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tiktok最新资讯  > 正文

TikTok计划推出新的广告和产品展示选项

2021-04-14 13:33 · 稿源: cnbeta

据外媒报道,TikTok正计划推出一系列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新广告产品,因为它正在寻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收入潜力,根据从一份泄露的投稿表中获得的新见解,该表正提交给美国的各个广告商。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TikTok在继续探索其电子商务潜力的同时,也在寻求增加一系列新的流媒体购物工具。

第一个新选项是“精品栏广告” (Collection Ads),它将使品牌能够将其产品目录列表和品牌视频结合起来,以引导用户从其视频短片中找到相关产品。这类似于YouTube在视频上的产品列表,有助于推动直接响应。

TikTok还希望增加“动态产品广告”(Dynamic Product Ads),根据用户在广告商的应用和网站上的活动,自动用相关产品重新定位用户。

此外,“Promo Tiles”则可以让广告商在feed内广告中添加可定制的销售和促销提醒,而“Showcase Tiles”则可以看到创作者在视频中推广产品,并在屏幕底部部分链接相关产品缩略图。

后面的选项与TikTok在中国的电子商务产品类似,类似于“抖音”中的选项。

抖音现在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应用内商务,而不是广告,所以看到TikTok希望增加同样的内容,并将更多的产品发现和购物活动整合到应用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TikTok表示,它已经是产品发现的重要平台。在附带的说明中,TikTok表示,47%的用户购买过他们在TikTok上看到的东西,同时该平台还声称,其美国广告业务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500%以上。

当然,这是相对于受众增长而言的--TikTok还指出,目前其在美国的月活跃用户超过1亿,全球月活跃用户则达到7.32亿。外界估计,TikTok目前已经走上了成为下一个十亿级用户平台的轨道,而随着用户势头的增长,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广告商的兴趣--这也与TikTok的受众与流行文化的联系,以及建立共鸣有关。

TikTok的大部分受众年龄在24岁以下(59%),13至17岁的用户占17%。这为该平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因为它希望将自己打造成社交媒体领域的重要竞争者。这也是为什么Facebook如此热衷于取代它的原因,因为让用户在如此年轻的年龄段就能在应用中建立如此强大的联系和个人网络,将使TikTok随着这些用户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扩大和增长。

年轻的受众也会对消费产生重大影响,即使是间接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新的电子商务集成如此关键,并将在应用的未来发展中发挥如此关键的作用。它们还将使TikTok创造更好的收入分享机会,以确保其那些受欢迎的创作者获得报酬。有鉴于此,TikTok将此作为重点领域也就不足为奇了。

举报

  • 相关推荐
  • 当品牌面对出海焦虑,TikTok是万能钥匙还是甜蜜陷阱?

    国潮顶流LABUBU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横扫海外市场。 618前夕,LABUBU在TikTok直播间上演了一场销售奇迹:一场8小时直播吸引了超百万观众涌入,单日销售额突破1000万美元。 TikTok似乎成为品牌出海的“新圣杯”,很多品牌对入驻TikTok Shop开店跃跃欲试。 TikTok已在欧洲多个国家开通TikTokShop电商业务,6月消息,波兰将成为第七个站点。

  • 出门问问发布Agentic AI软硬结合产品TicNote,定义新一代“AI思考伙伴”

    出门问问发布新一代AI硬件TicNote,内置"Shadow AI"系统,实现"有记忆的AI记录+主动洞察+主动分析+陪伴创作"功能。该产品通过软硬件结合,成为用户的随身AI思考伙伴,适用于会议、商务沟通、学习等场景。TicNote具备20小时续航、10米远距收音、120+语言转写能力,支持跨文件项目管理。CEO李志飞表示,TicNote是"用AI的AI做AI"的AGI实践产品,标志着公司在软硬结合道路上更进一步。国内版已上线,海外版自2025年4月推出以来获广泛认可。

  • 微信小店,悄悄推出新功能

    微信电商,瞄准了拼多多。 2025年6月,不少用户发现微信小店悄悄上线“跟朋友一起买”功能(以下简称“一起买”功能),面向九牧王、东方甄选等品牌开放内测。 “一起买”功能类似于拼多多的拼团功能,但仅有金额要求,并没有人数要求。用户发起拼单后,只需邀请好友凑满指定金额即可成团,如果拼团超时未达到目标金额,系统则会自动退款。

  • DigitalOcean 携手 AMD 推出 AMD Instinct MI300X GPU Droplet,加速 AI 创新

    DigitalOcean与AMD达成合作,将推出搭载AMD Instinct MI300X GPU的云服务器,支持AI/ML/HPC工作负载。该GPU具备192GB HBM3内存,能完整加载数十亿参数模型,显著提升训练和推理效率。服务定价每小时1.99美元起,支持1-8个GPU配置,并与Kubernetes无缝集成。未来还将推出MI325X GPU,并面向中国市场提供服务。此次合作旨在为开发者提供经济高效的AI开发解决方案,简化云端GPU部署流程。

  • Staycation风潮来了:在酒店里躺平,比旅游更治愈

    “在酒店吹空调、吃西瓜、躺着追剧,不比在30℃的景点人挤人更香?” 刚刚过去的端午三天假期,时间不够远游,却刚好适合“逃离日常”。越来越多年轻人瞄准当地的高端酒店,开启“微度假”新姿势——Staycation。 Staycation是“Stay”(停留)和“Vacation”(假期)的结合,指的是假期或周末留在当地或附近城市住酒店放松。对于不想折腾、不愿赶车赶景点的年轻人来说,这种

  • 合合信息发布票据自动化产品TextIn DocFlow,AI赋能财务工作文档处理全流程

    上海举办"2025企业AI+数智运营创新大会",聚焦AI在企业办公流程中的深度应用。合合信息发布票据自动化产品TextIn+DocFlow,通过智能文档处理技术提升报销、审核等场景效率。该产品支持多类型文档处理,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分类和验证,并能与ERP等系统对接。目前已在财务共享、进出口物流等领域应用,帮助企业提升协同办公效率。专家指出,AI应用需专注细分场景需求,文档处理是企业高频垂直场景。随着AI技术发展,正从单点提效向全流程赋能演进。

  • 首届央国企数智化与转型战略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TencentOS Server展示应用成果

    6月26日,首届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战略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央国企数智化发展研究报告》等重要成果。腾讯云受邀参会,其自研操作系统TencentOS Server凭借"西游四件套"等创新技术方案获得关注。该系统已实现超1000万套部署,支撑金融、政务等行业国产化需求,具备三大优势:1)性能提升方面,CPU利用率提升15-45%,整机能耗降低5-10%;2)技术创新方面,独创qGPU虚拟化技术可降低60%硬件成本;3)生态适配方面,已完成与国产主流硬件的互认证。目前该系统已助力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5%-25%性能提升,并成为金融、党政领域首选方案。作为国内三家具备Linux研发能力的厂商之一,腾讯云将持续打磨技术,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 为何头部企业都选 Testin云测?揭秘 AI 测试的核心竞争力

    文章探讨了软件定义时代下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质量新命题。在金融、汽车、人工智能三大领域,软件已成为企业战略核心载体:金融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汽车行业"软件定义汽车"重构竞争格局,AI与传统软件融合催生新范式。同时指出软件质量缺陷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强调软件测试已突破传统质控范畴,成为企业数字化竞争的基础设施。Testin云测通过AI测试技术,在大模型应用、金融行业、智能座舱三大场景实现突破:构建全机型覆盖矩阵、创新无码化脚本开发、优化自动化分层策略,显著提升测试效率与资产复用率。未来趋势将向智能化、场景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演进,AI技术从辅助测试向自主决策升级,推动测试环节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

  • 从车企CIO视角看Testin云测的智能座舱AI测试实施案例

    文章探讨了智能座舱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核心的趋势。2024年数据显示,智能座舱故障率高居新能源汽车投诉首位,暴露传统测试模式在复杂系统下的不足。以Testin云测为代表的AI测试服务商通过三大技术重构测试体系:1)视觉引擎实现跨系统界面识别,测试效率提升3倍;2)缺陷预测模型使65%问题在开发阶段暴露,降低后期修复成本50%;3)云端设备池化使硬件利用率从30%提升至65%。某头部车企案例显示,该方案使测试效率提升35%,缺陷检出率提高55%,年节省测试费用超千万元。未来趋势将向AI深度渗透、虚实结合测试和全生命周期管控发展。

  • 智能座舱AI测试服务商盘点 ——Testin 云测

    文章探讨了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及测试挑战。智能座舱正从传统人机交互向全域智能化生态演进,其软件系统的稳定性、交互精准度和迭代敏捷性成为车企竞争关键。行业面临三大测试痛点:异构设备协同测试的资源调度困境、复杂场景的全链路测试覆盖难题,以及敏捷开发模式下的质量保障矛盾。Testin云测通过AI测试系统XAgent提供解决方案,采用微服务架构和容器化部署,实现测试资源弹性调度,并融合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提升测试效率。实践案例显示,该系统帮助车企提升测试效率35%,自动化覆盖80%功能点,缺陷检测率提升55%,全年节省测试成本超千万元。未来,随着智能座舱向舱驾融合、多模态交互发展,测试技术将呈现AI深度赋能、虚实结合仿真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