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机器最新资讯  > 正文

欧菲光深耕3D感知技术领域,赋能“万物智联”

2022-09-09 13:4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欧菲光发布自研的机器视觉深度相机模块,主要由iToF模组、RGB模组、可选的IMU模块组成,产品在测量范围内精度高达1%,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可通过第三方实验室IEC60825-1认证,满足激光安全Class1标准。

机器视觉作为机器的眼睛,要让智能设备看懂世界,具备环境感知和理解能力,ToF深度相机是最佳选择方案。普通摄像头一般是2D平面成像,丢失了物理世界中的第三维信息,如尺寸和距离等几何数据,计算机只能实现影像记录和平面图像特征识别,分析算法难度极大,目前能够实现的智能分析功能十分有限。深度相机能够识别视野内空间每个点位的三维坐标信息,从而使得计算机得到空间的3D数据并能够复原完整的三维世界并实现各种智能的三维定位。

技术融合 可实现1+1>2

iToF技术是现在主流的3D视觉感知技术之一,欧菲光研发基于iToF+RGB深度测量技术的3D智能深度相机。

iToF的测量原理为激光发射器发射一个连续的频率调制波形,当信号被测物体接收并返回时被iToF Sensor接收,通过解码算法解算出来的相位差间接得到光的飞行时间差,结合光速即可得到物体的深度信息,但iToF无法获取物体的颜色纹理信息。

而RGB相机可获取物体丰富的颜色纹理信息,将RGB与iToF相结合既能得到物体的深度信息,又可获取物体的颜色纹理信息,这可大大拓展其应用领域。RGB信息可用于物体检测识别,深度信息可用于建图避障等,RGB+iToF在诸多领域可实现1+1>2的作用。

iToF稳定性更高 二次开发成本更低

iToF、结构光、双目三种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各有优劣势,对应不用的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都有应用场景。

和结构光、双目相比,ToF方案的精度和稳定性更高,弱光表现更优秀,在深度精度上可兼顾中远距离,探测距离较远、帧率高、二次开发成本低、资源消耗少。在成本上,ToF相机与普通双目、结构光相差不大。总体来看,ToF相机在远距离、精度、深度完整性、鲁棒性方面都较传统双目&结构光更好。

多模组并存 多传感器融合更容易

欧菲光本次发布的3D智能深度相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iToF模组、RGB模组、可选的IMU模块。

在外部接口方面,这款智能深度相机拥有USB3.0Type-C类型的接口,用于深度、IR以及RGB,IMU等数据的传输,USB3.0的带宽理论上可以支持点云数据的传输,功能可扩展性较强。同时,考虑到用户其他传感器与深度相机的同步问题,深度相机保留了同步信号接口以及部分GPIO接口以及供电接口,使得用户多传感器融合变得更加容易。

智能深度相机拥有强大的SoC平台,该平台集成了ISP、ARM CPU以及嵌入式GPU和NPU等IP,后期可以考虑为用户释放算力,让用户可以更好地利用深度相机的算力。目前深度解码占用了部分GPU算力与部分CPU算力,NPU算力后期可以完全释放。

测量精度高 应用场景广泛

欧菲光本次发布的iToF-RGBD深度分辨率最高支持VGA(640x480),帧率为30fps,后续将开放更高帧率模式,支持binning模式。

同时,深度的FoV为水平方向76°,垂直方向为61°,激光波长为940nm。RGB 则采用全局快门的130万像素的传感器,FoV为水平方向93°,垂直方向82°。

关于深度测量性能方面,目前支持室内0.1米到5米的测量范围(测试环境:室内照度不超过1w Lux,90%反射率白墙),室外0.1到3米的测量需求(测试环境:室外不超过5W Lux,90%反射率被测物),在测量范围内精度高达1%。

这款产品性能强大,相机搭载了ToF模组、彩色摄像头RGB全局曝光模组以及惯性测量单元(IMU)。这些丰富的传感器组合提供了多维度的信息,使相机能够帮助机器人构建强大的环境感知和理解能力,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在人脸识别领域,主要应用于刷脸支付、认证刷脸门禁、刷脸考勤等;在机器人领域,主要用于避障、SLAM、AI识别等,此外还可以应用于人体建模等场景;在3D扫描领域主要用于室内扫描建模;在工业领域,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的零件扫描检测分拣。

随着产品应用场景需求不断增多,欧菲光在技术上将持续更新迭代,落地更多领域。未来指日可待,市面上看到更多的欧菲光机器视觉解决方案。

安全有保障 满足激光安全Class1标准

由于ToF系统拥有激光发射器,因此欧菲光从产品开发周期开始,到核心器件选型、设计保护、软件算法以及产线测试拦截进行全方位考量,建立了一套严谨的完善激光安全开发流程,以确保消费者拿到安全的产品。产品可通过第三方实验室IEC60825-1认证,满足激光安全Class1标准 。

欧菲光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在3D 传感器研发实验室方面投入金额较大。当前实验室拥有完善的ToF评测设备,在实验器材完备性方面,欧菲光走在国内最前沿。

欧菲光为了满足3D测量需求,在厂内搭建了一套长达8米的线性导轨,能够满足iToF、双目、结构光等测量系统的评测。同时,实验室拥有各种标定设备,用于模组的 Lens 标定以及距离标定等,在欧菲光的实验室能够完成绝大部分光学测量系统的评测工作。

技术赋能 全面布局3D感知技术领域

工业4.0、人工智能、机器人,汽车等产业蓬勃发展,不过目前,3D视觉感知技术成为限制包括机器人、VR/AR、门禁、智能交通等众多领域发展的瓶颈之一。高性价比深度相机的需求迅速增长,尤其在扫地机移动服务机器人行业,包括送餐机器人、酒店服务机器人、商场机器人、工厂AGV自主移动机器人等,机器人厂商不断寻求性能卓越、可靠,价格合适的深度相机。

欧菲光发布的机器视觉深度相机模块是3D感知技术的一次全新突破。欧菲光在3D感知技术领域深耕多年,已实现结构光、iToF、dToF、双目视觉、LiDAR等方案量产,出货量达到80KK以上,在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也相继落地应用。依托RGB模组制造产品线,欧菲光更好地适应ToF模组制造,以良好的供应链体系保证成本竞争力。另外,公司还有成熟的算法团队,实现自主研发深度算法。

未来,欧菲光将继续深耕3D感知技术领域,加大创新研发力度,跟随产业发展潮流,不断推动产品迭代和技术升级,持续为客户提供不同的定制化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技术赋能“万物智联”。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视觉中国战投企业景致三维:启动深圳首家3D数字技术订单班

    视觉中国战略投资企业景致三维联合深圳携创高级技工学校,于2025年7月22日启动深圳首家"3D梦工场订单班"。该项目针对3D数字技术人才缺口,定向培养逆向工程师、动画师、渲染师等紧缺人才。课程引入亚马逊、京东等真实商业项目案例,学生将系统学习3ds Max、Maya等主流工具,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期间企业提供奖学金和带薪实习,毕业生考核合格可直接入职景�

  • 腾讯混元3D世界模型在魔搭社区开源首发

    7月27日,腾讯混元3D世界模型1.0在魔搭社区开源首发。这是业界首个开源的沉浸式3D世界生成模型,支持文字/图片输入快速生成完整3D场景,将原本需要数周的建模时间缩短至几分钟。该模型显著提升了游戏开发、VR、数字内容等领域的创作效率,开发者可免费下载体验,还能通过魔搭社区提供的4000+MCP服务和调试工具进行优化训练。作为中国最大AI开源社区,魔搭已汇聚500+机构、7万+模型,覆盖36个国家1600万开发者。此前腾讯开源的混元MoE模型Hunyuan-A13B也在该社区首发。

  • 科沃斯“机器人核心部件及机器人本体制造项目”签约南浔

    7月28日,科沃斯集团机器人核心部件及机器人本体制造项目签约仪式在湖州市南浔区举行。该项目聚焦机器人未来产业相关的传动、减速、关节等核心部件及各类智能机器人本体的研发制造,计划投资2亿元,投产后预计可年产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约2000万件、产值超10亿元。南浔区领导表示将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科沃斯集团董事长钱东奇称该项目将成为集团第四大供应链板�

  • 曝特斯拉Gen3机器人明年入华量产:普通人也能买

    特斯拉第三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已在美国工厂开始实测,预计2025年面向中国消费市场推出,2026年实现量产,5年内计划年产能达100万台。相比前两代,第二代产品减重10公斤,行走速度提升30%,手部自由度增至22个,新增颈部活动能力。第三代将重点提升执行复杂任务能力,如叠衣服、照顾小孩等。特斯拉计划2025年生产1-1.2万台零部件,2026年量产10万台,2027年提升至50万台。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千亿元,全球市场2035年有望达1.12万亿元。

  • 小小峨眉山拿下 外骨骼机器人启用:80元可租用3小时

    感觉腿好轻,它帮我把腿提起来上台阶很轻松!”在峨眉山景区,一位刚体验完外骨骼机器人的游客难掩惊喜。 这款能减负”的黑科技于7月25日正式在峨眉山景区投用,仅需80元就能租用3小时,让登山不再是体力挑战。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上线的外骨骼机器人专为山地徒步设计,设备自重仅4斤左右,轻便的机身不会给使用者增加额外负担。

  • 2025WAIC大会上演“机器人科技春晚”,微美全息按下AI人形机器人垂直应用快进键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7月26-29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智能时代同球共济"。展会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3000余项前沿产品,包括100余款全球首发和中国首秀新品,覆盖大模型、AI终端、智能机器人等核心领域。人形机器人成为亮点,现场机器人TA能扮演多种角色,与观众互动。特斯拉人形机器人TeslaBot和傅利叶智能GR-3等产品备受关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达87起,披露金额109亿元。微美全息等企业展示了AI视觉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突破。本届大会超150台人形机器人集体亮相,展现中国在该领域的强大实力。WAIC见证了中国AI企业从单点突破到百花齐放的发展历程,成为技术与资本对接的重要平台。

  • 气象巡检“新哨兵”!视源股份四足机器人亮相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上,视源股份展示的MAXHUB四足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该机器人能灵活应对崎岖地形和恶劣天气,完成巡检任务,展现出色运动性能。视源股份依托"三院一站"研发体系,在机器人视觉感知、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投入。专家认为,该产品有望成为未来智慧气象应急协同体系的重要节点,其音视频直连能力可实现三级指挥系统高效协同。未来,视源股份将通过智能终端和协同平台,推动气象作业从经验驱动向数字赋能升级,助力气象服务精准化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 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从好技术到好产品,AI进入场景突破关键期

    腾讯副总裁蔡光忠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AI发展正从"能用"向"好用"转变,未来竞争焦点将从模型规模转向实际应用价值。腾讯通过混元大模型等技术底座,构建了面向不同用户的智能平台体系,包括面向开发者的腾讯云智能平台、面向个人用户的元器平台等。目前腾讯AI已在政务、金融、教育等多个行业落地应用,形成可复制的标杆案例。蔡光忠强调,

  • 小赢科技深耕“科技+金融+消费”协同生态

    金融科技正深度重塑经济肌理。在中国,移动支付重构了亿万消费者的日常体验;智能风控与征信体系的创新打破了传统信贷的地域与群体壁垒。小赢科技等企业通过"科技+金融+消费"协同模式,精准匹配需求:前端以移动化服务降低门槛,中台以智能风控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后端连接消费场景,让金融支持转化为切实生活改善。其自主研发的风控体系不追求"零风险",而是精准识别需求与能力匹配度,为小微经营者、新市民等群体建立可信信用画像。金融不止于借贷,更是赋能成长的伙伴。小赢科技以技术为钥,持续开启普惠金融更广阔未来。

  • 马斯克: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将采用消费者从未见过的设计

    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已进入生产阶段,但未来交付给消费者的版本很可能与当前形态大不相同,消费者从未见过的设计,埃隆马斯克在最近的公司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对此做出了暗示。 近年来,特斯拉持续展示了Optimus机器人的迭代升级,最终推出了目前正在生产的V2版本。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公司全体会议上,马斯克曾向员工表示,特斯拉将力争在今年生产首批Optimus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