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AI制药最新资讯  > 正文

LAIFE乐梵又有新动作,AI+哈佛原研不容小觑

2023-06-16 13:5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2020 年,诺菲与英国药物研发AI技术服务提供商Exscientia达成了一笔价值 331 亿美元的投资,AI制药开始成为业内谈资;

2023 年 3 月,美国人工智能(AI)公司OpenAI宣布正式发布为ChatGPT4,多家公司宣布介入,AI彻底暴露也行,要给全行业降本增效。

AI+不再是PPT上让资本“买入”的概念,而是成为了实打实的商业化驱动工具。如今拿到资本青睐的AI制药企业不胜枚举,但是真正依托AI制药完成新药物分子研发的却尚未可知。

作为同样的是以AI制药为核心的LAIFE乐梵却凭借其母公司Regenerative Bio自主研发的抗衰物质AI筛选平台PASS,一次又一次推陈出新。

截至目前LAIFE乐梵小红盾上市,已经是其拿到首轮和天使轮融资以来第四次完成商业化产品上市了。当然,LAIFE能够如此快速地完成产品研发,跟它自有的AI制药技术有关,也跟其强大的研发团队有关。

美国三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 George Church 教授,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副校长许田,哈佛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燃石医学研发总监周广宇博士,每一个都是生物科学界翘楚,尤其是George Church 教授,作为哈佛迄今为止商业化最成功的教授,在基因测序和基因编辑技术上领衔全球,而且持有专利覆盖了目前所有的高通量测序平台,有了他的加入,就意味着LAIFE乐梵已经跻身全球抗衰领域头部梯队了。

George Church 教授加盟LAIFE乐梵的核心,主要是参与乐梵精细化抗衰产品的研发,针对目前市面上抗衰产品泛化的问题,分机能、分器官、分系统的实现身体逆转,才是真实有效的抗衰。

例如这次推出的LAIFE乐梵小红盾就是针对后疫情时代免疫提升的,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在人体不断遭受各种病痛以后,免疫能力逐渐衰退,要么对外界反应过激,要么容易造成病毒免疫逃逸,这些都是免疫系统失衡的表现。

面对人体免疫失衡的问题,LAIFE乐梵小红盾采用了先修复再巩固的免疫系统逆转方案。

首先是采用了包括植物界的阿莫西林,姜黄素&黑胡椒,抑制氧化应激的儿茶素、地表比较强抗氧化剂虾青素等 6 大炎症克星,避免身体因为炎症因子爆发而产生过激后果,也就是减少身体由于免疫过激,产生的过敏情况。

其次采用NR+左旋肉碱的组合可以专注为细胞供能,有效修复免疫损伤,让身体的免疫屏障更稳固,更有力量,并且而外添加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维⽣素D,以及可以对心脑进行定向守护的Q10+牛磺酸。

有了小红盾的加持,面对外来的包括HPV、甲流、新冠等等病毒,人体都能够依靠自身免疫力来实施有效抵抗。

今年,LAIFE乐梵已经连续推出了两款新品了,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LAIFE乐梵已经完成了 6 款产品的上市前准备,这不得不让大众感叹AI制药+哈佛原研的研发实力和效率,希望接下来LAIFE乐梵能够带来更多惊喜。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商汤小浣熊牵手蚂蚁百宝箱,共建AI+数据分析方案

    商汤科技"小浣熊家族"与蚂蚁集团旗下智能体开发平台"蚂蚁百宝箱"达成生态合作,双方将联合打造"AI数据分析助手",为百宝箱用户提供大模型服务。该助手将支持多模态输入,能精准解析用户意图并提供针对性分析建议。目前小浣熊已推出网页版和小程序版,未来将登陆支付宝平台。此次合作将推动AI+数据分析场景落地,后续双方还将共同打造使用教程

  • 宜人智科“智语大模型”备案完成,旗下宜享花开启AI+多元场景

    宜人智科自主研发的"智语大模型"成功通过国家备案,标志着公司在AI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大模型具备文本生成、智能解析、合同审核及多语言翻译等核心功能,已应用于金融科技、智能客服等业务场景。公司将通过该技术升级核心产品"宜享花"的智能化服务,优化风控评估和智能决策支持,提升数字化服务体验。未来还将深化智能风控、自动化审批等金融场景应用,打造行业标杆级智能服务平台。公司将持续加大AI研发投入,推动"AI+金融"深度融合,加速向AI企业转型。

  • 决战“AI医疗”,亿万克+三甲医院干出大动作

    湖南某三甲医院与亿万科合作打造"AI+医疗"远程诊疗平台,通过手机实现健康评估和问诊,降低就医成本。平台整合GPU计算节点、分布式存储和管理系统,提供强大算力和数据安全保障。该方案显著提升诊疗效率和准确性,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更多患者受益于智能医疗服务。

  • 科创AI+本地化服务双轮驱动,企知道携手北京佳朗集团激活京津冀创新链

    6月15日,企知道与北京佳朗集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佳朗集团将作为企知道科创大数据AI平台服务商,全面代理"科创空间"与"商贸空间"产品,为京津冀唐企业创新转型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双方将共同打造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佳朗集团拥有600多人的复合型专业团队,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000多家,将依托企知道平台能力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数智化服务体系。此次合作不仅是技术赋能,更是佳朗服务模式的革新升级。

  • 用DeepSeek徒手造一个能对话的AI简历,助你当场拿下Offer。

    ​故事是这样的。 我最近一直在招人,想招点人帮我分担一些压力,全职的实习的啥的都可以。 我这再怎么说,也是一个跟AI有关的地方,所以很多人在投简历的时候,都会写很多跟AI相关的经历,我甚至收到过很多AI生成的简历。 很多写的很玄乎,什么掌握全链路工作流,独立搭建xx系统,深度参与xx项目,掌握xx行业资源等等,但是一面,问用过最惊艳的AI产品是啥,10个�

  • 国内独家AI+操作系统TencentOS Server亮相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

    腾讯云TencentOS+Server历经15年技术积累,打造了国内独家AI+操作系统,已在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核心系统落地应用。该系统具备性能提升、安全稳定等关键能力,支持国产CPU深度优化,实测性能提升9%-25%。其推出的TACO-LLM大模型推理加速器显著降低延迟,在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评测中获得权威认证。作为OpenCloudOS社区核心贡献者,TencentOS+Server已适配1697款硬件,覆盖四大架构,并孵化云原生OS"玄湾"等创新项目,成为国产操作系统规模化应用的标杆。

  • 第二届温州国际康复大会暨iRest艾力斯特AI+康复器械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第二届温州国际康复大会于2025年5月28-30日成功举办,主题为"科技创新·科普惠民"。会议聚焦AI+康复器械创新,iRest艾力斯特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平台。论坛期间成立"艾力斯特创新研究院",聘请多位院士专家担任要职,并捐赠价值100万元的智能康复设备。会议通过18个专业分论坛探讨了脑机接口、柔�

  • Neuralink实现渐冻患者语言功能重建,微美全息(WIMI.US)完善AI+脑机接口生态圈

    埃隆·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帮助一名渐冻症患者通过植入设备重新"说话"。该技术结合xAI的人工智能,将患者脑信号转化为语音。目前全球已有3位患者接受植入,其中两位恢复部分生活能力。脑机接口技术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三种,在医疗、教育、游戏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十四五"规划已将其列为重点科技项目。微美全息等企业正推动"脑机接口+"生态建设,整合AI、量子计算等技术拓展应用场景。该技术虽处临床试验阶段,但已展现帮助失语、瘫痪患者康复的潜力。未来随着AI与神经科学结合,人机协同将带来更多可能性。

  • AI日报:即梦灰测图片3.1模型;ElevenLabs推出AI语音助理11ai;百度发布多智能体协同AI IDE

    本文介绍了AI领域多项最新进展:1)即梦灰测图片3.1模型增强电影感和艺术风格;2)ElevenLabs推出语音助手11ai;3)文心快码发布多模态AI开发工具Comate AI IDE;4)苹果采用"归一化流"技术开发新型AI生图模型;5)Grok将推出整合多类型文件管理功能;6)OmniGen2开源多模态模型重塑AI应用场景;7)ScholAI革新学术研究工具;8)豆包推出可视化AI编程功能;9)饿了么推出骑手AI助手"小饿";10)张雪峰认为AI可替代部分教育工作;11)微软发布3.3亿参数小模型Mu。这些创新展示了AI技术在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潜力。

  •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展会启幕,微美全息(WIMI.US)AI+具身智能产业跃迁新范式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将在浙江举办,聚焦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路径。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的专业展会,为期3天,汇聚全球200余家企业及专家,覆盖从零部件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展示仿生驱动、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特斯拉、阿里云等领军企业参展,分享技术产品与场景应用。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6万亿元,总量5900万台。微美全息等企业加速技术落地,推动产业升级。展会将成为行业风向标,促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