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AI最新资讯  > 正文

研究发现:工作中的 AI、机器人和跟踪器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2024-03-13 17:42 · 稿源:站长之家

划重点:

⭐️ 研究发现,工作中接触新技术,包括跟踪器、机器人和基于 AI 的软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 与传统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相比,使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即时通讯在工作中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 专家警告,如果没有严格的新规制定,人工智能可能会让工作环境变得压迫和不健康。

站长之家(ChinaZ.com)3月13日 消息:根据劳动研究所进行的一项开创性研究发现,接触工作中的新技术,包括跟踪器、机器人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这项研究对6000多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四类在整个经济中日益普及的技术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工人接触这三类技术的频率越高,其健康和幸福感就越差。相比之下,在工作中使用较为传统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即时通讯对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机器人客服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研究报告指出:“随着与 ICT 的互动频率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而随着与新型工作技术互动频率的增加,生活质量则恶化。” 虽然研究人员没有直接调查原因,但他们指出,他们的发现与先前的研究一致,显示这些技术可能加剧工作不安全感、工作负担加重、工作日常化和工作意义丧失,以及削弱人员自治权,这些都会损害员工的整体幸福感。

Goldman Sachs 的经济学家去年推测,到2030年,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全球可能有3亿个工作岗位将被自动化淘汰,许多其他岗位也将发生根本性转变。这项研究的首席作者 Magdalena Soffia 博士表示,问题不一定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其采用方式。

关于 ICT 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她暗示 “一个可能的潜在机制是,它们实际上使工作流程更加高效,使工作生活变得更加高效。这反过来给你一种成就感。” 与此相反,关于跟踪器和监视技术的发现与最近工会和活动家发出的关于持续监控工作者表现对工人负面影响的警告相呼应。

TUC 的人工智能主管 Mary Towers 表示:“这些发现应引起我们的担忧。它们表明,如果没有制定严格的新规定,人工智能可能会使工作环境对许多人变得压迫和不健康。” 这份新报告是 IFW 与 Warwick 商学院和伦敦帝国学院合作进行的未来工作与幸福评估 Pissarides 评估的一部分。

主持该评估的资深经济学家 Christopher Pissarides 教授表示:“随着新技术迅速进入我们的工作生活,了解我们与其互动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举报

  • 相关推荐
  • 日本一火山喷发 火山灰柱高达5000米: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当地时间3日13时49分左右,日本九州岛雾岛山中部的新燃岳火山突然剧烈喷发,火山灰柱最大高度直逼5000米,场面极为震撼。新燃岳火山作为一座活火山,位于鹿儿岛县和宫崎县交界地区的雾岛山,此前就有着多次喷发的记录,此次喷发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 此次喷发强度极大,短时间内释放出数量惊人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这些物质随着气流迅速扩散,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

  • 聚焦AI新赛道,elexcon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设 AI 机器人专区

    2025年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ELEXCON)将于8月26-28日举办,聚焦"All for AI, All for GREEN"主题。展会特设AI机器人专区,汇聚越疆、大疆等400+产业链企业,展示从芯片到整机的全产业链技术。同期举办第七届中国嵌入式技术大会,探讨具身机器人嵌入式系统等前沿议题。预计吸引600+机器人领域决策者参与,覆盖AI芯片、汽车电子等热点领域。依托深圳电子产业集群优势,展会将成为行业技术交流与资源对接的重要平台。

  • 从“形态自由”到场景适配智元灵犀X2-N重塑机器人移动边界

    上海智元公司7月7日发布灵犀X2-N人形机器人,创新采用轮足双形态自由切换技术,突破传统机器人移动方式局限。该机器人能在1秒内完成形态转换:足式状态下可稳定负重12公斤上下台阶;轮式模式下能高效穿越复杂地形。六自由度机械腿结构配合平滑步态控制,确保切换快速稳定。产品线覆盖办公、展览等多场景需求,价格从十几万至三四十万元不等。这一突破性设计推动人形机器人从"能移动"向"会适应"跨越,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技术范式。

  • 中科新松推人形机器人双机,自主移动+柔顺控制赋能智造升级

    2025年机器人赛道持续升温,中科新松推出两款人形机器人"睿可MR73A"和"睿可MR73B"。MR73A侧重交互与灵巧操作,具备27个自由度的双臂系统,支持语音交互和AI视觉技术;MR73B聚焦高效物流搬运,具备智能升降和自主导航能力。两款产品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局限,强调移动性、环境感知与人机协作,瞄准工业4.0柔性制造和商业服务场景。中科新松通过核心技术平台实�

  • 李想:理想汽车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 目标是成为机器人企业

    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录制后,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网络社交平台谈到,未来我们就盯着一件事:AI硬件终端做出像iPhone那样颠覆性的产品。” 李想坦言,理想汽车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创业,我们最终一定不是个标准的汽车企业,如果按照我的定义,我们会是个空间机器人企业。” 他表示,创业不是紧绷着硬熬,而是越做越知道怎么抓重点。

  • 智元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产品灵犀X2-N

    智元机器人发布灵犀X2-N机器人,实现科幻电影中的"变形"功能。该机器人可在轮式与足式间无缝切换:足式模式下稳健行走,能应对复杂地形并负重12斤;轮式模式下快速移动,轻松通过狭窄空间。这种"无痕变形"技术不仅是技术突破,更为机器人应用场景开辟新可能,堪称机器人界的"变形大师"。

  • AI日报:B站或将推“代号H” AI创作工具;智元发布哪吒机器人灵犀X2-N;宇树科技冲刺科创板IPO

    【AI日报】今日AI领域重要动态:1)B站将推出"代号H"AI创作工具,助力视频博主提升效率;2)智元发布双形态机器人"灵犀X2-N",展现强大适应性;3)宇树科技冲刺科创板IPO,获阿里腾讯投资,估值达120亿;4)开源多模态大模型EarthMind发布,革新地球观测数据分析;5)Gemini CLI更新,新增音视频处理与隐私保护功能;6)开源AI助手Glass上线,智能记录生活点滴;7)Claude将发布Neptune v3模型,数学能力突出;8)OpenAI宣布GPT-5将整合多种模型,实现全新突破。

  •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展会启幕,微美全息(WIMI.US)AI+具身智能产业跃迁新范式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将在浙江举办,聚焦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路径。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的专业展会,为期3天,汇聚全球200余家企业及专家,覆盖从零部件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展示仿生驱动、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特斯拉、阿里云等领军企业参展,分享技术产品与场景应用。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6万亿元,总量5900万台。微美全息等企业加速技术落地,推动产业升级。展会将成为行业风向标,促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

  • 和机器人做工友?华为博士天团详解盘古具身智能的工业落地

    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多位专家围绕机器人智能化展开深度探讨。会议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基础运动控制,但需突破3D空间理解、长序列物理推理等核心技术。华为云推出CloudRobo平台,通过数字仿真、生成式AI等技术解决工业场景数据短缺问题,已应用于物流分拣等场景。专家预测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将率先落地,家庭陪护机器人仍需长期技术突破。会议特别强调需建立机器人伦理边界,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价值相协调。华为将持续探索AI与机器人融合,推动具身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

  • 向“新”发力!itc保伦股份“分布式+AI边缘计算”赋能警务工作提升档升级

    ITC推出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V3.6,深度融合AI边缘计算技术,打造智慧警务指挥系统。该平台具备四大核心功能:1)支持50余种场景的实时监测与AI预警,准确率达95.3%;2)内置可视化编辑工具,实现数据快速分析呈现;3)采用深度学习技术,支持人脸识别、轨迹追踪等智能分析;4)创新拼墙信号管理,支持多业务协同。平台优势包括低延时(16ms)、超强FEC抗丢包(10%)、国密算法加密等,已成功应用于城市治安防控、应急指挥调度等场景,助力公安部门实现精准防控和快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