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碳纤维复合材料最新资讯  > 正文

麻省理工研究人员使用石油沥青制造车身材料

2022-04-02 07:58 · 稿源: cnbeta

随着世界努力提高汽车和其他车辆的效率,以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人们正在寻找更轻的材料,其强度足以用于汽车的车身。

由碳纤维制成的轻质材料,类似于用于一些网球拍和自行车的材料,结合了卓越的强度和低重量,但这些材料的生产成本比由钢或铝制成的类似结构件要高。现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想出了一种用超廉价原料制造这些轻质纤维的方法:炼油过程中留下的沉重、粘稠的废料,这些材料今天被炼油厂提供给低价值的应用,如沥青,或最终作为废料处理。

新的碳纤维不仅制造成本低,而且它比传统的碳纤维材料有优势,因为它可以有压缩强度,这意味着它可以用于承重应用。2022m年3月18日,《科学进展》杂志在研究生阿斯米塔-贾纳、研究科学家尼古拉-费拉利斯、教授杰弗里-格罗斯曼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怀俄明州西部研究所和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其他五人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这一新工艺。

这项研究大约在四年前开始,以响应能源部的要求,该部正在寻求通过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使其更加高效和减少燃料消耗的方法。更重的汽车需要更大的发动机,更强的刹车,等等,所以减少车身或其他部件的重量会产生连锁反应,产生额外的减重。美国能源部正在推动轻质结构材料的发展,这些材料不仅可以与今天的传统钢板的安全性相媲美,而且其制造成本也足够低,有可能在标准车辆中完全取代钢材。

由碳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并不是一个新的想法,但迄今为止,在汽车领域,它们只被用于少数非常昂贵的车型。这项新的研究旨在通过提供低成本的起始材料和相对简单的加工方法来扭转这一局面。目前汽车用碳纤维的质量至少为每磅10至12美元,而且"可能会更高",对于像航天器部件这样的特殊应用,每磅可达数百美元。相比之下,钢的价格约为每磅75美分,铝的价格为2美元,尽管这些价格波动很大,而且这些材料往往依赖外国来源。他说,按照这些价格,用碳纤维而不是钢制造一辆皮卡的成本大约会增加一倍。

这些纤维通常由来自石油的聚合物(如聚丙烯腈)制成,但要使用昂贵的中间步骤来聚合碳化合物。聚合物的成本可能占到最终纤维总成本的60%以上。现在该团队的新方法不是从使用精炼和加工的石油产品开始,而是使用基本上是精炼过程后剩下的渣滓,一种被称为石油沥青的材料,它是一个混合重碳氢化合物的大杂烩。

研究人员通过仔细模拟组成分子之间的键的形成和交联方式,研究人员能够开发出一种方法来预测一组给定的加工条件将如何影响所产生的纤维特性,以至于公司可以利用这些图表并能够预测纤维的密度和弹性模量等特性。这项工作产生的结果显示,通过调整起始条件,可以制造出不仅在张力下很强的碳纤维,而且在压缩时也很强,这意味着它们有可能被用于承重应用。

能源部呼吁项目将轻质材料的成本降至每磅5美元以下,但麻省理工学院团队估计他们的方法可以做得更好,达到每磅3美元左右。

举报

  • 相关推荐
  • 鸡排哥一份鸡排只赚2元:称原材料不涨就不提价

    ​近日,鸡排哥关于“1份鸡排利润仅2元”的说法引发关注。经综合其经营模式、成本构成及多方验证,这一利润声明背后有着真实的经营逻辑。 鸡排哥透露,他售卖的鸡排每份售价6元,其中原材料成本(包括鸡胸肉、面包糠、非转基因大豆油等)约占4.5元,扣除人工、摊位费等成本后,每份鸡排的净利润大约在1.5至2元之间,净利润率约为30%。他坚持“原材料不涨就不提价�

  • 德国K展:海尔智家首发环保材料高价值循环应用场景!

    在德国K展上,海尔智家展示了循环新材料突破性成果,颠覆了行业对再生材料“性能差、不稳定”的固有印象。其研发的循环材料纯度高达99.9%,具备低气味、无黑点特性,性能稳定持久,获得汽车、家电等行业头部企业认可。通过构建“回收-拆解-再生-利用”一体化体系,建成行业首家家电循环互联工厂,累计规范回收废旧家电超3000万台。未来将携手各方拓展全球高价值应用市场,为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 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利用热能进行愈合

    华盛顿大学教授Aniruddh Vashisth开发了一种新的、非常坚固的、轻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与传统的碳纤维不同,因为它可以被反复修复。对于目前的碳纤维材料,一旦损坏,基本上是不可能修复或回收的。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与传统的碳纤维一样坚固,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利用热量反复修复。热量可以逆转材料的任何疲劳损伤,当材料需要回收时,它也可以被用来分解。由于传统的碳纤维无法被回收,开发一种可以?

  • 法国创企Fairmat创造了一种基于回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新材料

    据外媒TechCrunch报道,法国创企Fairmat希望改善复杂复合材料的回收过程。该公司希望从材料废料中生产新型材料,并将其出售给工业公司。Fairmat刚刚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860万欧元的资金,由Singular领投。多位天使投资人也参与了这一轮融资。“我们正在研究一个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处理这些材料的寿命终结,”Fairmat创始人Benjamin Saada 表示。他之前是Expliseat的联合创始人。该公司认为,高科技材料不会消失。例如,碳纤维复合

  • 东风汽车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智能化和国际化落地

    9月28日,东风汽车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共同打造高质量智能驾驶数据闭环平台,加速东风汽车智能化进程。合作聚焦AI大模型应用、智能座舱创新及全球化战略,旨在提升研发效率与用户体验,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此前双方已在数字化营销等领域取得进展,此次合作标志着行业开放协作的新标杆。

  • 欧拉汽车开启全球化新篇章,全新SUV定名“欧拉5”

    9月22日,长城汽车旗下欧拉品牌正式公布全新纯电SUV命名为“欧拉5”。该命名通过公开票选从4408张有效投票中脱颖而出,以2036票成为首选,凝聚了用户的共创智慧。命名采用“品牌+数字”的国际通行方式,简洁易记,展现欧拉品牌全球化战略的深化,标志着其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和连接全球市场的决心。

  • 云栖大会上,感受AI汽车的“乐与路”

    文章聚焦云栖大会汽车峰会,探讨AI如何重塑汽车产业。核心观点指出:汽车正成为数字AI与物理AI的融合平台,其中VLA(视觉-语言-行动)架构是实现智能驾驶从"功能定义"向"能力涌现"跃升的关键。阿里云通过提供万卡级AI算力集群、通义大模型等技术基础设施,支撑中国车企智能化转型和出海布局。数据显示,超60%中国智能辅助驾驶的AI算力来自阿里云,95%出海车企选择其服务。文章强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从技术架构到生态合作的全方位重构。

  • 9项再生塑料国家标准发布,海尔循环新材料实践为行业提供范例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9项塑料与再生塑料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实施,涵盖质量规范、可回收设计等全流程技术标准。海尔智家建成行业首个"回收-拆解-再生-利用"全链路循环体系,通过数字化实现旧家电精细拆解,材料纯度达99.9%,增值30%。该实践为国家标准落地提供样本,将推动塑料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

  • 国际权威认可!绿舟成为CP亚太地区首批合作伙伴!

    绿舟成为ClimatePartner亚太地区首批战略合作伙伴,标志着其气候友好认证服务再获国际顶尖环保机构认可。双方合作将助力亚太地区卖家高效完成亚马逊气候友好绿标认证,通过定制化方案、成本优化及流程提速(最快4周),帮助卖家获得10%流量提升和12.5%销量增长。此次合作打破跨境卖家面临的认证壁垒,为中小卖家提供低门槛的权威合规路径。

  • 长城汽车顺应泛内燃机化趋势,强化Hi4技术竞争力

    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长城汽车作为中国品牌技术标杆受邀出席。其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王超分享了Hi4技术在泛内燃机化趋势下的实践与展望,展现中国车企的战略布局。长城通过“发动机+双电机”创新架构,在节能、续航、性能、安全等方面实现突破,已形成覆盖多车型的Hi4技术矩阵,并申请专利超827件。未来将持续完善技术体系,推动新能源市场迭代,迈向高质量发展。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