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技术为本驱动「人车家全生态」闭环,小米百万美金重奖研发团队

2024-01-04 16:0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1 月 4 日,第五届小米百万美金年度技术大奖颁奖仪式在小米科技园举办。“一体化大压铸技术”和“小米澎湃OS”凭借在创新性、领先性、影响力三个维度的突出表现,双双获得 2023 年小米百万美金技术大奖。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 2023 年对于小米而言,是「人车家全生态」正式闭环的元年,也是小米全面跨越式成长的关键年。今年的最 高奖项的得主“一体化大压铸技术”和“小米澎湃OS”,敢于跨越技术高峰,为小米迈向「人车家全生态」的关键性跨越和重要突破,为完善新战略的完整图景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悉,此次百万美金年度技术大奖共有超过 120 个项目参评,为历届最多,其中共有 55 个项目进入集团复评,涵盖小米各个业务领域,从软件开发到硬件制造,产品设计到工艺优化,每一个项目都凝聚了小米工程师们对于先进科技的持续追求。

AI是 2023 年全球技术革命的第 一关键词,“AI全面赋能”也是小米科技战略升级的关键原则之一,小米的很多硬核科技创新都离不开AI驱动。例如,小米澎湃OS中的自研AI系统和“一体化大压铸技术”中的AI仿真;AI语音识别框架的基石“新一代 Kaldi”项目(二等奖);CyberDog2 仿生四足机器人;小米大模型技术的应用与探索等众多获奖项目,都和AI高度相关。

同时,去年年底小米汽车的亮相,展现了小米领先的完整汽车大工业智能制造实力,汽车相关技术是小米硬核创新的另一个关键领域。除了“一体化大压铸技术”,此次获得二等奖的“CTB倒置电池”项目,行业内首 次将电池车身一体化与倒置麒麟电池美好融合,实现了整车和电池的高度集成化和安全化,充分延展了座舱空间。

据了解,百万美金年度技术大奖是小米公司最 高技术大奖,主要奖励 10 人以内的工程师团队,奖金为价值 100 万美元的股票RSU。今年是小米百万美金技术大奖的第五年,前四年已有五支技术团队获此殊荣,分别是:MIX Alpha环绕屏技术团队、秒充技术团队和MIUI隐私保护能力建设团队、铁蛋仿生机器人团队、小米x徕卡影像团队。

小米澎湃OS,「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核心驱动

2023 年 10 月,小米宣布集团战略升级,从“手机×AIoT”升级到「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了历时七年打造的“小米澎湃OS”。随着 2023 年 12 月底小米汽车的亮相,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正式完整闭环。

「人车家全生态」,是一个全面打通人、车、家场景,实现硬件设备实时协同,带动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创“以人为中心,主动服务于人”的超 级智能生态。作为其核心驱动,小米澎湃OS居功至伟。

首先,「人车家全生态」实现了人、设备、智能服务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进化。生态为人提供智能服务,人又把智能带给生态,让生态变得更聪明。

小米澎湃OS 凭借Xiaomi HyperConnect 跨端互联框架,打通了包括小米汽车在内的 200 多个品类,有效连接全球超 6 亿设备,覆盖了用户95%以上的生活场景,让智能可以细致入微地服务每一个人。同时,在AI的全面赋能下,人的操作习惯又会让整个生态系统变得更聪明。Xiaomi HyperMind作为小米澎湃 OS 的智能思考中枢,可以充分调动身边设备的多模态感知能力,主动感知和学习人的日常习惯,主动提供自动化建议,让设备更懂人。

其次,「人车家全生态」推动了产品、技术、产业之间实现相互赋能,持续开放。小米坚持“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在过去的 13 年里布局了 12 个技术领域, 99 个细分赛道,以“软硬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为原则,形成“融合技术栈”,不断赋能产品研发和制造。与此同时,小米还协同产业伙伴,从行业开发者、供应链到智能制造,全链路布局“产业生态”,致力于汇聚全产业势能,让小米澎湃OS成为更开放的操作系统,也让「人车家全生态」成为包容更多可能性的开放生态。

作为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新战略布局的核心驱动,小米澎湃OS的研发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操作系统领域的一大突破,实现了底层重构、跨端智联、主动智能、全域安全、坚持开放生态等五大设计目标,为万物互联时代未来百亿设备、百亿连接做好了公有底座。

一体化大压铸技术,小米自研制造硬核科技的关键跨越

一体化大压铸是推动汽车生产效率提升的一次制造革命,也是小米汽车自研制造硬核科技的一次关键跨越。该技术通过巨型大吨位压铸机,将车身单独、分散的零部件多合一的集成化生产工艺。它的主要特性是生产效率高、零件坚固可靠,是目前汽车行业新技术应用的明珠。

小米超 级大压铸全栈自研,不仅自研了材料,还自研了设备集群系统,几乎完成了大压铸产业链里所有环节的自研,充分体现了小米深耕底层技术的巨大决心。

在设计方面,该项目首创一体化大压铸的正向闭环设计方法,发明了超长流程材料-结构-工艺-性能研究方法、创新提出了大压铸性能设计闭环验证技术,实现了车身轻量化和扭转刚度的全面领先。

在材料方面,小米汽车大压铸团队与国家 级的重点实验室一起合作,自研了多元材料性能AI仿真系统,进行了 1016 万次模拟仿真实验,遴选出兼顾强度韧性和稳定性的最 优合金配方小米泰坦合金。

在制造方面,小米超 级压铸技术核心是一台拥有 9100 吨锁模力、重达 718 吨的大压铸机,相当于 4 台波音 747 的重量,围绕它的是超过 60 个设备,占地 840 平方米的大压铸设备集群。除此之外,小米还自建了大压铸工厂,并且完成了大压铸产业链里几乎所有环节的自主开发。

这些成果获得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高度认可,他们的评价是“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长流长 结构-材料-工艺-性能 研究方法和材料性能预测模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体化大压铸技术”的突破,让小米成为目前国内唯 一同时拥有量产自研压铸材料和自研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的汽车厂商。小米展现了雄厚的自研制造硬核科技实力,并具备了领先的完整汽车大工业智能制造实力。

13 年技术沉淀,小米硬核创新进入井喷期

2023 年 8 月,小米确立了新十年的战略目标: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致力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

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屈恒表示: 2023 年小米实现了科技战略升级,着眼长期价值、坚持长期投入。“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小米坚持“技术为本”铁律、坚定投资未来的核心方向。软件硬件深度融合,是为用户提供独特体验的根本保证,而AI则是未来的生产力,也是小米长期持续投入的底层赛道之一。在今年百万美金技术大奖评选、项目评估过程中,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小米技术硬件、软件、AI的齐头并进和深度融合。

例如,除了上述获奖项目,在硬件创新方向,小米龙晶玻璃、小米龙鳞纤维一次次突破机身材料限制的革命性创新;在机器人方向,CyberDog2 仿生四足机器人等项目充分彰显小米科技硬实力,有力助推国家机器人产业进步。经过 13 年技术沉淀,小米硬核创新百花齐放,开始进入井喷期。

“技术为本”是小米永不更改的铁律,工程师文化是小米基因里的底色。小米所有技术成绩的背后,是小米工程师文化的薪火相传,是小米 16000 多名工程师的不懈努力,也是小米 13 年如一日坚决投入研发的结果。

2022 年小米研发投入约 160 亿,相当于全国研发经费总投入的0.53%,预计 2023 年全年的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 200 亿元,小米未来五年(2022-2026)研发投入将超过 1000 亿元。自 2017 至 2022 年,小米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4%。

截至目前,小米技术研发进入 12 个技术领域,包括5G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同时基于智能制造,进入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总体细分领域达 99 项。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小米集团已在全球获得超3. 5 万件专利。 2023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显示,小米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有效全球专利族占比4.1%,首 次进入前 十。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摊牌了?腾讯游戏神秘研发团队,悄悄干了件领先行业的大事

    最近,腾讯把一款低调的产品,悄悄拿到了科隆游戏展上。 这款产品叫做VISVISE,简单来说,它是一套AI全链路游戏创作解决方案,覆盖了动画制作、3D模型生成、智能NPC和数字资产管理四大管线,并能够在不改变管线和工作流的情况下,无缝进入模型生成、贴图制作、骨骼绑定、动画制作、场景构建及渲染等诸多环节。 许多现场体验的游戏开发者表示,VISVISE颠覆了自己对动�

  • 寒武纪:持续研发投入 聚力技术创新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眼:总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增长295.82%。业绩增长得益于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AI芯片核心优势,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达4.56亿元,研发团队792人占比77.95%,80.18%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正在研发,基础系统软件平台持续优化迭代,训练和推理平台功能增强,支撑大模型预训练和强化学习业务。

  • 以显示技术驱动体验升级:三星显示器打造校园全能伙伴

    三星显示器在新学期推出多款新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玄龙骑士OLED G8提供4K画质与240Hz刷新率,适合创意设计与游戏;G6专为电竞玩家打造,500Hz刷新率确保流畅操作;G90XF搭载裸眼3D技术,创新视觉体验;G60F则以高性价比提供QHD分辨率和350Hz刷新率。全线产品支持AMD和NVIDIA同步技术,兼顾学习、娱乐与专业应用,助力学生提升效率与体验。

  • 以一体化算网驱动技术变革,业内专家共话超算互联网

    自2023年《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发布以来,国家超算互联网建设提速提质,在用户数、应用数、任务数及算力调度规模上屡创新高。当前正值全国数字基础设施布局进入“建用并重、以用促建”新阶段,超算互联网积极探索技术布局与生态发展战略新方向。近日在北京举办的战略研讨会围绕下一代计算制高点抢占策略、算力服务价值链打造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多位专家强调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明确国家层面一体化架构,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碎片化。

  • 从“获客”到“留客”:互联数智全链路营销能力驱动行业提质增效

    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获客成本高企、用户需求多元等挑战,正倒逼金融机构探索更高效能的营销路径。互联数智凭借深厚的大数据与AI技术积淀,构建覆盖“数据挖掘-用户画像-精准营销-服务优化”的全链路营销体系,助力金融机构破解增长难题、实现提质增效。通过合规数据挖掘、动态用户画像构建、AI智能营销系统及RPA技术应用,实现获客质量提升、转化效率优化与服务成本降低。未来将持续迭代技术,完善全链路营销体系,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 英伟达机器人底层技术突破,微美全息(WIMI.US)多维布局助推产业生态爆发

    英伟达发布机器人AI芯片,黄仁勋称AI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上海发布AI+制造方案,推动3000家企业智能化。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30年产量达23万台。微美全息等企业积极布局,在工业与家庭场景加速落地。机器人技术从"炫技"走向实用,正重塑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

  • 从数据穿透到模型迭代,攀智资本:重新定义技术驱动投资

    攀智资本(香港)有限公司以技术驱动投资为核心,在全球金融市场调整与中国金融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通过AI与量化交易深度融合,构建高效数据分析、量化模型、智能风控和自动化交易系统。公司精准锚定中国市场机遇,布局多元资产,挖掘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带来的投资机会。未来将拓展ESG投资与全球化业务,持续完善量化基础设施,推动行业技术转型,展现技术驱动投资的新范式。

  • 千匠数字化园区解决方案:以“技术+生态”,构建园区数字化新生态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化升级成为产业园区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构建新型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整合产业图谱、政策资源及企业服务,实现精准招商与客户匹配;引入上下游关键企业形成“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格局,显著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平台促进技术、人才、资本高效流动,基于数据洞察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转型。精细化管理和业务流程数字化使管理效率提升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15%,助力企业拓展市场边界,强化核心竞争力。政府通过平台获取核心数据,构建区域经济“数字画像”,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引领高质量发展。

  • 1LCD投影革命,大眼橙投影C3系列发布,以技术普惠重塑家用投影生态

    8月28日,大眼橙在深圳发布C3系列三款新品投影仪:C3Air、C3D和C3Ultra,覆盖入门到高端市场。产品通过与TCL华星、联发科技、腾讯视频等战略合作,在显示技术、芯片性能和内容生态上实现突破,重新定义1LCD投影的品质标准。新品首销火爆,1小时预订超6000台,销售额破千万,展现品牌市场引领力及技术创新实力。

  • 三星115英寸巨幕突破尺寸边界,多技术路线布局打造高端家居娱乐新生态

    三星推出115英寸Neo QLED 4K QN90F电视,以超大尺寸和前沿技术重新定义高端家庭娱乐标准。该产品搭载NQ8 AI Gen3芯片,通过AI影像增强、量子点Mini LED等技术实现卓越画质,支持杜比全景声和智能音画追踪。三星通过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覆盖旗舰、主流及大众市场,构建全场景大屏生态,推动巨幕体验普及,并深化AI在音画优化、内容适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