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市监总局提醒:米酵菌酸有食物中毒风险 酵米面、鲜银耳等要注意

2023-07-19 08:12 · 稿源: 快科技

快科技7月19日消息,上周河南一地有人因为吃凉皮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甚至造成死亡。

市场监管总局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发布文章称,经调查,均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引起。

为帮助消费者了解和掌握有关食品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此类食物中毒事件,特作如下风险提示:

首先,官方科普了米酵菌酸。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米酵菌酸,是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关键因素。

其对热稳定,经100℃煮沸和高压烹饪也不能被破坏,是引起食物中毒并导致食用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米酵菌酸经紫外线、日光照射后,其化学结构可被破坏,从而降低或失去毒性。

谷类发酵制品、变质鲜银耳和变质薯类制品,是容易导致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在家庭自制发酵食品过程中,食品易被环境中椰酵假单胞菌污染。

容易导致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三类:

一是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酸汤子、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湿米粉等;

二是变质鲜银耳和泡发不当的变质木耳;

三是发酵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官方提醒,目前尚无米酵菌酸特效解毒药物,病情及愈后情况与摄入的毒素量有关,所以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注意,防止病从口入。

专家建议:家庭或小作坊一般不要制作、出售酵米面类食品;鲜银耳要及时晒干,禁止出售鲜银耳;正规渠道选购银耳、木耳等干制品。

举报

  • 相关推荐
  • 男孩赶14小时作业双手痉挛变鸡爪状:高度紧张 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近日,湖南一名 11 岁男孩在开学前赶作业时,突发呼吸性碱中毒,引发社会关注。据了解,该男孩从早上 8 点一直赶作业到晚上 10 点多,在家长催促和课业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情绪突然激动,随后双手出现痉挛、变硬,五指呈“鸡爪状”,同时伴有头晕胸闷、有窒息感等症状。 ​医生表示,开学前孩子们赶作业,精神高度紧张,加之家长催促,容易引发情绪激动,进而导致�

  • 11岁男孩赶作业出现碱中毒:头晕头痛 四肢麻木

    8月26日深夜,11岁男童亮亮因突发呼吸急促、四肢麻木被紧急送医。家长追溯发现,孩子是在连续熬夜赶完暑期作业后情绪崩溃诱发症状。 经急诊科诊断,亮亮因过度换气导致血液二氧化碳浓度骤降,确诊为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多表现为情绪激动的状态下,呼吸变得又急又深,在短时间呼吸过多二氧化碳,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引发呼吸性碱中毒。 医生提醒,

  • 一家9口吃鹅膏菌中毒 医生:切勿随意采摘、食用

    近日,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接连收治了多名野生菌中毒患者,令人揪心的是,这些患者竟来自同一个家庭——九口之家。8月19日,该家庭成员因误食剧毒野生菌,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其中部分患者生命垂危,从贵州及云南昭通等地紧急转院至昆明接受救治。 医生介绍,患者们在当地医院因缺乏野生菌中毒处置经验,故分批次转至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院方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 一家9口吃鹅膏菌中毒 紧急转院救治引关注

    ​近日,贵州毕节的黄先生一家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健康危机。黄先生一家 9 人(包括 5 名成人和 4 名儿童)进山采摘并食用了野生菌后,集体出现中毒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两天后,病情未见好转,一家人随即被紧急转往昆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继续接受救治。目前,儿童患者已转至昆明市儿童医院, 5 名成人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经医生确认,导致此次中毒的“元凶”是具

  • 一家三口吃生鲜同患肝吸虫病 医生紧急提醒生食风险

    近日,广东深圳发生一起因食用生鲜导致全家感染肝吸虫的病例,引发社会对生食安全的广泛关注。 肝吸虫,学名华支睾吸虫,其幼虫常寄生在淡水鱼虾体内。人类一旦食用未彻底煮熟的感染鱼虾,虫卵便会在肠道孵化,逆流至胆管内寄生,最长可存活20至30年。感染初期症状隐匿,仅表现为轻度乏力或腹痛,但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胆管炎、肝硬化甚至胆癌。 "葱姜蒜辣不能

  • 女子服用两年牛黄解毒片后砒霜中毒:脖子发黑蔓延至四肢

    杭州45岁的陈女士(化名)最近发现自己的脖子越来越黑,怎么洗都洗不干净,原本以为是防晒没做好,直到黑斑逐渐蔓延至四肢、躯干,连手掌和脚底都长出粗糙的硬茧,稍微活动一下就气短乏力,这才慌忙就医。 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尿砷指标显著升高,最终被确诊为慢性砷中毒。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她连续两年每天服用近10片的牛黄解毒片这个因顽固性便秘而长�

  • 舌尖上的山野之旅 武汉万达瑞华酒店松茸上鲜

    2025年8月,武汉万达瑞华酒店推出松茸主题美食盛宴,精选新鲜松茸,通过天妇罗、铁板烧、寿司等多种烹饪方式呈现其鲜美。搭配澳洲M7-8和牛等顶级食材,打造层次丰富的味觉体验。酒店位于东湖风景区,交通便利,拥有413间客房及完善会议设施,致力于为宾客提供奢华餐饮与住宿服务。

  • 睡觉突然抖一下?警惕是身体在报警:专家提醒切勿忽视

    睡眠中突然抽动是常见的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入睡抽动”或“睡眠惊跳”,表现为无意识的肌肉颤搐,多发生在浅睡阶段。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正常反应,无需过度担忧。但若频繁发生或伴随头痛、头晕等症状,可能提示缺钙、焦虑或潜在神经系统问题,需及时就医排查。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钙、睡前放松,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引起重视。

  • 毒性惊人!男子被五步蛇咬伤快两个月:仍有余毒

    五步蛇令人闻风丧胆,称得上是中国最危险、最致命的毒蛇! 今年6月份,安徽一男子在田间干农活时不小心摸到了一条五步蛇,当时就被咬了一口,随即前往医院注射了抗毒血清。 然而在被咬后的将近2个月时间,他的手指出现了反复肿胀,甚至不得不去医院打点滴,至今还仍未痊愈,男子不由得感慨其毒性确实强。

  • 别被“睡够8小时”绑架了 专家:过度追求八小时反增风险

    ​近日,关于睡眠时长的讨论引发社会关注。传统观念中"每日需睡满八小时"的说法,正被最新科学研究重新审视。据权威医学期刊披露,亚洲人群每晚七小时睡眠与全因死亡率最低相关联,这一发现颠覆了公众对"八小时黄金睡眠"的固有认知。 研究数据显示,在亚洲群体中,相较于每晚保持七小时睡眠的参照组,睡眠时长每增加或减少一小时,全因死亡率均呈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