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网络直播最新资讯  > 正文

比较严新规来袭 网络直播冬天来临?

2016-12-05 11:04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互联网从来不缺乏新的热点及新的商业模式,每年都总会有那么几个热点成为互联网大风口。2016年也被业内人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之下一大批网络直播平台快速崛起,这也标志着全民直播时代的来临。不过,从今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网络直播新规,将可能是网络直播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直播行业乱象丛生监管收紧

网络直播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在很多年以前以YY、9158及6间房为代表的直播平台已经成型,但是它们都是PC时代的网络秀场模式,影响力只局限在部分网络用户,并没有引起大众用户的关注。

随着近几年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依托移动端用户发展起来的移动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斗鱼、虎牙、熊猫、映客及花椒等。凭借极强的社交性、互动性及娱乐性特色,新崛起的移动直播平台深受90后、00后等年轻用户的追捧,这种影响力甚至已经扩散到整个互联网群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6月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7.1亿网民中有3.25亿人看过直播,这很好说明了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

作为一个从小众群体快速向大众化过渡的新兴行业,网络直播最开始并没有很具体化的监管政策,一些新兴平台及网络主播通过制造低俗、暴力等内容来博取眼球吸引流量,从而造成这个行业乱象丛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行业监管政策不断收紧成为必然选择。

为了加强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上个月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并确定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监管部门目前发布的较具体、最严格的关于网络直播服务的监管政策。这个新规的发布,有望让网络直播行业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进入一个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资本狂欢之后将迎来大洗牌

网络直播行业最近一年能够高速发展,背后自然少不了资本的推波助澜,资本的快速进入也推高了行业的泡沫。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提供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的企业超过300家,且数量还在增长。2015年以来,已有16家初创直播平台获得从数千万到数亿不等的风险投资,其中腾讯、360、优酷等互联网巨头企业也纷纷展开网络直播业务布局,行业竞争从一年前的蓝海瞬间变成红海。

尽管网络直播用户量发展迅猛,但是总体上行业盈利能力并不理想,很多初创平台严重入不敷出,只能不断依靠资本输血维持。究其原因是,网络直播业务跟过去几年的视频网站业务很相似,都面临惨烈的市场竞争、高额的运营成本及巨大的监管政策风险,而且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创新不足,只能依靠无序竞争来获取流量。

而随着监管新规的实施,不但堵住了以前依靠低俗内容来吸引用户的监管漏洞,而且也大幅提升了直播平台的运营成本。根据新规要求,直播平台不但要建立严格的审核监控机制,而且涉及新闻信息服务及网络视听节目业务还需要相关牌照资质。这对于一些实力不强的中小直播平台将产生重大冲击,而对于大型直播平台则更能发挥品牌、流量、资质及监管技术方面的优势,尤其是背靠巨头互联网公司的网络直播产品更是弯道超车的机会。

以腾讯旗下的NOW直播为例,尽管推出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依托腾讯系社交产品的流量导入,无需依靠低俗内容也能获得大量种子用户,因而直播新规的实施对其用户获取显然不会有太大影响。另一方面,依托腾讯在安全信息管理方面累计的多年经验,通过技术手段来识别直播平台的违法违规内容相信也不会存在技术障碍。在技术监控的基础上再配合人工审核,就可对直播平台实现7*24小时监管,基本不会出现漏网之鱼,从而也大大降低了政策风险。

很显然,并不是所有网络直播平台都具有腾讯这样的资源及技术优势,很多中小平台在直播新规之后将面临着流量获取困难、监管成本高及政策风险大等发展困境。告别野蛮生长之后,如何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机会,这是每一个网络直播平台都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新政颁布之下,直播平台或靠才艺取胜?

直播行业政策的陆续推出,是对直播行业拨乱反正的积极姿态,是面向直播行业未来的破而后立。

“破”的是行业本身的“乱”。大量的直播平台通过数据造假制造出来的行业繁荣,能够在行业野蛮生长之时蒙骗过关。行业新政的推出,催生了直播行业的正规化、专业化,中小平台想要生存,必须寻求更为创新、健康的发展模式。

“破”的是来自直播内容方面的“乱”。主播们为了能够快速爆红,通过各种低俗的方式来吸引眼球。当各种套路的猎奇形式都已经变得不再新鲜后,缺乏核心内容竞争力的主播显然不再会是粉丝关注的焦点。

新政一出,许多原本靠讲段子、跳热舞、吃饭睡觉就能赚钱的高颜值主播,突然发现自己过气了。“上周六晚上直播了5小时,没想到只赚了17块钱……再不学点儿新东西,真没法混了。”这是一位最近打算学吉他的25岁美女主播的心声,有点无奈又略带怨气。

主播是如今直播平台最为抢手的资源,好的主播无疑会给平台带来十足的人气。斗鱼直播一直通过自身的平台优势挖掘优质主播,让新鲜血液时刻注入保证内容的新鲜感和优质。以女主播解说比赛签约斗鱼为例,一方面是凭借了自己优秀的游戏技巧为网友产出优质的内容,为平台带动流量,稳定用户群;另一方面,斗鱼直播也为这样擅长解说的主播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迅速提高自身人气。

直播行业里另一种内容产出的模式就是像NOW直播这样才艺型为主的平台了。NOW主打的是“全民才艺直播平台”,里面的主播也是各行各业皆齐全,既有在街头直播卖棉花糖的大叔,也有口技达人。有意思的是,平台里还出现了不少喜爱旅游并且直播旅游的学生主播,他们的直播简单有趣,也能吸引不少网友点赞打赏。这样的主播显然更接地气更能引发人们平凡生活中的共鸣点。

不管各家平台作何发展,都有着自己的垂直细分领域。这些垂直领域除了能更准确获取用户关注,同时也能帮助平台快速建立起健康的盈利模式,从而让大多数直播平台摆脱依靠打赏获取收入的束缚,也更容易摆脱对低俗内容的依赖。比如,专注于教育直播的早道网校,其月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高,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比较大的日语直播网校。此前乐视网与汪峰合作的北京鸟巢演唱会付费收看用户也达7万多,一次进账就超过200万元。

网络直播新规的实施,将是行业实现优胜劣汰的过程,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远去,接下来正是真正考验各个直播平台运营能力的时刻。谁能更快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谁能够抢先一步获得资本的进一步输血,又或者谁能够获得互联网巨头的资源扶持,那么在网络直播下半场的竞争中就有望率先胜出。毫无疑问,这终将是一场残酷的竞赛,胜利最终属于少数人。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网信办宣布开展“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自即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四类问题:严查低俗团播诱导打赏行为;深入治理虚假人设欺骗打赏现象;严格管控诱导未成年人打赏问题;着力遏制刺激用户非理性打赏倾向。专项行动要求各地网信部门细化工作措施,督促平台完善审核标准、打赏规则和限额管理,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对屡教不改的账号、平台及MCN机构将依法严惩并曝光典型案例,推动形成网络直播打赏问题常态化治理格局。

  • 孩子们满嘴“包的”“666”该怎么办引热议 小学老师:喜欢说网络热梗是偷懒

    江西一位小学教师因引导学生用"我很有信心""我势在必得"等优美表达替代网络热梗"包666"引发热议。她认为依赖网络用语是思维懒惰,希望学生掌握文明优美的语言表达。媒体指出网络热梗虽有趣实用,但会限制语言表达和深度思考能力。网友观点两极:有人认为课堂应规范语言,网络用语可保留生活趣味;另一些人强调需培养青少年在不同语境自如切换的表达能力。

  • 游族网络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全球化游戏研运质效双升,AI生态布局全面加速

    游族网络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01.9亿元,同比增长2.20%;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74.60%。第三季度业绩延续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全球化战略推进、AI技术深度融合及产品精细化运营。旗下《少年三国志》《新盗墓笔记》等产品通过版本迭代与跨界联动提升用户粘性。公司积极布局AI业务,推出智能平台YOOZOO.AI,并拓展算力合作,强化研发效能。同时,游族持续践行社会责任,开展公益项目并推动中华文化数字化传承。

  • 苹果前员工因名叫“三星”走红网络:最终他选择改名

    苹果前员工因撞名三星走红网络,他最终选择改名。 据媒体报道,2012年,一位名叫Sam Sung的苹果零售店员工意外走红,因他的名字Sam Sung跟苹果竞争对手三星的英文(Samsung)字母一致,而且二者的发音接近。 Sam Sung在接受采访时详细讲述了那段经历以及自己最终决定改名的原因。2012年,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Sam Sung的苹果工作名片,相关内容迅速传播开来。苹果方面随即�

  • 锐捷极简以太彩光网络4.0再添新翼,“超融合”方案创新而来

    锐捷发布“极简以太彩光4.0-超融合方案”,针对高职院校宿舍高密接入场景,实现“一套架构、超聚/超融双模式融合”设计。方案延续极简理念,核心侧部署超融合模块,弱电间采用无源融合设备,接入侧配备Wi-Fi 7光无线接入点,支持单设备接入11264间宿舍。具备四大创新:融合时分复用技术提升接入密度;统一以太网二层架构简化运维;有线无线一体化OAP提升部署灵活性;核心多场景融合部署适配不同业务需求。该方案不仅破解宿舍网络建设难题,更展现全光网络在医疗、普教等场景的适应能力。

  • 牵线即“印钞”,相亲直播18万红娘撑起IPO

    上个月,伊对App的母公司米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揭开了在线相亲直播赛道的赚钱密码。这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以19.17亿元的营收引起市场关注,而撑起这份成绩单的核心引擎,竟是直播间里忙着牵线搭桥的“线上红娘”。 招股书的数据直白地展现了这门生意的爆发力,米连科技旗下旗舰产品“伊对”上半年贡献15亿元收入,占公司总营收近八成,不仅稳坐中国在线�

  • 直播下半场,美链MCN机构创始人张睿重构增长新路径

    在直播行业进入下半场的背景下,美链MCN创始人张睿峰提出:流量成本攀升,多数品牌直播亏损,需立足公域基础,将私域作为用户深度服务补充。核心是理解算法底层逻辑——标签系统、画像匹配和效率分配,构建PCP模型(直播间标签、团队能力与优质内容匹配)。强调“产品-主播-用户”三象合一,避免人货场概念模糊。私域实践应聚焦售后、测品及信息获取,提升IP竞争力。直播下半场竞争归根结底是认知与效率的比拼。

  • 单场带货超百万,短剧“霸总”杀入直播间

    ​短剧“霸道总裁”也得卷副业。 近日,一批短剧顶流涌入直播间带货:“短剧一哥”柯淳亮相十月稻田直播间,单场销售额突破百万;另一演员何健麒也接连出现在Babycare和羽西的直播间,人气销量双爆...... 显然,短剧演员的商业潜力开始得到品牌真正的“霸总”认可。

  • 明星直播带货进入下半场:好内容如何驱动商业价值?

    “完全可以当外套穿!”“你看这毛茸茸的手感,太舒服了”“我挑的款颜值肯定在线~” 双11大促热潮中,女演员孙怡坐镇抖音账号@我不是孙怡 开启直播。 镜头前,她身穿家居服侃侃而谈,时而凑近屏幕展示面料质感,时而扯着衣角演示弹性,亲昵的语气、自然不刻意的分享状态,活脱脱像和闺蜜唠嗑般毫无距离感。 而另一头,演员@温峥嵘 则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她�

  • 单日GMV破千万,酒店集体涌入直播间

    一年一度的双11,忙着在直播间上链接的,除了电商商家,还有酒店从业者们。 一方面,过去一年酒店供给大幅增加,行业存量竞争加剧,直播间成为争抢用户的新战场。数据显示,仅2024年,华住集团、锦江酒店、首旅酒店以及亚朵集团,就分别新开了2443家、1515家、1353家和471家酒店。 另一方面,用户需求正在发生变化,酒店从商务、旅游住宿需求,转变为年轻人“逃离日�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