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英伟达最新资讯  > 正文

英伟达人工智能概念驱动股价飙升 市盈率是特斯拉的三倍

2023-08-14 08:31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8月14日消息:在去年科技股市场暴跌后,所有科技行业的知名公司都在 2023 年实现了反弹。但有一家公司远远胜过其他所有公司,那就是英伟达

nvidia-gh200,英伟达,芯片,人工智能,AI

由于在人工智能芯片和软件方面拥有十多年的领先优势,这些技术现在在整个硅谷备受追捧,英伟达股票今年上涨了 180%,超过了标普 500 指数的所有其他成员。该指数中涨幅最大的是 Facebook 母公司 Meta,截至上周五收盘时上涨了 151%。

英伟达现在市值超过 1 万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值第五大的公司,仅次于亚马逊、苹果、微软和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尽管英伟达并不像其他大型科技公司那样家喻户晓,但其核心技术是最受欢迎的新产品的基础,该产品迅速威胁到教育、媒体、金融和客户服务等领域的一切。这就是 ChatGPT。

OpenAI 的病毒式聊天机器人,由微软大额资助,以及一些资金雄厚的初创公司的 AI 模型,都依赖于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单元(GPU)运行。它们被广泛认为是训练 AI 模型的最佳芯片,而英伟达的财务预测显示市场对其需求强劲。

该公司强大的 H100 芯片售价约为 4 万美元。微软和 OpenAI 已经抢购了成千上万个。

「长话短说,他们拥有最好的 GPU。」Piper Sandler 分析师 Harsh Kumar 说道,并推荐购买他们的股票。「而且他们现在就拥有。」

尽管有了这一势头和看似无法满足的需求,英伟达的股价中已经包含了一系列关于增长的假设,包括销售额在未来几个季度翻番,本财年净利润几乎翻了四倍。

一些投资者将这只股票描述为定价完美。从过去 12 个月的公司收益来看,英伟达的市盈率为 220,即使与以高估值科技公司闻名的公司相比,也显得非常高。根据 FactSet 的数据,亚马逊的市盈率为 110,特斯拉的市盈率为 70

如果英伟达能够达到分析师的预测,与大多数科技行业相比,当前价格看起来仍然过高,但更为合理。FactSet 的数据显示,对于未来 12 个月的收益,英伟达的市盈率为 42,亚马逊为 51,特斯拉为 58。

据 Refinitiv 称,当英伟达本月晚些时候公布财报时,分析师预计季度收入为 110.8 亿美元,这将比去年同期增长 65%。这略高于英伟达官方给出的约 110 亿美元的指导。

投资者押注,在本季度和下季度之后,英伟达不仅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驾驭人工智能浪潮,而且还将在来自谷歌和 AMD 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避免任何重大的供应问题。

还有一些与任何股票飙升过快而带来的风险相关的问题。英伟达的股票本周下跌了 8.6%,而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 1.9%,并没有任何不利消息导致如此大的降幅。这是自去年 9 月以来英伟达股票的最大周度跌幅。

「作为投资者,我们必须开始考虑,对于英伟达已经做过的所有伟大事情以及可能继续做的伟大事情的热情是否已经融入到了这个表现中,」WisdomTree 分析师 Christopher Gannatti 在周四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投资者的高期望是公司需要克服的最艰难的障碍之一。」

英伟达如何发展至今

英伟达今年的股票涨幅令人瞩目,但真正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十年的涨幅图表。十年前,英伟达市值约为 84 亿美元,仅占芯片巨头英特尔市值的一小部分。

自那时以来,尽管英特尔股价上涨了 55%,但英伟达的价值已经增长了超过 11,170%,使其比竞争对手更有价值了七倍。特斯拉的涨幅为 2,279%,其股票涨幅使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人。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净资产已达到 380 亿美元,使他在彭博亿万富翁指数上排名第 33 位。

英伟达发言人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

在人工智能兴起之前,英伟达以为视频游戏生产关键技术而闻名。据报道,该公司诞生于 1993 年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一家 Denny‘s,该公司制造的处理器帮助玩家在电脑游戏中呈现复杂的图形。英伟达的标志性产品是一张显卡,芯片和电路板可以插入家用个人电脑主板或笔记本电脑中。

视频游戏对该公司仍然是一项重要业务。英伟达在 2023 财年的游戏销售额超过 90 亿美元。但与上一年度相比下降了 27%,部分原因是英伟达在疫情初期销售了大量显卡,当时人们在家里升级自己的系统。英伟达的核心游戏业务持续收缩。

让华尔街兴奋的事与游戏无关,而是英伟达数据中心部门的新兴人工智能业务。该单位去年销售额增长了 41%,达到了 150 亿美元,超过游戏业务。FactSet 调查的分析师预计它将在 2024 财年增至 312.7 亿美元以上。分析师表示,英伟达在 AI 芯片市场控制着 80%或更多的份额。

英伟达在向 AI 芯片转型实际上已经酝酿了 15 年。

2007 年,该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 CUDA 的鲜为人知的软件包和编程语言,该软件允许程序员充分利用 GPU 芯片的所有硬件功能。

开发人员很快发现这个软件在训练和运行人工智能模型方面非常有效,而且 CUDA 现在是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分析师说,当人工智能公司和程序员使用 CUDA 和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器来构建他们的模型时,他们不太可能转向竞争对手,比如 AMD 的芯片或 Google 的张量处理单元(TPU)。

Moor Insights 的半导体分析师 Patrick Moorhead 说:「英伟达现在有两道护城河,一方面是他们拥有性能最高的训练硬件,而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软件方面,有图形库和 CUDA。

确保收入和供应

随着英伟达的估值增长,该公司已经采取措施确保自己的领先地位,兑现这些高期望。黄仁勋今年 6 月与台积电主席张忠谋共进晚餐。

作为半导体公司芯片的主要制造商,台积电为英伟达制造核心产品。在晚餐后,黄仁勋表示他「对依赖台积电完全放心」,这意味着英伟达已经确保了所需的供应。

此外,英伟达还成为了风投世界中一家举足轻重的初创公司投资者,明确关注与 AI 模型合作的公司。

根据 Pitchbook 的数据,英伟达今年迄今为止已经投资了至少 12 家初创公司,其中包括一些最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它们包括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视频编辑软件的 Runway,由前 DeepMind 创始人创办的 Inflection AI 以及销售英伟达 GPU 访问权限的云服务提供商 CoreWeave

这些投资可能为该公司提供一个不断增长的客户群,不仅可以推动英伟达未来的销售增长,还可以为其 GPU 提供更多样化的客户群体。

一些初创公司发布的数字显示出对英伟达技术的需求非常高。Piper 的 Kumar援引了 CoreWeave 管理层的评论,指出该公司去年的收入为 3000 万美元,但下一年已经签约了 20 亿美元的业务。

Kumar 表示:「这代表了对生成式 AI 类型应用、语音搜索应用或者普遍说来说就是 GPU 应用的需求。

英伟达现在已经接近其当前 GPU 架构周期的中点。最新的高端人工智能芯片 H100 是基于英伟达的 Hopper 架构开发的。Hopper 于 2022 年 3 月宣布发布,英伟达表示预计其继任者将于 2024 年面世。

包括谷歌、微软和亚马逊在内的云提供商已表示将大力扩建数据中心,这主要依赖英伟达的 GPU。

目前,英伟达几乎卖出了所有生产的 H100 芯片,业内参与者常常抱怨在去年底 ChatGPT 发布后很难获得 GPU 的使用权。

黄仁勋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ChatGPT 是人工智能的 iPhone 时刻。它综合了简单易懂的用户界面。但我们只是初步看到了它的全部潜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启了一个新的计算时代,将与互联网的转变产生相似的影响。

投资者正在参与这个故事。但正如本周的波动交易所示,如果公司或市场遇到困难,他们也很快会按下卖出按钮。

举报

  • 相关推荐
  • 每日互动参与发起《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 守护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9月17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该倡议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联合多家科研院所、互联网头部企业、网络安全厂商及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发起,提出筑牢安全根基、强化技管结合、深化协同共治等七方面共识,旨在推动构建可控、可信、可靠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马斯克: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研发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重大突破。该模型采用全新架构设计,预计未来几周启动训练。若成功将代表AI从专用领域向通用认知能力的质的飞跃,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科技界密切关注xAI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大模型赛道实现突破。

  • 十方融海:以开源生态为基,绘就“人工智能 +”产业融合新蓝图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圳企业十方融海凭借AI大模型研发、产品创新及开源生态构建等领域的卓越实践,成为行业先锋。其开源模型如OpenBuddy、小智AI等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实现多模态交互与跨领域知识融合,覆盖教育、办公、养老、文体等多元场景。通过开放共享模式,十方融海有效降低AI应用门槛,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征程。

  • 祝贺!诺云荣登“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领航企业百强!

    2025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指导意见后,诺云凭借AI营销创新实践入选“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百强榜单”,成为河南唯一入选企业。作为数字化营销技术服务商,诺云提供企业直播SaaS系统与私域运营工具,覆盖电商直播、企业培训等全场景需求。已服务超20万家企业,覆盖3亿用户,拓展至零售、教育等150多个行业,客户包括携程、华为等头部机构。诺云将持续深化AI技术应用,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

  • 王忠林赴格创东智调研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9月11日,湖北省领导王忠林一行调研格创东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公司CEO何军汇报了自主研发的工业智能平台、能碳管理系统等应用成果。王忠林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在工业研发、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全要素智能联动,更好服务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伊顿助力皓扬数据打造 AI 算力中心标杆

    近日,备受瞩目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六大行动覆盖科技、产业、全球合作等领域。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勾勒出了宏大版图。北京皓扬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皓扬数据)作为国内 AI 算力中心开拓先锋,以覆盖全国的超大规模交付能力服务于数百家头部企业。两位创始人已在�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2025高交会机器人展以“人机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展会覆盖工业制造、医疗康复、公共服务等全产业链,汇聚宇树科技、优必选、赛博格等顶尖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最新成果。机器人正从工具转变为人类伙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启人机协作新篇章。

  • 普适性覆盖人工智能典型场景 寒武纪产品技术优势凸显

    中科寒武纪科技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至70亿元。公司已全面掌握智能芯片及基础系统软件研发核心技术,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获授权专利1599项。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净利润扭亏为盈。寒武纪持续优化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新一代产品将提升编程灵活性、易用性、性能及能效。高盛维持对公司的积极看法,上调12个月目标价至2104元,并调高2030年预期EBITDA及企业价值倍数。

  • 三旺通信入选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榜单TOP50

    8月27日,三旺通信在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上荣登“2025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TOP50”榜单。该公司深耕工业互联领域二十余年,凭借在工业通信、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积累,积极布局AI应用,将人工智能能力融入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重点场景,推动产业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数字化升级。未来,三旺通信将继续依托深圳及大湾区创新沃土,以开放姿态拥抱AI产业生态,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 联发科辟谣被英伟达收购:不实消息 不是真的

    此前,NVIDIA官方公开了与联发科共同开发的GB10超级芯片的详细信息,这一合作成果随即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猜测。有观点认为,鉴于双方在芯片技术上的深度整合,NVIDIA可能会进一步采取行动,通过收购联发科来强化自身在芯片领域的地位。 据了解,GB10芯片是联发科与NVIDIA技术合作的结晶。其中,联发科负责CPU与内存的设计工作,而NVIDIA则贡献了其GPU技术的最新成果。通过这�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