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科大讯飞胡国平:大浪淘沙后,人工智能规模化将是一门持续的生意

2021-09-30 17:54 · 稿源: TechWeb.com.cn

【TechWeb】近日,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国平2021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提出,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技术群落的发展,带来新一代生产力下的生产关系变革。

胡国平将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转型比喻为“拿着锤子找钉子”,而其中重点就在于打造依托场景的人工智能数字化应用。

“在财务、会议、生产、营销、客服等领域,目前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有极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

2021年上半年,科大讯飞财报亮眼,除教育、服务和智慧医疗业务营收稳步增长外,开放平台业务也表现不俗。其中,教育产品和服务业务实现营收17.31亿元,同比增长31.48%;医疗业务实现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34.21%,;开放平台实现收入12.93亿元,同比增长131.7%。

9月中旬,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国平在2021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期间接受TechWeb采访。

TechWeb:【关乎企业数字化转型】讯飞之前投入大量精力在教育行业,您提到的数字化转型涵盖教育板块么?还有哪些行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胡国平:确实,讯飞在教育方面投入较多,积累也比较多,是公司比较大业务板块。我们正因为在教育医疗行业找到了人工智能赋能的价值,所以可以在更多的行业使用我们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眼下,讯飞主要做的协作转型有面向电力、煤矿、工业互联网,与工业智能有关的板块。

对于企业来说,除生产外,还有在营销方面的人工智能赋能机会,类似语音转写、会议记录、AI培训,发票报销、机器客服等。特别是快消品,它本身的营销能力是它现在赖以生存关键,而营销费用投产比高,里面有很多机会。

这些领域较教育更加细分,讯飞用相同的技术和方法论外,要额外做很多工作去挖掘其中价值。

我认为这是一个适合人工智能创业团队参与进来的一条赛道,我们会共享讯飞的方法论,同时提供底层技术和相关平台,来实现更多价值。

TechWeb:【关于人工智能红利兑现的问题】AI行业是否被高估,现在是否有很大泡沫?

胡国平:放到更长历史去看,现在已经是第三次的人工智能浪潮。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很强,且有赋能效应。像2016年阿尔法Go等事件后,有非常多没完全想清楚人工智能的产业价值的投资人、专家开始投身这个方向。我认为这很正常。技术发展中会有一些快速成长并产生泡沫的,之后慢慢收敛、聚焦到更大的价值的过程。

2019年到今天,算是人工智能投资领域低点。2020年随着疫情影响,大家对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和依赖程度又相对增长。

不是因为现在的人工智能企业估值过高,而是在原来那个时间点,过高。

大浪淘沙也好,人工智能价值规模化也好,它之后会是一个持续的生意,需要有信心,需要有坚守,需要有大家更务实的去决策。

人工智能去哪里挖掘价值,刘总(刘庆峰)有专门说过三个落地的标准:一是要有真实应用的案例,要看得见摸得着,不能是实验室的东西;二是要有规模化的产品,讯飞有录音笔、学习机,大家能用得上、看到有效果;三是个要有统计数据所证明的应用成效,目前讯飞在教育领域落实了几百万的错题解决率,从原来50%左右提升到80%左右,几万基层的医生的诊断的正确率,从原来大概78%已经达到92%用数字说话,它就会朝越来越健康的方向发展。

TechWeb:【关于双减政策影响问题】今年公司半年报业绩亮眼,其中教育产品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7.31亿元,同比增长31.48%。在双减背景下,讯飞教育领域的营收增长会不会遇坎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胡国平:双减政策有个深层理念,即‘鼓励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低成本为学生减负增效’。

首先讯飞所有积累的技术,多数基于校内,以老师为核心,以课堂为核心,本来就是服务公益学校的一些解决方案。

另外大家也看到讯飞推出来的学习机,它通过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避免了题海战术,可以在减少40%作业时间的情况下,保证学习质量的产品。

整体而言,讯飞教育两个主打业务都是符合双减本身思路的。讯飞今年多款学习产品,从数据上看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正增长。

TechWeb:【关于受芯片短缺影响的问题】讯飞在「GBC」三端都有布局,今年公司C端产品占总营收比重增长,然后随着芯片等原料涨价,利润会受到影响么?

胡国平:确实会影响,我们需要提前备料,包括锁定一些芯片。现在确实会有更多注意力在芯片供应链上。

讯飞通过技术、品牌商的额外的优势,使得我们在产品的技术的竞争力上,并不会因为硬件芯片层面而导致竞争力下降,目前我们在整体业务上的增长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TechWeb:【关于传统学习机品牌】类似步步高等传统学习机,会消失么?

胡国平:传统学习机有可能会消亡,但也会有转型机会。就像手机一样,传统手机会消亡,但是智能手机还是会演进。

从技术演进的角度来说,带人工智能且基于用户的数据学习机一定会大行其道,会成为越来越标配产品。

(完)

举报

  • 相关推荐
  • 每日互动参与发起《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 守护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9月17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该倡议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联合多家科研院所、互联网头部企业、网络安全厂商及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发起,提出筑牢安全根基、强化技管结合、深化协同共治等七方面共识,旨在推动构建可控、可信、可靠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三登MIT“50家聪明公司”榜单,科大讯飞给出AI的“中国式解法”

    科大讯飞第三次入选MIT“50家聪明公司”榜单,其星火X1大模型以更少参数实现顶尖效果,显著领先行业同行。讯飞不仅技术实力过硬,更注重AI落地应用,赋能教育、医疗、办公等领域,服务超5万所学校、7.5万家基层机构。其全栈自主可控技术打通“任督二脉”,产品出海日韩市场受青睐,推动中文学习覆盖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讯飞证明,真正的“聪明”在于让技术解决具体问题,而不仅是追求参数竞赛。

  • 马斯克: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研发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重大突破。该模型采用全新架构设计,预计未来几周启动训练。若成功将代表AI从专用领域向通用认知能力的质的飞跃,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科技界密切关注xAI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大模型赛道实现突破。

  • 十方融海:以开源生态为基,绘就“人工智能 +”产业融合新蓝图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圳企业十方融海凭借AI大模型研发、产品创新及开源生态构建等领域的卓越实践,成为行业先锋。其开源模型如OpenBuddy、小智AI等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实现多模态交互与跨领域知识融合,覆盖教育、办公、养老、文体等多元场景。通过开放共享模式,十方融海有效降低AI应用门槛,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征程。

  • 祝贺!诺云荣登“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领航企业百强!

    2025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指导意见后,诺云凭借AI营销创新实践入选“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百强榜单”,成为河南唯一入选企业。作为数字化营销技术服务商,诺云提供企业直播SaaS系统与私域运营工具,覆盖电商直播、企业培训等全场景需求。已服务超20万家企业,覆盖3亿用户,拓展至零售、教育等150多个行业,客户包括携程、华为等头部机构。诺云将持续深化AI技术应用,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

  • 王忠林赴格创东智调研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9月11日,湖北省领导王忠林一行调研格创东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公司CEO何军汇报了自主研发的工业智能平台、能碳管理系统等应用成果。王忠林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在工业研发、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全要素智能联动,更好服务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2025高交会机器人展以“人机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展会覆盖工业制造、医疗康复、公共服务等全产业链,汇聚宇树科技、优必选、赛博格等顶尖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最新成果。机器人正从工具转变为人类伙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启人机协作新篇章。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伊顿助力皓扬数据打造 AI 算力中心标杆

    近日,备受瞩目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六大行动覆盖科技、产业、全球合作等领域。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勾勒出了宏大版图。北京皓扬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皓扬数据)作为国内 AI 算力中心开拓先锋,以覆盖全国的超大规模交付能力服务于数百家头部企业。两位创始人已在�

  • 普适性覆盖人工智能典型场景 寒武纪产品技术优势凸显

    中科寒武纪科技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至70亿元。公司已全面掌握智能芯片及基础系统软件研发核心技术,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获授权专利1599项。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净利润扭亏为盈。寒武纪持续优化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新一代产品将提升编程灵活性、易用性、性能及能效。高盛维持对公司的积极看法,上调12个月目标价至2104元,并调高2030年预期EBITDA及企业价值倍数。

  • 三旺通信入选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榜单TOP50

    8月27日,三旺通信在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上荣登“2025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TOP50”榜单。该公司深耕工业互联领域二十余年,凭借在工业通信、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积累,积极布局AI应用,将人工智能能力融入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重点场景,推动产业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数字化升级。未来,三旺通信将继续依托深圳及大湾区创新沃土,以开放姿态拥抱AI产业生态,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