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谷歌最新资讯  > 正文

谷歌联合创始人 Sergey Brin 重返公司工作 协助建立强大的 Gemini 人工智能系统

2023-07-21 14:01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7月21日消息:谷歌的联合创始人 Sergey Brin 在谷歌人工智能战略规划中扮演了积极角色。据 WSJ 的最新报道,近几个月来,Brin 经常在谷歌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办公室工作,每周通常有三到四天。

谷歌,google

尽管 Brin 目前只是谷歌的董事会成员和 Alphabet 的第二大个人股东,仅次于 Larry Page,但他专门与谷歌 DeepMind 正在开发的下一代基础模型「Gemini」的研究人员合作。

「Gemini」是谷歌在今年 5 月的 I/O 2023 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宣布的项目。谷歌称其「从头开始构建,具备多模态能力,高度集成工具和 API,并可支持未来的创新,如记忆和规划。」旨在对抗 OpenAI 的 GPT-4,目前仍在训练中,据 WSJ 报道,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与 PaLM 2 一样,谷歌计划提供不同规模和功能的版本。

Brin 目前与一组正在构建谷歌备受期待的 AI 模型「Gemini」的研究人员密切合作。他们讨论了技术问题,比如「损失曲线」,这是衡量 AI 程序随时间性能变化的一种方式。Brin 还召集了每周一次的新 AI 研究讨论会议,并参与了人员事务,如招聘受追捧的研究人员。

现任和前任员工表示,Brin 在谷歌出现的频率增加反映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时刻,以及他对这项技术长期以来的兴趣。谷歌是人工智能的先驱,2011 年成立了名为 Brain 的研究团队,致力于探索如何利用称为深度学习的计算技术来构建广泛有用的 AI 程序。

Brin 的参与得到了部分研究人员的支持,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并且在 AI 团队的过渡期间提供了有益的干预。谷歌的 CEO Sundar Pichai 也对 Brin 的参与感到兴奋,并鼓励他的贡献。

Brin 和 Larry Page 于 1998 年共同创办了谷歌,最初是基于他们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一起进行的网络搜索研究。

尽管 Brin 近年来偶尔出现在谷歌总部,但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空气飞艇、新型灾难援助以及努力捐赠他可观的财富等外部兴趣。他是 Alphabet 的第二大个人股东,仅次于 Page,根据 S&P Capital IQ 的数据,他持有的股份价值接近 900 亿美元。

在 2018 年的最后一封股东信中,Brin 推崇了人工智能的可能性,写道:「计算机在解决重要问题方面的能力和潜力从未如此之大。」他还写道:「人工智能的新春天是我一生中推动的最重要的发展。」

谷歌一直是人工智能的先驱,成立于 2011 年的 Brain 团队对探索深度学习技术在构建广泛有用的 AI 程序方面做出了贡献。谷歌 CEO Sundar Pichai 今年将 Brain 团队与 AI 研究公司 DeepMind 合并,DeepMind 之前是 Alphabet 旗下的一个独立公司。这一调整将 DeepMind 的联合创始人 Hassabis 提升为 Google DeepMind 的首席执行官。

Brin 自去年 11 月发布 ChatGPT 以来的参与度有所提高。据知情人士透露,谷歌为 5 月的开发者大会准备的 AI 产品评审会议上,谷歌的两位联合创始人也参与了讨论。自那以后,Brin 在谷歌总部保持了较高的出现频率,出席了研究会议和公司庆祝活动。

去年的人工智能繁荣之后,Brin 出席了一个公司发布了图片生成程序「Stable Diffusion」的发布会,并偶尔在加利福尼亚州希尔斯伯勒价值 6800 万美元的别墅「AGI House」举办活动。据与他在那里交流过的人透露,AGI 代表人工智能的普遍性,即计算机程序有朝一日可以与人类推理相匹配。

谷歌表示,Brin 在公司并没有正式的新职务,只是一个联合创始人和董事会成员。Brin 的发言人没有回应置评的请求。

举报

  • 相关推荐
  •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做对什么才能抢占先机?

    国务院8月26日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新阶段。金蝶集团作为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以“AI优先”为战略,将AI技术深度融入SaaS产品与服务,推出金蝶云·星空EMA平台及多款智能产品,覆盖财务、供应链、差旅等场景,助力企业构建“AI+业务”新能力,实现高效管理与创新发展。

  • 腾讯云安全发布人工智能风险评估框架,助企业构建可信智能体

    9月17日,腾讯云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发布人工智能风险控制框架及多款安全产品。该框架涵盖六大风险模块、七层级、130余项措施,系统性应对AI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挑战,包括数据泄露、供应链隐患及权限滥用等核心问题。同时推出LLM-WAF防火墙、AI-SPM态势管理等产品,构建覆盖研发、部署、运维的全链路防护体系,助力企业建立可信、稳定的AI服务生态。

  • 市值一日暴增近3000亿港元,阿里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9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创下四年新高,单日涨超9%,市值达到约3.32万亿港元,一日增加近3000亿港元。 引爆股价的,是阿里集团每年一度的云栖大会。在会上,阿里释放多条重磅消息,尤其是在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的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表现就出现了明显的拉升。

  • 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特赞升级五大内容+AI解决方案

    2025年9月25日至28日,上海将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主题为“设计无界,生生不息”。大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创新,探讨设计如何驱动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赞科技作为内容与AI领域代表企业,将展示“计算×创意”如何拓展设计生命力,包括跨行业赋能、产教融合及人机协作三大板块,呈现AI在打破学科边界、推动产业创新中的实践。WDCC2025旨在为全球设计领域注入新动能,构建“设计×科技×可持续”的新想象空间。

  • 每日互动参与发起《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 守护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9月17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该倡议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联合多家科研院所、互联网头部企业、网络安全厂商及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发起,提出筑牢安全根基、强化技管结合、深化协同共治等七方面共识,旨在推动构建可控、可信、可靠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马斯克: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研发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重大突破。该模型采用全新架构设计,预计未来几周启动训练。若成功将代表AI从专用领域向通用认知能力的质的飞跃,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科技界密切关注xAI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大模型赛道实现突破。

  • 十方融海:以开源生态为基,绘就“人工智能 +”产业融合新蓝图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圳企业十方融海凭借AI大模型研发、产品创新及开源生态构建等领域的卓越实践,成为行业先锋。其开源模型如OpenBuddy、小智AI等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实现多模态交互与跨领域知识融合,覆盖教育、办公、养老、文体等多元场景。通过开放共享模式,十方融海有效降低AI应用门槛,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征程。

  • ChatExcel重磅发布:基于AMD锐龙AI MAX+ 395处理器的数据分析Mini AI 工作站

    ChatExcel发布搭载AMD锐龙AI MAX+395处理器的Mini AI工作站,重构数据全链路,打造“找数-做数-分析数-看数-用数”的商业闭环平台。依托处理器96GB超大显存和统一内存架构,实现本地流畅运行GPT-oss-120B等大型模型,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显著提升分析效率。该方案以财务场景为例,支持多任务并行处理,将原本需1天完成的月度报表压缩至2小时,解决“数据不外发”与“高效处理”的核心矛盾。

  • iPhone 17 Pro mini首曝:4.7英寸屏 未能上市

    9月24日有博主爆料,苹果曾计划推出4.7英寸iPhone 17 Pro mini,但在DVT阶段取消开发。该机型设计类似iPhone 17 Pro,采用横向矩阵相机和铝合金一体化机身,但工程师认为其外观“荒谬”。苹果曾尝试小屏路线,iPhone 12/13系列推出mini版本但销量未达预期,iPhone 14起以Plus替代mini,然而Plus销量同样不佳。从iPhone 17系列开始,苹果新增主打轻薄的Air机型,Plus系列正式退出市场。

  • TCL华星助力产业规范,《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屏》团体标准重磅发布

    2025年7月15日,《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屏》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Mini LED技术从分散发展迈向统一规范的关键跨越。该标准由深圳照明与显示工程行业协会等机构牵头,汇聚近50家产业链企业智慧,构建了科学、系统的质量评估与性能规范体系。通过明确产品定义、分类维度、性能指标升级及检测方法,重点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技术指标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痛点。标准实施将推动产业链协同,预计带动市场规模年增速超30%,助力企业提升高端产品竞争力,并为客户采购提供清晰依据,促进Mini LED在会议大屏、数字标牌等商用场景加速落地,引领产业向更高一致性、更低功耗演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