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技术为本驱动「人车家全生态」闭环,小米百万美金重奖研发团队

2024-01-04 16:0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1 月 4 日,第五届小米百万美金年度技术大奖颁奖仪式在小米科技园举办。“一体化大压铸技术”和“小米澎湃OS”凭借在创新性、领先性、影响力三个维度的突出表现,双双获得 2023 年小米百万美金技术大奖。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 2023 年对于小米而言,是「人车家全生态」正式闭环的元年,也是小米全面跨越式成长的关键年。今年的最 高奖项的得主“一体化大压铸技术”和“小米澎湃OS”,敢于跨越技术高峰,为小米迈向「人车家全生态」的关键性跨越和重要突破,为完善新战略的完整图景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悉,此次百万美金年度技术大奖共有超过 120 个项目参评,为历届最多,其中共有 55 个项目进入集团复评,涵盖小米各个业务领域,从软件开发到硬件制造,产品设计到工艺优化,每一个项目都凝聚了小米工程师们对于先进科技的持续追求。

AI是 2023 年全球技术革命的第 一关键词,“AI全面赋能”也是小米科技战略升级的关键原则之一,小米的很多硬核科技创新都离不开AI驱动。例如,小米澎湃OS中的自研AI系统和“一体化大压铸技术”中的AI仿真;AI语音识别框架的基石“新一代 Kaldi”项目(二等奖);CyberDog2 仿生四足机器人;小米大模型技术的应用与探索等众多获奖项目,都和AI高度相关。

同时,去年年底小米汽车的亮相,展现了小米领先的完整汽车大工业智能制造实力,汽车相关技术是小米硬核创新的另一个关键领域。除了“一体化大压铸技术”,此次获得二等奖的“CTB倒置电池”项目,行业内首 次将电池车身一体化与倒置麒麟电池美好融合,实现了整车和电池的高度集成化和安全化,充分延展了座舱空间。

据了解,百万美金年度技术大奖是小米公司最 高技术大奖,主要奖励 10 人以内的工程师团队,奖金为价值 100 万美元的股票RSU。今年是小米百万美金技术大奖的第五年,前四年已有五支技术团队获此殊荣,分别是:MIX Alpha环绕屏技术团队、秒充技术团队和MIUI隐私保护能力建设团队、铁蛋仿生机器人团队、小米x徕卡影像团队。

小米澎湃OS,「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核心驱动

2023 年 10 月,小米宣布集团战略升级,从“手机×AIoT”升级到「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了历时七年打造的“小米澎湃OS”。随着 2023 年 12 月底小米汽车的亮相,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正式完整闭环。

「人车家全生态」,是一个全面打通人、车、家场景,实现硬件设备实时协同,带动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创“以人为中心,主动服务于人”的超 级智能生态。作为其核心驱动,小米澎湃OS居功至伟。

首先,「人车家全生态」实现了人、设备、智能服务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进化。生态为人提供智能服务,人又把智能带给生态,让生态变得更聪明。

小米澎湃OS 凭借Xiaomi HyperConnect 跨端互联框架,打通了包括小米汽车在内的 200 多个品类,有效连接全球超 6 亿设备,覆盖了用户95%以上的生活场景,让智能可以细致入微地服务每一个人。同时,在AI的全面赋能下,人的操作习惯又会让整个生态系统变得更聪明。Xiaomi HyperMind作为小米澎湃 OS 的智能思考中枢,可以充分调动身边设备的多模态感知能力,主动感知和学习人的日常习惯,主动提供自动化建议,让设备更懂人。

其次,「人车家全生态」推动了产品、技术、产业之间实现相互赋能,持续开放。小米坚持“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在过去的 13 年里布局了 12 个技术领域, 99 个细分赛道,以“软硬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为原则,形成“融合技术栈”,不断赋能产品研发和制造。与此同时,小米还协同产业伙伴,从行业开发者、供应链到智能制造,全链路布局“产业生态”,致力于汇聚全产业势能,让小米澎湃OS成为更开放的操作系统,也让「人车家全生态」成为包容更多可能性的开放生态。

作为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新战略布局的核心驱动,小米澎湃OS的研发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操作系统领域的一大突破,实现了底层重构、跨端智联、主动智能、全域安全、坚持开放生态等五大设计目标,为万物互联时代未来百亿设备、百亿连接做好了公有底座。

一体化大压铸技术,小米自研制造硬核科技的关键跨越

一体化大压铸是推动汽车生产效率提升的一次制造革命,也是小米汽车自研制造硬核科技的一次关键跨越。该技术通过巨型大吨位压铸机,将车身单独、分散的零部件多合一的集成化生产工艺。它的主要特性是生产效率高、零件坚固可靠,是目前汽车行业新技术应用的明珠。

小米超 级大压铸全栈自研,不仅自研了材料,还自研了设备集群系统,几乎完成了大压铸产业链里所有环节的自研,充分体现了小米深耕底层技术的巨大决心。

在设计方面,该项目首创一体化大压铸的正向闭环设计方法,发明了超长流程材料-结构-工艺-性能研究方法、创新提出了大压铸性能设计闭环验证技术,实现了车身轻量化和扭转刚度的全面领先。

在材料方面,小米汽车大压铸团队与国家 级的重点实验室一起合作,自研了多元材料性能AI仿真系统,进行了 1016 万次模拟仿真实验,遴选出兼顾强度韧性和稳定性的最 优合金配方小米泰坦合金。

在制造方面,小米超 级压铸技术核心是一台拥有 9100 吨锁模力、重达 718 吨的大压铸机,相当于 4 台波音 747 的重量,围绕它的是超过 60 个设备,占地 840 平方米的大压铸设备集群。除此之外,小米还自建了大压铸工厂,并且完成了大压铸产业链里几乎所有环节的自主开发。

这些成果获得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高度认可,他们的评价是“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长流长 结构-材料-工艺-性能 研究方法和材料性能预测模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体化大压铸技术”的突破,让小米成为目前国内唯 一同时拥有量产自研压铸材料和自研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的汽车厂商。小米展现了雄厚的自研制造硬核科技实力,并具备了领先的完整汽车大工业智能制造实力。

13 年技术沉淀,小米硬核创新进入井喷期

2023 年 8 月,小米确立了新十年的战略目标: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致力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

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屈恒表示: 2023 年小米实现了科技战略升级,着眼长期价值、坚持长期投入。“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小米坚持“技术为本”铁律、坚定投资未来的核心方向。软件硬件深度融合,是为用户提供独特体验的根本保证,而AI则是未来的生产力,也是小米长期持续投入的底层赛道之一。在今年百万美金技术大奖评选、项目评估过程中,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小米技术硬件、软件、AI的齐头并进和深度融合。

例如,除了上述获奖项目,在硬件创新方向,小米龙晶玻璃、小米龙鳞纤维一次次突破机身材料限制的革命性创新;在机器人方向,CyberDog2 仿生四足机器人等项目充分彰显小米科技硬实力,有力助推国家机器人产业进步。经过 13 年技术沉淀,小米硬核创新百花齐放,开始进入井喷期。

“技术为本”是小米永不更改的铁律,工程师文化是小米基因里的底色。小米所有技术成绩的背后,是小米工程师文化的薪火相传,是小米 16000 多名工程师的不懈努力,也是小米 13 年如一日坚决投入研发的结果。

2022 年小米研发投入约 160 亿,相当于全国研发经费总投入的0.53%,预计 2023 年全年的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 200 亿元,小米未来五年(2022-2026)研发投入将超过 1000 亿元。自 2017 至 2022 年,小米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4%。

截至目前,小米技术研发进入 12 个技术领域,包括5G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同时基于智能制造,进入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总体细分领域达 99 项。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小米集团已在全球获得超3. 5 万件专利。 2023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显示,小米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有效全球专利族占比4.1%,首 次进入前 十。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艾语智能完成两轮千万美金融资,开创AI法律服务新模式

    AI法律公司“艾语智能”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执行×经验”双飞轮技术架构研发与新场景拓展。公司聚焦法律Agent,以结果导向模式服务企业客户,按实际回款收费。首个落地场景为金融小额信贷诉讼,已签约60余家机构,月立案量超万件。团队首创双飞轮框架,结合任务执行与经验沉淀,推动法律流程智能化,未来将布局更复杂法律事务及海外市场。

  • 消除又上创新玩法,上线70天月流水突破百万美元

    消除玩法是很好变现的,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传统三消,还在于基于消除演变出的各种休闲玩法,如拧螺丝、解绳子等等。虽然玩法各异,但基本上都是以消除为目标,并利用“三消传统道具”将 IAP 做到数百万美元的月流水。 而最近在已经拧了很久的螺丝之后,终于有厂商创出了更接近于消除的新玩法,并在上线大约70天之后,已经有可能跑出至少百万美元月流水的成绩。

  • 坚定研发 GMCC美芝以原创性技术打造空调好“心脏”

    GMCC美芝15槽10极变频转子式压缩机自2025年投产以来,凭借静音、节能等革命性优势获行业认可。其应用三大原创技术:极致静音技术通过创新结构实现6Hz无异音,噪声较行业标杆再降5dB(A);宽域节能技术采用高效电机及流道优化,低频能效提升2%;高质智能制造技术引入自动化工艺,生产效率提升42%。这些突破彰显美芝作为全球空调压缩机领导品牌的技术实力,推动产业从规模领先迈向技术领先。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小熊电器以创新驱动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

    小家电行业正经历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的深刻变革,小熊电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创新实现逆势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17.59%,净利润增长36.49%,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通过建立"需求洞察-产品迭代-体验优化"的完整创新闭环,每年收集超2万条用户反馈,精准开发出双舱洗衣机、叠叠锅等爆款产品。同时依托五大智能制造基地和数字化系统,实现产品平均生产周期缩短5天,成品合格率提升至95%。小熊电器的实践表明,只有坚守长期主义,将研发转化为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力,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持续发展。

  • 逗哥配音团队:以硬核技术铺就AI创作未来,重塑短视频创作生态

    逗哥配音平台凭借AI语音技术革新,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全方位赋能。平台集成上千款覆盖多年龄风格的真人声音资源,支持多语言合成,具备媲美真人的情感表达能力。其核心功能包括AI角色分配、5秒极速克隆及20项精细调节工具,结合去水印、字幕生成等实用功能,实现一站式创作。已获超百位大V推荐,用户量破千万,累计播放量达十万亿级,显著降低创作门槛,助力各领域内容生产。团队将持续优化技术,拓展功能生态。

  • 九昆仑低碳科技:以科技构建全球碳中和新生态

    九昆仑低碳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全球绿色转型,通过全球化布局(香港、纳闽岛、新加坡、伦敦)构建亚欧业务网络。公司深耕低碳技术研发与生态资源管理,在多地拥有大规模碳汇林地,形成完整产业链。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数字化碳管理平台,提供精准碳足迹测算与智能交易服务,助力政企科学减排。同时重视生态保护,在碳汇项目中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展现企业社会责任。未来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低碳科技企业,为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 美的 × 比亚迪深化 “人车家” 合作,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车与家智慧协同新体验

    美的与比亚迪在“夏”新车发布会上联合推出“人车家”智慧生活解决方案,通过车控家、家控车双向智能联动,实现离家/回家模式自动切换、安防告警跨场景延伸等功能,打造全流程无感智慧体验。双方将基于开放战略持续拓展合作生态,推动“人车家”从互联向全场景智慧升级,为用户创造更便捷、高效的生活价值。

  • 寒武纪引领智能芯片产业发展新路径:技术筑基 生态破局

    寒武纪作为全球知名智能芯片新兴企业,通过“技术突破+生态构建”双轮驱动,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的系列化芯片产品及统一基础软件平台。其产品覆盖云服务器、边缘计算及终端设备AI芯片,已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公司掌握智能处理器架构等核心技术,并打造统一软件平台降低开发门槛,构建开放开发者生态,推动AI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君乐宝博士后团队全国博创赛摘铜 后生元研发攻克发酵乳保质期短板

    10月28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泉州落幕。君乐宝乳业集团博士后团队的“自主创新后生元国产菌株——功能机制解析及在常温酸奶产业化中的突破应用”项目获得铜奖。该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株,应用于发酵乳中延长保质期并提升抗氧化等功能,体现了君乐宝在乳制品核心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上的实力。大赛是我国博士后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全国性赛事,旨在搭建创新成果转化平台,选拔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君乐宝表示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为消费者带来更健康美味的发酵乳制品。

  • 双11全渠道销量销额双冠王!海信电视创新驱动再登高峰

    海信电视在双11期间表现强劲,全渠道销量和销额占有率分别达26.29%和31.50%,问鼎中国市场双冠王。Mini LED电视销售火爆,海信全渠道销量占有率31.8%,销额占有率33.34%,包揽双项冠军。凭借RGB-Mini LED技术优势,海信在高端市场一路猛进,旗下多款产品如U7S Pro、E8S Pro等以超强画质成为高端电视首选,2万元以上高端电视销额和销量占有率均超41%。此外,海信在百吋电视、显示器等品类也斩获多项第一,实现全场景领跑。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