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生成式AI最新资讯  > 正文

直击GTC:医疗或成Gen AI今年关键词

2024-03-22 14:0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2024年3月,全球目光聚焦硅谷——一年一度的GTC大会正在召开。

刚刚过去的一年,生成式AI已经席卷全球,成为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落地的重要锚点。而作为生成式AI背后极为重要的软硬件基础设施,英伟达召开的GTC大会,无疑将传达Gen AI的种种未来风向

这一年的AI风向中,医疗领域可能最受瞩目。

周二早,英伟达生物医疗副总裁Kimberly Powell在演讲上这样强调:“医疗行业正在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最 大的技术产业之一。”

知名AI科学家李飞飞在和英伟达首席科学家Dill Dally教授的炉边谈话中也表示,AI在医学中的应用可能是最深远、最广泛的。

今年整个大会有90场活动与医疗保健/生命科学相关——数目位居所有行业之首,超过了汽车、云服务、硬件/半导体等一众热门领域。在首日的主题演讲上,黄仁勋更是一口气宣布了25个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全新微服务(microservices),加速药物发现、医疗技术(MedTech)和数字健康等领域的发展。

英伟达对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视可见一斑。随着Gen AI应用不断扩展、深入,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医疗健康领域将会迎来什么样的变化?有了英伟达加持的创业公司又将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GTC现场

新一代人工智能推进医疗发展

如文初提到的,今年GTC上,Nvidia宣布的最重要进展之一,就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25项GenAI相关微服务。

这些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微服务覆盖多个领域,包括药物发现、医疗技术(MedTech)和数字健康等,在全球范围内为医疗组织提供支持。

这套服务可在任何云平台使用,包括成像、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和生物学模拟等功能。套件中还有专为医疗应用调优的NVIDIA NIM AI模型和行业标准API,使其易于整合进云解决方案。

此外,像Parabricks、MONAI、NeMo、Riva和Metropolis这样的软件开发套件和工具现在作为NVIDIA CUDA-X微服务提供,以加速药物发现、医学成像和基因组学分析的工作流程。

套件中还包括NVIDIA NIM医疗微服务,为成像、医疗技术、药物发现和数字健康的模型优化推断,包括用于生成化学、蛋白质结构预测、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和3D分割等模型,大幅提升基因组分析速度,变异检测速度比传统方法快50倍以上。

“历史上首 次,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中深入生物学和化学的世界,让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成为可能,”Powell在会议上谈道。

像Amgen、Astellas、DNA Nexus和Iambic Therapeutics这样的医疗巨头可以利用这些生成式AI微服务,改善药物发现和抗体设计。

-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进展是,Nvidia一年前发布的BioNeMo(帮助医疗机构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药物发现的模型)如今包含了多种用于药物发现任务的新基础模型,如分析DNA序列、预测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蛋白质结构变化,以及从RNA数据识别细胞功能。

在这些新的基础模型中,有用于基因组学分析的DNABERT和用于单细胞RNA测序的scBERT。EquiDock是另一个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模型,这对于评估药物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医疗本身就复杂。我们的目标是让研究人员更加容易地调整这些模型以适应他们的专有数据,通过网络浏览器或云API运行AI模型推断,并且能够访问预训练模型以帮助药物开发。”NVIDIA的医疗副总裁Kimberly Powell在采访中表示。

大会上,英伟达还宣布与强生医疗器械合作,利用AI提升手术室效率和临床决策。

这一合作让强生能用NVIDIA的IGX和Holoscan平台处理手术室数据,提高手术结果,简化手术室AI应用的开发和部署。NVIDIA的Holoscan和IGX加速了医疗AI应用的创建和数据处理——通过AI分析设备、患者和手术数据,这些技术能在手术中为医生提供洞察,减少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除此之外,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Blackwell也在GTC上正式发布,性能在不同应用中的相比当前供不应求的H100等提升在7-30倍,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货。这可能标志着AI和机器学习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医疗科技也将有进一步推进作用。

为创新加速,英伟达支持头部AI创业公司

从数年前,英伟达就与创业公司紧密合作,通过多个项目支持创业公司在各个领域的探索。此前Kimberly Powell在采访中也提到,英伟达的目标是为更多技术公司提供芯片、云基础设施与其他工具。

从2017年起,英伟达就通过Inception创新计划合作伙伴项目、竞赛奖励及投资与包括医疗AI等多方向的AI创业公司紧密合作。本次大会上,Inception计划参与企业也有专门的布展区域,展示其创新进展。

其中,结缘于2018年的深智透医(Subtle Medical Inc.)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早在2018年,深智透医曾获英伟达AI大奖,获百万美元奖金。此后,深智透医与英伟达医疗、MONAI等方向建立长期合作。

2018年英伟达AI大奖颁奖现场,左起:NVIDIA CEO 黄仁勋、深智透医联合创始人Zaharchuk教授、深智透医联合创始人及CEO宫恩浩、NVIDIA 联合创始人 Chris Malachowsky、NVIDIA 生物医疗副总裁Kimberly Powell

近期,深智透医获得由HealthUnity组织、斯坦福StartX孵化器及英伟达等AI领导 者支持的斯坦福大学医疗健康生成式AI大奖,在本次GTC会议期间获得英伟达及SuperMicro联合奖励。也将使用NVIDIA最 新的GPU和服务器,持续在MONAI及最 新的NIM等方向加强合作。

“随着PET、MRI等高端医学影像的年需求量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全球对高质量医学影像的渴望日益增强。在这一背景下,深智透医在影像加速、增强、生成、药剂剂量及显影优化等AI应用上持续创新和研究。利用NVIDIA技术与硬件、MONAI框架以及最 新的NIM服务,可极大地提升了医学影像AI训练与部署的效率。”深智透医创始人及CEO宫恩浩博士表示。

作为最早将深度学习和生成式AI应用于医学图像处理的企业之一,深智透医开发了全球AI医学影像领域最早研发落地、并获中国NMPA/美国FDA/欧洲CE-MDR批准的影像加速增强AI产品SupPET、SupMR,能够加速MRI和PET成像过程4-10倍,并提升临床数据质量与比较准确度。自2020年起深智透医旗下产品已经进入全球多个市场,包括中、美、欧等超过500家知名医院和影像中心,实现了连续每年业务翻倍,并与西门子、拜耳、博莱科等全球知名设备厂商及药厂达成多项深入商务合作。

深智透医一直都与英伟达初创及医疗团队保持紧密合作,也是DGX、DGX1最早的一批用户之一。宫恩浩博士表示,未来将持续将利用英伟达最 新的医疗微服务、MONAI等平台技术及最前沿的GPU硬件设备加速影像AI产品研发与临床转化。

医疗健康 X GenAI的百亿美元市场

正如上文中提到,“医疗健康有可能成为英伟达最 大的未来发展机会。”英伟达生物医疗副总裁Kimberly Powell多次强调这一市场的重要性。

今年的活动上,由Kimberly Powell主持的“AIGC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活动,更汇集了知名基金经理“木头姐”Cathie Wood、微软研究院院长Peter Lee等多位大咖,探讨“(AIGC如何)重新定义医疗服务、发现新药和提高患者疗效的关键驱动力”。

目前英伟达在医疗健康领域每年有十亿美元相关的收入,未来预期收入潜力超过百亿美元。在包括AI医药、医疗设备、医学影像、数字医疗多个方向AI和生成式AI都有着长足的发展。英伟达也在生成人工智能各个垂直应用领域都有着标志性的领先地位和合作方向。

其中,包括改善病人护理、提升临床运营效率等医疗系统服务相关内容。

病人护理方面,J&J、Medtronic和Karl Storz等行业巨头已经在利用Gen AI和LLMs在手术比较准确性和诊断准确性方面通过实时流式边缘AI解决方案获得帮助,开创了病人护理的新时代。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s),人们可以筛选复杂的多模态数据,改善病人护理和运营流程。

临床运营效率方面,英伟达创新计划合作伙伴(如Artisight、Hippocratic)和梅奥诊所等先驱者正将LLM与RAG和虚拟代理集成,创建一个更具响应性和成本效率的医疗生态系统。

大会上,英伟达宣布与Hippocratic合作,这是一家提供每小时工作费用仅为9美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护士服务的医疗公司。Hippocratic以低廉的AI代理人成本,通过视频通话实时提供医疗建议给患者,从而降低实际人类护士的成本,后者可能达到每小时90美元。Hippocratic也同步官宣了5300万美元A轮融资,估值达到5亿美元。

“由生成式AI驱动、基于声音的数字代理人,可以开启医疗保健的全新时代,但前提是这项技术能够像人类一样响应患者的需求,”NVIDIA医疗保健副总裁Kimberly Powell在周一的新闻稿中表示。

管理工作量是美国医疗系统中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Athena Health在二月发布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90%的医生报告说他们“定期”感到疲惫不堪,主要是因为他们预期完成的文书工作。

行政工作大多是繁杂的重复性工作,并不直接影响医生对诊断或患者护理的决定,这也是它成为卫生系统严肃探索生成型AI应用的首批领域之一的原因。

如文初提到的,本次大会上,”AI教母“、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斯坦福人本中心人工智能研究所(HAI)负责人李飞飞教授在和英伟达首席科学家Dill Dally教授的大会“炉边谈话”中也强调了用AI在普惠大众及医疗应用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利用AI寻找气候解决方案,普及医疗服务,照顾好地球和人类”,特别是用AI服务更多医疗中的耗时费力的工作,惠及资源受限的更多人群。

AI对医疗健康领域的影响还包括层出不穷的创新,比如药物发现、AI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

本次GTC上,来自Genentech、默克、GSK、Insitro等公司展现了微服务和AI如何重塑从药物发现到市场的路径,大幅度降低成本和时间线。从提高手术比较准确度到加速药物发现。

来自Scripps、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Ark Venture和Not Boring Capital则以宏观趋势和科学创新为基础,不断开创一个合适AI创新的生态环境。

而像微软的Nuance通信、Abridge和Suki等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具备这些能力的解决方案,他们认为这将帮助减少医生的行政工作负担,并优先考虑与患者的有意义连接。

随着生成式AI的蓬勃发展、更多适配AI的基础设施不断成型,医疗健康这一巨大市场也将迎来全新的机遇。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持续增长·韧性与活力并进 | 宏陶瓷砖2025年中关键词

    2025年陶瓷行业深度重构,宏陶瓷砖以创新驱动战略,在品牌、产品、营销等多维度突破。通过产品创新推出银河系、皇家玉石等旗舰系列,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渠道方面整合新媒体、社交平台实现全域触达;营销端借势电影IP《蛟龙行动》提升品牌声量,参与50公里徒步等场景营销强化高端形象。上半年完成全国超100家战略门店形象升级,获"陶瓷十大品牌"等多项权威认证,彰显行业标杆地位。宏陶将持续聚焦技术创新与品牌升级,为全年目标全力奋进。

  • LiblibAI 重磅发布「星流 Agent」:中文语义 + 图片视频3D全能生成,中国最强设计 Agent

    LiblibAI推出Lovart中文版"星流Agent",这是一款专为中国市场深度优化的AI设计工具。该产品在保留Lovart全球版"生成-编辑-排版-交付"全链路能力基础上,针对中文语义、国风审美和本土使用场景进行了全面重构。星流Agent支持从创意构思到设计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可处理平面设计、视频生成和3D建模等跨模态创作,内置符合中国文化的视觉风格库。该产品的推出标�

  • 王自如要回归老本行了:第一次正式播客讲苹果WWDC和Apple Intelligence

    王自如今天发文称,今晚会上线AI认知小宇宙”系列的最后一期视频,系列一共4期。 他表示,在在正式提笔前就有预感这个系列对于受众和流量的局限性,但依旧坚持把它放在我的频道中最优先需要创作的内容。 王自如称:如果把我的频道内容理解为一部电影,那这个系列就是电影的前传,它最核心的使命是在主线剧情出来前构建宏观的故事背景,是让我和我的用户之间拉�

  • 销售易营销Agent重磅上线!智能拓客、精准触达,让业绩增长更简单

    文章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智能营销Agent实现精准获客。在流量红利消退、降本增效的背景下,企业转向存量客户价值挖掘。营销Agent能:1)分析客户画像,精准推荐潜在客户;2)识别老客户复购机会;3)智能匹配营销策略,实现一键触达。通过三个典型场景展示了如何"以存量博增量",包括复制成功客户案例、挖掘交叉销售机会、个性化营销触达。该方案打破了数据壁垒,解决了客户识别难、拓客难、触达难等问题,为企业提供持续增长动能。

  • 出门问问发布Agentic AI软硬结合产品TicNote,定义新一代“AI思考伙伴”

    出门问问发布新一代AI硬件TicNote,内置"Shadow AI"系统,实现"有记忆的AI记录+主动洞察+主动分析+陪伴创作"功能。该产品通过软硬件结合,成为用户的随身AI思考伙伴,适用于会议、商务沟通、学习等场景。TicNote具备20小时续航、10米远距收音、120+语言转写能力,支持跨文件项目管理。CEO李志飞表示,TicNote是"用AI的AI做AI"的AGI实践产品,标志着公司在软硬结合道路上更进一步。国内版已上线,海外版自2025年4月推出以来获广泛认可。

  • OPPO首款内置风扇手机!OPPO K13 Turbo跑分出炉:确认骁龙8s Gen4

    这款新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内置风扇手机,这也是OPPO首款自带风扇的手机。 该机后置主摄下方有一个风扇开孔,可以迅速散发内部热量。 风扇模组采用电镀镍工艺,放弃普通喷涂,带来更好的防水、防锈效果,并且号称风力提升120%,从而实现更强、更持久的游戏性能。 第四代骁龙8s的性能大家已经在测试中看到了,采用4nm打造,全大核方案,安兔兔跑分能突破240万�

  • 全球优质AI语音大模型盘点:Whisper、Gemini Speech

    本文分析了当前主流AI语音大模型的核心优势与应用场景。全球顶尖模型包括:OpenAI Whisper(多语言识别与翻译)、Google Gemini(情感化语音生成)、Meta AudioCraft(音乐创作与风格转换)。国内讯飞星火(方言识别)、阿里通义(电商客服)、百度文心(车载场景)表现突出。技术突破点在于云端协同架构、零样本克隆和情感语音合成。选择模型需考虑语言支持、场景适配、部署

  • 金融 / 汽车行业争先引入!Testin 云测 AI 测试方案成产业刚需

    文章概述了AI技术正在重塑软件测试行业格局,重点介绍了Testin云测在AI测试领域的创新成就。该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Testin XAgent智能测试系统,实现了自然语言生成测试脚本和智能诊断分析两大技术突破,大幅提升测试效率。其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金融、汽车等行业,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Testin云测通过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能质量保障体系,推动软件测试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创新引擎转型,引领行业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 AI日报:阿里通义推Qwen-TTS模型;Cursor已支持网页和手机端;字节发布图像合成技术XVerse

    【AI日报】今日AI领域7大突破:1)阿里通义Qwen-TTS实现方言语音合成重大突破;2)Cursor发布Web版AI编程工具;3)字节XVerse技术实现多对象精准图像生成;4)NoteGen跨平台AI笔记工具革新知识管理;5)ManimML动画库可视化Transformer架构;6)TEN+Agent开源语音交互技术降低延迟;7)Chai-2抗体设计模型将药物研发周期缩短至两周。淘宝同时上线RecGPT推荐模型提升购物体验。

  • AI日报:腾讯混元推3D生成大模型Hunyuan3D-PolyGen;钉钉AI表格重磅来袭;阿里推多模态大语言模型HumanOmniV2

    本文介绍了AI领域多项重要进展:1)腾讯推出首个美术3D生成大模型Hunyuan3D-PolyGen,显著提升建模效率;2)阿里发布多模态大模型HumanOmniV2,准确率达69.33%;3)钉钉AI表格实现1小时处理千项任务;4)百度PaddleOCR3.1版本在多语种识别和文档翻译方面升级;5)微软推出Deep Research智能体,自动化研究流程;6)香港理工与OPPO联合开源视频超清框架DLoRAL;7)谷歌开源MCP工具箱简化AI与数据库集成;8)Win11将推出AI动态壁纸功能。这些创新展示了AI在3D生成、多模态理解、办公效率、视觉处理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