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扫地机器人,距离成为“冰洗空”还有多远?

2025-05-16 11:0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在消费电子领域,产品从小众成为大众,不是每个新兴物种都能成功。但与大多数产品不同,扫地机器人显然具备独特的潜力。而当扫地机器人行业走过导航革命与基站创新阶段,想要成为"冰洗空"级的刚需时,它还需要跨越多个鸿沟。

在高端化与大众化之间寻找平衡

在完成了导航、基站、扫拖功能的革命性创新之后,扫地机器人似乎陷入了“创新焦虑”。对于习惯了用技术拉动销量的厂商而言,无疑压力山大。

为了缓解焦虑,厂商们在外形、功能叠加、硬件上持续深耕,尽管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却难再现颠覆性突破。

市场数据呈现微妙变化。IDC报告显示, 2024 年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量2060. 3 万台,同比增长11.2%;销售额93. 1 亿美元,同比增长19.7%。中国市场全年出货538. 9 万台,同比增长6.7%,第四季度达 175 万台的季度峰值。但对比成熟市场,中国6.9%的渗透率仅为美国15%的一半,与“冰洗空”超过90%的家庭普及率形成鲜明差距。

价格杠杆的失衡是核心症结。2019- 2022 年间,行业均价从 1479 元飙升至 3210 元,同期销量却从 533 万台跌至 410 万台,呈现典型的"量跌额涨"背离态势。尽管高端机型凭借"全能基站+AI交互"获得中产阶层认可,但消费分层特征显著,愿意为高端旗舰机买单的家庭毕竟有限,而千元级市场长期被功能缺失的机型占据,真正能平衡性能与价格的"黄金中段产品"供给不足。

回归清洁本质的技术普惠之路

当行业沉迷于"AI、智能"的概念包装时,却忽略了产品的第一性原理,清洁效能。用户核心诉求并非复杂的语音交互或华丽的APP界面,而是"省心省力地解决地面清洁问题"。而现有产品的两大痛点正在侵蚀用户的信任。

环境适应能力的现实落差

传统激光雷达方案对宠物粪便、电线等低矮障碍物,以及玻璃、镜面等高透物体识别率不足,导致频繁碰撞卡顿;实验室里的"完美避障"在真实家居环境中折戟,迫使用户频繁介入干预。较高的人工干预率,严重削弱产品价值。

清洁逻辑的机械僵化

依赖固定路径规划的扫地机器人,面对动态变化的清洁需求显得力不从心:儿童餐后散落的饼干渣、厨房地面的油渍等突发脏污常被漏扫;重复清洁、边缘遗漏等问题普遍存在。本质上,现有技术尚未实现从"按程序工作"到"理解需求工作"的跨越。

如何破局,技术普惠显然是关键。让高端技术应用到中低端机型,转化为大众可及的实用价值。

回顾家电发展史,洗衣机从奢侈品到家庭标配,关键在于解决了"核心功能标准化"与"成本结构最优化"的矛盾,遵循了二八法则,千元内的产品价格相比起高端洗衣机大约就在20%左右,但已能完成80%的清洗任务。

站在 2025 年的节点,扫地机器人行业正经历从"技术驱动"到"需求驱动"的关键转折。当产品能以合理价格解决80%的日常清洁痛点,当技术创新真正转化为"无需学习的直觉式体验",这个曾经的"科技玩具"才能真正叩开千万家庭的大门,在智能家居版图中占据比肩"冰洗空"的地位。

技术普惠,释放全链路产品潜力

那么,以扫地机器人的现有技术积累,是否有实现技术普惠的可能?

显然,厂商们早已在做。无论是阉割掉非核心功能还是使用成本更低的传感器复用核心算法,这些策略都有不错成效。而INDEMIND则采用了更颠覆的方式。

图片.png

INDEMIND作为国内机器人技术研发的先行者,在机器人的导航、避障、决策、AI交互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在建立自己的技术矩阵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前沿技术的边界。

在扫地机器人技术研发上,INDEMIND区别于主流的激光雷达方案,而是采用纯视觉的技术路线,全栈自研了轻量化VSLAM算法(不基于谷歌Cartographer算法)、路径规划算法、智能决策引擎等核心技术,在表现上不仅能够媲美激光雷达的精度,在功能和体验上甚至超过激光雷达融合方案,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为了能够适配更多机型,INDEMIND研发的轻量化模型,配合硬件加速技术,对算力配置要求很低,能够在几美金的计算平台实现稳定运行建图、导航、避障等任务逻辑,为技术普惠贡献颠覆性价值。

不仅如此,INDEMIND纯视觉方案还具备三维语义建图能力,配合专门开发的决策交互引擎,机器人能在语义层次上理解环境信息,模仿人类大脑对环境理解的方式,进行策略处理,实现智能避障、指令作业、人机交互多种智能化业务逻辑。

此外,INDEMIND还研发了脏污识别技术,基于视觉传感器,结合图像算法,能够识别多种常见脏污,在技术优势上不仅识别类别丰富,脏污检出率也达99%以上,显著领先于行业。而基于脏污识别,机器人能够针对脏污类型和脏污程度自主决策清洁策略,真正实现"按需清洁"。同时厂商也可根据此技术开发更多应用功能。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普渡机器人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 Max,重塑智能清洁新高度

    普渡机器人于2025年8月20日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Max。该产品在MT1基础上大幅升级,搭载3D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显著增强复杂场景感知与避障能力。通过AI技术实现自适应清洁、垃圾识别、巡检清洁等功能,支持10万平方米以上大场景作业。具备自动振尘过滤和智能避雨机制,提升安全性与运维效率,重塑智能清洁行业新标准。

  • INDEMIND三目AI避障-脏污检测模组,扫地机器人的“全能副手”

    文章介绍了扫地机器人避障技术的最新发展。传统避障方案(ToF、线激光、视觉)各有优劣,而"激光雷达+视觉"组合成为高端机型标配,因其能精准识别拖鞋、线缆等复杂障碍物。随着智能化需求升级,INDEMIND创新推出三目AI避障-污渍检测模块,融合立体视觉避障、AI物体识别、高精度污渍检测及彩色视频传输功能。该模块具备1.5米避障距离、40+类物体识别能力,污渍检测准确率超95%,且计算资源占用极低,可无缝替代现有方案,为扫地机器人提供"智慧之眼"和"敏锐嗅觉",推动清洁设备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 小学生不想扫地2小时造扫地机 用废纸箱制作而成

    近日,一位来自天津的 10 岁男孩凭借其亲手制作的自动扫地机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据相关视频显示,这位充满创意的小男孩因不愿扫地,竟萌生出自己动手制作一台自动扫地机的想法,并且仅用两小时就大功告成。不仅如此,他还有着诸多奇思妙想,想放松时便设计出一台自动捶背机,想要科学养植物时又造出了自动浇水机。 据孩子家长透露,小男孩平时

  • 世界机器人大会|远东股份助力机器人产业实力出圈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落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历史性跨越。以优必选Walker S2为代表的中国整机产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实用潜力,其突破性技术实现了机器人运行的"柔性神经"。远东南缆等企业构建的国产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为行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大会汇聚200余家企业1500件前沿展品,其中100余款全球新品集中亮相,勾勒出机器人深度融入人类生活的图景。从2024年"概念元年"到2025年"落地打工",产业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远东南缆研发的机器人专用线缆实现千万次弯折寿命,通过材料创新赋予电缆卓越柔韧性,其专项实验室获CNAS国家认证,为产品可靠性保驾护航。随着AI技术发展,机器人群体智能将推动生产效率跃升,具备综合优势的国产供应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 周鸿祎与机器人PK球技:带球突破 被机器人抢断

    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决”——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现身加速进化机器人展台,亲自下场与机器人展开1V1足球大战,以球技较量科技实力,引发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根据现场拍摄的视频画面,这场人机足球赛战况异常激烈。比赛伊始,周鸿祎迅速进入状态,展现出灵活的盘带技术,在绿茵场上灵活穿梭,甚至一度险些晃过面前的机器人对手,

  • 小米最强扫地机!米家扫拖机器人5 Pro开售:国补3399.15元起

    小米米家扫拖机器人5Pro 正式上市,定位 米家最强” AI 清洁主机,带来全方位智能清洁体验。 其经典水箱版售价3999元,券后3849元,叠加国补后3399.15元起;薄嵌上下水版4699元,券后4549元,国补后3994.15元起,性价比突出。

  • 周鸿祎和机器人擂台打拳:红衣教主一拳、一脚放倒机器人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与宇树一款拳击机器人上演了一场趣味对决。 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周鸿祎直接零帧起手,上去就抱着机器人,右腿一个反向绊,直接一脚将机器人放倒。 等待几秒后,拳击机器人一个腰马合一成功起身,并摆出了拳击动作,周鸿祎和它碰手后,机器人快速使出了一套连环招,动作铿锵有力,周鸿祎有些吃不准它的实力,选择

  • 智能“机器狗”亮相广博会 视源股份四足机器人提供展会、赛事安保新思路

    广州博览会上,本土企业视源股份自主研发的四足机器人MAXHUB+X7引发关注。该机器人具备全地形适应能力,可稳定穿越35°斜坡、台阶及沙石路面,支持自主导航、自动执行任务。搭载双摄像头、气体传感器等模块,能替代人工在复杂环境中执行巡检、灭火等任务,适用于展会安保、救援等多场景。其核心价值在于动态风险预测与人机协同响应,已在北京等地的实战中验证能力。产品未来将在广州多个城市管理场景部署,提升生产效率。

  • 起猛了 看到“兵马俑”跳舞了:人形机器人“光子”惊艳亮相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事正酣,8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体舞蹈赛吸引了全球目光。来自武汉的人形机器人“光子”凭借出色表现,一举夺得该赛事冠军,成为赛场上的耀眼明星。 在这场比赛中,9台由光谷东智精心研发的“光子”人形机器人与一名专业舞者携手共舞,演绎了经典曲目《秦俑魂》。舞者身着华服,饰演威风凛凛的“将军俑”,而“光子”机器人则�

  • 视源股份全栈自研机器人首次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 定位“3D岗”生产力伙伴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视源股份携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参展。其工业级高性能四足机器人MAXHUB X7首次亮相,具备全天候、全地形作业能力,已在工业、电力等场景落地应用。该产品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导航技术,能适应复杂环境,IP66防护等级确保极端条件下稳定运行。视源股份依托"三院一站"研发体系,构建了从算法创新到制造验证的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目前公司商用清洁机器人已进入欧洲、东南亚及日本市场,在大型商超批量部署。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机器人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