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太阳质量最新资讯  > 正文

人类终于能够测试霍金关于暗物质起源的理论

2022-01-08 07:54 · 稿源: cnbeta

在20世纪70年代,霍金提出,暗物质,即构成宇宙中大多数物质的无形物质,可能是由大爆炸最早时刻形成的黑洞构成。现在,三位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理论,不仅解释了暗物质的存在,而且还解释了宇宙中最大黑洞的出现。

这份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耶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普里亚姆瓦达-纳塔拉詹(Priyamvada Natarajan)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个人认为这个想法超级令人兴奋的是,它优雅地将我所从事的两个真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即探测暗物质的性质和黑洞形成与增长统一起来,并一举解决了它们。更重要的是,一些新的仪器,包括刚刚发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可以产生最终评估霍金这个著名概念所需的数据。

暗物质占宇宙中所有物质的80%以上,但它不会以任何方式与光直接互动。 它只是漂浮在巨大的周围,影响星系内的重力。它很容易让人想到黑洞可能是生产这种难以捉摸东西的原因。毕竟,黑洞是出了名的黑暗,所以用黑洞填满一个星系,在理论上可以解释所有对暗物质的观察。不幸的是,在现代宇宙中,黑洞只有在大质量恒星死亡后才会形成,然后在其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坍塌。所以制造黑洞需要许多恒星,这需要一堆正常物质。科学家们通过对早期宇宙的计算,知道宇宙中有多少正常物质,在那里形成了第一批氢和氦。而且,根本没有足够的正常物质来制造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有暗物质。

霍金在1971年提出,黑洞是在大爆炸最初的混乱环境中形成的。在那里,小块的物质可以自发地达到制造黑洞所需的密度,在第一颗恒星闪烁之前就已经充斥着宇宙。霍金提出,这些"原始"黑洞可能是暗物质的来源。虽然这个想法很有趣,但大多数天体物理学家却专注于寻找一种新的亚原子粒子来解释暗物质。更重要的是,原始黑洞形成的模型遇到了观测上的问题。如果在早期宇宙中形成了太多的黑洞,它们就会改变早期宇宙剩余辐射的图景,也就是所谓的宇宙微波背景(CMB)。这意味着该理论只有在古代黑洞的数量和大小相当有限的情况下才有效,否则它将与CMB的测量结果相冲突。.

2015年,当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发现第一对碰撞的黑洞时,这个想法又被重新提起。这两个黑洞比预期的要大得多,解释其大质量的一种方法是说它们形成于早期宇宙,而不是在垂死的恒星的心中。在最新的研究中,Natarajan、迈阿密大学的Nico Cappelluti和欧洲航天局的Günther Hasinger深入研究了原始黑洞的理论,探索它们如何解释暗物质并可能解决其他宇宙学挑战。为了通过目前的观测测试,原始黑洞必须在一定的质量范围内。在新的工作中,研究人员假设原始黑洞的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4倍。他们构建了一个宇宙模型,用这些相当轻的黑洞取代所有的暗物质,然后他们寻找可以验证(或排除)该模型的观测线索。

研究小组发现,原始黑洞可能在宇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第一批恒星、第一批星系和第一批超大质量黑洞(SMBHs)提供了种子。观测结果表明,恒星、星系和SMBHs在宇宙学历史中出现得非常快,也许快得无法用我们在当今宇宙中观察到的形成和增长过程来解释。如果原始黑洞真的存在,它们很可能是所有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的种子,包括位于银河系中心的那个。

而且这个理论很简单,不需要用新粒子的动物园来解释暗物质。这项研究表明,在不引入新粒子或新物理学的情况下,就可以解决现代宇宙学中从暗物质本身的性质到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等谜团。到目前为止,这个想法只是一个模型,但它是一个可以相对较快地被测试的模型。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在推迟多年后于圣诞节发射,专门用来回答有关恒星和星系起源的问题。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特别是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LISA),准备揭示更多关于黑洞的信息,包括原始黑洞。 这两个太空天文台加在一起,应该给天文学家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拼凑第一批恒星的故事,并可能发现暗物质的起源。

举报

  • 相关推荐
  • 神秘天体闯入太阳系 哈佛天文学家:可能是外星文明母舰

    近日,太阳系迎来一位外太空的神秘访客3I/ATLAS”,该彗星预计将于10月29日到达近日点。 本周早些时候,它达到了合日点,这意味着它相对于地球,位于太阳的背后,我们无法从地球上观测到它。 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利用驻扎在火星附近的航天器对它进行观测,它将于11月底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虽然有大量证据证明,该颗彗星主要由二氧化

  • AI 无人测试:破解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质量与效率困局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快速迭代高频业务满足用户即时性需求,又需在严监管下保障系统安全合规。传统测试因效率低、成本高难以应对复杂场景,而AI驱动的“无人测试”通过三阶段演进(辅助生成→协同执行→自主决策)实现质效双升。实践显示,AI测试可将周期缩短70%、成本降30%,并自动生成合规报告。未来75%金融机构将采用AI增强测试方案,国内厂商如Testin云测更适配本土合规需求。无人测试已成为兼顾业务增长与风控的战略选择,推动行业进入高质量、高效率、高合规新阶段。

  • 告别“大黑框”,影目INMO携手LOHO,10.16打造“未来科技美学”新物种

    影目科技将于10月16日与时尚眼镜品牌LOHO达成战略合作,推出首款联名AI智能眼镜。双方将打通线下体验渠道,覆盖LOHO全国近1000家门店,提供试戴、配镜一站式服务。此次合作旨在推动智能眼镜从"功能驱动"向"时尚驱动"转型,通过轻量化设计和多元配色,打破传统智能眼镜的工业风局限,使其成为大众日常佩戴的时尚单品。

  • 太阳雨空气能:南北双基地战略升级完成 全球竞争力再进阶

    10月16日,太阳雨空气能顺德基地“四新”工厂正式启用,标志着其“南北双基地”战略升级完成。该基地通过新厂房、产线、实验室和产品升级,显著提升产能效率与核心部件自研能力。同时,连云港总部基地的“热泵零碳实验楼”投入使用,构建48座先进实验室支撑技术研发。太阳雨以系统性突破强化“研发-制造”闭环,推出采用环保冷媒的高温热水一体机等国际化产品,并通过GAIA智慧能源系统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南北基地协同将推动热泵在工农领域应用,助力全球碳中和发展。

  • 政策落地·行业转向:装库科技用AI和数字化定义“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二十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写入公报,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的关键阶段。装库科技作为代表性企业,通过"AI设计+数字化供应链"双核驱动,构建覆盖新房、二手房、城市更新的全链条服务平台,以售前美化和租前焕新等方案提升房产展示力与交付效率,推动"好房子"理念落地。目前公司已服务全国上千项目,未来将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助力实现"好生活""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 墨刀AI Agent:更懂产品经理的超级智能体上线

    2025年AI将进入"智能体时代",从被动工具升级为能理解意图、辅助决策的伙伴。墨刀AI+Agent专为产品经理打造,具备三层核心能力:懂逻辑(理解需求生成原型)、懂场景(熟悉全流程工作)、懂协作(跨角色沟通优化)。它能贯穿调研、原型、文档、评审等环节,解放重复劳动,让产品经理专注高价值决策,实现从效率提升到决策升级的人机协作新模式。

  • Shokz韶音携手超级猩猩开启「运动好搭紫」联名派对

    2025年10月11日至20日,Shokz韶音与超级猩猩健身联合发起“运动好搭紫”主题活动,通过联名快闪店、五城限定彩蛋课及线上互动,构建“声形兼备”的潮流运动场景。活动以沉浸式紫色空间、新品OpenFit2+与OpenDots ONE试戴体验为核心,结合限定健身课程,强化“开放聆听”理念。线上话题互动同步展开,推动产品从专业运动向多元生活场景延伸,深化用户对开放式耳机的场景认知。

  • 以品质驱动高质量发展!小熊电器入选2025佛山企业百强

    9月27日,2025年佛山市企业家大会召开,发布骨干企业调研及企业百强榜。小熊电器同时入选佛山企业100强、制造业100强及民企100强三大主榜,并跻身国际化及科技创新TOP30子榜。企业凭借高品质驱动发展,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持续研发创新、严格品控及智能制造,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展现本土领军企业综合实力,印证“品质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期价值。

  • 免费 GEO品牌可见度查询——让大模型信得过就这么玩

    本文探讨在AI时代如何成为大模型信赖的信息源。关键点包括:可信信息源需具备数据来源清晰、内容结构化、可验证追踪等能力;提出五大实操要点——确保数据干净可追溯、采用RAG等技术增强可检索性、保持内容更新与时效性、强化品牌可见度、建立反馈优化机制。同时推荐使用AIBase平台的GEO排名查询工具免费监测内容可见度,通过持续优化提升在大模型入口的推荐概率。

  • NASA报告:地球正在“变暗” 反射太阳光能力显著下降

    ​近日,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报告,指出地球正在经历一种名为“变暗”的物理现象。根据NASA最新卫星观测数据,过去二十年间,地球反射太阳光的能力显著下降,这一趋势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报告显示,地球逐渐变暗的主要原因是反射阳光的减少。特别是北半球地区,这一现象更为明显。研究人员通过分析NASA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