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ChinaZ.com) 12 月 18 日消息:近日,在雄安新区举办的“雄安新区智能感知”论坛期间,中国移动发布了“城市超脑行动计划”。该计划基于中国移动5G网络、边缘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核心优势能力,以实现城市全域感知、智能触达、数字运营和智能决策。
据了解,此项计划可以助力城市管理数据协调,打造完善的城市神经网络和大脑系统,有力推动智慧雄安建设。
(举报)
站长之家(ChinaZ.com) 12 月 18 日消息:近日,在雄安新区举办的“雄安新区智能感知”论坛期间,中国移动发布了“城市超脑行动计划”。该计划基于中国移动5G网络、边缘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核心优势能力,以实现城市全域感知、智能触达、数字运营和智能决策。
据了解,此项计划可以助力城市管理数据协调,打造完善的城市神经网络和大脑系统,有力推动智慧雄安建设。
(举报)
国务院8月26日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新阶段。金蝶集团作为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以“AI优先”为战略,将AI技术深度融入SaaS产品与服务,推出金蝶云·星空EMA平台及多款智能产品,覆盖财务、供应链、差旅等场景,助力企业构建“AI+业务”新能力,实现高效管理与创新发展。
9月17日,腾讯云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发布人工智能风险控制框架及多款安全产品。该框架涵盖六大风险模块、七层级、130余项措施,系统性应对AI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挑战,包括数据泄露、供应链隐患及权限滥用等核心问题。同时推出LLM-WAF防火墙、AI-SPM态势管理等产品,构建覆盖研发、部署、运维的全链路防护体系,助力企业建立可信、稳定的AI服务生态。
9月17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该倡议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联合多家科研院所、互联网头部企业、网络安全厂商及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发起,提出筑牢安全根基、强化技管结合、深化协同共治等七方面共识,旨在推动构建可控、可信、可靠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9月25日至28日,上海将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主题为“设计无界,生生不息”。大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创新,探讨设计如何驱动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赞科技作为内容与AI领域代表企业,将展示“计算×创意”如何拓展设计生命力,包括跨行业赋能、产教融合及人机协作三大板块,呈现AI在打破学科边界、推动产业创新中的实践。WDCC2025旨在为全球设计领域注入新动能,构建“设计×科技×可持续”的新想象空间。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圳企业十方融海凭借AI大模型研发、产品创新及开源生态构建等领域的卓越实践,成为行业先锋。其开源模型如OpenBuddy、小智AI等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实现多模态交互与跨领域知识融合,覆盖教育、办公、养老、文体等多元场景。通过开放共享模式,十方融海有效降低AI应用门槛,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征程。
9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创下四年新高,单日涨超9%,市值达到约3.32万亿港元,一日增加近3000亿港元。 引爆股价的,是阿里集团每年一度的云栖大会。在会上,阿里释放多条重磅消息,尤其是在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的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表现就出现了明显的拉升。
中国移动eSIM业务预约界面已上线,用户可在线预约并查看详细说明。目前仅支持11位手机号,需本人携手机和身份证到线下营业厅办理,不支持未成年人、境外用户和代办。每部手机最多激活两个国内运营商eSIM号码,每月最多新开两个号码。iPhone Air成为首款纯eSIM版iPhone,三大运营商将为其提供支持,具体时间待监管部门审批。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研发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重大突破。该模型采用全新架构设计,预计未来几周启动训练。若成功将代表AI从专用领域向通用认知能力的质的飞跃,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科技界密切关注xAI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大模型赛道实现突破。
第13届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0日至12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行。大会以“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与产业创新,推动实体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活动包括论坛、展览、签约等环节,将发布AI+行动计划升级、数智生活商城等重要战略,并展示5G-A、6G、算力网络、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最新解决方案。大会旨在汇聚产业力量,加速科技创新,打造沉浸式AI+体验,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9月11日,湖北省领导王忠林一行调研格创东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公司CEO何军汇报了自主研发的工业智能平台、能碳管理系统等应用成果。王忠林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在工业研发、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全要素智能联动,更好服务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