。他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表示,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实现的净能量增益,是科研上的进展,但离产生上百倍的高增益目标还差得很远,更不说提变成真正清洁、无限能量的“人造太阳”。

他还指出,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实验目的,不是给人类提供解决能源问题的思路,而是核武器研究。

据悉,美国国家点火装置由美国能源部下属管理核武器的国家核安全局负责运行,它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能产生高能量的聚变反应,并为美国核武器储备的维护提供指导。

美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杜祥琬认为,LLNL的核聚变增益属于聚变物理范畴,不太可能为人类能源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他解释道,人们真正用于能源的核聚变,是一种非爆炸性的可控的核聚变。

根据实验分析,LLNL核聚变反应释放了大约3.15MJ的能量,比进入反应的能量多大约54%,是之前1.3MJ记录的两倍多。 不过,虽然聚变反应产生了超3.15MJ的能量,但NIF在此过程中消耗了高达322MJ的能量,大约是3.15MJ的102倍。

二、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人造太阳”现在处于什么水平?

目前为止,人造太阳的途径目前有两个:一是磁约束核聚变,另一类就是此次成功点火的激光核聚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向我们解释了激光核聚变的原理。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国家点火装置”的研究人员使用了192束激光,从两端向一个圆柱体发射激光束将能量注入,而圆柱体中一个仅有半个气枪BB弹大小的靶丸受到挤压,球内的氘氚聚变燃料被“点燃”,产生出能量。

磁约束核聚变的具体应用为托卡马克装置,通电后托卡马克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场,将悬浮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一个较高温度,最终引发核聚变。

杜祥琬指出,对于两种技术路线,学界主流认识认为,托卡马克装置的磁约束核聚变实现商用化更有希望,是真正走向聚变能的技术途径。

目前,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即采用了托卡马克装置。ITER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同时是中国以平等身份参加的最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2006年,中国、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共同签署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启动协定。今年11月,中国负责的其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增强热负荷第一壁首件制造完工。

据介绍,中国核能发展实施“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在磁约束和惯性约束聚变上均有研究。目前,中国磁约束核聚变技术的研究上已处于世界前列。

2021年12月我国合肥东方超环实现了1056秒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是之前保持记录的2倍还多;今年10月,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了重要一步。

EAST被称为中国的“人造太阳”

三、人类距离用上核聚变能源有多远?

无论是哪条技术路线,核聚变商业化广泛应用,将人造太阳变成现实,都预计仍需要很长时间。

LLNL主任基姆布迪尔(Kim Budil)表示,实现核聚变商业化可能需要数十年,核聚变技术还需克服诸多障碍,包括实现每分钟完成多次聚变点火,并拥有稳健的驱动程序系统等。 “我们的计算表明,激光系统有可能实现数百兆焦耳的产量,实现产量的目标是有途径的。”但我们现在离实现那个目标还很远。”

杜祥琬表示,核聚变没有原理性的障碍,但是技术比较困难。想要大规模使用聚变能,最大的挑战是要有高密度高温的条件,需要反应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并且科学家们能够大幅降低他们的成本。“我没有聚变专家那么乐观,但实现地球上造一颗人造太阳,本世纪是可以看到的。”

杜祥琬还指出,可控核聚变能够多广泛应用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取决于它多经济,现在全球科学家都还在努力探索。不过,可控核聚变获取能源也只是人类探索清洁和可持续能源的出路之一,其他的可持续和清洁能源同样可以研究和利用,如太阳能、风力、水力、地热等能源。

举报

  • 相关推荐
  • 百菲乳业携手中国农大,共建水牛联合研究中心

    水牛奶凭借其稀有奶源、高营养价值和醇厚口感等标签,搭乘互联网与电商蓬勃发展的快车,成为了当下备受消费者喜欢的乳品。水牛奶是由水牛产出的奶,相较于常见的国产黑白花奶牛奶,其产量更为稀缺,营养价值也更为出众。百菲乳业将积极推动水牛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这份源自自然的醇厚滋味走进更多家庭。

  • vivo副总裁华为手机回归:拿回该属于自己的份额 中国市场竞争依旧惨烈

    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今日公开表示,生成式AI要成为智能手机全新增量市场关键推力仍需要约5年时间。生成式AI技术加强传统功能,比如AI消除,AI电话秘书,这是第一阶段;其次,通过以大模型与OS系统的深度耦合,手机就会有能力识别用户意图;第三个阶段,对硬件的算力要求较高,目前的SoC性能不够,其架构要能和服务器性能需求接近。

  • 牙科材料新突破,瑞典高端品牌REECHMERRY®(瑞齿®)领行业新高度

    在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口腔医疗领域正掀起一场氧化锆材料技术的革新风暴。随着消费者时代不断更新,口腔患者的需求也不再满足于短期健康的恢复是更加关注于产品本身的耐用与长期使用价值,因此,医疗健康也开始追求品质消费和高质量生活健康美丽的牙齿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重要部分。在一大批顶尖口腔医疗专家团队的支持下,瑞齿美®将迅速服务于广大患者,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口健康美丽的好牙,开启口腔健康与美的新篇章。

  • OpenAI最大秘密,竟被中国研究者破解?复旦等惊人揭秘o1路线图

    【新智元导读】OpenAIo1和o3模型的秘密,竟传出被中国研究者「破解」?今天,复旦等机构的这篇论文引起了AI社区的强烈反响,他们从强化学习的角度,分析了实现o1的路线图,并总结了现有的「开源版o1」。国内的一篇论文,引得全球AI学者震惊不已。为了实现像o1这样的大规模强化学习,研究LLM强化学习的ScalingLaw至关重要。

  • 纳秒级写入、超万亿次擦写!中国公司实现SOT-MRAM存储关键突破

    快科技12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在国际微电子领域顶级学术会议IEDM第70届年度会议上,来自中国的浙江驰拓科技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的SOT-MRAM(自旋轨道矩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技术进展,解决了该技术在大规模生产中面临的主要挑战。驰拓科技首次提出了适合大规模制造的无轨道垂直型SOT-MRAM器件结构,显著降低了SOT-MRAM工艺流程的复杂性和难度,并从原理上提升了器件良率。该结构的创新之处在于将MTJ直接放置在两个底部电极之间,并允许过刻蚀,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刻蚀窗口,降低了刻蚀过程的难度。这一突破性设计使得12英寸晶圆上SOT-MRAM?

  • 柔性显示入选“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维信诺ViP彰显中国创新实力

    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该奖项将近五年已经完成且实践验证有效的、并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工程科技重大创新成果进行了汇总。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知名显示屏分析师RossYoung撰文称,应用材料公司近期公布了MAXOLED解决方案,该方案无需FMM和蒸镀设备,三星正在评估该解决方案,并下单采购相关设备。

  • APEX英雄下半赛季更新,新增武器

    在12月18日APEX英雄也进行了下半赛季的更新,但是本次的更新也比较特殊分为两次更新,本次的更新中上线了新武器、冬季特快通行证以及下半赛季排位,地图轮换以及其余改动也将会在1月7日上线。兑换成功后会弹窗提示,玩家需退出后台APP重新进入CC加速器,进入【我的】查看会员到期时间。

  • 院士齐聚“科晚”盛典:比亚迪王传福与科大讯飞刘庆峰同台亮相 央视今晚开播

    快科技12月29日消息,央视官方今日宣布,由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精心筹备的首届《中国科技创新盛典》将于12月29日晚22:30在CCTV-1首播,并于12月30日晚20:30在CCTV-10重播。作为科技企业的杰出代表,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与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受邀出席此次科晚”。他们的参与不仅彰显了科技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为晚会增添了更多光彩与深度。据报道,科晚”的舞台星光熠熠,除了王传福与刘庆峰外,还邀请了深空探测、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大洋科考、可控核聚变等领域的多位院士,以及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

  • 雅迪电动车全球销量突破一亿台:新能源出行领域秀出中国品牌力量

    提起销量超1亿台的品牌,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多是国外品牌,如诺基亚、三星和苹果。最近在新能源出行领域,中国品牌也实现了这一壮举。随着全球绿色出行市场的持续发展,相信雅迪将继续保持绝对领先地位,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安全的出行体验,推动全球新能源行业的繁荣发展。

  • 亚洲小姐组团打卡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人美雪也

    第35届亚洲小姐组团打卡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沉浸式体验冰雪之美。网友纷纷表示,人美雪也美,你永远猜不到会在冰雪大世界偶遇谁。根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到2025年冰雪季,整个的冰雪旅游人次大概能达到5个亿人次,从2015年的2700亿,到2023年8900亿的规模,2024年有望达到9700亿的规模,2025年将突破万亿。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