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中国航天日最新资讯  > 正文

骏丰公司惊艳亮相中国航天日,探索大健康产业升级新方向

2023-04-28 14:4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4 月 24 日,以“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为主题的 2023 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式在合肥举办。此次大会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航天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国家有关部委和安徽省领导、航天单位领导和院士专家,高校、企业界及有关方面代表,以及国外航天机构、国际组织、驻华使馆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外宾出席活动。大健康知名企业骏丰公司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受中国航天基金会邀请出席并携系列核心频谱产品亮相展览,产品一亮相便引发现场观众参观热潮。

本届中国航天日不仅展示了在深空探测、量子信息、聚变能源等领域,和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取得战略性、前瞻性研究的成果,同时也展示了一批航天科技下沉至民用领域的高科技产品。中国航天基金会作为中国航天与企业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建设航天强国与助力民族品牌的崛起和发展的重任。此次大会,中国航天基金会有效整合航天领域国企、民企的资源,在普及科学知识,凝聚航天力量的同时也为支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企业牵桥搭线,建立了航天产业融合平台,助力民族品牌的企业技术的升级。据悉,骏丰公司在今年 2 月正式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签约,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此次携系列骏丰频谱核心产品参加大会,也是双方合作后又一次互动交流。

据介绍,在今年 2 月,骏丰公司正式宣布了大健康品牌生态升级,发布了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专家”为定位的全新母品牌“JFC骏丰”,提出了“内养外护加调理”的全新品牌理念,并从健康产品、健康服务、健康教育三方面发力实现品牌生态布局。而骏丰公司携手中国航天基金会,不仅是基于大健康品牌生态升级战略的考虑,更是因为骏丰公司始终心系祖国航天事业发展,对中国航天科技有着深厚情结。“将企业的发展置身中国航天事业这一伟大的国家战略,是作为民族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骏丰公司首席市场官陈特军作为骏丰本次大会代表出席现场,他介绍到:“未来,双方还将携手开展系列航天公益行动,包括小小航天员公益活动、阳光普照航天公益行动以及骏丰百城千店航天科普展等,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活动与宣传,让更多人能够参与航天活动、学习航天知识、领略航天魅力。”

陈特军还表示:“履践致远,以有恒之心,‘对标航天品质’是骏丰当下每一步的核心。未来,骏丰公司将以‘航天级’的高度要求自己,打造创新健康产品,不断探索行业发展。同时,骏丰公司也将把更多航天新材料、新技术、新专利运用到产品中,进一步提升产品实力,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航天作为中国顶 尖科技IP,是诸多科技领域的高度集成,而中国航天事业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不仅能推动更多航天技术下沉至民用领域的转化,也将为大健康产业的升级提供更清晰的探索方向。相信未来,随着骏丰公司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的深入合作,双方将彼此助力赋能,在科研探索、技术转化等领域更紧密协同,在助力中国航天发展的同时打造出更具科技含量的健康产品与服务,满足人民不断升级的健康需求。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天狮李金元:用Globast供应链撬动全球大健康版图

    天狮集团董事局主席李金元33年深耕大健康产业,打造全球供应链网络Globast。该系统通过智能算法预测需求、区块链技术溯源产品,实现224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高效协同。社交电商结合拼团玩法提升复购率,数字化供应链使跨境响应时间缩短、库存成本降低。李金元将供应链视为大健康产业的生命线,以天津为起点构建全球化通路,持续推动产业版图扩张。

  • 汽车存储新势力,中国存储企业江波龙如何以技术突围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汽车存储产品成为支撑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功能的关键基础设施。全球汽车存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45亿美元增至2027年12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8.6%。江波龙通过芯片设计、存储定制等布局,构建汽车存储技术体系,自主研发WM6000主控芯片,支持高速模式,容量达128GB,符合车规级可靠性标准。其产品覆盖智能座舱、ADAS等10余个车载场景,与20余家主机厂建立合作,累计装机量突破千万级。公司前瞻布局车规级存储领域,推出eMMC、UFS等多类产品,构建从芯片到系统的完整生态,成为汽车存储领域标杆企业。

  • 从“送清凉”到“建制度”,中国企业如何应对高温生产

    中国多地高温持续,企业纷纷采取措施保障员工健康。西安、广州、上海等地企业为一线员工提供防暑物资、调整工作时间,并设立健康监测点。海尔智家等企业开展"送清凉"活动,为户外工作者提供避暑场所。人社部发布高温劳动保障制度,企业建立系统性防暑机制,如设备维护、员工关怀等。这些措施体现了企业对员工权益的重视,也展现了应对极端天气的供应链韧性,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 强势赋能数字经济建设,再惠入选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百强

    创业邦发布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100强榜单,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消费品、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榜单分为"引领型"和"成长型"两组,通过调研回访+专家评审模式,综合考量企业运营数据、财务表现、本土布局及全球影响力等维度。入选企业需具备扎实业务数据、专业行业能力、创新服务理念等特质。再惠科技凭借十年本地生活服务数字化经验成功入选成长型企业榜单,其通过"技术+服务"双驱动模式,构建了以数据整合为导向、技术研发为核心的数字营销服务体系,助力商户降本增效、提升抗风险能力。

  • 视觉中国战投企业景致三维:启动深圳首家3D数字技术订单班

    视觉中国战略投资企业景致三维联合深圳携创高级技工学校,于2025年7月22日启动深圳首家"3D梦工场订单班"。该项目针对3D数字技术人才缺口,定向培养逆向工程师、动画师、渲染师等紧缺人才。课程引入亚马逊、京东等真实商业项目案例,学生将系统学习3ds Max、Maya等主流工具,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期间企业提供奖学金和带薪实习,毕业生考核合格可直接入职景�

  • 港城产业智能化新篇章:鲲之益张家港 AI 直播基地盛大开业,携企业级智慧营销平台双引擎而来

    8月1日,张家港乐余镇举行鳐之益AI数字直播基地开业盛典。该2000平米智能空间集数字人直播、智能内容生产等功能于一体,旨在为长三角产业注入智能动能。现场发布企业级AI智慧营销平台,通过"基地+平台"双引擎模式赋能政务、农业等多领域。平台提供轻量化接入和阶梯式服务,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地将立足港城、辐射长三角,推动"智播港城"愿景落地,实现AI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 货拉拉企业版破解新零售门店货运时效困局,提高极速补货效率

    即时零售时代下,消费者习惯"万物皆可外卖",门店需应对"分钟级补货"挑战。货拉拉企业版通过智能调度、弹性运力池和数字化管理三大核心优势,为零售企业提供极速配送解决方案:覆盖全国363城,30秒接单秒级响应;24+车型适配生鲜、美妆等全品类;百万司机资源应对大促峰值;7-10小时跨省急送服务。该方案帮助某连锁便利店实现高效补货,成本降低30%,时效提升50%,推动新零售物流"最后一公里"效率革命。

  • 石化盈科:“智绘蓝图 数启未来”数智化转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石化盈科在北京召开"智绘蓝图 数启未来"主题"十五五"数智化规划专题推介会。会议汇聚石油化工、煤炭、电力、新能源等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聚焦"十五五"数智化规划的核心逻辑与实施路径,共话行业转型新机遇。当前AI大模型、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必答题。石化盈科作为行业数智化建设先行者,拥有覆盖咨询、设计、研发等全流程服务能力,打造了ProMACE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九江石化、茂名石化等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未来将持续发挥规划咨询、方案设计等综合优势,全程护航企业数智化转型,携手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佳木斯万达锦华酒店践行企业责任周:筑牢防诈“防火墙”,传递暖心“家”关怀

    佳木斯万达锦华酒店于6月25日举办"企业责任周"活动,聚焦反诈宣传和员工关怀两大核心。活动联合社区及银行开展防诈知识普及,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提升员工及居民防范意识;同时管理层走访慰问困难员工家庭,传递"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酒店表示将持续深化社会责任实践,完善员工关怀体系,打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 人人争当创新主角,这家企业把创新改善刻进了DNA

    7月17-19日,歌尔在潍坊总部和青岛全球研发总部同步举办创新大会,通过技术发布会、创新成果展、技术交流论坛、创新者表彰、家属开放日等活动,全方位展示创新发展的"DNA图谱"。大会表彰了30个团队、3个组织和29位个人,颁发科技创奖、卓越创新者等7类奖项,其中Inno Awards最高奖授予开发出全球领先Micro OLED显示模块的团队。歌尔近年来在声学、光学、汽车电子等领域实现多项全球首创技术突破,参与制定20余项国家级标准。2024年员工改善提案超8.5万件,形成全员创新文化。歌尔将技术创新与持续改善比作DNA双螺旋,共同推动企业稳步发展。