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扫地机器人最新资讯  > 正文

INDEMIND:脏污识别,扫地机器人的又一块拼图

2024-07-26 10:54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重新定义清洁方式。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在过去几年,扫地机器人进入了快速迭代期,从清洁系统,到外观,再到基站,都和最初的产品有了天壤之别,然而时至今日,大刀阔斧式的创新越来越少,扫地机器人下一个拼图又该是什么?

一直以来,厂商们在销售过程中无不强调扫地机器人“人”的属性,但用户真正感受到的却是“机器”的属性,所谓的智能化更多是个噱头。再看过去的升级也大多围绕在“机器”的属性上,而“人”的属性却进展寥寥。不过随着大模型的兴起,智能决策、人机交互逐渐被重视起来,机器人的智能化拼图正在完善。但在这之中,仍有一个问题被人们所忽视。

除了需要提升清洁系统,还需要改变机器人的作业逻辑。

简单来说,现在的扫地机器人只有机器的“蛮力”,却没有人的“灵巧”。作业中,只会按部就班的“一条道走到黑”,导致最终的清洁效果并不稳定,甚至会反向清扫。无法像人一样,知道哪里脏,有多脏,是什么样的脏污,从而做出相应的清扫方式。

在真实场景中,地面的脏污程度和脏污类型都不同,包括零食残渣、饮料液体、厨余污渍等等。而一旦遇到这些脏污,如液体类,大多会被边刷扫的到处溅射,引发更多的清洁问题。另外,在遇到重污区域时,也会出现清洁不干净的情况,若采用多遍清扫,又会导致重复清扫,耗能增加,整体清洁效率低,体验感下降等。

image.png

如果让机器人具备和人相似的主动脏污识别能力,无疑是让机器人具备“人”的属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主动脏污识别,意味着机器人能够根据地面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清洁策略,做到有的放矢,在脏的地方反复清洁,不脏的地方不做无效清洁,有效减少人工干预,提升机器人的清洁效率和质量,其意义不言而喻。

事实上,市面上已经有厂商将脏污识别技术集成到产品中,如云鲸J4、云鲸逍遥001,且取得了不错的表现。与此同时,这条赛道的玩家不只有云鲸等厂商,INDEMIND在脏污识别技术研发和应用上同样走在了行业前列。

作为一家以视觉技术为核心的AI技术公司,INDEMIND在视觉感知技术的探索上,有着天然的敏感性,在早期着手研发机器人解决方案之初,便意识到机器人在清洁逻辑上的局限性,过于呆板化的机械式清洁,会降低机器人的清洁表现。

因此,如何让机器人能够自主探污、识污,根据污渍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自主决策清洁方式,便成为了INDEMIND的一个重要技术目标。

为了实现构想,INDEMIND自研了极具自身特色的图像算法,配合自研的融合摄像头及主动补光策略,构建了基础的INDEMIND脏污识别技术。经过多次算法迭代,最终实现了平均脏污检出率99%以上(包含常见固体、液体脏污),支持任何地面材质、花色、光线下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液体及干涸污渍识别、颗粒状脏污识别、粉末状脏污识别,是目前行业极少成熟且性能优异的技术方案。

重新定义清洁方式

针对不同地面情况,INDEMIND开发了系统化的清洁策略,包含清洁遍数、清洁力度(毛刷压力和速度、出水量等)、清洁时长等,配合INDEMIND基于设备端、云端智能决策平台、大数据平台三端专门建立的智能决策引擎,能够支持机器人自主判断决策清洁方式,如遇到液体时,停止边刷,仅使用拖地功能,以防液体溅射。

同时,机器人不再受制于清洁结构和自身重量,对重度脏污可以自主执行多次清洁及清洁成果检测,提升清洁能力上限,且也意味着机器人开发的硬件选择有了更多可能。

此外,机器人也不再受制于定期清洁计划,具备主动脏污巡检和作业能力,对于使用者更加友好和智能。

在清洁过程中,机器人能够将脏污检测结果及位置与场景地图和轨迹进行叠加,实现全场景的脏污地图管理

需要提到的是,商用清洁机器人在清洁逻辑上的问题和扫地机器人并无本质区别。平均化、全覆盖的清洁逻辑,一是让机器人在重污区域没有清理干净时就需要人为参与检查;二是轻污区域清洁费水费电的情况。看似替代了人力,却又没有完全替代。

脏污识别技术对于扫地机器人以及商用清洁机器人而言,绝非简单意义上的常规升级,而是在重新定义清洁方式,让机器人在行为上真正开始仿生,这与现有产品有着跨代差别。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小鹏机器人会走猫步太像人了!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人形机器人IRON,其拟人化程度领先,拥有仿生脊柱、肌肉及柔性皮肤,配备3D曲面显示与灵巧双手,实现22个自由度。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支持对话、行走等智能交互,并采用全固态电池提升安全性。集成自研物理世界模型与VLT/VLA/VLM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反馈。IRON将优先应用于商业场景,并与宝钢合作探索工业巡检。小鹏宣布开放SDK,邀请全球开发者共建机器人应用生态。

  • 星际动力入驻宁波前湾,未来像选配电脑一样选配人形机器人

    2025年11月3日,星际动力科技公司在宁波前湾新区正式启航,由宏润建设与人工智能企业矩阵超智共同创立。公司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目标让机器人走出科幻、走进现实。现场发布了首款机器人“星际1号”,其具备三大突破:灵巧双手实现精细操作、具身智能大脑支持自主交互、硬件抽象层实现标准化量产。星际动力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推动人形机器人成为人类协作伙伴,开启产业新篇章。

  • 华文众合携国内首款中小学具身教育智能机器人亮相第86届中国教装展

    10月24-26日,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在青岛成功举办,聚焦“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华文众合展出智慧书法教室、智慧粉笔教室等创新产品,并发布国内首款中小学具身教育智能机器人“华文小弈”。该机器人融合AI语音交互、智能运动控制等功能,旨在通过寓教于乐方式提升课堂互动性。展会现场还通过经典古文背诵、AI书法教学等互动环节,展现科技与传统教�

  • 何小鹏回应机器人IRON里是真人质疑:感谢认可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亮相,其逼真步态引发网友惊叹“100%真人在里面”。面对质疑,董事长何小鹏以“感谢认可”巧妙回应,展现技术自信。IRON采用类人“骨骼-肌肉-皮肤”结构,搭载仿生肌肉驱动系统和22自由度拟态双手,能精准感知环境变化。团队历时7年研发,计划明年4月进入量产阶段。该机器人还融合物理世界模型体系,集成VLT/VLA/VLM三大核心能力,实现实时环境交互。此次展示既体现小鹏技术积累,也引发对科技真实性的思考。

  • 机器人“全能导航大脑”来了!银河通用发布NavFoM大模型

    银河通用发布全球首个跨本体全域环视导航基座大模型NavFoM,实现机器人从“学会完成导航任务”到“真正理解移动”的跨越。该模型支持全场景、多任务、跨本体应用,通过统一“视频流+文本指令→动作轨迹”范式,融合800万条跨任务导航数据,在真实机器人上实现零样本自主避障、路径规划等复杂任务。其技术突破将推动具身智能从单一功能进化为基础设施,为规模化商业落地奠定关键基础。

  • 何小鹏再回应机器人里藏真人质疑:现场展示内部结构

    小鹏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秀后引发“真人操控”质疑。为回应舆论,董事长何小鹏不仅发布机器人脱衣视频,更在科技日现场剪开腿部覆盖件,直接展示内部仿生结构。该机器人搭载自研物理世界模型,融合三大核心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反馈。目前IRON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量产,展现中国科技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

  • “超脑+机器人”重构物流新生态!京东物流“狼族”机器人全阵容亮相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10月31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开幕,京东物流"狼族"智能机器人军团成为焦点。展会首次完整呈现"超脑+狼族"智能系统,展示天狼四向车、智狼扩展版、自动分播墙等新产品及成熟产品矩阵。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作业,分拣准确率超99.99%,存储坪效提升240%,作业人员减少58%。通过仓-站-人高效协同,昆山亚一智能物流园已实现近半数订单由机器人处理。京东物流计划未来5年采购300万台机器人,持续强化智能供应链技术底座,推动行业向科技驱动转型。

  • 何小鹏: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不划算 做家务不安全

    今日,小鹏汽车发布旗下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作为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IRON拥有骨骼-肌肉-皮肤”: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头部3D曲面显示、仿生灵动双肩、实现2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 据何小鹏介绍,它的猫步走得像人一样轻柔,还拥有像人一样思考的大脑”,它不光是世界上最高算力的人形机器人,明年更会是最聪明的机器人之一。 现场,何小鹏还

  • 马斯克称未来人类意识能上传至机器人 可用于月球和火星基地建设

    在2025年11月7日举行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埃隆马斯克系统阐述了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芯片研发与生产扩张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并更新了企业使命,展现出将技术愿景转化为现实应用的清晰路径。 马斯克指出,随着Neuralink等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人类有望在20年内实现将意识快照”上传至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使其具备类人意识。 人形机器人将被部署于月球与火�

  • 女性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回应:并亲自证清白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视频,回应网友对Iron机器人流畅步态真实性的质疑。视频中,团队通过一镜到底展示机器人行走,并解开上衣拉链展示内部机械结构,证明无人操控。何小鹏解释机器人模拟肌肉结构,头部为麦克风阵列,行走时伴有电机声。他透露团队七年研发成果,目前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实现软硬件量产。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