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肺动脉最新资讯  > 正文

网约车司机每天接单15小时 肺栓塞进ICU

2022-03-07 20:09 · 稿源: 快科技

近日,56岁的杭州网约车司机林师傅每天接单至少15小时,几天前突然呕吐倒地,失去意识,醒来后自行拨打120。

这是久坐引起的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情况非常严重。”浙江绿城心血管医院ICU主任孙翔表示,肺栓塞致死率达30%-40%,林师傅在ICU抢救两天才转到普通病房。

林师傅自述平时每天开网约车,困了就在车里小睡,为减少上厕所次数不怎么喝水,还有吸烟的习惯。

该院心内科主任王审表示,肺栓塞常由久坐引起,也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在长途飞行中常见:经济舱活动空间有限,旅客的脚踝、膝部到大腿骨呈三个90度弯曲, 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双脚静脉易血液回流不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大大增加。如果下肢形成血栓,随血液流动进入肺循环,把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堵死,就形成肺栓塞。

王审表示,肺栓塞是急性心血管综合征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心肌梗死、卒中,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呼吸暂停、心动过速、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看到久坐危害这么严重,有网友表示自己以后要多加锻炼,适当休息,同情每天开车15小时的师傅。也有网友说:看到这条新闻,吓得我立马站了起来。

其实动就比不动强,锻炼不一定非要到专门场地进行,在工作中、家里、空闲时,甚至通勤路上积攒的运动量都算数。但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人为了工作、学习而超长时间坐着,从不起来运动。一些个人,希望通过延长时间赚取更多收益,其实只工作不锻炼,从整体经济收益上可能适得其反。

拼命工作却不锻炼,虽然看起来很刻苦,但倘若这样造成大量正处于劳动年龄的人过早死亡,对个人而言,是永远失去了再工作的时间和机会,对国家而言,相当于减少了劳动力规模,总体上反而会削弱经济效益。

久坐危害大,不论任何强度和时长的锻炼,只要动起来,都对健康有好处。

举报

  • 相关推荐
  • 男子每早2根油条吃出动脉硬化 医生:这样吃才健康

    近日,一名42岁男子因长期早餐食用两根油条导致动脉硬化,引发社会关注。医生指出,油条含铝元素及高温油炸产生的反式脂肪酸会损害血管弹性,增加动脉硬化风险。研究显示,高糖、精制碳水早餐同样危害血管健康,传统“白粥+咸菜”组合因升糖快、钠含量高也存在隐患。专家建议调整早餐结构:用燕麦粥替代油条,搭配高纤维水果,蒸蛋代替煎蛋,避免加工肉类和油炸食品。规律用餐、摄入新鲜蔬果有助于降低动脉硬化风险。该案例警示早餐选择的重要性,呼吁公众培养科学饮食习惯,从每日第一餐守护血管健康。

  • 男子每早2根油条吃出动脉硬化 医生:避免油炸食品频繁食用

    近日,一名42岁男子因长期早餐固定食用两根油条,被查出动脉硬化接近中度,引发公众对早餐习惯的关注。医生指出,油条含铝及反式脂肪酸,长期摄入易损伤血管,导致动脉硬化。研究显示,高糖、精制碳水早餐同样危害血管健康。专家建议优化早餐结构,用燕麦粥替代油条,搭配高纤维水果,控制油脂摄入,减少加工肉类与油炸食品,并规律进食、足量摄入蔬果,从源头守护心血管健康。

  • 男孩常年“吸猫”致哮喘急性发作 元凶竟是它

    ​9月11日,浙江宁波发生一起因长期接触宠物猫而引发的健康危机。一名18岁少年因常年“吸猫”,导致过敏反应并最终引发哮喘急性发作,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据医生介绍,该少年出现过敏和哮喘症状的真正“元凶”,并非猫毛本身,而是附着在猫毛上的一种名为Feld1的蛋白。这种蛋白来源于猫的唾液,是一种强烈的过敏原,能够持续刺激人体呼吸道,引发过敏反应。 研

  • 28岁小伙久坐直播:结果患上肺栓塞

    据央视网综合频道报道,今年28岁的网络主播小韩,常常坐在电脑前熬夜直播,前段时间他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经检查被确诊为肺栓塞,所幸抢救及时,才捡回了一条命...比如长时间的久坐或卧床,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身体大幅度运动造成血栓脱落后,血栓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造成肺栓塞...这位患者是年轻人,平时身体健康,发生肺栓塞完全与他长期久坐在电脑前不运动有关...

  • 久坐小心!男子开车10余小时突发肺栓塞 险丢性命

    长期久坐,已成当今不少人的生活状态,尤其是长时间坐着,经常会腰背酸痛、颈部僵硬、全身疲乏,大腿和臀部也会被压的酸胀、麻木。更严重的是,久坐易导致血栓。近日,据媒体报道,西安市民道先生因连续不自觉昏迷被120救护车送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道先生的肺血管已被血栓大面积堵塞,情况紧急可致命,直接原因竟然是道先生旅途奔波在长达十多个小时里坐着几乎没咋动。视频经过紧急溶栓治疗,医生将道先生从生死边缘拽了回?

  • 特斯拉用户驾驶中突发肺栓塞 靠自动驾驶到医院

    网易科技讯 8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密苏里州斯普林菲尔德市一名特斯拉Model X用户透露,其在高速公路上驾驶特斯拉电动汽车时突发疾病,最终依靠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Autopilot自行到附近医院进行了治疗。 现年37岁的律师约书亚尼尔立(Joshua Neally)称,七月下旬其在开车回家途中突然感觉胸部剧痛,此时他正处于高速公路的车流中。尼尔立通过估算,认为依靠自动驾驶系统自行前往医院要比等待救护车要更快。于是这辆Mo

  • 女子坐11小时飞机后心跳骤停去世 医生警示肺栓塞风险

    ​7月3日,一名30岁的李女士(化名)在经历11小时的长途飞行后,于广州机场不幸猝死,引发社会对肺栓塞疾病的广泛关注。据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ICU彭主任介绍,李女士刚下飞机不久便在机场内晕倒,虽经机场医生紧急施救并送往医院,但最终仍因心室颤动导致心跳停止,抢救无效离世。 医生在详细了解李女士的病发过程和既往病史后推测,此次悲剧很可能与她在飞行途中

  • 男子乘飞机2小时未起身致肺栓塞身亡 医生:狭小空间内血流减慢

    一位40岁乘客乘坐飞机时,因长时间未起身活动,下机后急于站立取行李,最终引发肺栓塞不幸离世。乘客在狭小空间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血流速度减慢,就容易形成血栓。生活中为了防止血管狭窄、血管堵塞,要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科学饮食、远离烟酒、坚持运动等等,吸烟不但会损伤肺脏,也会损伤血管,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血管堵塞。

  • 男子乘飞机2小时未起身致肺栓塞身亡 医生:长时间飞行建议起身活动

    在一次短暂的飞行中,一位40岁的男性乘客不幸因肺栓塞离世。这位乘客在飞行过程中大约2小时未起身活动,当飞机降落后,他急于站立取行李,导致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这一事件也提醒了公众,对于飞行中的健康风险需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预防措施。

  • 远东举办羊水栓塞抢救案例研讨会,为保障母婴良好结局加码!

    产科急危重症是产科范围内突然发生的、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婴儿生命的病症。其中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已成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主因。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一直是妇产科界重大的课题,特别是目前三孩政策推行,再生育高龄、高危孕产妇剧增,产科急危重症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提升医护人员的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以及围产期高危妊娠动态监测和管理水平,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