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dst最新资讯  > 正文

放弃加州大学终身教职 生命科学家帅克加盟南京大学

2021-07-02 22:15 · 稿源: 快科技

日前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宣布,国际生命科学领域顶尖学者、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终身正教授帅克已全职加盟该院。

据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网站介绍,帅克是著名的JAK-STAT 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发现人、PIAS(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家族蛋白的发现者、全球细胞信号传导以及新型药物研发领域的顶级学者。

帅克教授于1990年在美国著名的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取得博士学位,随即进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师从James E. Darnell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1994年,帅克教授入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并于2004年成为UCLA终身正教授。

帅克教授致力于原创性、引领性研究,是著名的JAK-STAT 信号传导通路的主要发现人。

他首次发现干扰素信号调控中一个重要蛋白质是具有特异性DNA识别功能的转录因子,并将其正式命名为STAT (Shuai et al., 1992, Science), 及STAT/JAK信号通路 (Shuai et al., 1993, Nature; Shuai et al., 1993, Science; Shuai et al., 1994, Cell)。

他的实验室首先发现并命名了PIAS (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 家族蛋白 (Chung et al., 1997, Science; Liu et al., 2007, Cell; Liu et al., 2010, Science),为临床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帅克教授长期以来担任美国NlH、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多个国家科研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众多著名期刊编委和审稿人以及多家美国药企的理事会委员。

加盟南大后,他将与去年从芝加哥大学辞去终身正教授全职回国加盟南大的林安宁院长一起,致力于将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建成国际一流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进一步提升南京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实力和加速一流学科的建设。

举报

  • 相关推荐
  • 神秘物体每44分钟向地球眨1次眼 科学家解释不了

    近期,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中国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天文学家在大约16000光年之外,偶然发现一个神秘物体。 该神秘物体与以往任何见过的天体都不同,它每44分钟就会向地球眨眼般地闪光一次,每次持续2分钟。 原本科学家以为,它只是又一个脉冲星的亲戚”。直到最近,美国NASA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捕捉到同一个地方居然也在发出同步的X射线这才让事情变得不寻常起来�

  • 复旦大学:一名校友匿名捐款1亿元

    快科技5月18日消息,复旦大学官微今日发文称,今天下午,复旦大学谢希德-俞吾金哲学发展基金(第二期)捐赠签约仪式举行。一位热心的复旦校友为基金捐赠1亿元,支持哲学学科发展,却不留名出名,不图回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常务副校长许征、副校长陈志敏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2016年,哲学建系60周年、建院10周年之际,捐赠人出资3000万发起谢希德-俞吾金哲学发展基金,支持学院的学术建设与人才培养。谢希德是复旦大学老校长、半导体之母,俞吾金则是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哲学界著名学者,两位大师名声远扬,桃李天下。捐赠

  • 大学生校内钓鱼被制止后自己滚水里:即兴rap逗笑众人

    ​6月2日,在南京发生一起引人关注的事件。一名大学生在学校内欲进行钓鱼活动,被保安发现后上前制止,双方由此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这名男生或许是因注意力被分散,没留意脚下情况,不慎被绊倒,随后自己滚落水中。令人忍俊不禁的是,落水后的男生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振振有词,即兴开启了一段押韵输出,宛如现场来了一段即兴“rap”。从现场视频中可�

  • 从舞台到职场:掌上大学的青年成长链与数智化破局

    杭州新麦科技旗下"掌上大学"通过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构建了"赛事赋能-实训落地-就业闭环"的全链条校企合作生态。该平台以校园赛事营销为切入点,在温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11所高校设立工作室,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校园。通过AI智能匹配系统连接学生能力画像与企业岗位需求,已培养8万余名校园代理,年提供超百个实习岗位,形成"校内实践-校外实训-精准就业"的全链路支持体系。其创新实践为破解"就业难"与"招人难"矛盾提供了可复制的行业范本,实现校企从单向赞助到生态共建的转型升级。

  • 52岁大学生将毕业:一家四口都在上学

    当你的大学同学是一位52岁的大叔,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据媒体报道,南宁师范大学一名52岁大学生即将毕业,他叫兰雄文。 据了解,兰雄文出生于1973年,老家在湖北,他既是一名大学生,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2019年,兰雄文第三次参加高考,最终考上了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专业。随后兰雄文凭借优异成绩,通过专升本进入南宁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读。

  • 东南大学食堂招博士 校方回应:系管理岗 有厨师证更好

    东南大学5月22日发布招聘公告,计划招聘1名膳食管理办公室管理岗人员,负责学校食堂餐饮全链条监管与质量提升。该岗位要求食品、营养、烹饪等专业背景,属学校正式管理岗,年收入约18万元。本次招聘共41个岗位,其中管理岗36个,专技岗5个。应聘者需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博士或有5年以上相关经验者可优先按事业编制聘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现有桃园、橘园、梅园三个生活区,各设一个食堂,其中桃园分新旧两个食堂。

  • 17岁少女高考前查出白血病坚持学习 逐梦贵州大学

    ​近日,贵州独山一名17岁少女何旋的故事令人动容。在距离高考仅有约3个月的关键时刻,何旋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何旋起初内心十分慌乱,绝望的情绪也曾一度笼罩着她。然而,在家人和朋友的不断鼓励下,她很快调整了心态,坚定了继续追逐梦想的决心。何旋表示,自己从未想过放弃高考,即便身处病房,她依然心系学业。每次

  • 思看科技联合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产教融合研讨会顺利举行

    2025年6月6日,思看科技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第二届"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与三维视觉技术产教融合研讨会"。会议汇聚学界和产业界专家,围绕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策略与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应用展开深入探讨。浙大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振宇强调智能测量是智能制造基础,思看科技董事长江峰回顾校企合作成果。会议通过"上午实践展示+下午理论探讨"的创新模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与会专家就三维视觉技术在工业设计、质量检测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进行交流,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活动搭建了"产学研用"高端对话平台,为产业变革注入创新动能。

  • 余承东回母校清华大学演讲:我是理工科脑子 做文科就是灾难

    余承东在清华演讲中表示自己是典型的理工科思维,认为做文科是"灾难"。谈及鸿蒙系统开发时,他坦言开发操作系统虽难但"不至于登天那么难",而构建生态更具挑战性。他强调华为开发鸿蒙不是跟风做"me too"产品,而是瞄准下一代操作系统理念。余承东还分享个人经历:1988年以全县理科第一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后留校任教,又考入清华无线通信系研究生,1993年加入华为,1997年带队推出华为主力GSM产品,打破专利零局面。他呼吁清华学子加入华为完善鸿蒙系统。

  • 产学研用:英氏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共研药食同源婴辅产品

    英氏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多年合作,将中医药智慧与现代食品技术结合,推出药食同源产品。2017年首款产品"英氏清清葆"问世,通过物理提纯工艺解决传统药膳制作繁琐等问题。2024年双方深化合作,共同研发的婴幼儿秋月梨膏上市,专为7月龄-3岁婴幼儿设计,选用优质山东莱阳秋月梨搭配莲子等药食同源食材,12斤鲜梨仅得1斤梨膏,具有生津止咳等功效。该产品经专家论证,既保留古方智慧,又通过现代工艺解决传统梨膏糖分过高等问题。双方致力于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挖掘中医药在婴幼儿健康领域的应用潜力,推动功能性婴幼儿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