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关键词  > 神马搜索最新资讯  > 正文

UC推“神马”高调进军移动搜索 都是浮云?

2014-04-28 18:57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4月28日报道:“未来,看神马”、“说神马就是神马”……短短几个小时内,“神马”一词或以最快速度上升为科技圈的最热词汇。毕竟,十周年庆典之际,UC优视宣布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发布旗下移动搜索引擎品牌——神马(sm.cn)后,网友高呼:“好霸气的域名”,一时间各种调侃和搞笑出现。

28日下午消息, 阿里巴巴和UC已经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移动搜索业务,UC优视CTO梁捷将出任神马搜索业务总裁,且推出在网友看来像极了草泥马的全新Logo形象和用sm.cn替代原来的域名yisou.com。

据了解,这一2字母的域名曾通过易名中国竞价专场,以30.6万元的价格结束拍卖。如今被启用搭建“神马”平台,圈内一致认为这是阿里借道UC浏览器布局搜索市场所下的一枚重要棋子,只是,与这颇具搞笑意味的名字相称,它的前景和希望几何?

阿里借道UC浏览器 布局搜索市场

“阿里玩够腾讯,现在开始调戏百度,挑衅360了。”神马移动搜索引擎品牌推出后,网友如此评论道。

事实上,BAT也好,360也罢,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混,“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事情是常有的,此乃人之常情,情理之中也。又或者,在互联网圈里的竞合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转了一个大圈后大家又狭路相逢的那一刻。

何以这样说?

众所周知,与此前域名一致,UC携手阿里打造的神马搜索,其前身正是一搜。

百度百科“一搜”,记录着其是杭州阿里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专业做视频垂直聚合搜索服务的产品,隶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垂直搜索产品线。

“2005年11月9日一搜深情谢幕,欢迎使用雅虎搜索。”如果你还记得当时这句话,其实,此一搜还与雅虎有着一段不解的渊源。据资料显示,2004年6月21日,雅虎中国独立的专门搜索网站“一搜网”上线,当时被看作是雅虎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独立运作的品牌,同时也是第一家互联网国际巨头正式进军中国搜索市场的代表。遗憾地是,由于身上背负的盈利压力以及随着后来雅虎中国将其托管于阿里巴巴,最终在运营一年零5个月后谢幕。

再追溯当时的情景,依稀记得记录了覆雨翻云的中国网事的代表作《沸腾十五年》中曾提及,这个一搜品牌恰是现任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当时在雅虎任职期间所苦心经营的品牌。书中写到,由于当时“雅虎总部投入不够,而且雅虎中国内部的发展也远远赶不上外部网络业界发展的速度。迫不得已,把自己原来200人的团队带过来后,周鸿祎上任伊始就对雅虎中国大刀阔斧实施改革,他抛出了三大计划-推动中文上网的国际化、实现雅虎搜索技术的本地化、推动雅虎电邮在中国取得与之相匹配的优势地位。”

然而,一搜网上线后,尽管从3721带来了自己的原班人马,且为了让两个团队合并一处尝尽了各种办法,但后来周鸿祎终究还是在多次双方谈判和交涉后选择了离开,带着那批核心团队成员打造了今天的360搜索。至此,兜兜转转,那些昔日的强兵强将们再以这种格局神奇的会面了。

“浏览器与搜索是天生一对,许多领先的浏览器公司同时也是搜索引擎公司,例如谷歌、微软和国内的360。”UC优视董事长俞永福说。在他看来,用PC的旧思维做移动产品必败。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移动搜索”就是PC搜索的无线化,真正的移动搜索应该以手机为中心形成设计。

而如他所介绍,UC优视的移动搜索业务已经在内部低调发展了四年,去年整合了阿里巴巴的“一搜”技术团队和业务,以及原百度的一支技术专家团队,并且得到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的大力支持,未来将与阿里巴巴在产品、资源层面进行深入合作。

如是说,在当前PC端搜索格局已十分稳定、移动搜索市场呈一片蓝海之势时,神马搜索当真能如一匹黑马般趁势杀出实现弯道超车?

cnzz最新数据图

移动搜索领域迎新人,你看好吗?

“一搜,这个名字和气质都不差,神马就差很多了,虽然在营销上可以取巧,但是用户不总是表现为一种二逼状态,即便靠浏览器可以导流量转化,但是要真正商业化和货币化总是需要一个拿得出手、说的出口的名称和品牌识别。”消息爆出后,先是对这个移动搜索引擎的取名,网友半开玩笑半忧心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不用赘述,名字的重要性显然在掌舵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互联网圈尤甚。暂不去讨论这个“神马”的名字到底会带来长命还是短命,专注移动搜索市场的当前格局,可谓机遇多多但也着实不是一条平坦大道。

据此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所提,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搜索用户数达3.65亿,较2012年底增长7365万人,增长率为25.3%。报告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增长,网民部分搜索行为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手机搜索使用率为73.0%,与2012年底相比提升3.6个百分点。

如此,前景很广阔,理想很丰满,但现实也很骨感。

首先,着眼自身。

此前CNNIC报告显示,当前移动端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基本和PC端一致。亦即,移动搜索的厂商们要面对用户明显的延伸习惯。电商业内人士贞元此前曾分析称,从市场渗透率、首选率以及前二位选择率来看百度在移动端具有更大幅度的领先,前三名的市场集中度也比PC端更高。例如从首选率来看百度和第二名的360分别为88.7%和4.2%,而在PC端百度和排名第二的360搜索则分别为85.6%和10.1%,另外两个指标也大致类似。

他说道,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目前PC端的使用行为对移动端还有着较大的影响,在CNNIC的调查中,有74.3%的手机网民表示移动端搜索引擎的使用是 “电脑上的习惯延伸,懒得换”。

此外,虽然目前移动端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并没有显示出与PC端很大的差异,但不一样的是,在移动端用户的使用习惯似乎更偏向于直接用APP。此前,360亦曾为“将搜索融入APP还是继续坚守浏览器”而苦恼。

据悉,目前神马搜索官网除了一般的网页搜索功能,神马搜索布局了App搜索、购物搜索、小说搜索的几大垂直领域。下一步神马搜索将上线语音搜索、图片搜索等新功能。很难说将来会不会面对“搜音乐不如直接装个网易云音乐,搜APP可以装个豌豆荚“的囧境。

其次,BAT间在移动战略上的较量布局在方方面面,可谓360度无死角。而移动搜索市场,注定又是BAT三巨头外加360的争夺。

除了去年已布局移动搜索市场,筹划推出更多移动搜索相关产品的360外,今天神马搜索消息一曝光,已经有声音称这次合作对百度的影响不小。有媒体报道称,在UC推出神马搜索之前,UC浏览器的搜索入口一直提供给百度。此次神马发布后,预计很快这个入口将替换为神马。对于如何看待百度的问题上,俞永福强调,百度是PC搜索中的王者,但是移动搜索是一个新市场,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具备,UC要做最好的移动搜索引擎。俞永福表示,过去10年百度和UC在产品层面有许多开放性合作,他希望未来与百度仍然能形成良性互动。

此外,腾讯方面亦没有放弃这片蓝海。不要忘了,去年9月,其与搜狐及搜狗公司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其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腾讯随即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的股份,而且腾讯持股比例会在近期内增加至40%左右。

此前已经有消息称,搜狗在移动搜索领域居行业第二了。无论如何,目前搜狗搜索已全面融入包括腾讯站内搜索、QQ聊天窗口搜索等旗下产品,可以说,凡涉及腾讯涉及搜索的地方都由搜狗替代。据悉,2013年全年,搜狗总收入达到2.16亿美元,搜狗称,搜狗还表示要加大对移动搜索的投入,我们在移动搜索领域搜狗的市场份额已经居行业第二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BAT等巨头,还是其他觊觎移动搜索市场的厂商们,PC端之于移动端,不管是手机搜索的输入方式还是搜索内容,不管是文字输入还是语音二维码输入,面对用户在手机端搜索本地生活服务类信息和应用信息的大量需求,如CNNIC所指出,在整体搜索行业进入成熟期的背景之下,未来搜索引擎的持续发展还将取决于搜索结果安全性和用户信任度。

举报

  • 相关推荐
  • 让搜索“一步到位”! 快手提出端到端生成式搜索方案OneSearch

    当前电商平台普遍采用“召回、粗排、精排”级联式搜索架构,但存在商品描述混乱、相关性差、冷启动难等痛点。快手提出业界首个工业级端到端生成式搜索框架OneSearch,集成三大创新模块:关键词增强量化编码(KHQE)提升商品特征建模能力,多视角用户行为序列注入策略实现精准偏好捕捉,偏好感知奖励系统(PARS)优化排序多样性。实际部署后,订单量提升3.22%,买家数增长2.4%,在线推理成本降低75.4%,冷启动场景表现尤为突出。该系统标志着生成式模型在大规模工业场景中首次完整替代传统搜索链路,为电商搜索技术发展指明方向。

  • 曝苹果为新Siri做了内部版ChatGPT 正测试搜索个人数据、执行App内操作等功能

    苹果公司正在开发一款类似ChatGPT的手机应用“Veritas”,用于内部测试明年将推出的新版Siri。该应用可快速评估Siri新功能,包括搜索个人数据、执行App内操作(如编辑照片)等。虽然不面向消费者发布,但该工具标志着苹果对Siri的全面升级已进入新阶段,旨在帮助员工高效完成测试。

  • 淘宝用AI给电商搜索趟了条新路

    ​众所周知 ,最近两个月,淘宝搜索的AI化有了明显的提速趋势。 8月,淘宝低调全量上线了“AI万能搜”产品;9月,淘宝“AI助手”传出内测消息、拍立淘的“AI找低价”也全量上线。 这三个产品分别覆盖了传统搜索入口,图片搜索入口、以及搜索页面呈现后的交互,算是在淘宝端内形成了一个围绕搜索场景的能力矩阵。 前段时间,硅星人也拿到了“AI助手”的内测资格,我

  • AI排名监控工具实战指南:如何用GEO排名查询提升品牌AI搜索可见度

    随着ChatGPT等AI搜索引擎普及,传统SEO正经历深刻变革。文章指出,超60%用户开始使用AI搜索,而AI直接给出答案而非展示链接,导致品牌面临可见度危机。为此提出GEO(生成引擎优化)概念,强调需通过专业工具监测AI排名,并推荐AIBase平台的多平台覆盖、真实场景模拟和竞品分析功能。最后给出四步优化流程:建立监测基准、分析排名差异、针对性内容优化、持续迭代,帮助品牌在AI时代建立竞争优势。

  • GEO排名查询工具完全指南:AI搜索时代的排名优化实战

    随着ChatGPT等AI搜索引擎崛起,传统SEO正经历革命性变革。GEO应运而生,成为内容创作者必备新技能。AI搜索直接生成答案而非链接列表,这意味着:内容需被AI引用才能获得曝光;排名机制重构,更看重内容权威性和相关性;需同时优化多个AI平台表现。专业GEO工具能批量监控多平台表现,追踪内容在AI中的引用情况,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排名趋势,帮助制定有效优化策略。

  • AI排名监控工具实战必备:掌握GEO优化效果,提升品牌AI搜索排名

    随着AI大模型和智能搜索的快速发展,用户搜索习惯正从传统搜索引擎转向直接向AI平台提问。品牌能否被AI“推荐”已成为新的竞争力。AIBase推出的GEO排名查询工具,专为监测品牌在AI对话中的曝光率、推荐次数及呈现方式而设计。它支持多平台同步检测,提供可视化数据分析和历史记录对比,帮助团队优化AI搜索排名。该工具不仅统计曝光量,还能还原AI对话细节,为品牌形象提升提供数据支持,是布局AI流量的重要利器。

  • GEO排名查询工具推荐:搞定GEO搜索优化,让品牌AI可见度更清晰

    随着AI平台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品牌在AI推荐中的曝光度直接影响用户触达。文章提出GEO(生成引擎优化)概念,强调其相比传统SEO更关注AI平台的推荐权重。AIBase推出的GEO排名查询工具可帮助品牌方检测在主流AI平台(如豆包、DeepSeek等)的曝光情况,通过选择平台、输入测试问题及品牌关键词,快速获取推荐率、曝光次数等关键指标。该工具适用于品牌营销、SEO优化及研究机构,为提升AI场景品牌可见度提供数据支持。

  • GEO排名查询工具深度解析:如何科学监测AI应用的搜索优化效果

    在AI应用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生成引擎优化(GEO)已成为产品增长的关键策略。与传统SEO不同,GEO专注于优化AI平台和生成式搜索引擎中的内容可见度。文章介绍了AIBase推出的GEO排名查询工具,支持实时监测豆包、DeepSeek、通义千问等主流平台,具备多平台监控、智能检测和关键词追踪功能。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帮助用户制定差异化优化策略,提升应用在各大平台的搜索表�

  • AI日报:腾讯重磅发布混元图像3.0;快手发布KAT系列Agentic Coding大模型;苹果悄然研发ChatGPT式应用

    快手发布KAT系列代码大模型,腾讯推出“混元图像3.0”实现多模态突破,苹果研发类ChatGPT应用升级Siri,谷歌更新Gemini 2.5 Flash Lite提升效率。苹果还推出Manzano图像模型,YouTube Music测试AI音乐主播功能,VideoFrom3D框架简化3D视频生成,Moondream 3.0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GPT-5等顶尖模型,展现强大性能。

  • CCF科技成果奖揭晓:国内开源社区斩获最高荣誉

    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公布2025年度“CCF科技成果奖”评选结果,共有38个项目获奖。其中,“开放麒麟(openKylin)操作系统及开源社区”项目凭借在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中的突出贡献,荣获科技进步特等奖。该项目面向桌面应用场景,在RISC-V架构适配、移动应用兼容、智能引擎框架等方面取得突破,已在金融、通信、能源等行业规模化应用。目前,openKylin社区已吸引1300多家生态伙伴加入,构建了覆盖硬件、软件、AI等领域的全栈生态。作为全球领先的开源桌面系统根社区,该项目通过技术输出与国际协作,持续提升我国在开源领域的影响力,为全球开源生态注入中国力量。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