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点评 > 关键词  > 牛文文最新资讯  > 正文

牛文文对话“硅谷教父”皮埃罗:创业更多来于非商业追求

2016-10-18 11:41 · 稿源: i黑马
《牛文文对话“硅谷教父”皮埃罗:创业更多来于非商业追求》文章已经归档,不再展示相关内容,编辑建议你查看最新于此相关的内容:

牛文文对话“硅谷教父”皮埃罗:创业更多来于非商业追求

身为“硅谷精神布道师”,皮埃罗1983年就来到硅谷,见证了硅谷30多年来的兴盛历程。皮埃罗的演讲让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颇受启发。牛文文告诉皮埃罗,不只北京中关村,中国很多城市,都把硅谷作为学习的对象,中国的很多创业者都把硅谷的创业者当作人生的样板。大学、风险投资机构、大公司,都在想着如何变得更“硅谷化”。

失败率远高于平均水平,硅谷创业的血泪深坑

硅谷是无数创业者向往的梦想之地。Google、Facebook、Apple……这里有一流的企业,聚集了一流的人才,也有一流的平台和资源。同时,这里还有着高密度的资本支持:根据普华永道和CB Insights联合发布的数据,2018年湾区(包括旧金山地区和硅谷地区)总共获得了全美46%的风险投资,从这一片狭小的地带引领着全美的创投风潮。

违背硅谷创业逻辑,这家初创公司一样成功

十年前,当我创办一家专门为独立服务专业人士简化日程安排的科技公司时,我被硅谷嘲笑了一番。我不仅被视为创始人原型的对立面,风险投资界还认为我将公司选在蒙大拿州过于偏远,并且无法吸引到顶尖人才。当时,虽然这种反馈是一种谦逊的表达,但我还是决定在博兹曼发展我的公司,因为我认为蒙大拿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资产。

硅谷创业也遇到寒冬了 活跃度创下3年最低

根据“彭博美国创业晴雨表”(Bloomberg U.S. Startups Barometer)提供的数据显示,自去年 12 月中旬达到顶峰后,有关美国初创企业的收购案、融资案以及IPO总交易额下滑了37%,这也创下了自 2014 年 4 月以来的最低值。

美国VC告诫硅谷创业者:如果想在未来5年打造一家大公司,要做到这点

不仅中国创业公司想要出海,现在,美国的创业公司们也已经把中国看成了一个重要的目的地——这里飞快的发展速度、不断涌现的创新和广阔的市场都成为了吸引美国创业者们前来的理由。

摆脱硅谷创业套路,MailChimp不拿一分融资却成功创业16年

富有亚特兰大当地特色的创企神话是这样的:你和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年轻企业家一起工作,然后他们想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决意让餐馆和遛狗等其他行业重新洗牌。

创始人履历造假工资单据造假,她在硅谷创业公司经历一场噩梦

直到今年 5 月,她在 Angel 招聘网站发现一家叫 WrkRiot 的公司在招聘营销总监,这是一家创业公司,主要业务是线上招聘业务,位于硅谷圣克拉拉,就在 Intel 总部附近。Penny 果断投了简历,没多久她就收到了面试邀请。

硅谷创业者:AR应用更生活化 未来将能改变世界

网易科技讯 旧金山时间8月16日下午消息, 在今日美国硅谷举办的中国前沿科技与投资高峰论坛上,就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VR与AR),投资人、创业者、学者等发表相关观点,现就主要观点进行提点归纳。针对AR的实际应用方面,AR会更加生活化。奥斯特豪特设计公司创始人兼CEO Ralph Osterhout认为AR未来将会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包括手术,维修,阅读等等方面。硅谷创业者、超级碗广告制片人Ryan Pampiln认为AR未来将替代手机等设?

中国资本为硅谷创业公司输血 但为何他们并不领情?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络版近日撰文称,随着中国资本大举涌向硅谷,太平洋两岸的企业都将获得各自的利益。但与此同时,两地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有可能给这种合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化解这些影响便成为摆在两国企业家和投资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硅谷创业十大潜规则:好创意会被抄袭

硅谷拥有全世界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初创市场。但是它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如果不了解游戏的具体规则,你就有可能错过在硅谷壮大发展的机会。我们从问答网站Quora摘录了一些“过来人”对硅谷潜规则的评论。(BI中文站报道)

举报

  • 相关推荐
  • 行业追求低碳!海尔直接“零碳”:获首批“零碳园区”认证

    中国家电行业在"双碳"战略下取得突破性进展。7月9日,海尔智家旗下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和青岛中德工业园获得中国首批"零碳园区"认证,成为家电行业唯一获此认证的企业。两大园区通过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全流程绿色制造、数字化协同降碳等创新实践,分别实现年减碳3.2万吨和综合能效超80%的成效。此次认证依据《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从能源结构、管理体系等多维度评估,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标杆示范。这标志着中国家电企业在践行"双碳"目标、引领产业革命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其经验将为制造业低碳发展提供可复制方案。

  • 李想:理想汽车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 目标是成为机器人企业

    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录制后,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网络社交平台谈到,未来我们就盯着一件事:AI硬件终端做出像iPhone那样颠覆性的产品。” 李想坦言,理想汽车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创业,我们最终一定不是个标准的汽车企业,如果按照我的定义,我们会是个空间机器人企业。” 他表示,创业不是紧绷着硬熬,而是越做越知道怎么抓重点。

  • B端制胜:商业大数据行业的未来战场

    中国商业大数据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31.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06.2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104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7%。当前行业面临关键转折:虽然C端服务因用户基数庞大成为流量入口,但未来决胜点在于B端企业级市场。企业需从工具提供转向解决方案交付,深入垂直行业痛点场景,如供应链安全数字化管理等刚需领域。唯有通过标准化、智能化方案解决企业核心业务痛点,服务商才能在这片蓝海中赢得未来。行业终局将属于那些真正赋能企业、让数据创造价值的深耕者。

  • 硅谷新地标!追觅科技北美全新旗舰店开业

    6月14日,追觅科技在美国硅谷核心区韦斯特菲尔德购物中心开设全新旗舰店,这是其在加州的第六家零售门店。新店展示了最新智能清洁和个人护理产品,并设有沉浸式体验区。开业期间恰逢父亲节,消费者可享折扣、赠品和抽奖活动。同时,追觅首次与美国非营利组织Healthier Kids Foundation合作,将6月14-30日期间5%销售额捐赠用于当地青少年健康与教育。2025年北美市场表现亮眼:X50 Ultra扫地机首发两周销售额达170万美元,登顶新品畅销榜;春季促销业绩同比飙升362%,多款产品进入美亚畅销榜前50。追觅正加速全球旗舰店布局,计划2025年上半年在北美、韩国、中东核心区域增设门店,完善"线上+线下"新零售网络,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端智能生活体验。

  • 东莞“炒粉姐”返回武汉创业:相信脚踏实地、勤劳能致富

    7 月 7 日傍晚,在武汉市汉阳区桥机路夜市上,一位印着“唐应炒粉姐”字样的摊位前人头攒动,灶火高旺,热闹非凡。这位摊主正是因“精致炒粉”在网络上走红,拥有 300 多万粉丝的唐应,她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炒粉姐”。 唐应此前在东莞打拼了 24 年,积累了丰富的炒粉手艺和一定的粉丝基础。然而,由于一直未能购房,且放心不下家中的孩子,她决定放下�

  • 发发奇平台怎么样?堪称奢侈品平台商业传奇

    FARFETCH(发发奇)从2023年濒临破产到2024年实现3000万美元盈利,完成华丽转身。其核心优势在于创新的"数字连接者"商业模式,通过轻资产技术平台串联全球3500个奢侈品牌和1300家买手店,既规避库存压力又保证商品稀缺性。平台拥有两大护城河:自主研发的库存同步系统和AI推荐算法确保全球商品实时更新与精准匹配;与1300家顶级买手店的长期合作保障稀缺单品供应。严格的商品三重认证体系带来99.7%的正品满意度。2023年被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收购后,通过物流优化、关闭亏损业务等改革实现扭亏为盈。未来将借力Coupang深耕亚洲市场,从激进创新者转型为务实运营者。

  • 声通科技亮相第七届长三角商业创新大会暨《2024长三角商业创新样本》发布会

    2025年7月2日,声通科技董事长汤敬华出席第七届长三角商业创新大会,分享公司在可信交互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声通科技凭借"大模型+知识图谱"技术融合,打造出可解释、高准确度的AI系统,已在政务、金融、汽车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与多所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并成功于2024年7月10日在港交所上市。未来五年,声通将以"聚生智能"为核心战略,推动AI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持续优化产品服务,助力中国产业智能化升级。

  • 商业大数据B端市场崛起,启信慧眼成企业数智化“加速器”

    本文探讨了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随着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已成为企业决策和运营的核心资源。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商业大数据应用,包括推广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平台服务。2022年中国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2万亿元。在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商业大数据能整合多渠道客户数据,构建360度客户画像,帮助企业精准营销、降低�

  • 量子之歌:潮玩品牌WAKUKU崛起,开启新商业增长极

    量子之歌旗下潮玩品牌WAKUKU凭借独特战略眼光和精准市场定位迅速崛起。该品牌以糖胶毛绒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快速打开市场。线上入驻抖音、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线下在核心商圈设立主题专区。借助虞书欣、章若楠等明星自然佩戴的社交传播效应,形成"明星同款-粉丝追捧-稀缺特质"的营销闭环。同时积极拓展全球化布局,在泰国曼谷通过当地明星合作推广引发抢购热潮。WAKUKU的成功不仅丰富了量子之歌的业务结构,更为其构建了面向未来的新商业版图。

  • 罗永浩辟谣离开科技界 称十年内AR眼镜不太可能商业化

    在AGI Playground2025大会上,罗永浩现身,并透露自己正全身心投入研发工作,其公司的新产品预计两三个月后就会与大众见面。 罗永浩表示,自己从未真正离开科技界。2020年至2021年期间,他投身卖货领域,这是由于与电商公司签订了合约,即便周末也忙碌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