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小米最新资讯  > 正文

小米发布全新潮流系列Civi及新机 售价2599元起

2021-09-27 18:47 · 稿源: TechWeb.com.cn

【TechWeb】9 月 27 日,小米公司正式推出全新潮流系列小米Civi,作为该系列首款机型,小米Civi 采用全新丝绒 AG 工艺,极限堆叠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握感。主打原生美肌人像自拍,前置配备 3200 万超清摄像头,支持 AF 自动对焦和前置双柔光灯,并拥有旗舰规格超窄边双曲柔性屏。小米Civi 售价 2599 元起,将在 9 月 30 日正式开售。

32MP超清双柔光前摄,首发像素级肌肤焕新技术

全新的 小米Civi 有着小米最豪华的自拍组合。前置摄像头采用一颗 3200 万像素的超清镜头,能够轻松拍出画质出色,细节清晰的自拍照片;这颗摄像头还支持 AF 自动对焦功能,无论远近,焦点都在;此外为了提升暗光下的自拍表现,小米Civi 还具备前置双柔光灯配置,在暗光下打开柔光灯和屏幕柔光环,能大幅提升暗光下的自拍表现,前置双柔光灯也可以在微信通话中使用。

除了优秀的前置相机硬件,小米Civi 还搭载了一整套全新的美颜算法,其中「像素级肌肤焕新技术」使用了先进的GAN生成对抗网络技术,能够大幅改善传统美颜算法中色阶、断层、涂抹、假白等情况,还原出真实好皮肤本来的样子,全新「护肤品」美颜思路正在颠覆行业。

怦然心动的丝柔AG工艺,「堆叠之王」打造极致握感

小米Civi 是小米首次采用丝绒 AG 工艺,相比传统 AG 工艺,丝绒 AG 工艺带有全新的闪钻效果,在光线下会有更加闪耀的视觉观感,同时蓝色和粉色还带有幻彩渐变效果,设计感十足。丝绒 AG 工艺还带来了更强的亲肤感,每一次手指抚摸都如丝般顺滑,触感细腻的同时,还完全不会沾染指纹。

精致感不仅来自后盖的工艺,同时也体现在仅有 1.4mm 的金属中框,以及顶部与底部内凹独的特设计,光线经由中框向上下流转,打造出 小米Civi 的「超模身材」。

出色的握持感离不开对极致窄边框的追求,小米Civi 在搭载 6.55 英寸屏幕的情况下,将宽度严格控制在了 71.5mm,厚度更是只有 6.98mm,对于手小的女生也能轻松掌控。同时屏幕底边进一步收窄到仅有 2.55mm,是小米史上「下巴」最窄的手机。

旗舰级双曲柔性屏幕,全能体验所有都不错过

小米Civi 搭载了一块 6.55 英寸的双曲面 OLED 屏幕,分辨率为 2400x1080,PPI达到 402,显示清晰细腻,峰值亮度可达 950nit。支持 120Hz 高刷新率流畅体验,同时也支持 P3 色域、10 亿色显示和原色屏,色彩丰富的同时显示也更为精准。

旗舰级的屏幕素质还带来了旗舰级的 HDR 体验,这块屏幕不仅支持HDR10+ 格式,还支持杜比视界,能够呈现惊艳的 HDR 显示效果。杜比视界能够通过不可思议的亮度、对比度、细节和色彩,实现栩栩如生的画质。

小米Civi 的全能体验还体现在立体声双扬声器,在横屏观看影视大片的时候影音体验更加沉浸。在杜比全景声的加持下,用户可以感受到惊艳的音质,体验到绝佳的细节、层次感和真实感。无论用户使用耳机还是手机内置扬声器,当体验杜比全景声格式的各类内容时,都可以在聆听中获得三维空间感,感受声音令人惊叹的真实感。全功能 NFC 与红外功能小米 Civi 也都具备。

性能方面,小米Civi 搭载高通骁龙 778G 处理器,台积电 6nm 制程工艺,4*A78 大核+4*A55 小核设计,性能出色又时刻冷静。同时支持以往旗舰平台才拥有的 VRS 可变分辨率渲染技术,游戏也是一把好手。

在仅仅 6.98mm 的纤薄机身中,小米Civi 还塞进了 4500mAh 的大容量电池。支持 55W 有线秒充,仅需 45 分钟就能充至 100%,即使轻薄的颜值手机也能轻松告别续航焦虑。

小米Civi 共有三种配色:闪闪黑、轻轻蓝、怦怦粉, 8GB+128GB 售价 2599 元,8GB+256GB 版本售价 2899 元,12GB+256GB 售价 3199 元。配件方面,幻彩保护壳售价 69 元,硅胶保护壳售价 49 元,以及可选赠送独立包装 55W 氮化镓充电器。9 月 27 日开启 100 元订金预售,线下全款预售,9 月 30 日 10 点正式首销。

举报

  • 相关推荐
  • 小巧登场,声画皆稳:猛玛发布全新直播摄像头“觅境”

    HOLLYLAND猛玛发布全新消费级直播摄像头“览境”,聚焦带货直播、教育培训、娱乐游戏与远程办公四大场景。该产品搭载1/1.5英寸CMOS传感器与F1.8大光圈,支持4K/30fps高清输出,集成AI自动构图、人脸追踪及绿幕抠像功能。内置全指向无线麦克风,具备智能降噪与高保真音质。通过一体化设计降低操作门槛,旨在帮助用户轻松开启专业级创作与直播,填补个人影像工具市场空白。

  • 小米17全球首发高通骁龙8 Elite Gen5:享有独占期

    小米总裁卢伟冰在直播中透露,小米17系列将全球首发高通骁龙8 Elite Gen5芯片,采用台积电3nm工艺,性能大幅提升。安兔兔跑分突破400万分,成为安卓阵营最强芯片。新机共有三款型号,将于本月正式发布。

  • 又一颗旗舰Soc!高通骁龙8 Gen5官宣

    9月25日,高通在骁龙峰会上正式发布骁龙8 Elite Gen5(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接近尾声时,高通意外展示骁龙8 Gen5,但未公布其核心规格。据爆料,骁龙8 Gen5采用自研Oryon CPU,主频超4.0GHz,基于台积电3nm N3P工艺,集成Adreno GPU。安兔兔跑分突破340万,略高于骁龙8 Elite的330万左右。骁龙8 Gen5定位为“小弟”,性能仅次于骁龙8 Elite Gen5,同样强悍。首发搭载方面,骁龙8 Gen5由一加首发,骁龙8 Elite Gen5则由小米17系列首发。

  • 腾讯应用宝与高通(中国)基于骁龙平台共推端侧AI能力 发布AI智能启动台

    在2025骁龙峰会期间,腾讯应用宝与高通(中国)宣布合作,聚焦移动应用跨端引擎技术与端侧AI应用创新。双方推出针对搭载骁龙X系列计算平台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升级的跨端引擎和基于端侧AI能力的智能启动台,提升PC内容体验与生产力工具效率。跨端引擎实现安卓应用原生运行、续航超9小时、虚拟机启动仅5.5秒等性能突破,覆盖超1000款热门应用。智能启动台通过文件主题分类、本地搜索和AI服务(如发票助手)重构PC交互,降低AI调用成本并保护数据隐私。此次合作旨在完善跨端生态布局,推动端侧AI普惠化落地。

  • 安卓性能标杆!一加15官宣:首批搭载高通骁龙8 Elite Gen5

    9月25日,高通发布骁龙8+ Elite Gen5旗舰平台,OPPO将首发搭载该芯片的一加15系列。该芯片采用第三代Oryon CPU,性能提升20%,超大核主频达4.6GHz;Adreno GPU图形性能提升23%,支持高帧率游戏;Hexagon NPU性能提升37%,支持个性化AI助手与跨应用智能推荐。一加称其将重新定义Android性能标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旗舰体验,并推动移动平台进入165帧超高清时代。

  • 荣耀Magic8系列真机亮相!首批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旗舰

    9月25日,高通发布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荣耀同步展示新旗舰Magic8系列。该系列采用独特天青釉配色,呈现宋瓷质感,背壳蝉翼纹路随光流转,融合传统与科技。搭载台积电3nm工艺,CPU采用2颗Oryon v2超大核(4.6GHz)+6大核(3.62GHz),GPU升级为Adreno,主频1.2GHz。工程机跑分超450万,预计荣耀能进一步发挥性能。荣耀Magic8系列将在10月发布,为首批搭载该芯片的旗舰之一,并有望在AI、影像上突破。同时,荣耀MagicPad3 Pro也将搭载同款芯片,刷新安卓平板性能极限。

  •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融合二次矩阵变换模型,研发基于区块链的可溯源IP版权保护算法

    微算科技(NASDAQ: MLGO)研发基于区块链的可溯源IP版权保护算法,解决现有技术效率低、可追溯性差等痛点。该方案融合二次矩阵变换、分布式随机嵌入与位置映射函数,实现版权从产生到交易流转的全链路精准追踪与安全保护。凭借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算法有效抵御重放攻击,确保版权信息稳定可靠,有望拓展至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领域,推动全球版权保护生态健全高效。

  • 高通回应定名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乍一看跳过了几代 其实不然

    2025骁龙峰会已经定档9月24日,届时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将正式发布。 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英文名叫Snapdragon 8 Elite Gen 5”。要知道,上一代还叫骁龙8至尊版(Snapdragon8 Elite)”,这一次怎么直接蹦到第五代了呢? 对此高通表示,乍一看似乎跳过了几代,但其实不然。 自从我们采用全新的单数字命名体系和视觉标识以来,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Snapdragon 8 Elite Gen 5)代表着骁龙8系

  • 小米17 Ultra外观曝光:没有背屏 Pro版独占

    小米17系列新品爆料:Ultra版主打专业影像,无背屏设计;Pro系列独享定制化背屏,可同步打车、外卖等实时信息。小米总裁卢伟冰称背屏斥资10亿打造,友商难跟进。Ultra版升级三摄,采用大R角直屏、极窄边框,搭载骁龙8 Gen5平台,支持UWB技术,预计春节前发布。小米与徕卡合作深化,将通过光学、芯片、算法提升移动影像体验。

  • 五年高端路,小米化茧成蝶

    今年上市的iPhone17,正遭遇口碑和销量两极分化。一边是用户对于创新停滞和材质妥协的吐槽;另一边是一机难求的火爆发售场景,iPhone17系列首周销量显著高于前几代。 原因在于苹果也开始玩起了“增配降价”,一改以往“挤牙膏”式的配置提升,同时进行了起售价下调、提升存储、影像升级等改变。这背后,是苹果面对国内厂商冲击时的焦虑加深——除了性能和配置被全面�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