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 2 点,小米将于纯线上发布会上发布小米 10。综合现有信息,小米 10 将搭载骁龙 865 处理器,采用 LPDDR5 内存、WiFi 6、UFS 3.0 存储,后置竖排四摄,主摄达到一亿像素。另外,新一代 Wi-Fi 6 路由器小米 AIoT 路由器 AX3600 也将一同发布。官方表示还有更多精彩的「第一次」将会在发布会直播上揭晓。










(举报)
今天下午 2 点,小米将于纯线上发布会上发布小米 10。综合现有信息,小米 10 将搭载骁龙 865 处理器,采用 LPDDR5 内存、WiFi 6、UFS 3.0 存储,后置竖排四摄,主摄达到一亿像素。另外,新一代 Wi-Fi 6 路由器小米 AIoT 路由器 AX3600 也将一同发布。官方表示还有更多精彩的「第一次」将会在发布会直播上揭晓。










(举报)
小米17Pro系列代号逆光之王”,该系列首发搭载光影猎人950L影像传感器。 今日,小米CEO雷军在微博发文介绍称,光影猎人950L采用LOFIC高动态技术,拥有超高动态范围,不论是逆光抓拍,还是视频拍摄,都能保留真实细节和层次。 那这颗光影猎人950L相比上一代究竟升级在哪? 据小米官方介绍,最直观的感受是逆光抓拍不再有鬼影。
日前,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开启返场直播,回答大家关于小米17系列关心的话题,并透露小米下一代手机及REDMI新品信息。 卢伟冰表示,小米17整体销量比上代同比增长了20%,Pro系列的销量大概是上代的三倍。 他还透露小米17系列中Pro Max卖的最好,在提及小米17产品团队年终奖金翻倍时,其称可以考虑考虑。 根据小米公布的数据,小米17全系开售仅5分钟便刷新了2025年国产�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宣布将于10月15日20:00开启返场直播,重点回应小米17系列相关热议。该系列上市后销量持续攀升,累计已突破100万台,较上代同期增长20%,其中17 Pro系列为主力机型。全新妙享背屏引发市场关注,支持自定义显示与实时自拍预览功能,研发投入达10亿元。卢伟冰透露将在直播中详细介绍背屏技术后续开发计划,行业分析指出该设计通过个性化定制增强用户粘性,或成高端机型差异化竞争新赛道。
小米17 Pro的副屏功能正加紧开发,投入超10亿元。该副屏采用与主屏同材质的龙晶玻璃,支持LTPO自适应刷新率技术,2.1英寸AMOLED屏幕横向覆盖后摄模组,兼具美观与实用。用户可通过副屏快速查看通知、接听来电,无需翻转手机;拍照时可作实时取景器,提升构图效率;还支持自定义壁纸功能。小米高管透露用户对副屏需求全面爆发,各类定制化诉求层出不穷,团队将持续推进新功能规划与开发。
小米17系列手机上市一周销量突破百万台,创2025年国产手机新纪录。该系列搭载骁龙8 Elite Gen5处理器、7000mAh电池与100W闪充,配合徕卡三摄系统,在性能、续航、影像方面实现跨越式升级。此前坚守小米6的"钉子户"用户因手机卡顿、拍照落后纷纷换机,小米总裁卢伟冰也以幽默方式回应这一群体。业内形容此次升级如同"鸟枪换炮",彻底解决了老用户的续航焦虑与性能需求。
随着小米17系列销量突破百万台,有坚守多年的小米6钉子户”终于迎来换机时刻。 这一现象也引发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的关注,他发了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包:还有小米6钉子户”。 该机主表示,自己的小米6反应也迟钝了、像素也不太行了,换到小米17后发现真的丝滑的不行。
Redmi K90 Pro Max将于10月23日发布,作为该系列首款Pro Max机型,搭载与小米13同款的“光影猎人950”传感器,配备1/1.31英寸超大底主摄,支持13.5EV超高动态范围和DXG动态技术。卢伟冰称其为“4000元价位段最强产品”,将重新定义K系列定位,不再受价格限制和品牌技术区分,甚至不排斥与小米直接竞争,标志着Redmi正式进军高端影像赛道。
昨晚卢伟冰进行了直播,期间其透露,小米17系列真的是太好卖了,同时不少果粉也在加速转投到小米阵营中。 按照卢伟冰的说法,小米17系列自9月25日发布、9月27日开售以来,市场反响热烈,整体销量表现远超预期。 卢伟冰透露,截至目前,小米17系列整体销量相比上代产品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Pro系列销量约为上代的三倍,成为推动增长的核心动力。
小米澎湃OS3正式版10月14日开启首批推送,覆盖小米15系列、Redmi K80系列等机型。系统采用自研底层内核技术,通过一体化调频提升整体任务执行效率19%,流畅度、稳定性和动画过渡均有显著提升。新增"小米超级岛"功能,支持三岛并存显示快递、打车等实时信息。小爱同学全面升级多模态交互,提供智能操作建议。第二批推送将于10月31日前启动,覆盖MIX Flip2、平板7系列、Redmi Turbo4等更多设备。
小米合伙人卢伟冰近日受访时表示,小米高端化从小米10开始取得突破,该机型以大屏、强相机、快充等顶配获得成功。但小米11因过度追求轻薄,搭配骁龙888芯片发热问题导致失败,反映能力不足。小米随后反思需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企业,加强大规模硬件工程和长期规划。卢伟冰认为小米14标志高端化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